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泵珴蓶|主席的偉大氣魄,奇筆氣勢磅礴,帝文雄渾壯闊,把建設、神話和人民的無窮的創造力,珠聯璧合地串聯在一起,表達了中國人民正義凜然、從容不迫的英勇氣概與精神定力:“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蹦敲矗@首《水調歌頭·游泳》的字解說:“水調”是樂曲名中的商調曲。《理道要訣》:南呂商,時號《水調》,典出于隋煬帝命人鑿京杭大運河歷史典故。水調多遍,唐曲凡十一疊,前五疊為歌,后六疊為入破,即為大曲里的最后部分。所以,“歌頭”是《水調歌》中序第一章,故曰“頭”。顯然,詞,是從詩里脫胎的散文外化,詩余也。你看,唐無名氏《水調歌》:“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低。孤山幾處看烽火,壯士連營候鼓鼙。”變為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宋代陳亮的《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等。
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的李清照,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詞不以辭采取勝,而是“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意。”通俗中見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藝術風格,達到樸素之美的境界。例如《聲聲慢》開頭連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十四個疊字,具有獨創性,做到了自然樸素,不見鑿痕。尤其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心理刻畫,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詞語的生命力之所在而吟詠不哀。
那么,武漢三鎮,作為詩詞的重要生發地,其詩詞的語言必須具備精煉凝重的特點,在短小的篇幅中蘊含豐富的內容,體現出詩人的感情。例如,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僅用33個字,就細膩地概括了詞人熱愛自然界美好事物的心理。其中“肥”、“瘦”二字,既經錘煉而又清新自然,不受前人約束,極其精煉地概括描繪出春末夏初風吹雨打之后,綠葉繁茂、紅花凋零的景象。還比如,那值得玩味的空悠悠,卻久遠著現代人的本性遺忘。如崔顥《黃鶴樓》的吊古懷鄉之佳作,真性也。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其首聯曰:“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秉S鶴樓:建在湖北武昌縣西邊的黃鶴磯上,民國初年被火焚毀,下面就是長江。 “昔人”是仙人黃子安、費袆和辛氏三人,說法不一。黃鶴樓似乎已無所憑依,由此,這個“空”字傳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感,前無古人也。頷聯: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字面“悠悠”是飄蕩的樣子。使用這個疊音詞,造成了聲音鏗鏘,清朗和諧,富于音樂美的效果。這個“空”為空自徒然的嘆息,后無來者也。一前一后,意味著后來人的自我,追不上仙人的無我情懷也。如是而言,空前絕后的“空”,無也,道矣。詩道上,從無到有的道心與人心,則是《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焙髞恚y怪李白登此樓,目睹遠景,在船消失在水與藍天相接的地方,反芻崔顥的宇宙情懷,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博大無疆的情腸,禪性在灑脫、奔放的胸襟之外,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
美學視野上,詩、詞、賦三種不同的文學形式,是古典文化重要的核心。如律詩,是音符在平仄正弦曲線上跳動的易象。在正弦符號里,其象數理(簡易):詩意x是直角坐標系x軸上的詩象數值,詩性y是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上函數對應的詩情y值,k、ω和φ的常數是詩人審美本性(不易)。其格律形象(變易),雖然是戴著鐐銬跳舞,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如此才跳得痛快、活躍和優美。其束縛囚禁心靈自由的障礙,便成了表現得利器。辯證法上,在有限制與反限制中,歌德說:“在限制中才顯示出能手,只有規律能給我們自由”。物不轉心,心田靜一;道者,反之動矣。明王夫之《姜齋詩話》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ㄊ侵^)‘勢’字宜若眼也。若不能勢,則縮萬里于咫尺,直是《廣輿記》前一天下圖耳。五方絕句以此為落想時第一義?!?/div>
——題記
包德珍.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51 上傳
七律·即事
包德珍:中華詩詞學會研修班導師、論壇壇主
網名:漁艇麗人:海南省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狂言已惹彩云驚,忍笑餐盤一酒兵。
卜卦三秋緣此夢,求銜二字有何情。
塵心怎對中天月,俗氣難當上座兄。
雖是同來皆正醉,此時怕論是虛名。
鐵龍1.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8:42 上傳
七律·戰疫情
李鐵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吉林省新詩學會會長
冠狀毒侵庚子年,初春民眾過難關。
妖魔作惡使陰損,華夏堅強戰禍端。
十四億人齊上陣,八千里路共登攀。
高歌一曲三軍壯,時待疫情捷報傳。
武漢1姚伊夫.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23 上傳
七律·《鼠年寄語》
姚伊夫: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大型文化專著《文化吉林》編委
豈懼突來肺疫兇,中華自有鐵長城。
一方有難八方助,九省通衢百萬兵。
指日專家研妙藥,臨床天使立新功。
英雄縱馬揮刀處,共斬瘟魔在楚荊。
吳文昌.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23 上傳
《如夢令·戰疫靜思》
吳文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吉林省詩詞學會原副會長
鎮日屋中呆坐,非是生來慵惰。無奈對熒屏,更覺疫情如火。難過,難過,誰曉天災人禍?
