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靜川 于 2020-1-31 21:45 編輯
微信圖片_20200131202235.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31 20:20 上傳
帶著你的愛去與它相會
——序昌邑區作協會員沫非詩集《芳菲未沫》
文/靜川
看到詩集的名《芳菲未沫》,讓我想起屈原的《離騷》 “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沫”,意思是芳香尤為減,至今未消散,詩集的名字就很有意味。這本《芳菲未沫》,是我區作協會員沫非的第一部詩集,她真誠地幾次和我說,讓我為她的這部詩集寫序,我作為昌邑區作家協會的負責人,在繁忙,我也必須擠出點空,為她的詩集寫上幾句朋友之間的心里話,或說是祝福吧!
說起我與沫非的認識,是2017年8月15日,那天是吉林市“東方文學社”搞活動,我被鹿晶社長邀請參加了松花江南岸的那次采風。沫非也是社里的成員,如此相識。后來昌邑區作協組建,她被我區作者孔玉新推薦加入昌邑區作家協會,任副秘書長。同在一個團體快兩年了,大家都覺得沫非勤奮好學,精力充沛。沫非近年來也寫了很多首愛情詩,并且還在《松花湖》《江城日報》《江城晚報》《少陵詩刊》》《長安文苑》《長白島》文學等報刊上刊發了很多。現在已經整理成愛情詩集《芳菲未沫》。
要說起她寫詩,算是一個比較勤奮的人,辛苦地創作,也算是昌邑區作家協會詩歌作者當中比較成熟的詩人。記得當初認識后,她每寫一首詩,都會給我看看,謙虛地讓我給指正,感動她的認真,我呢,也熱情地與她經常在微信里交流。兩年期間,她的詩確實有所進步,在這部詩集的整理當中,從最初500多頁,自己直接刪除近一半的早期作品,她能舍得直接刪除那么多首自己認定沒意義的詩,這也是她創作的進步和接近成熟的表現。她的詩,我是從2017年讀到現在,按后來的詩對比前面的詩,讓人一步一步地見證了她所創作作品的成熟和精彩的改變。特別是她創作的抒情詩和愛情詩,無論在結構上,語言上,都簡練了很多,煉詞也有了講究,有了自己的風格,語境也越來越優美了!而且還有很多抒情詩和愛情詩已作為朗誦作品(她寫的很多詩都適合誦讀),在各大微信公眾平臺上推廣發布,而這每首詩作敘寫手法運用得非常不錯,相當的精美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沫非自己也會朗誦,而且聲音非常甜美。
在她這部現代愛情詩《芳菲未沫》即將出版之際,作為寫序人的我,此刻特地表示祝賀!也為她誕生第一部書為之高興!翻翻書稿,細細地品讀,就會從她所創作的每一首詩中能深刻地感受到她飽滿的情懷和抒發的愛情美句,如一股高山流水,洗浴你的心底,清澈你的心靈,潤澤你的靈魂……說真的,不管是在芬芳的浪漫中還是在孤單的惆悵中,有好多的詩句都寫得很好,值得令人點贊!
沫非的詩,都是觸景生情,以物寄情,或以自己無果的情感寄托一種思念,或是一種無奈……她把自己的情感寄情于景,寄情于春天的雪,這種觸碰是新鮮的。她在這組詩的題記上是這樣寫的“雪花戀上不屬于這一季節的暖,惟愿從春天到整個余生,如果只是夢一場,那就不要一程煎熬……假如你依然煎熬自己,可有誰陪你山水幾程,而這個春天的香雪,終將云散……如果云散了,所有滴落的雨都將成熱淚,流進你的心……”這是一種對情與愛的低吟和流露,也是對愛情的理解與感悟,是對愛情的回味與體驗。有時候,人的情感是莫名的,相知或相戀,有時候是隔世的,譬如張學良與趙四小姐,張學良二十多歲的時候趙四小姐還沒出生呢,但后來他們的愛情佳話是令人羨慕的。愛,有美好也有遺憾,沫非也不列外,她的詩《貼近離心跳最近的胸膛》和《我以詩語迎接一場春雪的降臨》都引用了“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感嘆。愛情,其實是沒有年齡阻隔的,我與我的愛人的結合,其實也算是愛情故事里的一個范典了。人有了戀愛,詩也會有喜悅與深情的,詩的語言會跟進逸美的心境,“北方春天的伊始/總是和冬天一樣的冷/傍晚車窗上的霓虹仙子/飛天一樣散著霜花”(選自《遐思》),沫非的詩是很有想象力的,雖然語言抒情了些,有點散文化,但這并不影響她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對內心情愫的追逐與渴望。沫非的愛情詩是很有真情流露的,詩中有失戀的痛苦與哀傷,有對愛情的等待與寬容,有對愛情追逐的勇氣與力量,有對愛情的思念與甜蜜。