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趙旗
發表于: 2019-6-30 18:05:0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趙旗 于 2019-7-1 09:22 編輯

近日,詩人、散文家綠窗的散文集【擊壤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已在當當、淘寶、天貓、京東等各大網站多家書店隆重上架!

編輯推薦
根是隱遁的智者,是大地的心靈,根有強烈的探索精神,多少不屈的根靜息為種子深藏,倒塌的廢墟里突然怒躥出失蹤多年的植物來,是大地上*詭異的花紋。這花紋亦是人類的皮膚。牛把人引向村莊,地把人引向山野,根把人引向大地珍貴的細胞。感恩土地耕稼千年依然不減初心,感恩勞作千年的農夫依然虔誠地探索農耕復興,養育一切美的根脈,使“土返其宅,水歸其壑,昆蟲勿作,草木歸其澤。”再超前的智慧也許是一廂情愿,代表未來的所有文字,早已隱藏在大地深處。


內容簡介
中國人的節都是從地里長出來的,這是寫給天下耕稼者的書。作者從本民族滿族的村莊出發,以村姑和醫學教授的雙重身份,探索和解讀正在變革中的北方大地,體驗陣痛與欣喜并存的復雜土地情感,思考生命、糧食和未來這一細微又宏大的主題,挖掘中國智慧與精神。是融散文、小說、詩歌、非虛構等元素于一體的新散文。不是踉蹌的回憶,不涉及鄉愁,嘗試一種真實、現場的回味,尋著自然發生的線索與脈絡,以低微的心叩拜遼闊的大野,像一尾魚跟著河流,一粒種子跟著春天。


作者簡介




綠窗,本名宋利萍,滿族青年作家。河北省作協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魯迅文學院少數民族作家班第22屆學員。曾獲首屆豐子愷散文獎,連續五年入選河北省作協散文綜述重要點評,入選2017年河北散文排行榜,2018年首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作品見于《民族文學》《美文》《文藝報》《人民日報》等。《得道的老巷子》等散文被《讀者》《經典美文》《語文教學與研究》等轉載。《低吟的荒野》等散文入選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出版散文集《綠窗人靜》《被群鳥誘惑的春天》。《讀者》簽約作家,閱讀專欄作者。
目錄:

目  錄
序    馮秋子     /1
第一輯        擊壤之歌
我是一個“格格”  /3
吃個野意兒     /11
擊壤歌     /14
擊壤書     /29
挖掘者     /42
時間的烏鴉     /58
耕稼的圣母     /72
貓道     /81
憂郁的馬車夫     /88
羊活著     /94
寡婦家的驢子     /100
青絲玫瑰     /105
聊齋的木匠     /115
嚼不爛     /120
燕蝙虎,穿花鞋     /127
入贅者     /139
第二輯        村莊的眼睛
杏花白     /153
金雞滿架     /157
鄉間閱微     /162
琵琶奶奶     /169
花姐     /174
青絲窈窕     /181
梨花落,梨花開     /187
還鄉     /197
村莊的眼睛     /206
尊嚴     /210
鄉間的信心     /214
荒謬的詛咒     /219
門前一樹馬纓花     /227
第三輯        香草大院
樵夫·郎中     /259
大宅·出診     /270
三老太太     /277
大先生     /281
奶奶     /285
不醉不休     /288
赤腳大仙     /291
獵手紀事     /297
秋風落木葉     /301
母親的盛事     /306
窗花帳子     /313
瓦塵瓦辯     /316
有女如云     /324
誰已先我們離去     /344
生命的香氣     /349
貞靜的糧食     /355
野性的未來     /361
郭小川的鳳山古鎮     /367
跋     /383




