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藍雪兒 于 2019-8-15 20:53 編輯
圖片1.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15 01:12 上傳
從詩人到報告文學家的嬗變 ——詩人帕男的報告文學之路 文\藍雪兒
沒事的時候,我愛翻看帕男博客,博客是一個人心靈的窗口,是一個人的靈魂與外界直接對話的通道。 2015年認識帕男的時候,打開他的博客,一首接一首的詩歌撲面而來,過幾天再打開,還是明晃晃的詩歌道,以至于我做出了一個簡單的結論,帕男就是寫詩歌的,詩歌是帕男的主要創(chuàng)作體裁。 誠然,文學是相通的,很多作家進行多種體裁的創(chuàng)作,詩歌、散文、小說、劇本、評論、報告文學,多項并舉,共襄美好。
一、風中凌亂,酒中呢喃,嶙峋的怪石下,總有詩意搖曳生香。 2015以前年的帕男,樂于做自身的舞者,幾乎沒在各大刊物發(fā)表過文章。作為一個從湖南到云南歷盡艱辛的詩人,他用靈魂舞蹈,在形骸放浪間,與酒耳鬢廝磨,卿卿我我,在風中寫詩,在雨中吟唱,但并不苛求他的詩歌能走遍天涯,也不苛求喃喃細語能夠喚醒那棵胡楊,寫詩成了他的習慣,只愿在朦朧的月夜吶喊出來的心靈之聲敲響黑夜的喪鐘,為晨曦帶來無聲的陪伴 當時閱讀帕男詩歌詩歌,覺得與我以往所看到的不同,無論是從語感,節(jié)奏,還是造境上來說,都帶有自己獨特的鮮明的個性符號,他能在一首不到三十行的詩歌里,進行自我意識為主導的反大眾化、反平庸化,完成人、情、事、物、虛無等特質的處理。有那么一瞬間,我就覺得帕男從另外一個角度演繹著詩歌的美感,其語言、構象、美學都有其粘質性和美的意蘊,我試著艱澀的閱讀了幾首帕男詩歌,從此對帕男詩歌開始陷入癡迷。 慢慢的接觸了更多的帕男詩歌,我有了更多的思考,帕男的詩歌打破了風花雪月的詩語傳統(tǒng),詩中藏有直指人心的東西,全息性地還原了詩歌的精神生態(tài),更多的時候,可以說是悖逆,是自我獨立思考的精神堅守,是尋求精神煉獄中的重生,尋求在靈與肉中裂變升騰,尋求精神在淬火之后的硬度。而帕男詩歌的動人之處,往往就在這種悖逆的豁口中彌漫開來,突奔而去,給人以精神高地的牽引以及對生命和靈魂奧秘的追問與揭示,使得詩歌寫作有了直擊人心的神經線。 帕男的作品大多數是這樣的風格:堅硬、晦澀、暗傷。作為女性這一標識,我盡然喜歡有質地穿透力強的詩歌。2013年至2014年間,帕男創(chuàng)作了近500首詩歌作品,這個時期我們可以科學的定義為是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鼎盛時期,尤其是他哲學思考的活躍期。他在這兩年所創(chuàng)造的詩歌,對于中國及其世界的詩歌歷史來說,是一個偉大的嘗試和創(chuàng)作實踐。因為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他將詩歌的娛樂性與文化性做了一次成功分離。第一次將詩歌的娛樂性降到最低限度。為世界詩歌走出娛樂的界限,回歸文化價值作出了不可多得的努力。詩人帕男通過不斷創(chuàng)作來審閱潛伏在自己心靈深處擴張的愿望,解救壓迫在心理乃至思想上的沉重憂慮與模糊訴求。 閱讀帕男的詩歌,我們需要用辯證的眼光,深入了解帕男的生活背景,解構帕男作品所產生的條件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在詩歌的肌質中剝離、整合,以類似修道士及精神囚徒的時狀進行開墾、奮發(fā)、調動與體惜。 他的寫作態(tài)度,決定了詩歌的底蘊。在寫作中,他敢于把內心的觸覺延伸到靈魂的隱喻中,使詩歌藝術潛伏在不泯的初心中,常新不衰。 設置陷阱,在帕男詩歌中會經常出現(xiàn),一不小心,就會進入他詩中的幻陣頹廢、憤懣、無力自拔。意在字外,你必須靜下心來,對其詩歌進行解構重組,才能梳理出文中所表達出的完整寓意來。而網絡世界如此之大,當下詩人眾多,能夠靜下心來,細心閱讀一個詩人的作品,是一種難得的奢望,而當時人們對先鋒詩的認識還在抵觸、排斥階段,從某種程度來說,帕男的詩歌不是那么被待見。 能夠安靜下來寫詩,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在生活中,我一遇到點挫折就垂頭散氣,糾結彷徨在自己的苦悶中久久落不下一字,帕男一首詩歌砸過來,再一首詩歌砸過來,若還不能把我砸醒,他就鼓勵我,不要多想,好好地寫自己的詩吧。把心交給詩歌,把靈魂托付給思想,從喧囂的塵世中,把自己分割成兩半,一半是世俗的肉身,在現(xiàn)實社會中定位自己,適應環(huán)境,另一半是詩歌的衣缽,在精神的信仰中,努力耕耘,尋找靈魂出口。 選擇做一個以詩歌為精神歸根的詩人,帕男的骨髓里,流淌著對詩歌的崇尚與敬畏,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中,他淡定從容,獨自舞蹈,即使是在嶙峋的怪石下,也有詩意探出,搖曳生香。 