總之沫非的愛情詩有感人的深情,有精美的語言,有奇妙的想象,猶如陳年佳釀,令人回味無窮,有余音繞梁之感。在《寂夜有夢》一詩中寫出了對愛情的渴望。“真愛如泉從星光里/流淌進那壺老酒/飲盡相思/我在夢里與誰奮力廝殺//打破默守陳規/只盼幻化成/你深吸的香煙/溶進你每一個細泡//然后在你沸騰的血液里/深情告白/并在這落雪的時候/許給你一個明媚的春天……”。這是一個女子對被她愛著的人真誠的告白與渴求。這種愛使得我們尊敬。這種愛是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的靈魂之愛,是知己,是知音,是彼此的欣賞和仰慕。在《愛火》她寫到“我多想化作紅柳泉夜空的星星/浪漫的注視你/讓你無法逃避這眸光的焦灼/我多想/去聆聽天籟酒吧的簫聲/讓你如那吹簫人一般寵溺我”,這是一種對愛情的期盼,也是對人間至高情感的期許。愛情是豐富多彩的,我也曾經夢幻過這種美,哪怕是美麗的憂傷。
在這本詩集里,有寫愛情的、親情的、友情的,表面讀來,雖說是樸實、直白的情感語言,其實卻充滿了人生五味繁雜的味道,充滿了生活中愛與被愛的滋味,只要用心地咀嚼,就會令人觸摸她對往事的回味。
當你靜坐在一株綠色的盆景旁,當你品上一杯茶茗的時候,你手中擁有一本《芳菲未沫》,然后再聆聽這部對愛的集錦,會有一種自然的氛圍帶你走進一種自然芳香自然溫馨的情感花園,你的眼前便是:這里閃爍的一句句美麗的語言,一個個動美的詞語,正在詩中悄悄與你相約,此刻,你仿佛被愛的春潮輕輕地柔柔地沐浴著……再當你默默地停留在每一頁墨色上,這里的一首首璀璨的詩,早已耀出燦爛的光韻,不知不覺地陶醉你……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最幸福的情感之一,從古到今,每一個人都在向往,每一個人都在感受愛與被愛的滋味。不難想象沒有愛情的日子是多么的乏味和枯燥。我讀過很多愛情詩,譬如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還有唐婉的“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譬如兩漢時期的《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譬如晚唐時期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譬如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還有當代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等。古往今來這樣的愛情詩佳作不勝枚舉。無論是愛的凄美,還是愛的浪漫,總之,沒有愛情的人生,我認為是殘缺的。
《芳菲未沫》,我相信這本書里的有很多首詩,都是晶瑩的淚珠癡迷的情感,充滿了愛的甜蜜和美好的向往。誠愿所有的讀者都走進這部愛情詩歌之中,去感受她細膩深情的文字,去品味那愛情的甜美,去擁有情的滋潤,去享受愛的碩果,哪怕是一種甜蜜的渴望,這種憂傷,也是美妙的。同樣也相信讀者,一定會喜歡這部愛的詩集,是它讓愛情流年的光澤永恒,也亮閃了詩人沫非的愛情流年的色彩,愿她每時每刻,都是那么的愜意與充實……
沫非確實是個很勤奮的女子,還是個多面手,寫詩、畫畫、剪紙、朗誦,還經常組織本地區的文化活動,在吉林市的文學圈里,也是個很活躍的人。我作為昌邑區作協的負責人,有這樣勤奮好學的作者,很是高興。
沫非除了寫詩之外,嗜好挺多的,去年開始學畫畫了,還拜了樺甸女畫家今之女士為師,我還參加了當天的拜師儀式,吉林地區的文化名流去了不少,挺隆重的。沫非進步很快,她的畫去年和今年都參加了本地區主辦的畫展,還獲了優秀獎。
沫非是個很性情的女子,愿她的抒情詩和愛情詩在思想表達上更深情悠遠,在語言的運用和修辭手法上更形象耐讀,增加詩歌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也希望她的畫愈畫愈好。
最后,我用印度詩人、作家、哲學家泰戈爾的一段經典之語,做本序結尾的贈言:世界已在早晨敞開了它的光明之心,出來吧,我的心,帶著你的愛去與它相會…… 《芳菲未沫》,一部寄情于心的詩集,每一首詩,都是作者舞動抒情的筆,記錄了愛的詩戀……
微信圖片_20200131120307.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31 20:17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