七七.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8:30 上傳
◆臨江仙·庚子新春
曾令琪 :賈平凹關門弟子
《西南作家》主編
己亥除夕,偶觀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心有所感,因題一闋。
除夕寒風吹送,冠魔肆虐東西。憑欄遙望楚天低。匹夫心向遠,憂國眼迷離。
卻看鶯歌屏上,霓虹閃爍多姿。青山樓外嘆仙姬。江川無限意,楊柳拂長堤。
香港.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48 上傳
【江城梅花引·民族脊樑】
趙建瑛:全球漢詩總會香港分會會長
《香港詩詞》主編
開春一劫斷人腸。疫來狂。病來狂。幸有人間,大愛本無疆。數萬白衣奔武漢,看華夏,雨風中、挺脊樑。
脊樑。脊樑。敢擔當。義也彰。志也剛。共赴共赴,赴險處、劍亮妖降。叱吒風雲,破霧接祥光。待到神州天宇淨,歌萬曲,贊英雄、譜錦章。
老潘.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11:22 上傳
庚子賦
潘占學:吉林省新詩學會副會長
吉林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原主任
泱泱華夏,經天緯地。傲然東方,日新月異。武漢三鎮,九省通衢。黃鶴樓名,天下盛譽。江河縱橫,瀠洄交織。千橋之郭,百湖之市。赫赫江城,勃勃生機也。
己亥歲末,庚子初年。禍起蝙蝠,始源江漢。新冠肺炎,驟然泛濫。交叉感染,殃及楚天。來勢之猛,救治之難,傳播之快,歷史空前。危及生命,無特效藥,愈演愈烈,惶惶不安!頃刻之間,同胞感染!親人感染!醫護人員亦染也……
疫情肆虐,越逞猖狂,相互傳染,危及四方。武漢告急,華中緊張。華南見疫,華北有恙。勢驚九州,禍從天降。中央英明,動員全黨。一級響應,超越尋常。抗疫戰爭,全面打響。武漢封城,假日延長。居家隔離,各守一方。馳援荊楚,救助漢江。眾志成城,戰旗飛揚也。
病魔無情人有情,一片丹心可流芳。一批批白衣天使,臨危受命,沖向戰場,救死扶傷。一車車醫藥物資,不遠千里,晝夜兼程,抵達漢江。一筆筆社會捐款,充滿愛心,雪中送炭,應用臨床。一排排子弟兵,沖鋒陷陣,搶建醫院,迎難而上。千千萬萬共產黨員,心系百姓,朝勤夕勉,勇于擔當?;鹕裆桨蔚囟穑咨裆角娜淮A?,更有那座座方艙……
堪回首,千萬之都,斷然封城。井然有序,社會穩定。孰黨孰邦?敢問焉能!十四億人,宅居家庭。自我隔離,防控疫情。哪朝哪代?可有曾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同仇敵愾,甘愿逆行。何族何信?見此高風!
嗟乎!如此之動員力,病魔豈可不滅!如此之執行力,中華焉能不勝!國人吶喊: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共產黨英明!
