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9CEE5-CE01-4DD5-9879-98D1719C2E5F.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5 09:42 上傳
雪鷹,《長淮詩典》《安徽詩人》主編。主要從事詩歌寫作、編輯與出版工作。
71BCD086-C2C6-4FF2-A9C4-C972C79D2CAB.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5 09:42 上傳
本期作品發《延河詩歌特刊》2019年第六期頭條,《名家》欄目
D87C3DDF-9700-498A-B3D2-231C069C09EE.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5 09:42 上傳
在江南(組詩)
雪鷹
隔一條江 其實,就是水的事 水的事,就是萬物的事 其實,還有一條河 隱隱的,泛著玉白的光 天堂里的光,來自地獄 水的光是自帶的 它是阻隔,也是通途 其實在江南,隔一條江的 并非只有江北,只有 南北對峙的天險。像今夜 我與一杯酒之間 也因水受阻 一首用水做的詩 和我找不到的門,都隔著 一條江。我在江邊囈語 沒有船家,沒有渡江的葦 風吹草動里,沒有呻吟與呼救 只有傳說,在書里 夜,也是黑色的江 橫亙于心。或許 輕舟已過,別人已過 或許水已流逝千年 我來遲一步,遺在江南 對岸有青山,青山 在熟睡 2019、7、29大醉。 30日寫于龍城詩歌沙龍。 影子 梁小斌說:我已經老了,馱不動你,你自己走吧。——題記 放下,就是日落一輪 而后是漆黑的夜 靈魂風一樣輕 當又一輪太陽升起 長短深淺的影子,再一次 附體。它們趴在地上 如醉酒不起的人 趴在墻上,樹上,廣告牌上 誦經臺,廣場,或者殿堂的臺階上 最難過的,是它趴在 心上,讓你難以喘息 不堪重負。只有在最后一次日落 滿眼漆黑的夜里,影子 再度落地。消逝于豐腴的大地 放下,又放不下 彌留的眼睛里,還有 哪一道影子 牽絆來世? 2019、7、31 在江南 一歩是到不了江南的 哪怕你已落地,雙腳 站在了山水邊,你走進的 也只是封面。勒口里的簡介 尚未讀通,這本大書 別提你已讀過 在江南,最初 你會覺得和家鄉無疑 除了感官的冷暖,滿目蒼翠 你會覺得家鄉好美 當身邊傳來吳儂軟語 你必須拿捏普通話 你又突然覺得,這個家鄉 離那個家鄉很遠 這個家鄉在書里,在眼里 在畫里。那個家鄉在泥里 在土里,在夢里 在風中突然傳來的 鄉音里 2019、7、30 謁柳如是 秦淮舊事里,沒有 虞山的風,尚湖的水 沒有反清復明,左右不定的 公子。他破俗娶你 便是永遠的佳話 這片最富足的土地上 人心也有窮山惡水 受辱,自盡,你的大義 早已漫過尚湖,蓋過虞山之巔 從紅豆山莊,到墓園 你柔軟的名字 充滿了君子之氣 2019、7、29 青果巷 石板新舊錯落 不同的腳印走過 滄桑與新鮮,從東到西 混雜又貫穿。開放的部分 多是商鋪,多是雷同的 老屋子,做新行當 除了周有光,讓我期待的 還在里面,在那片 默不作聲的老磚舊瓦 安靜的呼吸里
“眷此邦之多君子” 就東坡這尾句,便讓 常州愛死他了 當然,他也特愛常州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好,世人皆知 所有的好,都應歸此一句 歸東坡公園,東坡的手跡 東坡千年前的心聲 回聲在昨夜的酒杯里 2019、7、30 梅園賓館 梅,已經走遠 我親見她光著頭 走進大雪深處 紫紅的臉,有人說 耐寒,有人說無奈 我因此寫了一首 《花的規則》,我看過 那張依著枯枝的笑臉 梅香消逝的酷夏 賓館還是賓館 我們只是我們。來自 八方的醉酒的 談心的,哀傷而 戀戀不舍的詩人們 再也沒見大雪里的 笑臉 而詩意仍在這里 無論冬夏,無論 花開哪一朵 2019 、7、28與常熟梅園賓館。