帕男認為,如果詩人不能安靜寫詩,功名利誘,名譽至上,巧借詩歌為謀取私利的工具,對一個善于投機取巧的人來說,他可能得到了某些的眼前利益,甚至可以在大庭廣眾面前春光滿面,但是,缺乏藝術欣賞性的詩歌,最多也只是曇花一現(xiàn),所謂的風光,只是自己貼的金。 詩歌,是一種靈魂的語言。人有生命,有慧命。我們活著就是生命,活得有意義就是擁有智慧的生命,是慧命。人的慧命在詩意之旅中,帶給人詩意的愉悅和智性的感悟,這是生命流逝中的詩意感悟。詩人安靜寫詩,就是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即使心靈枯竭、荒廢在人生的原野,也能通過詩歌,找回自尊自信,找到有意義的人生表達方式,從而在詩歌中完成靈魂的自我救贖。如果只有一種事業(yè)可以做,我選擇詩歌,如果只有一種文體可以寫,我選擇詩歌,因為詩歌,我選擇了有信仰的學習和有尊嚴的生活:遠離煩惱,去其浮躁,以詩修行,點亮人生。 帕男就是這樣一個詩人,他在詩歌的旅途中,游離于塵世的紛繁與單純,在詩歌中充實自己,收獲的快意人生! 在后來的接觸中,我對帕男的了解也漸次清晰起來。 帕男,本名吳玉華,又名楚天行、楚歌、瀟湘孤客、一勺,瑤族,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人。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學會會員。歷任湖北十堰電臺記者、編輯,云南《楚雄日報》副刊部副主任、主任(《楚雄晚刊》主編)、楚雄同圖傳媒公司總經理、楚雄文學院院長,主任記者、楚雄州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楚雄州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武定萬德鄉(xiāng)副鄉(xiāng)長(兼任)、楚雄州文化局副局長、楚雄州文體局副局長、派駐武定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總隊副總隊長,連續(xù)兩年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先進;政協(xié)楚雄州九屆、第十屆委員、常委、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七屆楚雄州文聯(lián)專職副主席,四屆、五屆、六屆、七屆楚雄州作協(xié)副主席,《金沙江文藝》執(zhí)行主編;現(xiàn)任第八屆楚雄州文聯(lián)專職副主席、第八屆楚雄州作協(xié)副主席;《金沙江文藝》雜志社常務副社長、常務副主編;七屆省文聯(lián)委員。有作品在《中國作家》《詩刊》《海外文摘》《人民日報》《詩選刊》《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中國詩歌》《新加坡詩刊》《云南日報》《當代文學》等刊物發(fā)表。50多件作品獲獎。出版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著作近30部。代表性作品有《落葉與鳥》《帕男詩選》《一抹秋紅》《俚語湘南》《落花,正是一個舊朝代禪讓》《等我駕到》等。
二、帕男對于云南詩歌發(fā)展的意義,是里程碑相對于一個區(qū)位文化的 意義。 如果非要說楚雄詩歌創(chuàng)作和云南其它地區(qū)詩歌創(chuàng)作有什么差距,這個差距就在于四個缺乏:缺乏根植這塊土地的堅韌;缺乏向全國發(fā)起沖擊的膽識;缺乏來自官方的助推;缺乏在全省有標桿意義的領軍人物。 云南詩人帕男面向楚雄詩歌創(chuàng)作走向全國的實踐中,進行了使用一個詩人在全球文化一體化大背景進行創(chuàng)作的大膽嘗試,為繁榮民族詩歌創(chuàng)作,為弘揚民族文化所作出的努力及貢獻來證明中國詩人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帕男總是有計劃的做事,完成一個目標計劃,又走向另外一個目標,而他醉心的目標,就是服務詩歌,發(fā)展詩歌。 帕男的詩會是有層次、有要求的,要參加帕男的詩會,還得踏過一定梯度的門檻。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促使大家認真學習,努力寫好詩歌。每一屆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大型主題詩會”一定有大刊編輯出場,諸如《人民文學》、《詩刊》、《星星》、《詩選刊》《中國作家》《十月》《北京文學》《散文詩選刊》、《邊疆文學》、《滇池》等。