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查看: 1873259 | 回復: 10

彭林家
發表于: 2019-4-4 17:21:4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19-4-6 09:54 編輯

    痛悼一聲枯玉淚,哀哭四拜瘦肝心

    涼山烈火熊熊,木里濃煙滾滾,頃刻間的森林,卷起一片片撒野的火龍,漫天風飆將四月的天空燃得彤紅,大地,春山、留下焦煳煳的瘡痍。隨著一聲令下,30名衛士們義無反顧,揮帚掄滅火器,用血肉之軀沖進火海;然而,大火無情,四川涼山大火中喪生的勇士,全部不幸遇難!祭奠的時刻,不愿安眠的靈魂,在陌生的涼山上,用責任的體魄,守護童話的森林,再次用自己的青春與生命,捍衛了人民的安全與財產,定格成了大山的脊梁!     

             ——悼念山火中犧牲的撲火隊員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陽歷四月五日前后。祭拜祖先,時令說是舊俗百姓到郊外掃墓、踏青、郊游、插柳條等活動;人文說是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而今天的地名卻說,碰到這個春天的赤眼,愿天堂沒有火災,一路走好!點燃的蠟燭,不敢妄用任何一朵賦韻的花膚,染起祈禱的眼淚,為那些犧牲的平凡與偉大,沾著滿山的映山紅……
                                二
   三十朵感動之花,迸發璀璨的光芒,默然消散;十八歲的身軀,銜著似玉的歲月,熱淚血潮。曾經溫暖的身影在眼前跳躍,留下年齡的聲音在耳畔回旋。寓意承平說,示好歌舞升平的言辭,為我們筑起了一堵平安的長城。在《后漢書》中就有“固幸得生名家于清明之世”的話,敬佩舍生忘死為人民,大涼山深處,身軀與祖國連體,杏花微雨的時節;借問歲月靜好,一波波,遙指超人負重的悄悄前行……
                                三
   一場突來的大火,燒盡千年的森林,煙霧繚繞,上空飄零著三十功名的英靈。為了彝鄉的水更清,讓醒目的火海埋葬掉男兒熱血、少年夢想和漢子的擔當,;敢上刀山火海,用年輕的生命,倒在烈焰的魔爪旁,融進了他們的身軀、肩負的責任和道義,履行了共和國的使命永遠定格于大火殉職的噩耗,引來悲慘的煙霧彌漫視線,讓木里的森林,掛著梨花的素白,穿越帶雨的情感,嘆息一幕憂傷的舊時光。

                                  四
  投入火海,鮮花依舊狂烈奔放,云霧黑波襲來,驚險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場,森林火災吞噬30名撲火英雄,讓鮮活的生命瞬間消長,消失在這蒼涼之中。3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無情的火焰滿山蔓延,硝煙滾滾;有情的州、縣兩級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投入689人實施滅火作業。31日下午,撲火人員在轉場途中,突遇山火爆燃,葬身川土,千呼萬喚,一瞬間呑咽,失聯家庭的無限牽掛。

                                 五
     4月1日,在撲滅大火時,由于風力和風向的突然改變,瞬間形成了巨大的火球。緊急避險,仍然被火魔無情地奪走。其后搜救馬上開始,那淹沒的眼睛卻像星星一樣閃爍四方;截至當日18點30分,30名勇士的遺體已經被全部找到,花樣年華在烈火中隕國……但紅艷艷的青春,涅槃成火鳳凰,無畏無懼的勇士,用生命詮釋消防員的忠誠,用生命抒寫了一曲奉獻的贊歌。蒼白的心啊,只有一個痛字:!

