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云南頻道
發表于: 2018-11-13 00:32:56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藍雪兒 于 2018-11-13 10:11 編輯

   
        20181110日,在楚雄市美麗的紫溪彝村,《37度詩刊》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詩會——“振興鄉村·我參與·我見證主題詩會。
        2018年,是云南省決勝脫貧攻堅最關鍵的一年,值此重要時期,《37度詩刊》緊跟時代潮流,謳歌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組織發起了這場詩會。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對詩會的發起人和組織者帕男先生進行來專門采訪。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帕男老師,您組織發起這樣一場純民間詩會,詩會的主題是“振興鄉村·我參與·我見證——中國《37度詩刊》主題詩會,從這點上來看,似乎隱隱有些政治色彩,從某種程度上說,“振興鄉村”說一場宏大的敘事行動,而您們卻把它與詩會結合在一起,請問,您是怎么理解的?
        帕男:感謝您能發現這個問題,可以說是觸及到這次詩會的核心和靈魂所在,或許有人會這樣說,讀詩就是讀詩啊,幾個讀詩的人能管什么國家大事。
    從中國歷史或從人類文明史上來看,鄉村的建設,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是城市化和工業化驅動的方向,“鄉村振興”是促進國家復興,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舉措。
詩人是生活與歷史的觀照者,更是詩歌的創造者。
       越來越多的人有這樣的共識,沒有現代化的鄉村,就不會有現代化的中國;沒有文化傳承與創新,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鄉村振興。振興鄉村文化,不僅可以活躍經濟文化氛圍、拓展社會生態空間、構建文化傳播語境,還能提升農民生產生活質量、文化綜合素養和精神境界。
       正如有的人說的,鄉村文化是鄉村社會的精神紐帶,凝聚著鄉土之美、人文之美。在中國傳統的鄉村社會,文化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治理作用,它輻射鄉村生活世界的各個方面。只有把傳統留住、把文化留住,同時適應時代的變化,才能建構具有飽滿品位特征、具有生動氣息的新鄉土、新農村。
我十分贊同以上說法。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帕男老師,當今的文化消費正處于數量擴張和觀念嬗變期,個體日益增長的文化訴求與文化市場需求之間的差異,導致目前文化消費整體性下降,文化消費結構的主要支撐點高于教育支出。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還能舉辦詩會,請問,是什么力量趨使您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把一批人召集在一起?
      帕男:首先是熱愛,30多年的寫詩生涯,令我對詩歌的熱愛深入血脈,中國詩歌網云南頻道曾經給我這樣定位:帕男,一個給詩歌以真愛的人。首先,我愿意為詩歌做點事,愿意為詩歌真情付出,然后,有一幫緊緊跟隨熱愛詩歌,愿意把生活過得像詩一樣的人,心中有了渴望,有了理想和追求,沒有什么困難不可以克服的,詩人們愿意自己出錢舉辦詩會,為自己的快樂買單,在當下社會,這種精神彌足珍貴。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楚雄是一個充滿彝族風情的多民族雜居地區,請問您把詩會地點選擇在紫溪彝村,是否暗合著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在當下脫貧攻堅如火如荼“鄉村振興”亦如燃眉之急時期,這樣的選擇有什么意義?
     帕男:古人云:食者生民之原,天下治亂,國家廢興存亡之本也。農業興、農村穩、農民富是“三農”發展的根本目標。
有人仿佛在說,鄉風是維系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紐帶,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故土鄉愁。
     我更意識到了,鄉村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源地,是禮儀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鄉土文化孕育守護著中華文化的精髓。中華文化本質上是鄉土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植根于鄉土社會,源于鄉土文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農村文化建設最根本的還是要激發農村內在的文化活力。