壯哉!天佑中華,多難興邦。疫情過去,喜迎曙光!祖國母親,愈加輝煌!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武漢4.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24 上傳
—觀照古典的美學與肺炎考卷的精神反思
彭林家
125.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8:46 上傳
詩,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的四言詩,后來發展成樂府、古體詩和近體詩。在唐代到達頂峰,稱唐詩。 詩法上,古體詩不太講究格律。近體詩講究格律,分為律詩和絕句(五言、七言和少見的六言)。詞,始于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句子有長短,形成詞牌,又名長短句,也可以配著曲子唱,在宋代達到其頂峰。樂府是齊言(統一言辭)的詩,分為:漢樂府、詞。由于樂府是合樂的聲詩,合著聲唱,長短句的詞、曲,也稱為樂府,如蘇軾的東坡樂府、張可久的小山樂府等。以后凡是可傳唱的詩歌,都可稱為樂府。詩詞者,由于情的緣故,乃是樂在心里肺腑之感也。
簡易詩道,出筆入境,是一個詩人無為的審美大視野,表現在說理上,如包德珍的《即事》:“狂言已惹彩云驚,忍笑餐盤一酒兵。卜卦三秋緣此夢,求銜二字有何情。塵心怎對中天月,俗氣難當上座兄。雖是同來皆正醉,此時怕論是虛名。”整體詩象,通過一個外象之事,借用酒、夢、月等物相,折射人心內象之理,靜者,人心之道也。詩文章法,虛實相間。具體而言,主題《即事》是對眼前的事物、情景有所感觸而創作,則曰:即事詩。若是根據事實深究它的道理,則曰:即事窮理,是謂道的圓形思維之術。在五行、五臟與文理中,詩里的“狂言”是一種超越邏輯思維的妄言,口之肺金,為一條思維線路的定相。核相者,兩條線路的同相或異相也。詩意的探究上,“惹”是從心火的念,通過肝木里的眼睛,招引挑逗外界的景色,借助擬人的修辭,勾呼著“彩云”的物象,重構陌生化的美學詩境,繼而反射先天一炁的腎水上,即為“驚”?!镀諠健罚阂韵病⑴?、憂、思、悲、恐、驚為七情。回眸一望,肺金、心火、肝木、腎水四象,詩人創作的思、意、念,在脾土的合一中,即為:五行運行的五臟器官,反射的思考力、想象力,文理矣,其心里過程:人——物——人,紋理也。紋理是物體上的條紋,如水倫、樹倫、人倫均是一種理的秩序,乃是道的載體,德行也。所以,起句中,連續前一句的句子銜接的附句:“酒兵”,酒也?!赌鲜罚愱褌鳌罚骸肮式J(zī咨)議有言:‘酒猶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備,酒可千日而不飲,不可一飲而不醉?!痹娙税芽裱詫泳频囊庀螅谒季S遷移的承接上,頷聯對仗:“卜卦”是占卜的符號謂外象,陽性主體,動性;“求銜”是含在心里的內象,陰性客體,靜情。自然而然,“緣此夢”、“有何情”構成內理外氣的理學之道。由此,詩境從理想向度的道,轉換成現實維度的術。頸聯:“怎對”與“難當”的因果,“中天月”與“上座兄”的同相。無疑,形成了融為一體的流水對。尾聯轉合之法,用轉折性、否定性的虛字轉合。這虛字往往放在第七句, 轉折的如唐玄宗《送賀知章歸四明》的尾聯:“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否定的如王勃《別薛華》: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文本末尾的合意否定,表現為“正醉”的現代進行時,在美學的歷時性上,“怕論”終究是像云彩“虛名”的漂浮。陰陽虛弱之象,在象外之象的共時性上,蘊藉著德與位的實體運動——天道。
月中天.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20:31 上傳