                                      
    烈火的永生,用英烈血肉之軀的浴血奮戰,用生命一抹蒼翠的軍綠,換取時光里的碧血斑斑。無畏奉獻鑄就的英魂,一任感恩生活的安寧,祭奠英雄的滿襟情腸,一個個停止送行的腳步伴你走遠,九泉之下,血濃于水,安息地走進彎腰的春天;但那座青山的脊骨,卻把遙拜的橄欖枝,插進了大涼山的心臟;永遠的永遠,每個公民刻記每一位勇士,念叨淳樸與本真的美好,筆直豎立在人們的深深敬仰!
                                               七
   山火就這樣放肆,隨風翻臉,對花骨朵也狠下毒手。挖走了父母的心頭肉,扒走了姑娘的小心肝。驚悉噩耗,鼻子一酸,淚兒不爭氣地流下,蠕動這個最美季節的時節,如花的少年啊!嫩芽沒沐陽光,就遭驟雨暴風,瞬間被火球呑沒。三十張年輕的笑臉,冒死前行,英雄難歸,霎時灰飛煙滅。雖然清明的大雨化成滂沱的淚水,天若有情也悲傷;但爸媽妻淚,兒女情長的惻念,碎裂的寸寸斷腸,心痛如錐。
                                  八
  無常的憫然,把眷戀寫滿每片葉子,字字刻著父親的愁眉,畫著母親淚水和妻子肝腸,那傷心欲絕啊,一一化成嚎啕大哭的汪洋;頃刻,傾瀉在這天地之間。當裂開滾燙的烈火,你用生命履行職責,倒在自己的崗位,成為一代驕子,消防的排頭尖兵!當火警響起,號令傳來,與火魔的頑敵,與肉搏戰打起,近距離撲滅那肆虐的烈焰,忘記了灼衣燒皮,顧不上把生死考慮,卻顧得上抱著一個嬰兒。

                                    九
      兒子,你走了……媽媽來到我兒睡覺的床前,擁抱枕過的枕頭,撫摸著蓋過的被子,躁動的心已經掀起,仿佛是一根繩子把自己和兒子綁在一起,再次聞聞母子連心的氣息。是啊,昨天還青春飛揚,今天就把親人的心摔碎,撕開沉重的國殤,時時滴著殷紅的鮮血,白發送黑發,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把利劍,鋒芒地刺穿心臟,剜掉爹媽心頭上的肉。殘忍啊,你看不到哀痛,聽不見悲泣,妻子和著孩子的淚水。

                                      十
    致敬!共和國的英雄!一路走好。點三十盞燭光,普天同悲蒼天落淚,摘九十技白菊花,為國捐軀的英雄,為烈士禱告,希望這只是愚人節的一個節目,一個失蹤游戲:,愿你們在天國里,依然那么鮮活燦爛。敬禮!三十個血性的男兒,還未來得及矚目著明天的太陽,遙遙升起;你們卻用最美的生命,最好的年華,永遠定格在這祭奠英魂的清明時節,星辰下,濤聲里,懷念的古琴聲,漸漸融入山川河流。

                                           十一
   幾多豪, 血雨腥風,滾滾熱血浸注祖國萬里江河;一句句重千金的英雄,如雷霆擊碎每個國人的心中;聲聲流著痛,片片滴著血,喚不回你的只言片語。可森林的童話依然瑰麗,村莊的故事依然燦爛,為了漫山的一草一木,為了蒼翠的一山一嶺,你們赴湯蹈火,繃著猙獰殘忍的面孔,一個個,無情地吞噬了人民的孩子。唵嘛呢叭彌哞,度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數,蕓蕓眾生,勸生者堅強,愿逝者安息。
                                      十二
   峻美的大山暗藏火海,任性繚繞陰陽兩隔,肝腸寸斷,幽幽灑淚。詩意的清明雨啊,飄灑大唐,除了牧童牛羊,還有酒漿祭奠催淚的杏花。當雨水成了淚水,蹦跳的步伐瞬間被稱呼為英魂。這些年輕的生命啊,只需一陣春雨,苗木還人間一片蔥綠。可是,他們卻深深融進山的命脈,致使父母失去了兒子,妻子失去了丈夫;讓國殤疼痛聲傳涼山,萬物失去了光華,只剩下白白的黑沉,哀音響徹大江南北。



