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西木
發表于: 2020-10-4 01:17:1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西木 于 2020-11-17 14:07 編輯

《喀納斯湖》:
             必然會引起您強大的閱讀震撼(真的,不讀是一種遺憾)——

  
【作者的話】
       1845年7月,28歲的亨利·戴維·梭羅搬到了瓦爾登湖邊獨自生活,誰也沒有料到他在那里自建的小木屋成為他人生的詩意棲息地;也沒有料到,他在那里成就了世界文學史上的著名事件——《瓦爾登湖》誕生了。他對自然巨細糜遺的描摹和引申,不流于表淺,而是有著博物學家的精準。對自然的探尋,其目的并非為了獲取客觀知識,而是在于回歸自身的靈性。詞語只是自然的表征。自然現象只是靈性現象的表征。他的這一“222”工程(兩年兩月兩天),成就了他成為“美利堅群獅之王”。
        他說:“我寧愿獨自走我的路,或者可以的話,和宇宙的建設者結伴同行,也不愿意混在盛裝打扮的人群中招搖過市;我不愿生活在這躁動不安的、神經兮兮的、熱鬧喧囂的、機零狗碎的19世紀,我寧可站著或者作者思考,任由它悄然流逝。”
        十九世紀的美國,實際上屬于北美殖民地重新獨立后建立起來的新型國家,并沒有獨立的政治和文化體系。梭羅不反感這一新生的社會現象,但他特別擔憂客觀條件的改善無法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甚至導致人們忘記活著的意義,本末倒置地去追求一些外在的東西。



        事實竟是如此,我從這部著作里看到了我生存的現實。那是十年前,社會變革以經濟為中心,金錢第一的時期,腐敗和黑惡令人觸目驚心,信仰嚴重缺失,人們對過去那種大主義哲學觀開始淡化,接踵而起的是以金錢利益為主,追求浮華喧囂的生活環境。想要尋求一種平靜生活越來越難,工作、生活、住房、醫療、升職、職稱、教育等如履薄冰。走到哪里?哪里如釋負重,環境惡化,植被破壞嚴重,令人憂心忡忡。(其實,我的這種預見和感受,被十多年后的今天,國家正在進行的生態調整整治策略和人文生存整治策略的現實證明是正確的,在這樣的時候,出版這部作品,也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我踏上阿勒泰喀納斯湖,也是那年的7月,只是我的旅居生活只有七日,真正在湖上呆的時間只有7個小時,我后來戲稱自己的《喀納斯湖》也是“777”工程。其實,我并未像梭羅那樣建造一間小木屋(也不可能允許)。我所投訴的木屋實質上是那里的人們以更好的現代元素建造的舒適旅館。但就是那天夜里,我住在那種圖瓦人的小木屋里打開了梭羅的《瓦爾登湖》,讀著這樣瑣碎到無以為繼且寡然無味的白話語言,使我跟著它計算自種那幾分田地所需的種子、肥料、農具、價格、薄利等的無聊,怎么也占據了我對《瓦爾登湖》的閱讀興趣。



        我在思考這樣的文字目的何在?自然是樸素且平凡的,這種文字的樸素,卻并沒有喚醒我對自然的樸素情感。一路旅途,一路強忍著讀完這部天書。那時,我是懷有崇敬的態度閱讀的,但每每給我的是一籌莫展。
       《瓦爾登湖》我讀了多遍,后來的情形使我不得不回想起我身邊那片凈土——喀納斯湖。我動筆開始創作系列散文《喀納斯湖》了,歷時一年多,零零碎碎,寫得非常艱難,原因是我要把《喀納斯湖》寫成中國的《瓦爾登湖》,必須把筆觸交給自然,讓靈性引領詞語和思想。我沒有在文章中講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我只是更多思考了當下人類的生存的問題,思考了人類與這個世界、與大自然、與萬事萬物的依存關系。



        我還是覺得描寫的詞語過于華麗而缺乏精細,細節的亮點依然喧染不夠,因沒有梭羅那樣親手創造和留意生活的經驗,我的筆尖并沒有落實大地,也許我的思考還是狹隘的——諸如此類的弊端,在現在看來更加明顯。但我還是急于出版了這部散文集,以饗讀者,以求讀者的批評指正——
        現在看來,出版并沒有引起人們的興趣,我也越來越低調的生活與生存愿望,更加不及年輕時的熱烈,我總覺得身心歸于寧靜始終愜意,也不奢望別人去看她,因為一個利益為主的時期,人們更多看重官本位,金錢利益,娛樂性名望,把應和和謬贊視為生命主流,哪里會覺得藝術的高雅與美有何意義啊!
        試想,假如我是位大家,或者占據有一定社會資源和公眾平臺,或者是學院派教授,那我不愁這部作品的效益,也不會為生機性的出版費用犯愁了。文學啊!去見鬼吧,當人們被歷史虛無主義和不尊重現實的虛榮追求占領,且一再為蓋有各種大紅鋼印的證書迷惑的神魂顛倒時,它真的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尤其像鄙人鄙作,我更加懷疑它的存在性,也許,只屬于歷史,不屬于浮華和不真實。
                                   西木 于出版之后10.2夜