有大刊出場的詩會,就是機遇,一些作者就是通過參加帕男的詩會,走向大刊的。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大型主題詩會”一直是采取民辦公助的形式,一個規(guī)模不低的民間詩會,能夠連續(xù)堅持十幾年,這是帕男與自身的人格魅力換來的結果。 自2015年開始,帕男先后在《詩刊》、《中國作家》、《中國詩人》、《詩選刊》、《海外文摘》、《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新加坡詩刊》、《當代文學》、《人民日報》、《云南日報》等大報大刊發(fā)表作品數百件。 帕男組織全國性詩會活動數量之多,在云南無人出其左右。他不僅自己積極寫作,而且還號召和團結了一批活躍在當下楚雄詩壇乃至州外的詩人,正以團隊的力量,邁著堅實的步伐走出云南,走向全國,成為了中國詩歌隊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參加詩會的諸多詩人的詩歌作品登上了大報大刊。 帕男甘當火炬,照亮別人。帕男的詩會,是全省乃至全國的詩會,詩會燒熱了全省詩歌作者創(chuàng)作的激情,不但有楚雄詩會,還有大理詩會,麗江詩會。 帕男對于云南詩歌發(fā)展的意義,就是里程碑相對于一個區(qū)位文化的意義。他以自身為引力,吸引更多的人走進來,再走出去。在帕男所執(zhí)導的各類詩會中,比較出名并形成品牌的是兩大民間詩會,“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大型主題詩會”和《37度詩刊》詩會。 一個民間詩會的長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必然要得到有全國、全省廣大詩人參與,參與就是最大的支持。而帕男與他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了一些地區(qū),愿意出錢舉辦詩會,感召了一批又一批中國詩人,愿意義無反顧的奔赴他組織的各類詩會。 “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州大型主題詩會”,是帕男于2004年創(chuàng)立并啟動的詩歌活動品牌,詩會意在推動和繁榮楚雄乃至云南詩歌創(chuàng)作、增進詩歌作者友誼,讓楚雄詩人以詩言志、以詩會友。詩會秉持純民間性質,首先遠離那種繁文縟節(jié)的各種請示、報告、指出、強調、要求,舞臺自然天成,不設主席臺,不留“官位”,其意義在于秉承“平民化”的理念,摒棄詩歌高高在上的“貴族文化”的偏執(zhí)認識,人人都可以平等交流、對話;同時強調詩歌的原創(chuàng)性和先鋒意識。 迄今為止詩會已成功舉辦13屆。每一屆活動都有同與不同,同的是詩會的理念和宗旨不變,不同的是從開始的只有楚雄詩人參加發(fā)展到全省詩人參加,到現(xiàn)在全國各地活躍在一線、有一定成就和知名度的詩人參加。詩會質的提升,有力推動了楚雄詩歌隊伍的發(fā)展和壯大。詩會在云南詩壇,乃至全國展現(xiàn)出了其極具特色的品牌魅力,受到了云南省委宣傳部的高度評價,被肯定為“云南詩歌界的盛會” 13屆的歷程,每一屆都堅實的把詩歌的火種播撤在彝州大地,播撒在彩云之南。 第一屆詩會于2004年5月在楚雄市金紫薇山莊舉辦。 第二屆詩會于2006年4月在楚雄市紫溪山瀚豐園舉辦。 第三屆詩會于2008年6月在牟定縣喜鵲窩山莊舉辦。 第四屆詩會于2009年3月在祿豐縣石門山莊舉辦。 第五屆詩會于2010年6月在楚雄民族中專聚賢堂舉辦。 第六屆詩會于2012年10月在永仁舉辦。 第七屆詩會于2013年6月在雙柏舉辦。 第八屆詩會于2014年3月在大姚舉辦。 第九屆詩會于2015年3月在大姚舉辦。 第十屆詩會于2016年4月在牟定舉辦。 第十一屆詩會于2017年4月在大姚灣碧舉辦。 第十二屆詩會于2018年3月在楚雄師范學院舉辦。 第十三屆詩會于2019年3月在牟定縣大歷石村舉辦 《37°詩刊》創(chuàng)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0次全省性的詩會 第一次《37度詩刊》首次詩會:于2015年4月11-12日在楚雄舉行在楚雄師范學院圖書館舉行。有來自大理、玉溪、昆明、楚雄多地的詩人和大學教授、大學生50余人參加詩會,大家純粹得只有讀詩一個念想。 第二次 2015年5月19日-21日,《37度詩刊》“望蒼山,向洱海”大理詩會,先祥云,后大理,一波三折。 讀詩地點選擇在洱海濕地公園,這次詩會以天設地造的大自然為舞臺,讀出了《37度詩刊》氣度、視野和情懷,有來自怒江、臨滄、大理、楚雄的30多位詩人參加。 第三次 《37度詩刊》帕男讀詩會,于2015年7月11日在中國書畫院彝人古鎮(zhèn)創(chuàng)作基地舉辦,開創(chuàng)了“我愛我詩”的新局面,而且直接證明了詩歌“無功利可言”命題的成立。