        
                                  十三
  你們是30只涅槃的鳳凰,在燃燒的烈火中永生。你們是屹立在涼山的30棵青松,年輕的英姿永遠向上高挺!四川的大山、山東的平原、云南的高原、甘肅的河谷、江西的丘陵、重慶的澗峽,是你們結伴旅行的故土,巡防森林的哨所,山間每一棵安祥的樹木,田野每一朵幸福的花兒,痛斷腸,淚流淌,湘妃怨,你們的魂靈去了很多地方,送行只留在心間,向你們悼念,祈禱和懷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十四
    無盡哀思奔淚不已,連綿悲痛如潮洶涌。彝族一絕哭喪的音律非常悲愴,用詩一般的語言稱贊死者的一生,從中流露出幾分怨惜,對青壯年的哭喪歌聽后更讓人心碎。這些唱詞表現了死者生前的坎坷艱辛,為生育撫養兒女所受的苦累,為告慰死者,為了讓后代了解、銘記前輩的恩德,履行孝子的義務。那么,今天的清明化雨魂兮來歸,追思英烈淚潸然,山野清風,萬頃林海呼嘯著一枚枚隕落的葉子。

                                十五
   天色陰沉沉,地面霧暗暗,灰色的老鴉,呱呱叫著天空的凄涼,瞬間灑下冰冷的雨滴,.如同大地母親流下憂傷的血淚;仿佛杜鵑的血色照亮了貪婪的紅舌,吐著肆意狂野的熊熊火光。醒來的時刻,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聲,一句句肝腸寸斷的呼鳴;上帝的玩笑,在愚人節把親朋呼喚,可是焦糊的軀體歸來了;血染的風景,菊花在風中凌亂,蠟燭照亮回家的路,一聲聲,愿災難平息,逝者安息,英雄一路走好。

                                   十六
    山高風吼,烈焰騰騰。沒有走進大涼山的福地,就聽見祭奠英雄的亡靈。今夜,山也含悲,水也嗚咽,無眠的人們,在夜空將用淚水澆一朵素花奠祭英烈!雖然你們再也聽不見,戰友聲嘶力竭的呼喚,那親人痛不欲生的淚眼。義無反顧啊,以心淚澆一朵素花獻給英雄,愿你們在天堂和平安寧,沒有人間的愚昧行徑,拿血肉之軀換來片刻寧靜。你們倒下卻一直站在我面前,站起,默然一尊偉岸的屹立!

        
                                十七
     涼山彝族是個苦難的民族,唱出的言詞精美、曲調凄婉、感染力之強,是其他民族中是很少有的文化。如母親去世時,兒女們最悲傷,在哭喪中的稱謂與平時不大相同。姨嬸姑舅輩全稱“阿嫫”即“媽媽” 兒媳哭公公稱“阿莫”;但母親還在的話,哭姨嬸時在“阿莫”后面加平時的稱謂,如“阿莫嫫幾、阿莫嫫各、阿莫嫫牛叔伯輩稱為“阿達”即“爸爸”,父親在時,表兄弟姐妹稱“里都”;姐妹哭哥哥和弟弟時稱“木惹”;兄弟哭姐妹稱“阿里嫫或里扎”,平時除了母親外舅舅最大。舅舅哭外孫稱“阿莫尼姑姑或舅母哭外孫“阿博吉”;哥哥哭弟弟和弟媳婦或弟弟哭媳婦妹妹時都稱“尼扎”;弟弟哭哥哥和嫂子或哥哥哭大姨子時都稱“伍扎”;父母哭自己的子女或侄子侄女時稱孩子“阿衣”、 兒子“阿達惹”、 女兒“阿嫫妞妞”;自己的兄弟子女稱“阿博吉”;祖父輩哭孫兒孫女稱“阿爾”、“爾扎”;婆婆哭兒媳婦稱“阿博普或戲扎”,兒媳婦哭婆婆稱“阿博”加平時的稱謂,如“阿博博幾、阿博博各”等等。那么,追問這種涼山文化的反思中,我們的英雄之淚,該流向何方?

