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藍雪兒 于 2019-7-19 13:21 編輯
中詩在線—云南頻道詩歌集展NO.8|楚雄.南華方陣
mmexport1563278039682.jpg (30.0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6 23:48 上傳
參展詩人:李天永 郭志安 徐社川 卞育能 潘云松 歐麗萍 周忠臣 李永發 呂慧芝 自崇華
策 劃:藍雪兒
組 稿:徐社川
責任編輯:葛良群
mmexport1561856041656.jpeg (73.89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6 23:49 上傳
1、《村上的愛情》(外二首)
作者:李天永
村上,愛情是草做的
就好比蝴蝶的翅膀
在草上踏青
喝一口烈酒就當是請柬
一戶人家的愛情
像是整個村上的愛情
愛情貼在門框上
喜慶一串串炸響
自自然然順順當當
時常,沾泥帶土的問候
把莊稼說成比親家還親
谷雨
懷胎的麥,挑旗的麥
黑瓦流淌雨水,流淌陽光
這是小春令人鼓舞的腳步
谷雨花在忙春事
好兆頭里雨生百谷
日子在牡丹花中綻放
狀如瑪瑙的櫻桃透紅
留春的柳絮起起落落
春天,杜鵑夜啼中遠去
二十四節氣中排行老六
谷雨,春天的底氣很足
瓷花正青
青花,中國古典美人
月上西樓,風瘦瘦地吹
柳葉步在青青瓷花上
置身火海百煉成瓷
避開熱鬧的紅紅綠綠
生命熟成淡淡的青花
沿時間隧道不倦穿越
施以遮風擋雨的釉
人生如瓷守住一種衡
爐膛外花去果承
人生如瓷,瓷花正青
mmexport1563291107776.jpg (74.12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6 23:50 上傳
作者簡介:李天永,魯迅文學院民族班學員。中國作協會員,楚雄州作協副主席,南華縣文聯及作協主席。作品散見于《民族文學》《中國校園文學》《邊疆文學》《星星》《草原》《揚子江》等刊物。出版詩集3部。獲得過 “滇西文學獎” “中國短詩大賽銅獎”“第二屆世界華文詩杯新詩大賽佳作獎”等。
1563257236417.jpeg (83.12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6 23:56 上傳
2、《祈雨》(外二首)
作者:郭志安
往年六月,雨已駐扎城鄉
而今年,大地種滿陽光
頭發灌滿汗水
房屋像烤箱涌出熱浪
金子般的黃玉米
在燙手的土壤里喊渴
初插的秧苗,成了
斷奶的孩子
我祈求,云吞掉太陽
雨扶起說不出話的莊稼
水的精靈
撲滅遍地的火
雨后的村莊
天空掛出七條彩裙
一群女妖,靚麗了鄉村
陽光稻穗般金黃,漫著香味的空氣
像小河淌過大地的胸膛
快艇般的魚兒,一伙逃命的散兵
被我的目光打撈
唱歌的翠鳥啊彈琴的野草
上帝派來的神配,熱鬧了鄉村
睡覺的雨點
曠野長出兩行電線
像兩頭恐龍,在風中尖叫
飄渺仿佛從地心傳來
若大地的心跳
又像我年輕的影子
癡癡地看著天空
像粒睡覺的雨點
閃著光芒
把一顆冰心騙成太陽
mmexport1563291537379.jpg (59.35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6 23:57 上傳
作者簡介:郭志安,筆名雪果、碧波,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心靈家園》等小說散文詩歌集5部,作品散見《延河》《詩選刊》《雨花》等,入選《中國網絡詩歌精選》等選本,著有長篇小說《菌王傳奇》,榮獲滇西文學獎(詩歌)、廣東省群眾文藝作品戲劇類銀獎等。
1563256685239.jpeg (52.99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7 00:02 上傳