    不置可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關鍵在于聚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著力推進“五個振興”,即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
       既然你提到了楚雄彝族地區,我還想給你說說紫溪彝村。
    紫溪彝村位于國家級森林公園, 省級著名風景區紫溪山腳下,距離楚雄市區12公里,彝族人口占93%,是彝族傳統文化保存較為完整的彝族村寨。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紫溪彝族村就是有名的移民村,第一次搬遷是在1994年,為支持楚雄市西靜河水庫建設,整個村子從10多公里外的呂河鎮搬出。第二次搬遷是在20133月至2014年春節前夕,因廣通至大理鐵路復線和楚雄至南華一級公路建設線路穿過紫溪村,50戶搬遷戶建起了嶄新的彝族特色民居。20年內,紫溪彝村先后兩次搬遷。在搬遷中美麗蛻變,華麗轉身,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村、旅游村、示范村。
    民族元素與現代生活相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與民族文化傳承相融合,在產業發展中,通過推進土地規模集中經營,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業,依托紫溪山風景區旅游文化優勢,著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是紫溪彝村進行少數民族文化的挖掘,民族文化產品的開發,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導產業。
    現今的紫溪彝村,房屋在道路兩旁依次排開,青磚青瓦沿山勢錯落起伏,獨具彝族特色的黃墻紅柱,濃郁的彝族風情映入眼簾。村標廣場、火把廣場、祭火塔、太陽女神雕塑、中心大火盆、彝族十月太陽歷、十獸圖騰柱、浮雕景墻、圓雕彝鼎等處處彰顯彝家人火熱的文化生活氣息。民居格調協調統一,層次錯落有致,整體呈現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秀美畫卷,實現了“紫溪人家,彝鄉天府”建設目標。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感謝帕男老師讓我了解了美麗的彝族村落。從其中也可以看出一個詩人廣博的人文情懷,對宣傳美麗地方鄉村建設的宣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還有個問題想知道,你認為這樣的活動,對“振興鄉村”這一宏大事件的宣傳,有什么重要意義?
     帕男:首先,我不管他它能走多遠,我們只憑著一個文人的良心做事,也可以說是一個文人的責任和擔當,至少能讓大家知道,在楚雄地區,還有人愿意為詩歌做事。而且我們不在意這個宣傳能走多遠,只想腳踏實地的做事,做好身邊的事。
     文化與產業是相輔相成的,旅游產業可以帶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又可以促進旅游產業發展。
     今天我們的舉辦地,彝族松毛地長街宴就是一個“文化與產業是相輔相成的”絕好例子。你們看長街宴是紫溪彝村的一道新景致?
     當你進到彝村廣場就有一道顯眼的牌坊,牌坊的左側有一道牌樓,幾個簸箕上書寫一、“彝族松毛地長街宴”。
     門柱、護欄、桌椅板凳,酒水、菜肴都充滿了彝族元素,還有彝族酒歌和廣場打挑。
     而這個寨主并非彝村的彝族,而是地地道道的湖南人。
     他叫喻孟軍,當兵、轉業安置、辭去公職,然后來做寨主。他以湖南人的眼光、視野、膽識和魄力選擇了紫溪彝村,其看中的就是這里的區位、民族資源秉賦。
     長街宴是一個載體,其目的就是要通過餐飲傳播彝族優秀的民宿、飲食、歌舞、宗教、祭祀文化。尤其要通過彝族文化元素走活鄉村旅游這盤棋。
     我們堅信,只要鑄牢“文化振興”這一靈魂,就能讓鄉村文化真正“活”起來。農民就更有精氣神,農農村更有吸引力,鄉村振興就能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
     最后我還想強調一點:我們選擇在紫溪彝村長街宴讀詩,就是參與和見證鄉村振興其中文化振興的重要行動,帶動一方風氣,以文化人,增強鄉村文化自信。




295826404.jpg (206.23 KB, 下載次數: 12)

295826404.jpg

526771166.jpg (230.49 KB, 下載次數: 11)

526771166.jpg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1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詩人訪談

詩人訪談

主題:20 | 回復:61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