                                十八
   在彝族人眼中天下母親最大。如《哭母》中的一段哭唱詞: “啊莫哦——阿嫫(媽媽)啊—— 可恨的妖魔! 可恨的鬼怪! 啊莫哦,媽媽啊, 您為何走得那么快? 烤酒未給你喝, 烤肉沒有給您吃, 您走了以后, 您的睡處誰來睡, 您的坐處誰來坐, 檐下愛的雞子豬兒誰來喂, 您的煙斗誰來拿, 您的鋤頭鐮刀留給銹吃了, 您撮箕背筐留給雨淋了。 您的篩子簸箕留給鼠咬了。 啊莫哦——媽媽啊, 您倒走了了事了, 孤兒還小呀, 拿吃蕎粑還咬手, 拿針縫補還棘手, 媽媽您知道嗎? 雉雞媽媽死了后, 雉雞孤兒厥草中亂走; 鹿子媽媽死了后, 鹿子孤兒山巖中亂跑; 蜜蜂媽媽(指蜂王)死了后, 密封孤兒四處飛去了。 啊莫哦——媽媽呀, 見到別人喊“媽媽”, 我也想媽媽,別人父母罵我呢, 口硬心也惡; 我的父母罵我呢, 口硬心去愛。 他人父母雖漂亮, 但不可能作我的, 死而復生兮, 路邊一叢草, 去而復回兮, 山問一布谷。 家中媽媽死去了, 白天拔草尋找也不見, 夜晚點火尋找也不見。 啊莫哦——媽媽呀, 火草粑粑您做特別甜, 補疤衣服您補特別暖, 回來兮回來兮, 原您變成林中一知了, 您叫我能聽; 原您變成深山相思鳥, 您吟我能聽;您變成山間一布谷鳥, 您叫我能聽, 孤女淚流會配您。 啊莫哦——媽媽, 有眼望后人, 留下以平安; 有腳往后蹬, 莫要帶人去。 您的兒女們, 給您牛羊了, 給您糧酒了, 給你衣物了, 沒有不滿意的了, 跟祖搟氈去, 隨母織布去。 ”但今天母親健在的英雄,梨花春雨的季節,一場大火帶走的夢境,天涯海角,留下淡淡的獨自憂傷。

                                 十九
    一路送行,凡是前來吊喪的人都要哭喪,夫妻間、翁媳間、哥哥與弟媳婦間忌哭喪, 但彝族對年輕人死者的哭辭是最為悲壯,善于用擬人、比喻、夸張等修飾手法,嘶聲裂肺,都是發自個人內心世界的獨白和傷感。哭辭是這樣的:“ 阿古阿古嘖了喲(憤恨、悲愴的發語詞) 松柏未粗風吹倒, 英雄未老離人去。 圍墻塌一方, 必傷里面屋; 箭柄脫一截, 必損手掌心。 阿古納阿古嘖了喲, 牛角尖的早脫落, 小伙勇的先離去。 好象閹羊一閃而消失, 如象虎豹一躍而離去。 您去了以后: 您曾走過的地方, 成為虎狼穿行路; 您曾坐站的地方, 成為野雞鳥鳴的地方。 可憐的年輕人啊, 恐怕猶如孤狼山頭跑, 恐怕獨鷹天上飛。”然而,上面的年輕英雄們,父親的沉默是最好的告慰,母親的哭嚎是最好的告慰。唵嘛尼唄彌哄,天府之國的噩耗已不知,牽動多少真情哀傷,又催落多少國人的淚水……