3、《靜坐禮社江橋頭》(外二首)
作者:徐社川
傍晚時分
獨自一人
靜靜地坐在禮社江橋頭
眺望懸崖邊巖石
呆呆地守候
傻傻地等待
看那仙人掌
不甘示弱的英姿
亦想深入云霄
看那滔滔江水
一去不復返
看那梧桐樹
在不經意間成長壯大
默默地點綴著江岸的絲絲綠意
都一樣
各有各的生存方式
各有各的理想追求
江岸巖石
曾經
你壓之不倒推之不移
硬朗朗地聳立
靜靜地等
固執地守
行走江岸
我時常會抬頭看看
看你倔犟眼神
要上上不去
要下下不了
傻頭傻腦
赤裸裸地望
藍藍的天
淡淡的云
映射波光粼粼的江面上
如今
你還是那樣沉默不語
依舊悄無聲息
默默煎熬
苦苦守候
任憑寒風凜冽
一陣又一陣地敲打
任憑苦雨刺骨
一次又一次地飛濺
千瘡百孔
遍體鱗傷
陪著悠悠蕩漾的江河
現在
即使你不說
我也覺察到
你有你自己的難處
你有你自己的苦衷
你不愿意與江水較勁
你不愿意與古樹攀高
春夏秋冬
堅守夢想
哪怕吸著冰冷的露珠
哪怕咽著酸楚的淚水
也會充實自己
堅挺自己
江畔沉思
放眼江岸彎曲小徑
別在意
前方將走的路有多遠
身后留下的腳印
深還是淺
在紛繁復雜的喧囂世界
只不過是一粒塵埃
一粒小小的塵埃
我的跌落
不會傷害一根小草
我的躍起
不會驚擾一片樹葉
看滔滔的禮社江水啊
正激情豪邁奔向遠方
別在意
東邊的橋頭車來車往
匆匆忙忙
西邊的田野瓜果飄香
芬芳萬里
既然人生沒有輪回
光陰亦無循復
那就默默地
吮吸甘露
播撒溫暖
mmexport1563292809157.jpg (145.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7 00:01 上傳
作者簡介:徐社川,彝族,筆名風聲蟲語,1981年勞動節出生于禮社江畔,90年代末就讀云南省紅河衛生學校社區醫學專業,2000年出版個人合頁詩集《屋檐下飛出的一只小燕》,2001年四年制統招統分類中專畢業分配于出生地。18歲開始發表作品,99屆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少年作家班學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南華縣作協副主席,《南華藝苑》微刊執行主編,兼職過《中國網絡詩歌網》等網站編輯,《中國詩》雜志簽約詩人。
mmexport1563294788810.jpg (33.6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26 上傳
4、《我與春天有個約定》(外二首)
作者:卞育能
當冬天的殘雪流盡最后一滴清淚
遙遠的群山青黛如畫
逐漸挺起它高大的身軀
小河纏綿地唱著情歌
兩岸的柳條也開始風情萬種
在春風的鼓動下
用她的嫵媚輕吻著一泓碧波
我與春天有個約定
去看望田野山崗
橫臥在春寒料峭中
像一個個巨大的感嘆號
烙在歲月的深處
幸好溶化的積雪
帶來外面的只言片語
鳥兒輕巧婉轉的歌喉
已在枝頭開過演唱會
一潤清音的
就是多情春鳥捧出的佳釀
它是最初的
也是最熱心的聽眾
余音繞耳
回味悠長
啊,始終沒忘記
和春天的那一次約定
都說 承諾如風
誓言似雪 當從脆弱的枝條
伸出輕巧的毛茸茸的腦袋
眼前已是繁花如錦
綠葉似海 向陽而立
生命需要祝福
生活需要向往
我們要和溫暖擁抱
這大地的春光正傳遞著
催生的力量
繁衍的生機
唱響夏天
熱烈夏日在季節歌唱
高溫孕育著勤勞汗水
澆灌春天頑強的稚嫩
荷花泛著微紅的臉蛋
黃瓜穿著綠衣跳起舞
菌子在潮濕林間開花
知了在林子吹著口哨
螢火蟲挑著燈籠照路
青蛙在稻香里說豐年
牛羊在山野啃食青草
閃電雷鳴在天地恐嚇
雨中瀑布在屋外伴奏
夏雨的節奏適合生長
柔情浪漫為夏天喝彩
多情夏日
磅礴夏季
唱響夏天
抗旱
本該夏雷隆隆
雨聲沙沙的季節
持續艷陽高照
勤勞的彝鄉村民
用庫水河水澆灌
插滿的秧苗綠了