在天文學里,“天子午圈”是以地球為圓心,通過天極和天頂(所作的)大圓,此時天頂、天極、天體都在子午圈上。天體周日(視)運動中,每天兩次過中天(天體過天子午圈)。地平高度最大時的位置——子時(月上中天)叫上中天;相反,位置最低的午時(日上中天)叫下中天。換言之,太陽、月亮(晴天)正好在天空中間或人的頭頂上,也即是日、月、人的共相,三才一氣也。詩意上,說東話西,作謂語、定語、狀語,用于處事;猶如《三十六計》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比喻明指此而暗說彼,以小見大,其宇宙的沉思,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文之為德也大矣。
龍1.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58 上傳
顯然,詩歌是天地之德,承載在天地之道的心法,天人相應也。如先天八卦陰陽消長與月相盈虧的順序暗合,乾一坤八等于九,九生成金。金者,月相,同頻月經。女性性周期是以月經為標志,因其周期長度與周月相近,故稱為月經,是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特有的生理現象,潮汐潮落,具有周期性?!鹅`樞.歲露篇》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在堯舜禹禪讓的故事里,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薄兜澜洝吩?:“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比诵姆档佬模钠┤绫P水,正錯而勿動,則湛濁在下,而清明在上。上明下濁,儒家曰:允執其中,乃是謂真誠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那么,詩人筆下的自我,閑庭漫步,字字句句,在責任的擔當中,觸手生春。如吉林省形詩學會會長李鐵龍的《七律.戰疫情》:“冠狀毒侵庚子年,初春民眾過難關。妖魔作惡使陰損,華夏堅強戰禍端。十四億人齊上陣,八千里路共登攀。高歌一曲三軍壯,大勝疫情捷報傳?!肮跔疃?/strong>”是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源可能為中華菊頭蝠;傳播途徑是經呼吸道飛沫,亦可通過接觸、糞-口的傳播可能性;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及嬰幼兒也有發病。老年人及有基礎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較重?!?strong>庚子年”是中國傳統的紀年法,在六十甲子中,所蘊含的三界、六道輪回的信息,其根本的原動力就是情欲所牽纏。所以,“毒侵”與“難關”的對壘,內象里部上,心理上升與墮落都是被情欲所束縛而不得自在。外象表部上,其生理的三部六位,由于結構組織生理的系亂,致使支撐機體的軀殼框架傾斜。詩意上,“使陰損”與“戰禍端”,“齊上陣”與“共登攀”的陰陽對接,穿梭著中國心的大團結之中;宛如用流水對等放在首聯,在起承之間使人渾然不覺其為對仗。“三軍”厚德之土萬象合一,“捷報”著肺炎保衛戰的力量。萌芽著信仰建立在道德的基點上,呵護野生動物,一個是活著的人,一個是活著的命,即便是生命的消失,也要讓傳遞著善良的信息,便是一個成長的民族,成為戰勝了真正的災難,心靈回歸到人性之初。
武漢3.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24 上傳
悠悠太上,人之厥初。初心者,生一,太一也?!度A嚴經》里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無疑,只有堅守自己的本心和最初的信念,才能成就心愿,功德圓滿。所以,這個春天無論遇到什么,不忘初心,方能行穩致遠。如姚伊夫的七律《鼠年寄語》:“豈懼突來肺疫兇,中華自有鐵長城?!?/strong>問答起承,如唐玄宗《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的首聯:“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被蚴拙湟龃尉渲畣枴H缍鸥Α短炷牙畎住返氖茁摚骸皼鲲L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文里的“豈”qǐ是助詞,表示反詰(jié追問),然后,用詰問、問答轉結。 