                                 二十
    一路送行,凡是前來吊喪的人都要哭喪,夫妻間、翁媳間、哥哥與弟媳婦間忌哭喪, 但彝族對年輕人死者的哭辭是最為悲壯,善于用擬人、比喻、夸張等修飾手法,嘶聲裂肺,都是發自個人內心世界的獨白和傷感。哭辭是這樣的:“ 阿古阿古嘖了喲(憤恨、悲愴的發語詞) 松柏未粗風吹倒, 英雄未老離人去。 圍墻塌一方, 必傷里面屋; 箭柄脫一截, 必損手掌心。 阿古納阿古嘖了喲, 牛角尖的早脫落, 小伙勇的先離去。 好象閹羊一閃而消失, 如象虎豹一躍而離去。 您去了以后: 您曾走過的地方, 成為虎狼穿行路; 您曾坐站的地方, 成為野雞鳥鳴的地方。 可憐的年輕人啊, 恐怕猶如孤狼山頭跑, 恐怕獨鷹天上飛。”然而,上面的年輕英雄們,父親的沉默是最好的告慰,母親的哭嚎是最好的告慰。唵嘛尼唄彌哄,天府之國的噩耗已不知,牽動多少真情哀傷,又催落多少國人的淚水……
  結束語:眼淚聲聲說英雄

