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牧野
發表于: 2019-4-22 14:04:14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牧野 于 2019-4-22 14:05 編輯

自中國“新詩之父”胡適始用白話文吟詠月夜算起,中國新詩已歷百年。



研究新詩的謝冕先生已有87高齡。

“我的季節已屆深秋。然而我依然迷戀人間的春花秋月,依然尋找我心中的花朝月夕。”謝冕等待著詩人們能像百年前新詩興起時一樣,再赴春天的約會。他把這一等待作為新作《中國新詩史略》的結語。

新作逾40萬字,從起筆到付印,前后將近20年。謝冕寫得很慢很慢,他既要鉆入一首首新詩誕生時的微觀生態,又要把它們放入歷史的景深,描繪它們投給當下的背影。他的筆端泌出熱情與冷峻、敬仰與體諒、喜悅與哀傷的脈脈細流,淌過新詩來時路。這一路,有披荊斬棘、雷霆萬鈞,有一地雞毛、萬馬齊喑,有光風霽月、春暖花開。筆觸與史實這般滲透,令《中國新詩史略》成了一部觀點鮮明又飽含溫情的書。謝冕曾言“落筆不敢妄言”,他10多年前的落筆,依然能像水溶于水一樣化入人心。

原本以為,在新詩百年之際,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在他的新作完成之際,新詩是他最樂意談的話題。他卻淡淡地說:“研究新詩只不過是我的職業,我的愛好;我更看重的是我的生命如何安排,人生如何選擇。”


一片冰心溶入幼小的血脈

恐懼伴隨著謝冕的幼年時光:因敵機轟炸而舉家逃難,因逃難而頻繁換小學,因父親失業交不起學費而一度失學撿稻穗,因沒有糧食而不知道下一頓飯在哪里……

生活如此無望,母親卻從容迎接著每一個黎明:晨起細細梳妝,在發髻上邊插一束鮮花。

除了這一束鮮花,讓謝冕從黑暗中看到一縷亮色的,還有冰心的《寄小讀者》。

“童稚的心靈中,宛若吹進了一陣清婉的風。”《寄小讀者》為謝冕開啟了瑰麗夢境,他看到了太平洋舟中斜陽映出的波光,看到了慰冰湖四圍的秋葉,看到了深山萬靜之中、病榻旁的友情和鄉思,看到了凝聚于大自然綺麗景色中的萬種柔情……他驚嘆道:“文學竟有這般奇能,它揭示和再現世間萬物的奧秘,它昭告人們,世界有著難以曲盡的美麗與豐富。”謝冕默默記誦,潛心領會,讓一片冰心溶入幼小的血脈。

《寄小讀者》含29篇書信體散文,是冰心在1923年至1926年旅美期間陸續撰寫的。赴美前夕,就讀燕京大學的她出版了姊妹篇詩集《繁星》《春水》,它們分別集納了164首和182首小詩。這些小詩是1919年起隨手記下的思想靈光。這一年的五四運動直接支持和導引了中國始自晚清的詩歌變革,新詩革命成為“五四”新文學革命的組成部分和先鋒。

一百年過去,謝冕在《中國新詩史略》第二章“鳳凰涅槃”中,將詩體大解放之初的積極探索漸次呈現。他說,“這是一個彰顯個性的年代”“‘五四’初期小詩運動的流行,正是這種詩人轉向自我表達的體現”“冰心是最集中寫小詩的一位”“傳統的格律和形式的束縛在這里徹底地解除了,清新明朗,蔚為一時之盛”。

冰心青年時代學習、生活過的燕大校園,后來成了謝冕學習、生活的北大校園。他倆祖籍都是福建長樂,謝姓有很多家堂號,他們都屬“寶樹堂”。謝冕偶爾帶著家鄉人去探望冰心。“她送我一張照片,在背面簽名,筆力強勁寫下‘謝冕同……’。我在邊上看她寫到這里,就猜,同學?同志?同鄉?沒想到她寫的是‘謝冕同宗’!快100歲的老人了,思維還那么清晰,用詞還那么講究!”