少與雨水見面的烤煙
長出濃綠的三臺煙葉
干旱的季節
毫不畏懼
辛勞的彝山人
依然不違農時
祈盼著
用忙忙碌碌的背影
換得金燦燦的收成
mmexport1563423865955.jpg (144.02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25 上傳
作者簡介:卞育能,中學高級教師,國家體育總局主辦的《圍棋天地》特約通訊員,楚雄州作協會員,南華縣文聯副主席(兼職)、創作協會副主席,《南華教育》編輯。在《人民教育》、《中國民族教育》、《云南政協報》、《金沙江文藝》、《彝族文學報》、《楚雄日報》、《龍川江》等報刊雜志發表文學作品800多篇(首),并在省州縣級征文活動中多次獲獎。喜愛讀書,酷愛文學創作,筆耕不輟,敘寫工作的平凡,謳歌生活的詩意,盡管在這條不是路的道路上長途跋涉,終不會有大的作為,但我在很平淡的教學之外尋到這片詩意的棲息之地。有《總有一種教育是有效的》、《多媒體網絡與作文教學》等160多篇教育教學隨筆、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曾先后獲得州縣“文聯工作先進個人”、“云南省優秀教師”、州縣“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等榮譽。
mmexport1563424428304.png (390.03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35 上傳
5、《生命的底色》(外二首)
作者:潘云松
入夜,激情被束之高閣
往事低吟
各得其所的思緒
盛放在愛尼山
綠了的芭蕉 紅了的花上
遙想山外無邊的月明地兒
流光易把人心事兒拋起
夜風起,曾記否
在靜靜的角落里傾聽
千畝甘蔗林里殘留時光的痕跡
回味悠長
觸摸那靈動飄逸的仙人掌花
冬雖清寒
桌上飯菜熱氣夾纏著溫情的暖語
穿越千古
坎坷的盡頭是坦途
蕭瑟的大地孕育著
生命不再孤寂的底色
一朵以鷹為伍的云
舊時光上
凝聚了青春的模樣
一朵云從天邊邊飄來
遼闊的寂靜和孤獨
喂養了一只
翅膀漸硬的鷹
隔著崇山峻嶺
隔著一條龍川江
嚴冬的枯萎
正不動聲色的向你逼近
在一片蒼茫之中
穿過甜冷精致的滄桑
年關尚遠
平凡的人生
感嘆時光的規律性
年華翻過一歲
以鷹為伍,你看不見
曾經淚流滿面的故事
新大河畔
腳下大河流淌
靜水深流
風,吹動或靜默
都藏著萬物的身影
水邊,大片蘆葦兀自在風中晃蕩
有著萬物最緩慢的衰老
天涯路上
閱盡大地的繁華、燦爛及誘惑
新大河畔
黃昏的遺忘比河水還漫長
世間最真摯的愛
天真的盛開
時光如寧靜的流星
反射出耀眼的光
心靈的水聲
已高過這條新大河
mmexport1563424132291.jpg (77.39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34 上傳
作者簡介:潘云松,云南楚雄州南華縣人,70后足球教練員,業余喜歡寫作、喜歡騎行攝影;有散文數十篇,詩數百首。
1563358214687.jpeg (67.7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39 上傳
6、《愛上一位寫詩的女子》(外一首)
作者:歐麗萍
莫名
就喜歡花開后的寂寞
輕靈的詩行
鎖不住愛和憂傷
暮雪帶著她的印痕歸去
在眾荷之間
把一生交付
遙遠的黃昏
是一湖清幽的水
你從擁擠的人群中出現
只在回眸一瞬間
愛上你
快樂的角落里
看你
從容寫詩
當蓓蕾謝了芬芳
迎風的笑顏已枯萎
即使月的瞳子漸暗
任憑萬徑都絕了蹤跡
我依然等待著春的來臨
若,歸來
挽手正午的陽光
你輕輕來
撒下滿堤燦爛開放 迎春
清新的面容纖塵不染
依著一湖幽深佇立
凝望成雕像一尊
湛藍的湖水沉睡
晶瑩的淚滴滴滑落
入湖
濺起浪花千層
從此沒了停息
那一刻
大地都為之動容
不忍