    青山綠水,金山銀山,在明日的碧空下,生態平衡與環境保護,照耀賴以生存的一方凈土。敬天醒地,了悟這種大自然賜予的能量,投影任何一方空間,普度眾生,就要時刻讓我們懷抱佛祖的信仰,揣有一種敬畏的悲憫力量;在萬丈紅塵清明上河圖上,祭拜那群為道德捍衛的桔紅色身影,沉沉地,把救火英雄的吞噬,真摯地尋一方安撫逝者靈魂,哀悼四川涼山州3.30森林大火遇難者。如是我聞,油然地想起他們遇到這播種的季節, 一任暗淡的星光,將這種哀思的種子,從暮春的土壤里長出,如鳳凰涅槃,忠魂于火中永生,跟隨火中化蝶飛天,然后,染起我們的良知,祈禱年輕的生命再連接著生存的陽光,不再給家庭帶去無奈的滄桑。
      也許逝去的生命將不再回來,淌下傷心眼淚的背后,一切需要銘記在心,悲劇不再上演;致使陰沉的清明前夕,希望人世間,再無這生離死別的傷感,保佑他們的父母屹立堅挺,不在悲傷的漩渦里悼念不幸,讓未到白發人的中年,平復喪子之痛;也讓我們點亮燭火,手捧白菊,搭起天梯,把這些最天真最勇敢的魂靈,送到共和國榮譽的史冊,送到快樂的天堂,瞭望一曲壯志雄軀的九州戰歌……
     英雄是才能勇武過人的人,英雄史觀是主張少數英雄主宰和創造歷史的唯心主義歷史觀。如個人崇拜的心理美學原型,當我們回望作家蕭軍的新英雄主義,著眼點以工農兵服務為己任,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形成于20世紀40年代延安,發展、成熟于哈爾濱,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成為雙核心的毛澤東思想和魯迅精神為指導的新民主主義思想結合體。如此的大我反照小我,一場火災的痛定思痛,一場滅火戰的人為硝煙,拷問著無數的心靈,一瞬化為烏有,赴湯蹈火、勇于擔當舍生忘死,讓人潸然淚下。是啊,青青的樹碑能有柳樹枝頭,幾只喜鵲,銜著幾縷春風,嘰喳歡跳;但愿我們的內心善良不要遺忘,天地萬物本來一體。山火在報復亂砍亂伐,隨地起火,無知無畏的人們,就要深思逝者的英靈;蔓延的災難警示大自然的深不可測;保護自然從今天做起,理想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你看,那墳頭雜草叢里,新一波思念又起,墳旁的大片麥苗,綠油油,先輩翹首,企望一一埋在土里、心底和無限的哭泣聲中;然后,擺上祭品,下跪、磕頭和作揖;試想,那紙錢燃起的火苗里,傳來多少逝去親人的囑托。不是嗎?和平的年代,沒有最危險的戰爭,總是那些奮斗在最前線的消防隊員們,面對大火毫不畏懼,毅然的選擇了犧牲自我,把美麗留給時代的陰德,讓活著的人們活的更好;可是,誰不希望他們叩開返回人間的那扇門,擦掉臉上黑黑的灰塵,互相擊掌,說一聲:火,撲滅了!
     火,是神的暗物質,明物質則需要燃燒的三要素,同時具備助燃物、可燃物、著火源。一個火huǒ,燃燒物質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和焰,如古代軍隊,一火十個人;兩個火是炎 yán,氣候的熱度,如炎帝;三個火: yàn為火花火焰,如焱炎,太陽的光和熱;四個火: yi 是火貌,乃火劇烈燃燒時的樣子,在人名里有平安的意識。人體上,居住于人的心臟為陽中陽,君火也;陰中陽,相火也;二火相互配合,,以溫養臟腑,推動功能活動,和諧時則是太極一的象。由此,萬物之美的象,如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在夏商周時期,,祭祀逐漸形成了以天至上的三大神只系統, 并且從梵天、濕婆和毗濕奴的最高主神中,祭祀禮儀成為國家禮典的重要部分。商周以來,教育感化民眾,維護穩定社會秩序,商部族第九任首領上甲微,祭祀亡父又創建了“禓shāng五祀”"之禮,周公又提出了禮制綱領,從吐哺的禮賢下士到敬拜神靈都有相關的禮儀。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么可怕,英雄的無畏,那是一種責任、使命和擔當!
      那么,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完全不依賴于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顯赫,而僅僅取決于一生里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或許某種從精神上衰敗的支撐到靈魂的盛開,是一種自我的崛起,卻遠遠不如相信逝者的英靈還未遠去那樣,托給風的使者,寄出共同修復的靈魂;恰如彝族人都相信靈魂的存在,人死僅僅是魂魄離開肉體而到另一世界去了,靈魂可以由后代、親友祭送上天,“跟祖父搟氈去,與祖母織布去”,所以為死者就如生者一樣對待。像涼山布拖縣一帶對老人的《哭喪辭》: 世間靈掌類, 沒有不死的; 凡間有蹄類, 沒有不死的; 長葉開花類, 霜雪來了謝; 生根長桿類, 火塘里邊完; 山神溝神也會死, 獐子寵曲也會死, 云雀博意也在死, 人類天帝也會死, 偉母大人也在死; 畜類長者也會死, 大象使省也在死, 鳥類長者也會死, 孔雀麗鳥也在死。 