醉 不知道還有幾場生死 才能止住,這不是嗜好的嗜好 “我們都是健忘的動物” 翻過天明,痛就弱下去 沒有咬斷的鋼筋,繼續 箍著你的心性,為下次 復燃,儲存柴薪 生死,可怕的字眼 遇到你,遇到我,仿佛只剩下 一個字。仿佛以抓鬮的方式 決定下一次還有沒有機會 在哪里,值不值 我抓住電話的手始終未放 那是通向你的唯一道路 盡管在天上。如果 那是最后的呼喚,天亮的 路旁,就會平添一枚無力 握住的手機,和 里邊睡著的人。 2019、7、31
大覺寺 山風吹得動草木 吹得動我的衣衫,卻吹不動 迦旃延尊者。他抱膝凝視 準備明天法會上施展辯才 挖掘機的轟鳴,也沒有 影響辯者的思考。卻 攪亂了,寺院里的午休 宜興的綠,正將這些 聲響一層一層融化 大覺寺,就在這蒼翠深處 寫滿星云法師的偈語: 承擔與成就,忍耐與力量 我與你,一起 坐在湖光山色里,悟宇宙 悟現世,悟蒼生 佛說,大悟無言 除了我們,十八羅漢 都是安靜的
2019、6
4116A7C2-8452-46B3-8C84-B7EFE574A7EE.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5 09:42 上傳
君子之氣 ——雪鷹組詩《在江南》閱讀札記
宮白云 有些人有些事是注定要留給歷史放出光芒的,如集詩人、作家、編輯于一身的雪鷹,自創辦長淮詩社以來,將“長淮”這兩個字弄出了大動靜,連續主編了《長淮詩典》、《安徽詩人》、《長淮文叢》、《鴻泰文叢》、《中國當代詩人100家》、《中國當代詩人檔案》等及舉辦了多種多次詩歌獎項活動,創辦的長淮詩典微信公號也是風生水起,顯示了他異乎尋常的雄心、膽識與魄力和一顆“海納百川”之心及為詩歌事業無私奉獻地胸懷。他"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就像他詩中所寫“需要一種弧度,然后彈起”。他的“臥薪嘗膽”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把自己的精力和熱忱無私地奉獻給了他熱愛的詩歌與詩歌事業,不遺余力地推薦新人,他對詩歌理想的堅持和虔誠的態度,讓人由衷地生出敬意與欽佩。這個世事洞明的詩人,成功地把他的人生經驗與哲學思想滲透到他的詩歌之中,因此,他的詩既有現實主義與人性化的承載又有精神內核透射出來的心靈力量,最成功之處是不動聲色地寫出了現實與人性的“凜冽”和屏住呼吸就能聽見的“伴有焦枯味”的“鋸靈魂的聲音”。“所有刀,不殺人的時候/都是安靜的。”這樣的刀與那柄著名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在隔空的狀態下互滲與溢出,“安靜的等著/一顆心,往上蹭”。詩人奇絕地把人性的“凜冽”孤懸于無形的“殺氣”之中,而“每一個靈魂總會被鋸上幾次/甚至反復拉鋸/被鋸蝕終生。”詩人以這種奇特的殘酷的方式表達了對靈魂的反復塑造與終生的錘煉,其中隱含的精神質地正是雪鷹的拿手好戲,所以說,他的詩充滿了哲學的天分和向內的挖掘,冷靜,尖銳,自由,發散,直抵現實或人性之根,又不失生命的溫度。他有一首詩說“我是自由的植被”,“我終于透過層層遮蔽/看到了血,翠綠的/草木一色的血。”