有30多位詩人參加了此次詩會。 第四次 “《37度詩刊》花好月圓中秋讀詩會” 于2015年9月26日在V度書吧舉行。在本次讀詩會上,帕男確定了《37度詩刊》理念和高度: 《37度詩刊》不是楚雄的,而楚雄只是出發(fā)的地方,也就《37度詩刊》的零公里處;《37度詩刊》不是一個流派,而是團隊;《37度詩刊》或詩會,初衷就是要讓所有愛詩者參與,不論地域、民族、年齡、性別;包容,尤為重要,只有包容可以贏得生命力,這是《37度詩刊》必須擁有的高度,包容就是包容詩人選擇的敘述方式,不論他是先鋒的,還是傳統(tǒng)的,抑或是打油詩。有來自昆明、大理、玉溪的50多位詩人參加了讀詩會。 第五次 2016年5月3日至5日,“激情三月·相約牟定”暨楚雄州“第十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大型主題詩會如期在牟定縣舉行,100余人參加了詩會。 來自四川、河南、江蘇和省內近百名詩人、作家、編輯及文學愛好者參加了詩歌創(chuàng)作座談會和詩歌朗誦會。《詩選刊》雜志社社長、詩人簡明,《十月》雜志社詩歌編輯、詩人谷禾,《詩刊》編輯、詩人王單單、省作協(xié)副主席《云南日報》文化生活部主任李開毅,《邊疆文學》雜志社編輯、青年作家田馮太,中國詩歌聯(lián)盟力量會會長、詩人周漁,《春城晚報》編輯、青年詩人張翔武,“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發(fā)起人帕男等編輯和詩人,在座談會上分別介紹和交流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經驗以及當前詩歌創(chuàng)作的形勢和存在問題,暢談在牟定采風的感受。 第六次 2016年10月22日至24日,《37℃詩刊》成功舉辦云南首個“帳篷詩會”,由《37℃詩刊》和五臺山生態(tài)旅游莊園聯(lián)合舉辦,本次詩會的主題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同時探討了楚雄詩歌的當下與未來。 第七次 2017年 4月2日-4日以“放歌‘一帶一路’,放歌春天,放歌灣碧移民新生活”為主題的楚雄州第十一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灣碧記憶主題詩會”在灣碧鄉(xiāng)舉行,來自新加坡、北京、云南、四川、湖南等地的100余名詩人參加了詩會。詩會期間,還開展了中國——新加坡“一帶一路”詩歌論壇和詩歌朗誦會。來自《詩刊》《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編輯和新聞媒體代表作了發(fā)言,對楚雄詩歌走出國門,加強與世界的交流與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八次 由《37度詩刊》、雁塔文學社組織的"春天,我們一起來讀詩·詩話青春"主題講座于2017年4月26日在博文樓109室舉行。活動的主講老師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詩人帕男老師,青年詩人淘米、楚小喬、陳東、李恒生先生、文心詩社主要干部以及部分楚 雄詩人參加活動。 第九次 《37度詩刊》麗江“陽光悅讀”詩會于2017年7月8日-10日在麗江永勝縣陽光莊園舉辦,來自四川、云南兩省77人出席了詩會。詩會的主題是:看三川交匯、踏程海碧浪、尋邊屯舊跡、品麗江干紅。 第十次 《37度詩刊》云木香之約·滇中藥谷帳篷詩會,于2017年9月15-17日在楚雄州牟定縣颯馬廠舉辦,來自四川、重慶、浙江、黑龍江、遼寧、湖南等省市200人參加了詩會,這次詩會的主題是:以詩歌助力精準脫貧,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高歌頌黨恩、共筑中國夢,以飽滿的激情迎接黨的十九代勝利召開。此次詩會首次向四個集體單位和16名同志頒發(fā)了“《37度詩刊》突出貢獻獎。 帕男個人作品被他人評論數量之多,在云南尚屬少見。 近10年來,帕男創(chuàng)作了一千多首詩作,被著名文學評論家苗洪跟蹤研究5年,特地撰寫了70余萬字的《一個瑤人的圣經·帕男詩傳》、《中國詩歌的通古斯大爆炸與告別韜光養(yǎng)晦的帕男》和《致命的失語與覺悟·帕男詩歌專論》三部專著;中南大學聶茂博士為其撰寫了《文學場域中的民族書寫·帕男論》;20多位評論家集體撰寫了《帕男的N個面》(評論集),由一百多家【中國力量.詩歌聯(lián)盟】公眾平臺,開展的“百號共評”活動,對帕男詩歌進行了評論,這一現(xiàn)象在中國詩壇也較為鮮見。 