俄卓(西昌)塑像說不死, 三年一修也算死。 世間的人們—— 誰人可免死? 樹有百二十 老了成腐植; 豬喂百二十 肥了入火坑, 老人您死后, 手莫往回抓, 腳要往回蹬, 留下平安給后人。 這首唱辭表達了彝族人對萬物的認識和人生的生死觀,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意識;但是,這是對時間的連續性和不可知逆性的潛意識,時間是人難以控制的外部力量,生命的一定終點永遠在等待著每個人。心理上,在時間中走向末日的生物,產生自已生命到了終點的感覺,是一種回歸自然的磁化,。那么,當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時刻,我們的英雄正是芳華青春的豆蔻年華,共和國的國徽上,刻畫著他們的鐵骨錚錚;誰又能不為此惋惜和流淚呢?
       生死是人生的連續反映,人類是高居于生物進化階梯之巔的萬物之靈,盡管人的萬能恰恰在死亡這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上一籌莫展,說太陽不死, 便有云霧遮擋; 雖說月亮不會死, 一月有時也是死半月; 蛇的脫殼一次便算死了一次。為什么有的人死是重于泰山,有的人死了輕于鴻毛呢? 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人的死重于泰山,并不是簡單的生命風險交換,而是在補丁和重構著健康社會應有的道德基石。三十為救火英雄,縱身一躍,劃出了人生最壯麗的弧線,他們奮力一舉,綻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 那些惟利是圖,不惜踐踏法律和良心道德的人,自然死輕于鴻毛。所以,詩人臧克家于魯迅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所寫的《有的人》: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追根尋源,這些英雄里就有不少彝族人。彝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的第六大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的語言文化,古代的彝族社會要分成茲莫、黑彝、白彝、阿加和呷西五個等級。在彝族文化中,起源于原始圖騰崇拜,如使用秦末漢初的彝族十月太陽歷,從西羌文明中 演化而來,一年分成十個月,每月分為36天整,發展為道家、儒家、陰陽家的三十六、七十二的神秘數字;還有十八月歷,均蘊含著陰陽五行的思想;通過觀測北斗星的方位定季節:,北斗星的斗柄正上指大暑為火把節,斗柄正下指為大寒,稱星回節,此時可過十月年。聚集在一起飲食是涼山彝族喪葬中儀式,叫“古止古舍切”。為老人辦喪,嗚槍意為向前來蠻纏死者靈魂的魔鬼開火,為祖靈除去祖界途程上的邪魔,現在看來是顯示家支的勢力。那么,守靈作為涼山彝族地區喪葬的一大習俗,也是各村寨間團結互助和親戚哀悼死者的一種表現,便是愛護大自然的物我合一的折射。
     你看,“孝”字,上陽是魂為老,下陰是魄為子,老子是道德老君,攜子帶幼,魂魄合一,是太極之象。可自從有了陰陽二之后,就失去了原來的平衡。人的性是魂為木,情是魄為金,金克木,需要金生水來救,顯然,水的包容為一,太一生水,乃倒三角;火的形狀為正三角,為猶太人的基督神,神在水上走,合為 六角形,六六大順才是天人合一的天象,顯示出一種上智下慧的天地靈氣。因此,在涼山彝族喪葬中的自然觀中,如哭喪文化,老人辭世是青筍脫殼,菜熟葉黃,是人們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因此靈前既有悲戚的哭聲,也有樂天的酒語,好比莊子的擊缶而歌,還有扣人心弦的摔跤比賽,最吸引人的則莫過于答辯賢言巧語了,通常以賓主對壘的形式,引經據典臨場發揮相結合,雙方常常爭得面紅耳赤,難解難分。“阿古荷”是貫通這一夜的活動,雞鳴之后更盛,通常組織許多人,排成隊以領唱的形式為死者指路送魂。如祭師畢摩念《送魂經》,敘述一個人,從生病治病到壽終及親人得到噩耗時的情景,然后談及世間無人不死之理,再從死者的起居處為起點,以日行距離為一段,一程一程地把魂送到祖先居住地。的是,當我們從涼山彝族的風俗里,尋找這里的集體潛意識的根性文明,也許是讓活著人對逝者一種心里的精神安慰,浮現一幕人法地,地法天的幻覺;靜靜地,在大火降臨之時,期盼傾斜一場大雨噴涌出山泉,把這無情的山火澆滅,走向一種水火相融的既濟卦象,迎春著清明的東帝青神,再次翻開牛耕文化;那樣惹來的火勢,火生土,則是我們的厚德仁愛;清明了,每每想起一棵棵臉廉潔的柳樹,懷念介子堆的清明節,或者起源于古代禁止生火的寒食節和祓禊活動的上巳節,一天一天,年年不見熟悉的聲音繚繞布谷的田野,樹在長,我在老;老去的生命審美著我那憂傷的眼睛,也在一日日的鮮血淋淋中,風起蒼茫,啼血那些年輕人的名字,頃刻,扎眼著滿山的子規聲聲……
        2019年4月5日清明節