你看,“肺疫”是人體肺部呼吸的柱塞,引起肺氣虛的原因:肺五行屬金,最怕人體內任何部位的火熱,都會侵犯到肺,時間長了,就會導致“肺氣虛”。 一是心為肺用: 心肺都在胸部謂上焦;肺包裹著心臟,即為“肺為心之蓋”,心火旺了,可最短距離的傷到肺。 二是心為肝之體:肝與肺有經絡相通,肝火旺了后,通過經絡進入肺內,引起肺內火熱,時間長了,也會導致心火連體的肝火傷到肺。卦象曰兌?!兑住吩唬簝稙榭?,為巫祝。巫是上通天、下接地的人。如薩滿文化傳到印度,爾后,又返回中國,成為佛學,其神的使者:通天巫、蒙古部落神——帖卜騰格里。能悟天道、通天理和救天下,如訶額侖(鐵木真的生母)的養子闊闊出,提出了成吉思汗這個稱號,才讓鐵木真聞名于世。由此,肺氣是磁化大小宇宙的橋梁,如果動物一旦跨越這個界限,病毒就會借助惹人體而傳染?!?strong>鐵長城”是古戰場抵御游牧民族南侵的遮擋屏障,寄托著像鐵木真一樣能量的反噬。一起一承,以對仗起承。 轉折起承 ,中間二聯的章法都要用對仗。為了深化題旨,或就景物加以渲染勾勒,或就人事加以點染。頷聯:“一方有難八方助,九省通衢百萬兵。”詩中“一方有難”為常用語的文里,“九省通衢”為湖北簡稱的紋理,文里與紋理的內外,巧妙的陰陽呼喚;從而引事引言引用“八方助”的團結,比喻比方比擬“百萬兵”的氣勢。頸聯:“指日專家研妙藥,臨床天使立新功。”敘述敘寫敘情“指日專家”的本領,議論議度議理“臨床天使”的期待。顯然,頷聯寫人事,頸聯寫景象,兩者變化交叉相應相避。然后,用祈令語、盟誓語結束:“英雄縱馬揮刀處,共斬瘟魔在楚荊?!薄俺G”指舊為楚都的江陵,后又為荊州治所,三國時蜀將關羽曾鎮守于古荊州城。所以,詩意的潛意識,很容易再現一把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的陣陣浮想。如大義鼎然的關公,那仁德與義懷的秉性,就是甲木之性與陽金之情的合一,道一也。像宋詞的詞牌“如夢令”,元代的王重陽卻寫為“無夢令”。如也,無也,人心與道心之謂也。趙孟謙(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十代孫)說,這得從道教“無為”的思想去理解。道者,道法自然的法則。
悶在家里的戰斗.webp.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51 上傳
譬如,現代的宅在家里,神情平靜安穩,精神拒絕憂慮,忘掉私念,漸漸地,開始慢慢地抵達清明寡欲,才可能有吐納、吸收天地間的靈氣;然后,聚集在丹田,最終凝聚大道金丹——嬰兒握固的元氣,免疫力矣。然而,王重陽說:“大道長生門戶,幾個惺惺覺悟?”。 那么,面對悶在家里的戰斗,如吳文昌的《如夢令.戰疫靜思》:“鎮日屋中呆坐,非是生來慵惰。無奈對熒屏,更覺疫情如火。難過,難過,誰曉天災人禍?”。詞里的“鎮日”是從早到晚整天,幽窗鎮日聞鶯啼?!?strong>慵yōng 惰”,亦作慵墮,猶懶惰。為鋪墊的正面,反襯著“疫情如火”的嚴重,從而延展著“難過”的嘆息,從而生發著“天災”與“人禍”的二元辯論。的是,隔離的軀殼,好比與世隔絕的孤島,感受到寒涼的天地,需要相互關心的支撐,因為沒有人是自成一體的感性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因此,詞性以自我囚禁隔離的獨白,尋找真相探索。比如,肺硬,就是自身的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攻擊自身的肺組織細胞,使其的肺泡結構上細胞大量死亡,肺就變硬而無法呼吸,生命就有垂危的威脅,如新型冠狀病毒是非典的變異。一曰非典,是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后,破壞人體內器官正常組織細胞,而人的免疫系統在發現外來病毒后,會產生大量的抗體來引導白細胞將病毒殺死。二曰冠狀病毒,是一種新變異的病毒,抗體無法識別它,所以與病毒抗原也就無法有的放矢,有效結合,反而轉向攻擊其他的人體正常細胞,破壞肺葉末端的微小肺泡,甚至肺的血管壁,使組織肺泡結構的細胞壞死,導致患者呼吸衰竭而死或引發其他并發癥死亡。所以說,詩性滲透的人格詩情,其容量的感召力,乃是知識力量的一面旗幟!