風也驚呼
卷走岸枝殘花
僅暗香存留
遙遠你的岸
若隱又若現
駐足你前
我再度迷失
五月山歌
時光溜過四月點點炎熱
群山依附驟雨絲絲豐潤
河田的豆麥卻輕輕枯黃
踩著滿地的陽光
阿公哼著曲兒趕著老牛
悠然過埂
甩幾捧汗珠子
砸在這軟軟的泥土里
映著斜掛的夕陽
融化了 笑了
風把妖容留給四月
換來五月這一片明媚
靜靜躺伏的是收成
簌簌下滑的是辛勞
耕垠的腳背托起清新的晨光
送走日暮時一溪余輝
星光下的曬場一派喜洋洋
合著草林間蟲子姿情演奏的交響樂
想念飯桌上香香的饃
想念天井里甜甜的水
日子在叭噠脆響的旱煙里
往復抽長 護著 盼著
黑土地上覆蓋的被
綠了又黃 黃完又綠
手掌心的繭
硬了又消 消罷又硬
都帶不去這美美的笑顏
這純樸樸的渴盼
金光閃爍的是囤囤的糧
閑閑轉悠的是壯壯的豬
清洌甘美的是活活的水
就連那倏忽間冒出來的幢幢小樓
似乎也散發出果子園里的甜味兒
mmexport1563424629823.jpg (59.45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38 上傳
作者簡介:歐麗萍,筆名輕晨,供職于財政系統,業余愛好閱讀。部分文學作品在省、州和縣級刊物上相繼發表。楚雄州作家協會會員,詩歌入選《中國當代實力詩人詩歌大展》。做學習成長型媽媽,愛好閱讀幼兒及家庭教育理論。
1563358208826.jpeg (59.78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42 上傳
7、《歸隱貼》(外二首)
作者:周忠臣
六月正午,天高云淡愈演愈烈
那些比樓宇飛得更高的飛鳥
次第啄食天宮牧場里流動的白馬和綿羊
啄出一具具白骨,啄出虛無的深藍
深藍籠罩著大地。一些熟悉的事物
依舊被烈日曬得昏沉
仿佛在等待跌宕起伏的故事來喚醒
直到匆匆的腳步帶動了火辣的風
警匪電影開始按預定節奏上演
那些喜歡打麻將撲克或心懷鬼胎的人
陸續從叉巷里涌出
一邊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一邊露出了餓狼捕食般的兇光
打量著在街邊逗留的閑人
興許暗自慶幸是最大的諷刺
我像一個多年流落民間的雙面間諜
忘記了黑白通殺的訣竅
也丟棄了通風報信的武林秘籍
讓熙熙攘攘的歲月還原了真身
尋找
朋友,請別指責
我呆滯且失去靈動的目光
其實我們并沒有什么不同
我在尋找中看空了名利
而你,為活著磨快了眼光
朋友,請別譏笑
我為何對著事物總是面帶微笑
其實我們并沒有什么不同
我渴望在你眼中尋找幸福
而你,在幸福里鎖起了眉頭
朋友,請別質疑
當我再次為你斟滿酒杯
當我再次握住你冰冷的手
當我再次擦去你滾燙的淚水
我在貧瘠的大地尋找一朵花開的聲音
我在繽紛的季節尋找一句溫暖的問候
我在廢墟里尋找一座沒有硝煙的城池
瘋狂的游戲
幾十萬貸款購置的住所
像天價的墓地
每天,足以使在昨夜疲憊死去的人
準時被一個叫鬧鐘叫醒
他們不約而同地從棺材里爬出來
打扮成昨天或者明天的模樣
不由自主地回到一個稱為“崗位”的詞藻
重復著自己
重復著別人
——喪尸游戲,真的很過癮
mmexport1563424881880.jpg (81.8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42 上傳
作者簡介:周忠臣,筆名楚國周郎,云南南華籍,居楚雄,楚雄州作協會員,有300余首(篇)作品見于《龍川江》《山茶花》《文山日報》《太陽城》《燕都詩人》《雪魂》《山泉》《虞美人》《大西北詩人》等紙刊及知名網絡平臺,著有電子詩集《周郎竹簡》。
1563358220308.jpeg (58.5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46 上傳
8、《一直很安靜》(外二首)
作者:李永發
陽光很少
大部分躲在云層的背后
像被遺忘的洪流
風和日麗的歲月中不被時常提及