冰心先生帶給謝冕的精神慰藉,是貫穿生命始終的。每當冰心看到謝冕文章中流露出的悲觀情緒,她就要指出來:“這不好……”謝冕對這位一直陪伴自己成長的摯友和良師傾吐著感恩之情:“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當《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成為一代代少年的手邊書,謝冕說出的就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心聲。


第一次莊嚴選擇:穿上軍裝

“冰心教我愛,巴金教我反抗。”這兩位文學大師為謝冕的童年鑄魂。

讀中學時,謝冕組織了讀書會。從茅盾的《幻滅》《動搖》,到巴金的《滅亡》《新生》《家》,他有了更廣泛、更有目的的閱讀,并有了獨立的思考。

戰亂和動蕩,餓殍和傷殘,流離和貧窮,帶給他早熟的憂患,他在黑夜呼喚黎明。

1948年11月,他將課堂作文《公園之秋》投寄給報紙,不幾天就被刊登了出來。“風,像一把利刀,刺向人民的咽喉,哀呼一聲,血流出來了,人民哭了,哭聲恰像秋的風,颯颯地響。憂郁的山啊!你皺著眉,屹立在對面,泉水潺潺地從山凹中流下來了,是孤獨者的淚啊……”朦朧的反抗意識和沉痛的文字,出自這位16歲少年。

謝冕渴望改變現狀,思想傾向革命。他陸續參加了學生的進步運動,從同學和老師那里,閱讀了由香港轉入內地的解放區的作品,如《白毛女》《白求恩大夫》等。國統區流行一首歌《山那邊喲好地方》,“……萬擔谷子堆滿倉……年年不會鬧饑荒……窮人富人都一樣,你要吃飯得做工喲,沒人給你做牛羊……”謝冕一聽,“這太好了,山那邊人人平等,都能吃上飽飯,這不正是我向往的世界么!”

1949年3月,在國民黨的高壓中,正讀高一的謝冕在報上發表了詩歌《見解》:“淚是對仇恨的報復,/鎖鏈會使暴徒叛變,/法律原是罪惡的淵藪,/冰封中有春來的信息。//黑夜后會不是黎明?/有人在冀企著春天!/歷史的車輪永不后退,/寂然的山火孕有憤怒的火焰。”年輕的謝冕“一心一意要通過詩喊出人民的聲音”。在一首題為《詩》的詩中,他確認詩應當“呼喊出奴隸的聲音/是被損害與被侮辱者的咆哮”。

這年暑假,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福州。槍聲稀疏之后,大街兩旁睡滿了長途行軍作戰而疲憊不堪的戰士。“這是何等壯觀的場面啊!他們是勝利者,他們有理由享受他們以鮮血和汗水換來的一切,但他們就這樣直接躺在夏季的陽光直接照射的大街上。”這一嚴格自律而秋毫無犯的義師形象讓謝冕激動不已。他們解放了他,他要加入他們的隊伍,去解放更多像他一樣受難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

當解放軍文藝工作隊的一位干部來到謝冕的學校動員參軍時,謝冕毫不猶豫做出了人生中第一個莊嚴的選擇。1949年8月29日,17歲的謝冕穿上了軍裝。他向報刊投寄了中學時代的最后一篇文章《我走進了革命的行列》:“……不再留戀家的溫馨、父母的愛……去愛人民,去愛祖國,去扛起槍桿……唯有革命,才有我們完全美滿的家,才有各人安定的生活……我走進了革命的行列,我滿心充沛著喜悅!”

從軍6年間,謝冕做過文工隊編導組副組長、文化教員、土改隊員、軍報記者、海島駐防戰士……直至1955年4月奉命復員,回到福州。第二次莊嚴選擇:考入北大。

8月29日這個日子對謝冕來說意義特殊,這意味著他人生的兩次重大轉折:1949年的這一天,他走入了軍營;1955年的這一天,他走進了北京大學。

高考填志愿可以填3個,謝冕都填了:北大、北大、北大。他說:“我就知道北大好。我進了北大才知道,它竟然有這樣好!”