   作者簡介:彭林家, 聾龍天生,黨員。靜居霧凇的一方靈空,出世于贛東北仙人洞,畢業于東北師大中文系。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詩歌在線吉林頻道詩評編審,中國蕭軍研究會主辦的《當代原創文學作品集錦》副主編,中國針刀醫學副秘書長,全球漢詩總會聯絡主任,北京倉央嘉措國際詩歌研究院副院長,廣東凈土生態旅游有限公司文化總監。做過教師、警察和工程師等職業,從曲折的經歷上升為理論作家、《詩歌周刊》提名批評家,易學、神學、美學天士。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詩人, 2017年中國詩壇實力詩人。出版的著作有《裂開青云的紅冰》等,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刊》《詞刊》《散文》《散文詩》《中華詩詞》《人民日報》《中國詩詞年選》《中國詩歌年選》《中國百年新詩經》《中國散文詩年選》《世界華文散文詩年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語言與文化研究》等100多種國內外報刊,任多家媒體的顧問、主編和編委。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托管服務器
發表于: 2019-4-4 17:21:46 | 只看該作者

這就是傳說中坐沙發的感覺嗎?雞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19-4-4 21:23:27 | 只看該作者

“不愿安眠的靈魂,……守護童話的森林,”在這個清明節,狼外婆都流淚了,詩人豈能保持沉默,對于苦惱的呼求,是潛意識的悲憫猶如蜀山子規紅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19-4-5 12:10:13 | 只看該作者

七律·祭奠涼山撲火消防戰士
文/易培賢

林海濃煙滾滾時,蒼天無語幕低垂。
一條軍令山川響,三十英雄魂魄離。
不懼獠牙攔大火,獨留蜀地裹焦尸。
音容怎叫親娘看,歲歲清明問子規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19-4-5 21:56:29 | 只看該作者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不用化用岳飛的《滿江紅》,拿來一用,這種新意卻是挖心挖肺的“滿江紅”。當涼山黎族文化出現的時候,并不是多余,而是英雄不再是扮演兒子一種單獨的個體,而是有著裙帶關系的整理關系。清明、涼山的大愛意識與讀者產生了共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哈達孫秀華
發表于: 2019-4-5 22:01:00 |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個揪心的清明,流淚讀著這篇祭文,沉痛哀悼三十位勇士。“涼山烈火熊熊,木里濃煙滾滾”,沖進火海里青春鮮活的生命,“定格成了大山的脊梁”?。祭奠英雄亡靈,“山也含悲,水也嗚咽”,“倒下”了身軀,卻站起一座座偉岸的豐碑!作家為高尚的靈魂寫下嗚咽的墓志銘,英雄們感天動地的精神永垂不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19-4-6 07:10:42 | 只看該作者

“詩意的清明雨啊,飄灑大唐,除了牧童牛羊,還有酒漿祭奠催淚的杏花。當雨水成了淚水,蹦跳的步伐瞬間被稱呼為英魂。”短短兩句話,把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化用的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這需要怎樣的功底才能達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19-4-6 07:34:21 | 只看該作者

在圖中,一便便讀來,不得不說詩人:既生悲憫,又生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19-4-6 07:36:15 | 只看該作者

在圖中,一遍遍讀來,不得不說詩人:既生悲憫,又生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高陽狂客
發表于: 2019-4-6 08:42:20 | 只看該作者

涼山英雄祭
鄧壽康
勿須慷慨表情衷,烈焰真如血性紅。
但使安寧須取義,敢輕生死是英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詩歌

詩歌

主題:4139 | 回復:6432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香港文旅考察團走訪齊魯 共鑒儒家文化魅力

香港文旅考察團走訪齊魯 共鑒儒家文化魅力? 2025 年 7 月 23日至29日,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