過去的很安靜
一直都很安靜
安靜的擱置在樓梯間的雜堆
上班,買菜,除了想起什么都有
酣睡很短
來不及把夢境圓滿
叮叮當當的世界睡醒了
眼前的很安靜
忽然很安靜
安靜的空間里四處張望
車流,舞臺,除了想念什么都有
另眼世界
無措時,一把慌亂的傘風中搖晃,
有那么一刻,你不會馬上去想把它關上,
你會考量你與風的力量。
這是你眼中倒映出來的世界,
從那時起,哲人說,
當你不在以自己的世界為中心,
你已經第一次長大了。
地壇,一般散步者會漸漸厭倦和忘掉的地方,
這里的世界少有人讀懂,
或是讀懂了又迷惘,迷惘中又讀懂了。
你似乎有不同于凡人的眼界,
雖然你是個坐著輪椅,
以寫作活著的人。
路過地壇的人飛進了你的世界,
還是你是一個留心觀察的人,
你說這是欲望,
一段段文字這樣子讓我神往。
世界真小,在這個明媚的午后遇到了你,
世界真大,忽然又為遙遙無期而難過。
我把愛和理想舉過頭頂
黑夜里獨你純凈
俗世中唯你美麗
窗外的野草可有風急
迎雪的暮色可會溫暖
把這衣裳為你披上
藍藍的天碧波的海
我是撒在天邊的星辰
執意的幸運著不會老去
年輪里卻又看盡了悲歡離合
我的生命是單純的
單純的只是在張揚我的血性
我的笑容是單純的
單純的只存在于轉身和離去
我把愛和理想舉過頭頂
在苦難的糞堆里培植花朵
我把愛和理想舉過頭頂
在淺短的時光中銷聲匿跡
mmexport1563425098964.jpg (22.88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46 上傳
作者簡介:李永發,南華作家協會會員,筆名木子,南華縣兔街鎮人,現供職于楚雄市供排水有限公司,工作之余喜歡閱讀和寫作,2017年9月開始在個人同名微信公眾號發表原創文章。
-2e278f3b8ba93d19.jpg (25.93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57 上傳
9、《紅土地》(外二首)
作者:呂慧芝
夕陽的余輝眷顧紅土地
牛背上的孩童慢悠在鄉間小路上
農家院里炊煙裊裊
奶奶給一個墜地的小生命取名匍順,一家人歡天喜地
背著書包,跟著姐姐
一路狂奔,陶醉在知識的沃土里
臺上的老師如此神奇,把一道道難題變成樂趣
周末的早晨有點慵懶,母親用“上學了”使她驚起
迷戀臺上的魔術師,長大后自己也成了魔術師
一支粉筆,神奇又給力
抒寫青春,釋放激情
后來才知道
那山那水那人那事
舉起的是希望,留下的是背影
黑板擦
當你劃過黑板的剎那,粉筆沒了
用心書寫的一切,溫馨美麗
黑板的天空,美麗的字跡,和諧的音符
鐫刻心底
愛是大愛,瘋狂伴隨左右
教育無痕,累了,懂了
潤物無聲,綠了,壯了
生命的溫度
冒泡的,不冒泡的
發言的,不發言的
見面的,不見面的
開心的,不開心的
臺上的,臺下的
……
熙熙攘攘,都忙得像一只只不停奔走的螞蟻
心是熱的,定能感知愛的溫度
那種溫度,是只屬于青春路上特有的美好的印記
mmexport1563425390774.jpg (108.19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2:56 上傳
作者簡介:呂慧芝,1983年5月生,2000年9月參加工作,現供職于南華縣教育體育局。楚雄州作家協會會員,普通話水平達國家一級乙等,省級普通話測評員。愛好朗誦、詩歌、散文、音樂,多次在演講比賽中獲獎,在各級刊物上發表文章多篇,多篇文章獲獎。
-4f8c269928490595.gif (150.43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3:29 上傳
10、《塔其里》(外二首)
作者:自崇華
祖先遷徙的腳步,在這一歇
竟歇了百年。這個彝語叫塔其里的村寨,
扎下亙古的根須。那棵百年古松,
掛滿故鄉溫暖的母語。長滿
老繭的雙手,在四季的山坡
放牧生命。被熏得漆黑的瓦板房里,