謝冕加入了北大詩社。他用一首題為《一九五六年騎著駿馬飛奔而來》的小詩來迎接他在北大的第一個新年,“在北京大學的未名湖畔/我也聽見一九五六年的腳步在響/雖然冰霜封凍著大地/可是我的心卻燃燒得發燙/祖國的每一天都不平凡/新來的年度又是這樣的充滿陽光/我要不虛度每一個有意義的時日/像勤勞的工人農民那樣”。

除夕之夜,大飯廳的舞會舉行到夜闌。零點零分,舞步停下來,未名湖邊的鐘聲響了。馬寅初校長微醺著向大家拜年,最讓謝冕記憶深刻的,是校長那一句“兄弟我今天多喝了幾杯酒”。

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講話,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此后的一年間,在《中國新詩史略》中被謝冕稱之為新詩的“百花時代”。它夢幻般美麗,終又在之后的一次次疾風驟雨中,凋零、荒蕪。

暴風雨過后,詩人們終于等到了悲喜交集的歸來。1978年4月30日,上海《文匯報》發表了帶著滿身傷痕歸來的艾青的《紅旗》:“火是紅的,/血是紅的,/山丹丹是紅的,/初升的太陽是紅的;//最美的是/在前進中迎風飄揚的紅旗!”艾青曾于1938年創作了《我愛這土地》,詩中那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既為當時的抗戰擂響了鼓點,又穿越時空令今天的人們動容。謝冕給出了這樣的評價:“在新詩的發展史上,胡適是光輝的起點,郭沫若傳達了‘五四’時期的浪漫激情;而中國白話新詩文體的完成則是艾青。”曾以沉郁內涵和自由形式創造了詩美奇觀的艾青,躲不過“疾風驟雨”,直至用《紅旗》迎來改革開放的春天。

艾青將歸來之后的第一本詩集,定名為《歸來的歌》,該書于1980年5月出版。幾乎同時,謝冕《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在詩壇引發震蕩。謝冕在文中支持了當時引起激烈爭論的“朦朧詩”,主張對新的探索“適當的容忍和寬宏”,他因此被稱為“崛起派”。時至今日,“朦朧詩”掀起的新詩潮帶給中國社會的巨大沖擊,正逐漸被歷史所接納和認同。今天的人們,誰不能隨口說出幾句舒婷、顧城等“朦朧詩派”代表詩人的經典詩句呢——“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當詩人們或文藝評論家們為詩的花開花謝、葉枯葉榮噓唏、爭論、贊美時,唯有未名湖像接納倒影一樣接納所有,再漾起一泓清波。從沙灘紅樓和未名湖畔走出了胡適、魯迅、聞一多、劉半農、徐志摩、冰心、馮至、沈從文……究竟是紅樓的鐘聲和未名湖的清波濡染了他們的靈思,還是他們的靈思蕩滌了鐘聲與清波?

謝冕愛這未名湖。“我們認定了這湖,再多的美景也抵不過它,它們加起來也不能把這湖從我們心中換了去。”他喜歡繞湖而行,是一種習慣,一種享受,一種儀式,從初春直到深秋,從弱冠直到耄耋,從相許直到相守。他說:“北大是我精神的故鄉。”


詩人的在場給了新詩以信心

新詩潮、后新詩潮漸次退潮。

上世紀90年代,“下海”“出國”頗為時髦,物質的豐裕與精神的匱乏構成了巨大落差,詩似乎正離我們遠去。謝冕在一篇篇文章中發出警醒:“它不再關心這土地和土地上面的故事,它們用似是而非的深奧掩飾淺薄和貧乏。當嚴肅和誠實變成遙遠的事實的時候,人們對這些詩冷淡便是自然而然的。”“詩人沉湎于個人的‘內心’,而這所謂的‘內心’是與世無涉的。它過于冥想,似乎有什么禪機或哲理,其實多半是迷狂的自戀。”“這一切的背后,是對詩的思想含量和精神價值的輕忽。”

2000年底,謝冕飛赴大連,參加20世紀最后一次詩歌聚會。風雪嚴寒,大連機場跑道封凍,全國的詩人們和文藝評論家們分別取道沈陽、青島、煙臺等地,輾轉抵達。

如同詩人們抵抗封凍,新詩亦在抵抗陷落。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大地震。《生死不離》和《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通過手機迅速流傳。“……生死不離/我數秒等你消息/相信生命不息……無論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脈能創造奇跡/你一絲希望是我全部的動力”“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媽媽怕你,碰了頭/快,抓緊媽媽的手/讓媽媽陪你走……”詩人們不再囈語,喊出了千萬人的心聲。