我理解“自由的植被”對他意味著什么,他血管下的每一簇綠色,都是他重獲的勃勃生機。我相信,他已與那種能夠支撐他的弓相遇,只等待著一個恰好的弧度把他的箭射向歷史的深處……這也是他做為一個真正詩人的所在。 令人高興的是,雪鷹近期的寫作,又開始自覺地建立起自己的詩意現場,現場寫作不是去充當一個記錄員,把場面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而是要表達出觸動心靈的東西,把作者真正要講的東西凸顯出來,要有思想有觀點,要有用,“有用”很重要,現在許多的作家詩人都在寫一些“無用”的東西,沒有內在情感或思想的支撐,充其量不過是一些文字游戲,就好比一個糟糕的畫家,把現場都畫了下來,卻看不到畫的主題。而雪鷹的現場寫作恰恰抓住了“有用”讓人耳目一新,就如他的這組近作《在江南》,每首詩都會讓人覺得有一束眼光在眼前移動,充溢著令人心領神會的東西。 雪鷹的很多詩歌正如我前面所說的那樣,特別硬朗、尖銳甚至凜冽,語言雄渾、寒涼。但這組《在江南》卻體現了他難得的細膩、柔軟的一面,那種男子漢的細膩特別打動人心。如他這組詩中的一首《梅園賓館》和《醉》都寫得細膩而深摯,柔軟而動人。《梅園賓館》以“梅”的意象與“梅園”巧妙相連,對接自己內心對“梅”的贊美與“戀戀不舍”,這種把內心的情感與浪漫主義緊密相連的維度體現了詩人動人的情愫與浪漫的情懷。在詩人看來,雖然人去樓空,“而詩意仍在這里/無論冬夏,無論/花開哪一朵”(《梅園賓館》);這首詩是以視覺的、姿態的線性形式推動詩意進入詩人內心的境遇,它是以物象的存在(也就是現場的“梅園賓館”)作為參照物反觀內心的情愫,讓一種詩性的愛意貫穿其中,讀者無需過多地去闡釋所謂的含義,只需進入詩人營造的詩境去感受就好,就像在風中,無需去分辨風是從哪個方向吹來,只需身在其中感受風的吹拂就好,這就是詩歌的“有用”之處。《醉》顯然是指人的一種忘我狀態,它可以是酒的“醉”,也可以是心的“醉”,更可以是情的“醉”,但無論哪種都是對本源狀態的確認,以“醉”為一種極致,所謂“人生難得幾回醉”不僅僅是指喝酒產生的最佳效應,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比如“情義”,只要心中還有“情義”,沉醉就不會停止,所以詩人說“不知道還有幾場生死/才能止住,這不是嗜好的嗜好”。用“生死”去追求一種“醉”,不得不說詩人用“情”之深,此時,仿佛已不存在什么“不可能”,伴隨而來的是一種絕對的“醉”的狀態,“遇到你,遇到我,仿佛只剩下/一個字。/仿佛以抓鬮的方式/決定下一次還有沒有機會/在哪里,值不值”(《醉》),這種物象與心象的并存構成的“情緒”與“氣氛”把詩人的情感與渴望交融在一起,顯現了詩人真誠豪放的性情。特別結尾以手機來呼喚里面哪個同“醉”的“你”,讓內心的情感在語言的表現力下具有了真實可觸的質感。 在雪鷹這里,詩的言說成為一種與人生相適宜的經驗,這種經驗把一切保持在關系中,正如《在江南》,眼里看的是“江南”的風景,心中想的卻是“家鄉”的山水。他是在現在進行時中把自己的身心加入進去,讓自己的心靈與情感完全地與現場融為一體,把自己一些瞬間的感覺、情緒、思想迸發出來,不經意間就把眼前的風景和現實與內心的所思所想作為詩性的藝術精粹地表達了出來。因此,在《大覺寺》他才能保持著一種旁觀的姿態和與諸佛平等對視的能力,“山風吹得動草木/吹得動我的衣衫,卻吹不動/迦旃延尊者。他抱膝凝視/準備明天法會上施展辯才”(《大覺寺》),詩人以自己超凡的想象把“大覺寺”平等地置放在自己的面前,共同地與“佛”經歷俗世的喧囂與安靜。