中國詩歌網由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辦,中國詩歌發(fā)展繁榮,離不開云南詩人的支持,介于帕男在詩歌領域的杰出貢獻和詩學理論上的強音,為指導云南詩歌實踐和詩歌建設,中國詩歌網云南頻道曾經對帕男進行了10次專訪。在這里,我想再次重申10次專訪的議題,來說明這項活動的意義。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之一 :詩歌的春天就在行走的路上——就楚雄詩歌發(fā)展專訪帕男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二:談想象共同體之下的中國詩歌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三:我任務是寫詩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四:期待中國詩歌下一個革命時代的到來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五:詩人激情之后的孤獨注定是豪華的封閉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六:宣導和弘揚詩歌的“場所精神”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七:關于新時期詩歌文學主題與主流文學的辯證思考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八:被本土語境所桎梏的詩歌語言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九:詩歌需要對話 詩人帕男專訪系列十:詩會,詩人的趕場與號角 一個民族的存在和發(fā)展,取決于他的文化的興衰。隨著中國的崛起和走向世界,中國的文化也走向了世界的大舞臺。而只有文化的傳承、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我們的祖國才會永葆青春,立于世界之林。 為更好的透視云南詩歌概況,中國著名評價苗洪和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執(zhí)行站長藍雪兒代表云南頻道,對云南影響力詩人帕男(楚雄)、張尚鋒(玉溪)、許文舟(臨滄)、曹曉宏(楚雄)等人進行了專訪。 專訪之一 與帕男對話:關于中國現(xiàn)代詩歌流變中的美學分析 專訪之二:與帕男對話|這是個優(yōu)秀詩歌容易被淹沒的時代 專訪之三:與帕男對話|如何理解詩歌的哲學化敘事 專訪之四:與帕男對話|不忘初心即當代詩人風骨 專訪之五:與帕男對話|身已在遠方卻不知遠方在何處 專訪之六:與帕男對話|左手是詩人,右手是浪子 專訪之七:與帕男對話|靈魂的歸宿是詩歌及詩歌結構 專訪之八:與帕男對話|中國詩歌應該有一個休整期 專訪之九:與帕男對話|世界詩歌秩序的改變,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 專訪之十:與帕男對話|世界 我們如何從遠方回歸故鄉(xiāng)? 從上述20個專訪議題可以看出,每一個都大氣厚實,從專訪文字中折射出崇高的詩歌精神,帕男跳出了楚雄這一地域,跳出了小我這一概念,站在國際詩歌的高度,站在古今詩歌的深度,縱橫捭闔,解構當下詩歌現(xiàn)象。 苗洪一針見血的評價過帕男詩歌:帕男在他的大部分詩歌中似乎在有意或無意的層面討論社會覺悟程度與個人覺悟程度問題,本來這種對于世界覺悟喚醒意識可以促使他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可是他卻同樣錯過了這么一個極其有利的機會。因為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他選擇的覺悟方針既不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及其個人覺悟的成長和提高,而是他選擇了一個“覺悟與偏見”的方針來探討覺悟程度或者說關于民眾覺悟啟蒙的角度,而不是將覺悟程度的關系與個體思想的進步發(fā)生關系,也就是說,覺悟程度的提高不僅沒有改變群眾或個體認識世界及其評論世界的客觀能力,相反這一覺悟程度的提高實際上被迫理解為悲劇及其悲觀主義的根源。 在帕男的潛意識當中,社會成員或集體保持穩(wěn)定的現(xiàn)狀意義的思考才是最幸福也是最和諧的。他片面強調經驗是最好的參照,因此他相信一切理性認識只不過是實踐基礎上的自然產物。 從以上幾例,足以證明,帕男詩心不泯,演繹了一位真情詩人的癡懷,他執(zhí)著的領著一群詩歌愛好者,縱橫在楚雄這塊土地上,他讓世界知道云南有個地方叫楚雄,讓世界知道云南有一群深情的孩子,在這塊土地上,詩意棲居,縱情歌唱。 