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珍詩集《種了一坡又一坡》在北京舉行
合影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0 上傳
中國詩歌在線(北京 訊):8月23日上午,由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主辦、北京長河作家俱樂部承辦的馬永珍詩集《種了一坡又一坡》研討會在北京“寧夏大廈”舉行。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尹漢胤、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李建軍、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學出版部主任楊志學、中國詩歌在線總編瀟瀟、《中國詩歌排行榜》年度主編周瑟瑟、“長河文叢”主編馬啟代、《民族文學》編輯石彥偉、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生濱、人人文學網主編王博生、北京長河作家俱樂部主任陳紅為、《人民交通》雜志主編范正利、中詩網編輯部主任馬文秀、河北詩人杜吏倉以及中國回族學會副會長馬永真、清華大學PPP課程主講人鄭建平、寧夏詩歌學會代表毛軍、全球龍風文化總社社長劉玉娥、開放大學黨委書記蔡曉東、《宗融文藝館》編輯金博、西城區讀書會會長謝景懿、孫奉公夫婦、記者王輝、陳永等詩人、評論家、社團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并發言參與了研討。研討會由尹漢胤副會長主持。
1.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1 上傳
尹漢胤副會長主持研討會
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2 上傳
詩人馬啟代介紹詩集出版情況 作為詩集《種了一坡又一坡》的出版策劃人和序文作者,馬啟代首先發言,他認為馬永珍的詩體現了西海固的文化精神,以“宋家洼”這個特定的小山村人們日常生活,反映了詩歌的精神譜系、藝術譜系和命運譜系,有很強的質感和巨大的張力;
3.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3 上傳
評論家李建軍發言 李建軍認為,馬永珍的詩集是鄉土主義和自然主義的結合,在作品中充滿人性化表達,是一種回望的寫作;
6.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5 上傳
詩人周瑟瑟發言 周瑟瑟在提出“詩歌人類學”的基礎上,肯定馬永珍的詩歌是民族的記憶,是具體的寫作;
4.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6 上傳
詩人楊志學發言 楊志學認為馬永珍用笨拙的文筆,寫出了地道的鄉村,飽滿的農耕詩意圖,在表現手法上探索陌生化的表達;
7.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7 上傳
作家石彥偉發言 石彥偉認為本書有濃郁的寧夏味道,反映了西海固文學包容、善意的特征;
8.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7 上傳
評論家李生濱發言 李生濱從大與靜出發,認為馬永珍以抱樸守真的精神品質,自由的想象,升華了思鄉的情感;
5.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8 上傳
詩人瀟瀟發言 瀟瀟也肯定了馬永珍詩歌的內涵和本質,特別是馬老六這一人物具有畫面感,是超現實主義,完全是新的敘事視覺,是多維的視覺。鄭建平、杜吏倉、范正利、王博生、陳紅為等在發言中也談自己獨到的閱讀感受。本次研討會始終在嚴肅、激烈、認真的氛圍中進行,長達三個小時。
9.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09 上傳
作家范正利發言
10.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10 上傳
作家王博生發言
11.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11 上傳
詩人陳紅為發言
1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11 上傳
詩人杜吏倉發言
13.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8-24 14:12 上傳
詩人馬永珍致答謝詞 馬永珍是回族詩人,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系2015年《民族文學》年度詩歌獎獲得者,近年來創作勢頭強勁,先后在《民族文學》《詩刊》《星星》《北京文學》《朔方》《黃河文學》《詩歌月刊》等發表大量作品,多次獲得各類文學獎項,引起詩壇關注。詩集《種了一坡又一坡》2020年4月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出版,由著名詩人,評論家馬啟代作序。詩集共分為“馬老六的難悵”“一粒麥子的念想”“天堂,在母親的雙掌中綻放”“宋家洼的風”“行走的衣裳”五輯。《種了一坡又一坡》是他的第一部詩集,也是他精心奉獻給家鄉人民的禮物。他的家鄉寧夏固原市文聯曾在本月8號為這部詩集舉行了第一次研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