武漢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7:23 上傳
陽關鼻煙禽上起,陰火雨霧肺中生??萍忌?,肺氣是人與大自然的元氣,代言著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三大類的生物鏈。比如,寄生性食物鏈,以大動物為基礎,小動物寄生到大動物上,則形成的食物鏈:哺乳類--跳蚤--原生動物--一原生動物--細菌--過濾性病毒等,而世上的罪惡總是由愚昧無知造成的惡果。回眸一望,一路走來新的畫屏春,宛如銜來明朝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蹦菍徝赖纳际且皇子洃浀母?。你看,曾令琪《臨江仙·庚子新春》“除夕寒風吹送,冠魔肆虐東西。憑欄遙望楚天低。匹夫心向遠,憂國眼迷離。卻看鶯歌屏上,霓虹閃爍多姿。青山樓外嘆仙姬。江川無限意,楊柳拂長堤。”文化背景上,“除夕”中的“夕”是一種上古時期的兇獸,每年歲末都會出現在人間,為禍一方。后來經仙人指點,知道“夕”害怕紅色、火光和巨大的聲響。于是,在年終歲尾人們就會點燃篝火,敲敲打打整夜不睡的守候,果然“夕”剛一出現就被嚇跑了。可是,庚子年的“夕”披著“冠魔”的外衣,卷土重來,“肆虐”橫行,加速了金克木的逞兇。在易學上,“東西”是東方木謂肝性,西方金謂肺情。而“低”與“遠”的語言懸差之方位,如“憂國”是為國事而憂勞,“迷離”是模糊不清,一正一反,擴大了冷性意境的蔓延。因此,在詞性的轉折中,筆鋒列出“鶯歌”、“多姿”、“青山”的暖性嫵媚;仿佛眼神里流露出一抹同情,一個“嘆”字的暗示,不屑哼了一聲,托時間關系進來的自我,借光著美好的空間,氣血虧敗,契合的虛假生命,隱射臟器全部老化的浮想,徐徐浮顯人性的劣根。如“姬”jī本是古代對婦女的美稱,而那拿蝙蝠當食物的“仙姬”,引出空前的災難,將浮躁的情感發揮到極致,讓詞家不僅正念覺知的“無限意”,生命除了一個軀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的覺悟之后,明心見性,慈悲為懷;爾后,回歸“道”所給予的一種功德能量。然而,簫鼓隨春,柳暗花明,“楊柳”的柳諧音留,留住人為德行的精神軌道。你看,那甩動的“拂”情,便是超越六道輪回后,是乃神氣蘊藏于內腑的本我,才是靈魂的神藏。美學等量上,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如康德所云:“一個人的缺點來自他的時代,美德和偉大卻只屬于他自己。”詞境的美學漫步,一層層意象的鋪墊,將語境的脈絡,一波三折,豐盈著主題的抒情。
香港趙.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10:06 上傳
中國古代整齊劃一的格律詩,發展到中唐達到巔峰狀態,如代表詩人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因其形式上的詩美空間,已經被唐代的詩家們挖掘而所剩有限;因此,唐末五代的格律詩向雜言詩開叉繁枝,陽極生陰,花葉離枝而落;形成一個對僵化格律詩的反撥,而最終定型為“詞”這一雜言詩體制的詩余。如
趙建瑛的《江城梅花引.民族脊樑》:“開春一劫斷人腸。疫來狂。病來狂。幸有人間,大愛本無疆。數萬白衣奔武漢,看華夏,雨風中、挺脊樑。”上闕的開頭直抒情懷,“
一劫”是天地的一成一敗之謂,泛指一段很長的時間。“
狂”字的疊影,加深了語氣的綿延,驅使意象擴大意境。轉折上,一組“
無”、“奔”、“挺”的意象,迸發出靜態、動態和動靜相間。反過來,文里上,化靜為動的方法——動靜相間法,即為動靜結合法,或稱動靜交錯法,是在描寫場面或畫面時,將動態與靜態的描摹交叉結合起來,使畫面豐富多彩,文章起伏跌宕。紋理上,通過動靜相間地盤練太極拳,以求得全身透空的松靜、無形無象的最高境界,滋生一落凡塵的名空、人空、皆心空,從而達到養生、免疫與技擊的目的。