他在現在進行時中一頭扎了進去,營造自己心靈或精神、情感的世界,把自我融解在現在進行時中,語言深摯而節制,心思散漫而細密,體現了他一顆敏感、善感的心和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深厚的語言功底。這在他的一首《隔一條江》中表現得甚為極致,當我甫一看到這詩題,腦海中不知怎么就涌現出許巍的一首歌《永隔一江水》的旋律。沒想到雪鷹的“一條江”與許巍的“一江水”竟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的關鍵詞都在那個“隔”字,許巍的《永隔一江水》表達的是此岸與彼岸彼此永隔的相望與等待,而雪鷹的《隔一條江》表達的是水與水的距離,“水的光是自帶的/它是阻隔,也是通途”,就像人心或情感,當有形或無形的一條江隔開一些水與另一些水,隔開一顆心與另一顆心,讓渴望成為殘酷的煎熬時,通向水的路,就是通向靈魂的路,或早或晚終會融匯于“海”,就像尼采所謂的“永恒回歸”的起點和終點。這首詩以現實地理的一條江去不斷變異、異化引申出諸多形而上的江,通過細致入微的語言顯現一種真實的心靈力量,深刻而寬闊地表達出生命與距離之間的關系。 把詩歌當作一個解決自己心靈和思想情感的容器,在生命的驅動力下,仿佛世間萬物隨時都可以拈來入“詩”,詩與詩人成了無法割舍的血脈相連,又作為一個無限可能性成為詩人生命的寄托。就像《影子》,“最難過的,是它趴在/心上,讓你難以喘息/不堪重負。只有在最后一次日落/滿眼漆黑的夜里,影子/再度落地。消逝于豐腴的大地”,這種表達所傳遞的天然的感覺仿佛讓人清晰地看到了“影子”的倏忽來去,以“影子”趴在心上的具體形象,讓沉重肉體見識靈魂的附著,詩人馱著他,“放下,又放不下”,在這種獨有的敘事語氣下,影子成為靈魂的依托,其中表現出的神性的張力讓一個沉重的肉身完成了一個永恒的疑問,“彌留的眼睛里,還有/哪一道影子/牽絆來世?” 依然是在路上,依然是經過與經歷,但詩人并不深陷路途,他忠實于真誠的個人感覺,渴盼一種無量生命的啟悟,無論在《青果巷》還是《謁柳如是》,在個人與前朝世相的相遇中,詩人更側重于現場給他的感覺,在輕嘆“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中,生發出一種世事洞明。我特別喜歡他詩中那種漫不經心的敘事語氣與語感,很多詩人并不看重這個,雖然他們寫了很多作品,可依然面目模糊,就是因為他們的詩中少了自己獨有的語氣與語感,而雪鷹恰恰在這方面技高一籌。“他破俗娶你/便是永遠的佳話”;“你柔軟的名字/充滿了君子之氣”(《謁柳如是》),這樣的語氣極富神韻,簡約而豐潤,是詩人超凡的遐想制造的一個永恒的“君子之氣”的形態,如此的形態讓人忘卻了時間與空間,只是一味地沉迷于“君子之氣”的語感與氛圍之中…… 對于常常處于思考中的詩人雪鷹來說,不管是行走還是緩動,繁雜還是孤獨,他都能有效地松開勉力而為的生活,以自己豐富的人生體驗與智慧進入一種詩性的狀態之中,這是他賦予生命的崇高,“充滿了君子之氣”。
B9FEFEB6-F00A-48EF-95A0-BD16AB48B255.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1-5 09:42 上傳
宮白云,遼寧丹東人。業余讀,寫,評。出版詩集《黑白紀》、《晚安,塵世》;評論集《宮白云詩歌評論選》、《歸倉三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