火塘中焰葉靈舞著獵獵紅綢。
塔其里在季節的山地,阿普的背板
背回洋芋、包谷、白蕓豆,喂養
我長大的童年,喂飽饑餓的母語。
阿嫫的雙手摘回,帶露珠的火草葉上
撕下的火草絲線,織出雪色的
衣褂溫暖著瑟瑟發抖的寒冬。
阿波的綿羊,在山路上
一只只走失,流連在迫近
山頂的碧空,在古銅色的記憶里
啃食著時光的青草。
夜色的披氈里,塔其里
起伏著松濤滾滾的呼吸,犬吠
守護者安詳的夢境。月光從松葉間
窸窸窣窣篩落下來,杜鵑
春唱的調子平平仄仄,相思著
季節難耐的疼痛。三岔河水
在群山峰谷間屢屢突圍,從塔其里的
腳踝邊悄然走過,一遍遍詠唱著
晚安,村莊 -----
塔其里,我在喧囂的邊緣
以一棵樹,以一棵進城的樹的思維
對峙著不安的靈魂。含淚的微笑
一次次漫溯祖輩艱辛來途,夢境
的片段里總有親人的笑臉浮顯,
濕潤風中顫栗的背影,沿著
祖輩的走向我繼續遷徙,背負著
母語的根骨,沿著來路
不斷朝著一個地方回望。
火塘邊
火塘邊,我們第一聲啼哭
破曉了黎明,鮮嫩的生命
迎來第一縷陽光。
火塘邊,我們也會
帶著笑意安詳的隨
火紅的木炭熄滅。
火塘邊,母親把洗凈的火草
連綴成溫馨的線團。祖母
坐在織架邊,讓梭刀在
千絲萬線里游刃,經緯著
下一個冬季的溫暖。
火塘邊,童年
繞膝著祖父慈愛的目光
傳說中的神靈,在他的唇邊的
蘭花煙草里神顯,與我們蹲坐在
鍋莊周圍。逼退門外
凍僵的寒冬。
火塘邊,火焰映紅的面頰
轉轉酒醇香著一次次濕潤
掛滿母語的嘴唇。久違的調子
洶涌在心底,奔瀉如泉
在瓦板房久久蕩漾。
火草衣
火草,在彝族女人手里
幻化,柔軟如夢,潔白似雪,溫暖
若火的衣褂。在彝家漢子
手里與火鐮劇烈的撞擊里
星星之火燎原一個個
溫暖的火塘。
幾陣春雷的背后,幾場
春雨的罅隙里,爬滿陽光的山脈
綠意的唇印吻遍夏秋的溝箐
七月踏上回家的路,帶著
雨霧的露珠里,擠滿
彝家婦女索瑪一樣的面龐。
火塘邊圍坐一雙雙靈巧的手
讓整籃整籃的火草絨衣,牽手成線
紡線為布,織布為衣。喜慶的日子
火草衣褂,圍裙,飄帶上花開
最美的幸福。親人遠逝的時刻
反穿的火草衣,隱喻著反常的悲哀
訴說著片片比雪雪樣更純潔的愿望。
彝人在告別樹葉、獸皮之后,
火草衣褂從遠古走來,曾在
畢摩經文里駐足,曾在
孟獲的身上停留,曾在
爨文化歷史的扉頁徜徉,
如今我們穿在身上
感觸著漸行漸遠的歷史榮光。
mmexport1563428072533.jpg (78.66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3:35 上傳
作者簡介:自崇華 ,彝族, 81年生,云南南華人,南華縣作家協會副主席。畢業于河北當代文學專修函授學院文學創作專業。2007年至今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2011年《鷹》發表于《散文詩》;2012年6月作品《80后》(外一篇)獲云南省教育廳、云南省作家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小學師生優秀文學作品獎。2007年以后文學作品散見于省、州、縣雜志報刊。
1561952885779_0de80f1b.jpg (167.04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3:36 上傳
mmexport1563295061023.jpg (18.93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3:38 上傳
mmexport1563294268382.jpg (62.38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7-18 13:38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