帕男相對于楚雄,相對于云南的影響力,至少形成了四大“沖擊波”的基礎。 沖擊波形成基礎之一:以堅持不懈的努力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這種努力使他成為云南少有的多產作家及其詩人之一。 沖擊波形成基礎之二:帕男除了堅持不懈的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之外,還積極組織舉辦20余次全國性詩會活動,為帕男影響力的擴大奠定了有力基礎。 沖擊波形成基礎之三:帕男個人作品屢次被評論家作為評論對象及參照,為帕男走出云南奠定了理論基礎。 沖擊波形成基礎之四:詩人以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對后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創(chuàng)作進行大膽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成為后現(xiàn)代主義詩歌的創(chuàng)作的典例和詩人代表。
二、獨具魅力的報告文學,生動有趣,化平庸為神奇,忠實再現(xiàn)重大事件。
2011年 6 月3 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會就全省環(huán)境保護工作有關情況作了通報,通報指出: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huán)保工作,確立了“生態(tài)立省、環(huán)境優(yōu)先”的的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七彩云南保護行動;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生態(tài)建設和環(huán)境保護的“大環(huán)保”格局正在形成。 2012年,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首次提出“美麗中國”理念。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云南時,指出云南發(fā)展的指導思想:更加重視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堅定不移走綠色發(fā)展之路,確保生態(tài)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更加重視搶抓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機遇,把云南打造成對外開放新高地,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更加重視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提升發(fā)展的質量和效益,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推動轉型升級、提速發(fā)展,闖出一條跨越式發(fā)展的路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帕男迅速抓住關于云南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的目標,激動不已的拿起筆來,向著遠方的奔跑,于是《滇,我的那個云南——云南生態(tài)文明記》與讀者見面了。 《滇,我的那個云南——云南生態(tài)文明記》,是一部將民族地區(qū)的全面發(fā)展主題與文學藝術融為一體的優(yōu)秀作品。站在全省的高度,與世界生態(tài)的眼光看待云南,以真情實感關照云南生態(tài)文明建設。作品深度解剖了云南省自古以來的民族文化沿革歷史及民族文化認同感。從整體上去繁就簡,從云南生態(tài)發(fā)展建設切入,轉變城市發(fā)展方式,行文生動流暢,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閃現(xiàn)主要情節(jié),詩情畫意中透著人文關懷,視覺感強,真情誠摯,如沐春風。全書構架全省,擷取典型,借用電影的蒙太奇手法,詩歌的鮮活靈動跳躍,散文的形散神聚,小說的豐富細致,戲劇的突轉發(fā)現(xiàn)等多重藝術寫作,再加上帕男獨特的語言風格,使作品極具魔力。 