【《喀納斯湖》節選欣賞】

         “窗外夜色很清新,露天的草叢也不會有太多的塵埃,一切靜靜地多么美好。入夜的人們開始休息,沒有反生存規律的人為活動,大地也就沉靜下來,草木也要休憩,只要人類不要侵擾綠色和草木,它們一定生長的郁郁蔥蔥,生機勃勃。人類有這樣的居住環境該多好呀!可是我們往往卻破壞了更多的自然環境,追求著奢靡而嘈雜的住所。人類為什么要擁有房子?究竟是我們擁有了房子,還是房子擁有了我們?總之,自從擁有了房子,我們的精神壓力就越來越巨大,靈魂像是被關閉在墓穴中,而且對于一般的勞苦家庭,確實如此,它不是為我們提供了一生的住所,而是它囚禁了我們一生。人們傾其一生的勞作心血,為自己營造著一種貧瘠的實質上并不比墓穴永久的住所。科學為人類創造了鋼混結構的房子,而且越來越像公墓一樣遍布大地的時候,也許另一種災難逐漸逼近人類,未來科學發展的方向,就是怎樣消除鋼混結構給人類帶來的災害,這就像人類使用了核武器的同時,對消除核垃圾極其艱難和力不從心。”(節選自《喀納斯湖》第二章,西木著)



【《喀納斯湖》片段欣賞】
          “當人類遇到隔山阻水,或者荊棘叢生,人類首先想到的就是建造橋梁一樣的道途,比如你要越過喀納斯河畔的原始森林,地上并不好走,而要穿過去,人類也想到了智慧的杰作,那就是橋一樣的木質棧道。走在這樣的棧道上,你會想起一種自然嫁接法——橋接,它使生命找到更多延續的方法。橋梁其實就是道路的一步步橋接,按照橋梁專家茅以升的解釋:不過是一條板凳,兩條腿夾著一塊板,板上就可以承擔重量,把這板凳放大,“跨”過一條河,或是一個小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橋。
現在我走著的木棧道,其實就是橋的一次次嫁接。它像一組組小馬凳,一條條的連接起來,鋪成的小路,曲折通幽,引領你通向原始森林的神秘之境。我也因此感到身心的愜意和神奇,炎炎夏日,卻并沒有悶熱煩躁,清涼新鮮的空氣里,夾雜著些許植被腐殖的氣味。偶爾太陽光從林蔭間灑落下來,像布滿色彩的油畫上加上的幾個白光點,總讓人駐足享受,流連忘返。而當你再次開步向前,楞不防,有花尾榛雞或者黑琴雞,撲棱棱跑出,我被這樣新奇的圣靈吸引,就試著追趕,卻轉眼間跑得無影無蹤了。”(節選自《喀納斯湖》第三章,西木著)




【《喀納斯湖》片段欣賞】

         我也常常對人類在土地上建造那么多混泥土建筑物而感到憂慮和不屑;對那些以土地為利益轉賣和置換為金的人和集團感到愚妄和不屑;對那些肆意破壞和污染土地的集團和組織表示憤慨和不屑。對泥土的破壞,實質上就是對生命的破壞和不珍惜,當你連這樣的道理都不懂的時候,人類還談什么智慧和文明。
         人類歸根結底“不就是一堆柔軟的黏土”嗎?人類的肉體和毛發歸根結底變成了灰燼和塵土,泥土自然是一切生命的歸宿,而人類就是把這個歸宿弄得那么骯臟和不潔,或者像在面包里摻和上堅硬的蓬灰石那樣,然后裹上并不能分化的塑料膜,破壞了生存的土地。
        人類的生存太奢侈,什么都想擁有;人類的死亡也很奢侈,什么都想帶走。比如像陵墓的建造就是一個明證,殊不知對泥土的負重太大了,不知道如此的現代墓葬制,最終將多少的泥土變成荒廢的墳崗。我倒是覺得開辟一種“林葬”更為對得起大地,比如以樹林為墓,不砌墳崗和墓碑,不要用半片磚石和少一點的混泥土侵染泥土,在墳地上栽種各種花草樹木,記上名字也行,如此回歸于大地的時候,生命真的很茂盛,很燦爛的樣子。(節選自西木著《喀納斯湖》第四章)