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北京奧運會,世博會,共和國60周年……在一系列重大的事件中,淚水和歡笑構成了絢麗多彩的詩歌畫卷,短章長句競相出現,蔚為大觀。謝冕欣然道:“詩人沒有缺席,他們的在場給了新詩以信心。”

詩人們也在反思自己的創作,調整自己的姿態。在處理個人寫作與公共關懷方面,謝冕尤贊同詩人王家新的觀點:“一個詩人既要堅持一種寫作的難度,不向任何時尚和風氣妥協,堅持按照自己的藝術標準來寫作,但在另一方面,又要保持一種對歷史、人生和靈魂問題的關懷。只有這樣,它才能具有某種‘公共性’,它才會具有它的穿透人心的力量。”

謝冕說:“歷史上所有的偉大詩人都不會陶醉于自我撫摩而遠離人間的大悲哀、大歡樂。對于詩人而言,為自己所處的時代、為自己所熱愛的國家乃至為人類的命運而書寫和吟詠從來都不意味著羞恥。”他列舉了每一個時代的代表性詩人:“五四”時期有郭沫若,抗戰時期有艾青,大后方有穆旦和他的朋友們,解放區有李季和阮章競,20世紀50年代有郭小川和賀敬之,20世紀80年代之后有舒婷、海子……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成為上世紀末的絕響,謝冕在等待新世紀更動情、更能穿越時間的詩歌。

在用等待作為《中國新詩史略》的結語之前,謝冕抄錄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志愿者主題歌《世界》的歌詞(王平久作詞):“一個擁抱 一個世界/你的世界是我們的擁抱/擁抱很大 很小的世界/世界很遠 很近的擁抱//一個微笑 一個世界/你的世界是我們的微笑/微笑有情有愛的世界/世界有澀 有甜的微笑。”

謝冕之所以引用這首歌曲,除了肯定“它的節律追求接近于我們心目中的詩”,更有感于“它建立于世界大視野的言說”。

詩中的世界,有情懷;有詩的世界,更美麗。


【人物檔案】

謝冕,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1949年8月入伍,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任詩歌理論刊物《詩探索》及《新詩評論》主編。2005年起擔任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院院長。

著有《湖岸詩評》《共和國的星光》《文學的綠色革命》《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等十余種學術專著,以及散文隨筆集《世紀留言》《永遠的校園》《流向遠方的水》《心中風景》《花落無聲》等。主編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10卷)、《百年中國文學經典》(8卷)、《百年中國文學總系》(12卷)、《中國新詩總系》(10卷)、《中國新詩總論》(6卷)等大型叢書。2012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了《謝冕編年文集》(12卷)。


記者手記

謝教授,您好!

慢跑、冷水浴,一年四季不間斷。很難想象,謝冕先生硬朗的身板竟是由冰與火交替錘煉而成的。更讓人感佩的是,當冰與火的人生經歷壓在他這副身板上的時候,他依然風骨錚錚又謙遜慈悲。

人們給了他詩家、作家、文藝評論家等諸多名號,他最看重的卻是他北大教授這一身份。前些日子,他被2018—2019華人教育家大會推選為“華人教育名家”。“我很怕被稱為這個‘家’那個‘家’,但這個‘華人教育名家’倒還算恰如其分。”

他把87歲的生命與綿延的新詩史相比,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我一輩子只做文學,文學只做了新詩”;他把自己與學生相比,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我自己微不足道,但我的學生很了不起,個個都聰明出色,這是最讓我感到欣慰的一點,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點。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可以算‘教育名家’。”

所以,當我們向這位可敬的老人致意,不妨稱一聲:謝教授,您好!


來源:文匯報 | 江勝信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牧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原野的風景
發表于: 2019-4-22 14:04:15 | 只看該作者

又搶到前排了。哈,不用懷疑,不用驚訝,你也沒有看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牧野
發表于: 2019-4-22 14:06:40 | 只看該作者

原野的風景 發表于 2019-4-22 14:04
又搶到前排了。哈,不用懷疑,不用驚訝,你也沒有看錯!


牧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緣圓閣主
發表于: 2019-4-22 14:06:59 | 只看該作者

拜讀美文,感受情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詩訊

詩訊

主題:105 | 回復:267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