帕男的另外一部極具影響力的長篇報告文學《格局——楚雄經驗密碼》共40萬字,該書以云南省委書記為楚雄州實現(xiàn)跨越發(fā)展中取得的優(yōu)異成績點贊為切入點,全面反映楚雄州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嚴峻挑戰(zhàn),楚雄州委、州政府率領全州各級領導干部采取“利當前、惠長遠”的舉措,堅持“穩(wěn)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宏觀經濟調控,促進楚雄經濟強勁、均衡、可持續(xù)發(fā)展,是一盤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勵精圖治、負重前行的經驗格局。 帕男一共創(chuàng)作的長篇報告文學有《高原潮》、《陽光地帶》《穿過神話之門》、《裂地驚天》、《滇,我的那個云南》、 《芳澤無加》、《大江歌罷》、《格局——楚雄經驗密碼》共8部共計200多萬字,正在創(chuàng)作的還有長篇報告文學《威楚雄彝——新時代高質量跨越發(fā)展的楚雄答卷》和《大沖刺——云南15個獨有民族脫貧記》《蒼洱笑——從古生村看全國生態(tài)之變局》《獨龍族脫貧報告書》4部。其中《大沖刺——云南15個獨有民族脫貧記》入選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少數民族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帕男公開出版的作品中除《滇,我的那個云南》還有影響較大的《裂地驚天》。《裂地驚天》以反映大姚“7?21”地震抗震救災為內容,在地震發(fā)生不到一個月,帕男就完成了這部長達25萬字的長篇作品并由云南民族出版社迅速出版,作品還獲得了第二屆楚雄州文藝最高獎“馬纓花文學獎”一等獎。 帕男的報告文學,每一部從選題立意到創(chuàng)作出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嚴格對待,一絲不茍,把關于社會經濟建設,文化建設,道德建設等多重建設與學術議題有機統(tǒng)一在作品,敘述客觀,列舉可信,這是帕男對文學敬畏,對文字敬畏的結果。在創(chuàng)作風格上,他往往憑借詩歌語言,戲劇、散文、電影的敘述方式,生動有趣,化平庸為神奇,或以全景式,或以集合式,或以卡片式等等對重大事件的還原、展示和記錄,所呈現(xiàn)內容視野之開闊,信息之豐富,氣勢之奔放,描述之清晰,令人為之震撼。
結束語:世界是豐富的,搞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是多情的。“生命不息,寫作不止”,這是帕男的真實寫照,他認為“只要江湖在,還得勇敢漂”,以文學圈為江湖,他選擇離群索居,隱忍堅強,讀書看報,寫字做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帕男一方面大叫著要為“我行我素”找到精神支撐,另外一方面又沉得住氣,傾心立著,嘔心瀝血,真情抒寫從一個詩人到報告文學家的典范。
圖片2.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15 01:14 上傳
帕男簡介
帕男,本名吳玉華,又名楚天行、楚歌、瀟湘孤客、一勺,瑤族,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人。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學會會員。歷任湖北十堰電臺記者、編輯,云南《楚雄日報》副刊部副主任、主任(《楚雄晚刊》主編)、楚雄同圖傳媒公司總經理、楚雄文學院院長,主任記者、楚雄州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楚雄州宣傳文化系統(tǒng)“四個一批”人才;武定萬德鄉(xiāng)副鄉(xiāng)長(兼任)、楚雄州文化局副局長、楚雄州文體局副局長、派駐武定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總隊副總隊長,連續(xù)兩年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先進;政協(xié)楚雄州九屆、第十屆委員、常委、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現(xiàn)任楚雄州文聯(lián)專職副主席、楚雄州作協(xié)副主席;《金沙江文藝》雜志社常務副社長、常務副主編;七屆省文聯(lián)委員。有作品在《中國作家》《詩刊》《海外文摘》《人民日報》《詩選刊》《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中國詩歌》《新加坡詩刊》《云南日報》《當代文學》等刊物發(fā)表。50多件作品獲獎。出版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著作近30部。代表性作品有《落葉與鳥》《帕男詩選》《一抹秋紅》《俚語湘南》等。