名家點評:
從擊壤書,認識綠窗
馮秋子
在申報的中國作協首屆少數民族文學之星的選題中,讀到綠窗的散文原稿匯集《擊壤書》,暗暗驚喜。這是一部卓爾不群的作品集。有一些遺憾,但仍然遮蔽不住作者深長的思想鋒芒和銳利的藝術直覺。在我們認識綠窗之前,她已經走得很遠。讀到好東西,是什么可以與之交換的呢?由此想,讀到一部好書,看到一部好影片,欣賞到一部好的舞臺作品,聽到一支好歌,付出多少費用,是能夠和那個好作品相等,而錢又能說明什么呢?
雖有個別篇章作者的自我規定比較有勁,文字硬性,氣流不夠自然,殘酷而粗糙的生活蘊生的憤怒,讓力氣不及,使出行未能從容,著落的結果是不盡準確,顧念的東西,下筆時候自以為痛快淋漓,但是,把想要說的話凝聚成一個詞兩個字,隱晦地、憋著氣似的運轉,于是文章處在作者主觀意志的猛烈切割中——也許作品內部流動著一條生命的暗河,但是地表、作品樣貌上,呈現出意識上的塊壘與阻隔。一般情況,這種作者清楚,閱讀者費心費力卻仍然停留在作者個人化的表達之外,在效果上會打一些折扣,因為于欣賞設置了阻障,隔絕出一些距離。我反復讀這幾篇作品,想體會那是一種什么情形。回到散文創作的內部規律看,寫作者個人行走的不同形態,客觀上其實是在尋找、接近和藝術思想的分寸相諧、相契的記錄過程。相抵著的東西,我相信會在知覺過程一點點地自然消泯;反過來看,閱讀者不能盡得,不能盡興的經驗,也是督促和警醒,審美要求即是希望所在。關鍵在寫作者,是不是有要求、能跨越。
綠窗悟性很高,充分交流以后,她調整了作為自己第一部作品集的個別篇目,補充和修繕了在新的意識和把握中,能夠有的整體格局和準備。現在能夠見識到的,就是每一篇作品自身攜帶的成熟品質,與作者難能可貴的準確恰到的行進方向。綠窗多年的蓄積和揣摸,深厚的閱歷、精到的思想和意識,以及她的藝術的胸襟和格局,在這部作品集展現出來。
令我常常回想的,是綠窗何以安靜地往前,把生活中積重難返的困惑,有節制地一點點地挖掘出來,她的控制力,既有刀刃之功,又有不喧囂不鋪張的韌性和教養,在客觀的中縫或者路徑上,跟終極的大愛的目標融和一致,捕捉和呈現別樣的獨特而具有積極的貢獻。她的作品,總有縱深度,有幾重的維度,有不盡的表現可能和魅力效能。
艱難在她的作品中,怎么樣就不僅僅是個人的苦和難和痛,她怎樣就把很多的困苦消化成痛定思痛的更多人的起躍之基點。何況還有歷史、民族文化,她從屬于她的歷史中浸漫持續過來。我欣賞她帶進作品的不同的文化氣息,文明形態,和創造性的精神意味和內涵。
綠窗寫作的魔力不可忽視。

顯示部分信息
免費在線讀
第一輯
擊壤之歌
一株曠野的玉米,幸福是浩蕩的
頭頂星光,腳下錦緞,風攔腰抱緊
耕稼者扶犁穿過,哞聲如酒
剛舉起,就有群山來碰杯行令
我是一個“格格”

人家說,我媽長的就是地道滿族人的面孔,微長瓜臉,皮膚白細,單薄眼皮,眼仁偏黃,鼻梁挺直,后腦殼扁平,發黃而軟,肩膀寬闊。這些特征我完全遺傳過來,尤其家族歷代單眼皮兒,沒轍,但細看下,更深邃聚光。
村里人說道:“瞅瞅那孩子長得,前奔兒嘍后勺子,福相薄。”往左一撇嘴,嘲笑孩子媽沒給腦袋睡好。嘴往右一捺,“水蛇腰,溜肩膀,衣服撐不起來罷了,水性楊花之兆。”這又是挑人家母親的碴口。
我媽說,過去生小孩別說鋪被褥了,炕席都卷起來直接生在光炕上,勤快的男人會弄來細軟的谷草,懶的就灶火坑掏盆細灰鋪上,還好草木灰有凈化作用。初以為是窮,后來看《紅樓夢》寫道:“小兒落草時雖帶了一塊寶玉下來,上面說能除邪祟。”滿族人生小孩原叫落草,這可不是為寇的前綴,鋪草是模仿祖先的荒野生活,不忘本之意,也暗喻小生命像野草一樣堅韌頑強。孩子也像一捆草扎綁起來,只留出或左或右一只胳膊自由,為的身體長直,防止出羅圈腿。
我們都是捆著長大的,滿月就睡小米枕頭,基本仰面睡,小米微涼清熱,沉沉實實,把勺子睡平,面龐飽滿,肩膀寬厚。好身條好面相是睡出來的,后來發現也有不好的,乳房長趔趄了。
偏這兩個好我都不喜,扁平腦殼缺乏坡度,披發少了垂感;我少女時代瘦猴一般,越發顯得脖頸細長肩膀支個架子。看人家一頭黑瀑,涂杏核油又香又亮,人家水蛇腰削肩膀畫里的仕女天生一段宋詞,就使勁把肩膀縮起來。
后來看見蕭紅的后腦殼也扁平,敢闖新生活,遇難呈祥,還得魯迅先生偏愛,忽然平衡。后來身體發育良好,都說我是衣裳架子。又說有的美乍看驚艷不能看第二眼,滿族姑娘的美猛看一般,特受端詳。再長老些,眼皮微垂,自然成雙。事情就像季節,走著走著成熟了,心情就像蘋果,曬著曬著泛紅了,雨也拿它沒辦法,風也沒得說風涼話。
我接受自己的民族特性,也冥冥中接受祖先的血統暗示。來自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懂耕稼,善騎射,并不像蒙古人完全是馬背上的生活,是絕對可驕傲的,勤于學習、勇敢、包容、開拓性的民族。
魯迅先生在《略論中國人的臉》中提到,外國人畫中國人:“頭上戴著拖花翎的紅纓帽,一條辮子在空中飛揚,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但這些都是滿洲人連累我們的。”不好意思連累大家,但辮子飛只是民族特性,不該拿來詬病的,而滿洲人剛從白山黑水出來時,個個英武心神強悍,締造強盛大國,縱使原初的野性蓬勃后來江河日下,眉宇間總能藏著些的。