【《喀納斯湖》片段欣賞】
         “其實,文學就是這種東西,它的力量是穩而不顯的。所以我常常認識到詩人是活在佛的身體里的人,所以對時間來說,就沒有了過去、現在與未來。他不知道積年累月的創造,究竟為了什么?這難道不能說“唯有對真相的追求是永垂不朽的”嗎?詩人依然那么孤獨的活著,因為生性的孤僻和怪異,讓他們像古代的經典史詩,晦澀不解。但經典必然是智慧、勇敢和氣量的交織與超越,若要讓詩歌消失,就像讓大自然消失空氣一樣不可能,詩人是自然的兒子,而自然賦予詩人超強的智慧、勇敢和氣量,也賦予詩人孤獨的身軀,因為獨善其身,他才有更自由,更隨性的上路,更堅定的丟棄備受世俗推崇的各種享受,毅然窮其畢生、持之以恒的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標。
        “這也是我熱愛大自然的原因,我想,大自然是最原始的文學劇本,要想寫出像《瓦爾登湖》那樣的智慧杰作,就必須投身于大自然的懷抱,感受那些最微小的事物身上折射出來的自然科學,任何社會科學都是以自然科學為基礎的,哲學和思想的啟迪也是,當然詩意的發現也是如此。”(選自西木著《喀納斯湖》第五章)



【《喀納斯湖》片段欣賞】
         “我繼續維持了這種可為與不可為的心態,處于對現狀希望改變又無力改變的當下,我任其屠戮的繼續進行,也任其各種鮮美的飲食欲望的膨脹,親身歷經一場殺戮后的飲食儀式,這分明是人類美其美曰的理由,使人們接受殺戮。有一個勸善故事講,一屠夫殺生,每早是一和尚叫醒他,后來和尚下了地獄,而屠夫投胎為人。我似為和尚,雖無殺生,其實慫恿了屠人。我的罪過是大的,因為后來我一直見證了一只羊羔,怎樣被解庖成了大快朵頤的美食,在我們歡快的笑談中化為殘羹剩汁的——整個過程,我們這些有食腹之欲的人做了幫兇。
          敢當下地獄的理由,本身來源于欲望和好奇。你看圖瓦人大快朵頤的烤肉,將人類美食的制作發揮到極致,那種源自動物肉體脂肪和蛋白質的芳香,在烈火的煎熬下,彌漫在空氣中,讓人無法抵抗其味蕾的躁動,涎水早已在口腔里打轉,當一盤焦黃鮮嫩的美味呈現在你的眼前,真的無法抵抗。我義無反顧地掬起那種碩大的排骨間或有豐碩的腿部,品嘗美味佳肴的時候,我感到飲食是一種暴力文化,更是一種血腥文化。
卡爾德什老人是熱情好客的,這能否代表圖瓦人的熱情好客,我想,這是一定的。他熱心的勸食、敬茶、敬酒,充滿了民俗文化的淳樸,他舉起大碗,盛滿了奶茶,或者舉起酒杯,倒滿美酒,虔誠地對天地禱告,對客人敬獻,無不表達著他們對長期的生存體驗中值得敬重深愛的自然與人類的特殊情感。他們敬天、敬地、敬自然,更加敬尊生命;他們對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是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選自西木著散文集《喀納斯湖》)



【書訊】

        想要閱讀此書的讀者,請在此帖留言,誠表謝意!同時本人手中有下列存書少量,悅讀者與本人聯系。電話:18793581667

        西木,原名賈雙林,字子章,號東坡逸士。詩人,詩評員。出版詩集《長歌當行》(中國文聯出版社 21.9元),《西木短詩精選》(中國文聯出版社 29.8元),《病孩》(線裝書局 25元),《生死欲》(線裝書局 精裝本 86元),《詩光若斯》(四川民族出版社 48元  )。《西木短詩選》(中英文版 送),《一江風月》(團結出版社 合著29.8元),出版詩歌評論集《中國當代優秀詩歌賞析》(第一輯、線裝書局 30元),詩文集《詩文話天馬故里》(合著、線裝書局 40元),散文集《喀納斯湖》(與賈政偉合著 四川民族出版社 48元 )。







mmexport1601635185288.jpg (112.05 KB, 下載次數: 23)

mmexport1601635185288.jpg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2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西木
發表于: 2020-10-6 12:37:13 | 只看該作者

你如覺得可讀,請打賞1元,以此鼓勵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西木
發表于: 2020-10-6 13:20:50 | 只看該作者

你若喜歡,請留言點評和樂購品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詩訊

詩訊

主題:1284 | 回復:3176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