思維遷移上,互文互義,構成詞性的反芻:“挺”——“奔”——“無”。詞性的內力上,好比天干相生,方位不同性質不同,遙隔之生力量無幾,隔干之生力量次之,天干緊貼相生力量最大。由此,下厥的抒情延展詞情的中氣、余氣:“脊樑。脊樑。敢擔當。義也彰。志也剛。共赴共赴,赴險處、劍亮妖降。叱吒風雲,破霧接祥光。待到神州天宇淨,歌萬曲,贊英雄、譜錦章?!?/strong>手法上,將上闕的開頭語句,承上啟下,即為頂真(聯珠或蟬聯),或曰:頂真續麻的省稱。其修辭方式,也就是用前面“脊樑”結尾之字、詞語或句子做下文的起頭,使相鄰分句蟬聯,順序而下,若是聯珠到最后一句叫連環。文里把“江城梅花引”之妙趣,隨著語意的跳躍盡納聯的纏綿之中,間隔地閃現漢字剛陽的特色語境。如“敢”的膽量、“義”的肺魄、“志”的心靈。五行上,肝膽互為表里,肝為心之體,而肺為心之用,陰陽相生也。 八字命理中,根據陰陽五行之間的相生相克的不同,用十神來代表,即是正官正財正印,偏官偏財偏印,傷官食神,比肩劫財。例如正官克身力小,偏印泄化正官力大,偏印生身小,但克制食神卻是十分有力,等等。在陰陽五行里,分為兩類:一是異性相生相克相助(吉),稱為有情專一,此中所形成之神氣純一,如辛金克甲木曰正官,是克身之物;由于是異性之克,有克意而實無克力,對命局的助力也大,破壞力相對較小,好比磁鐵受到的摩擦力與斥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是同性相生相克相助(兇),稱為無情且排斥,此中所形成之神氣濁,如壬水生甲木曰偏印。像同性戀結婚多為世俗之不容,且容易搞出艾滋病之類的惡性病毒,無情而危險。詩文里,“赴”的頂針,沿襲著詩意“劍亮”的綿長。一個“破”的外力,銜接“待”的橋梁,獲得“淨”的(內力)成果。結尾借助“萬曲”的比量,靈動著“英雄”、“錦章”的比肩意象,恍如幻師、劍師、魔術師;形容充滿活力生機的活錚錚,是與日并肩而行或立于同等地位之意。
詩,抒發主觀感情為重,華麗而細膩,為情而造文。賦,敘事描繪客觀事物為主,爽朗而通暢,為文而造情,一主一從也。那么,念詩或作詩賦予詩人的天賦,賦者,給予,亦特指生成的資質,古同“敷”,鋪陳,分布。由此,便成為古典文學的一種文體,指鋪陳言志的手法。文采韻律,自由謹嚴,戰國后期趙人荀卿《賦篇》,最早以“賦”名篇,“賦”開始被用作文體的名稱。漢人把辭賦之祖的屈原、其學生宋玉的辭和荀卿的賦統稱為辭賦。其賦體的流變,大體經歷了屈原、宋玉的騷賦,賈誼、枚乘、司馬相如的漢賦,魏晉南北六朝流行駢賦、嵇康的琴賦 ,唐代盛行科舉考試專用的律賦和宋代的文賦。就辭賦性質而言,唐宋時代的文賦,有利于說理議論,如歐賦的散文化筆法,以散文入賦,不拘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趨向于散文化,經常使用排比、駢句對偶的整齊句法。
馬永輝花.jpg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11:51 上傳
譬如,潘占學的《庚子賦》:“武漢三鎮,九省通衢。黃鶴樓名,天下盛譽。江河縱橫,瀠洄交織。千橋之郭,百湖之市.”地理位置上,“九省通衢”是湖北武漢的別稱。古代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陜,經洞庭湖南達湘桂。一說泛指通向外界的交通非常便利,二說實指通過水陸交通,可與四川、陜西、河南、湖南、貴州、江西、安徽、江蘇以及湖北九省相通。不論泛指、實指,都是說武漢處于國家腹地的交通樞紐地位,“縱橫”著高鐵之心?!?strong>瀠洄yíng huí”亦作瀠回,水流回旋貌也,徐徐地,凸影著“交織”的陰陽互生的畫像。藝術上,“千橋之郭”、“百湖之市”的駢句,不僅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系四方的作用,而且還蘊涵著古典律賦的遺風??墒?,“禍起蝙蝠,始源江漢。