作品年譜: 詩集《男性高原》(1995年,云南民族出版社) 報告文學集《高原潮》(1996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報告文學集《陽光地帶》(1999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詩集《落葉與鳥》(2001年,作家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多情的火把花》(2003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長篇報告文學文學《裂地驚天》(2003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報告文學《穿過神話之門》(2004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長卷散文《天地之孕》(2004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長卷散文《魂牽五臺》(合著)(2004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一抹秋紅》(2010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詩集《帕男詩選》(2010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長卷散文《一個皇帝出家的地方》(2011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長卷散文《滇,我的那個云南》(2016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長篇報告文學《芳澤無加》(2016年出版) 長篇報告文學《大江歌罷》(2017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長卷散文《火之韻》(合著)(2017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散文集《俚語湘南》(2017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即將出版作品 詩集《落花,正是一個舊時代的禪讓 》 詩集《只有水不需要剃度》 詩集《在云南在》 詩集《等我駕到》 詩集《三十七只獸的陣亡》 長篇報告文學《蒼洱笑》 長篇報告文學《大沖刺》 詩歌影響: 云南楚雄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歌活動十分活躍,現(xiàn)已形成了上規(guī)模而且相對固定的詩會有“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楚雄詩會”、《37°C詩刊》詩會、雙柏“查姆詩會”。也被云南詩壇稱之為“滇中三大詩會”。“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楚雄詩會”是每年一屆,全國性的詩會,迄今為止,已經成功地舉辦了12屆;《37°C詩刊》2015年創(chuàng)立,迄今已成功舉辦了10次全省性詩會;雙柏“查姆詩會”亦為一年一屆,也已經地舉辦了6屆。 以帕男為領航者的楚雄詩壇,號召和團結了一批活躍在當下楚雄詩壇乃至州外的詩人們,正以團隊的力量,邁著堅實的步伐走出楚雄、走向云南,走向全國,成為了中國詩歌隊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一批詩歌作品登上了《人民文學》、《中國作家》《新華文摘》《人民日報》《詩刊》、《詩歌月刊》、《星星詩刊》、《詩選刊》、《揚子江詩刊》《詩林》《詩潮》《中國詩歌》《火星》、《海外文摘》、《新加坡詩刊》《邊疆文學》、《滇池》、《云南日報》等大報大刊。 近幾年來,帕男創(chuàng)作了500多首詩作,被著名文學評論家苗洪跟蹤研究5年,特地撰寫了《一個瑤人的圣經·帕男詩傳》、《中國詩歌的通古斯大爆炸與告別韜光養(yǎng)晦的帕男》和《致命的失語與覺悟·帕男論》三部專著;中南大學聶茂博士為其撰寫了《文學場域中的民族書寫·帕男論》;20多位評論家集體撰寫了《帕男的N個面》(評論集),這一現(xiàn)象在中國詩壇較為鮮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