新冠肺炎,驟然泛濫。交叉感染,殃及楚天?!睂W術解讀上,“蝙蝠”的“蝠”通“?!保馕丁案奶旖怠?。在瓷器繪畫,玉器雕刻上經常見到。如紅色的蝙蝠,寓意為洪福(紅蝠)齊天,一只飛翔的蝙蝠則曰:福從天降、福運到來;然而,事物的辯證,福兮禍所依,人為地破壞食物鏈,便有詩人筆下的:“勢驚九州,禍從天降。中央英明,動員全黨。一級響應,超越尋常??挂邞馉?,全面打響。”你看,那“勢驚”的緊張氣氛,“尋常”中的不尋常,“打響”的戰場來勢,鋪天蓋地,“一筆筆社會捐款,充滿愛心,雪中送炭,應用臨床。一排排子弟兵,沖鋒陷陣,搶建醫院,迎難而上。”“蝙蝠不自見﹐笑他梁上燕”。沒有自知之明,卻嘲笑他人。意味著生死的邊緣上,在亥水與子鼠的交接時刻,頓時,一個個雪亮眼睛的“送炭”,一個個“沖鋒”的白衣天使,讓肌體靈魂伴呵護仁愛,驅趕承德我心的蠕動;那“搶建”的鏡頭,隨著大愛手指的移動;在無數的病房里,多少個不眠的日夜,為一個個求助的患者,瞬時綻開一種自信極點的光芒,;那“迎難”忍苛,犧牲自我,精益求精的忘我,啟動著古醫門的神通醫術——玄氣指;傳聞練到極致的人,仿佛連奄奄一息的人都能救活。是啊,為祖國經濟地理的心臟,他們偉岸地站在著長江黃金水道、與京廣鐵路大動脈的十字交匯點,滿意著人民的答案。
情不自禁,登高賦詩,若是站在黃鶴樓上,浮想李白的《天門上》:“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天門地戶,宛如兩葉扁舟相對而出,水流澄綠深廣外貌的碧泱泱;遠遠望去,情深深,雨濛濛,一波一浪,構成一幅美輪美奐的景象;仿佛告訴讀者,民族脊樑何在,是那:波弄銀河千百載,心傳脊髓萬年流。為世界人的目光,盈盈著,那彈指一剎那的內力,致使眨眼籠罩江城的黑霧,化成一只紙老虎,逐漸地,在中國心的吞吐之中,靜靜地,站立在明媚的春天,高歌朗誦著唐代賈島的《寄韓潮州愈》:“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一幕幕,一聲聲……
2020年2月25—26日吉林江城
香港1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09:03 上傳
作者簡介:彭林家, 哲學家,著名評論家,聾龍天生,黨員。靜居霧凇的一方靈空,六十年代中期出世于贛東北仙人洞,畢業于東北師大中文系。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詩作家聯盟評論委員會主任,中國詩歌在線吉林、國際頻道詩評編審,國家一級學術團體、中國蕭軍研究會主辦的《當代原創文學作品集錦》副主編,中國針刀醫學副秘書長,全球漢詩總會聯絡主任,北京倉央嘉措國際詩歌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詩人, 2017、2018年中國詩壇實力詩人。為全國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說家寫序、寫評論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開青云的紅冰》等,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刊》《詞刊》《散文》《散文詩》《人民日報》《印尼日報》《中華詩詞》《寰球詩聲》《詩詞世界》《陜西詩詞》《江西詩詞》《江西詩歌年選》《中國詩詞年選》《中國詩歌年選》《中國百年新詩經》《中國散文詩年選》《世界華文散文詩年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語言與文化研究》等100多種國內外報刊,任多家媒體的顧問、主編和編委。曾獲全國詩詞、辭賦、詩歌、散文、散文詩、小說評論征文及其他文體一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