我的出生地屬于燕山以北,也稱塞北,明朝皇帝體恤戍邊之苦,把官兵百姓一起遷回長城以內,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塞北千里荒原都成了蒙古族繁衍放牧的世襲領地,我家所屬錫拉塔喇河川是蒙古語黃色曠野之意。古濡水即灤河水流經高原下壩,草野肥厚,養良馬也招英雄。“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成吉思汗的鐵蹄橫蹚地球也蕩過我的草原,世間唯一能和他匹敵的,是努爾哈赤,大草原嗅到英雄的呼吸,等著喂養我兵強馬壯的滿洲族人。
大清一統錦江紅,萬民康泰五谷豐登,過去說書的開頭。祖先可以追溯到舜禹時代,稱肅慎,漢魏為挹婁,北朝是勿吉,隋唐為靺鞨,遼宋元明為女真,皇太極建女真為滿洲族,創滿族文字,建八旗兵制,天眼開啟。祖先最大的功績是民族大團結,蒙古、新疆、西藏、臺灣,都牢牢籠進中華版圖,創建世界獨一無二的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群頂級宗教建筑文化,和合天下。
皇太極天聰九年,滿洲族開始遷居塞北。康熙十三年遷入塞北豐寧的旗人急劇增多,史上罕見,以達綏服蒙古,抑制沙俄,保衛北京熱河,鞏固疆土的目的。駐守八旗軍和“湯河西圍”官兵落戶。木蘭圍場建設之前,大清在豐寧湯河進行狩獵活動,開設御馬場,奉養“熱河十萬鐵騎”。退役將士亦來此圈地跑馬解決生計,當地十分之七都是滿族人。
我的母族就是跟隨圈地跑馬的兵丁而來,一趟川屬于瓜爾佳氏或阿拉喱氏,李姓,鑲白旗,繁衍成大戶旺族。隨后我的曾祖爺在雍正朝開始的大移民時代,也跋山涉水從山東那疙瘩往塞北奔走,在另一趟川耕稼行醫謀生。清亡后,滿族不只受歧視,甚至性命交關,為避禍旗人紛紛改漢姓,不惜費銀百兩致傾家蕩產,“文革”中一些滿族人被打成大地主批斗流血,又迫使一批滿族老姓更改為漢族。倫理約束也來了,滿族姑娘嫁入漢族,婦隨夫族,子隨父族,而漢族姑娘與滿族聯姻,子隨母族。滿族人數銳減。
老太爺三房老太太都是本地滿族姓氏,奶奶家崔氏亦為滿族老姓,母親自然是滿族姑娘,都被迫改為漢族,自身那些滿族屬性不得不放棄了。直到后來倡導民族團結,大多家庭才恢復滿族身份。
這樣一通追溯,算來我的滿族血統還有一定濃度,不是七攀八扯來的,于是常以格格自居,原來格格也不過是家常姑娘。

我一直疑慮父親是瘦弱的書生,卻能在雪山上跑得比兔子還快,輕松獵獲狍子、獾子、狐貍和狼;弟弟無師自通會釣魚,天生沉穩,魚都往他這兒來,吃不了送人。應該都源自祖先白山黑水的漁








微信圖片_20190630175510.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18)

微信圖片_20190630175510.jpg

微信圖片_20190630175518.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19)

微信圖片_20190630175518.jpg

t01ef22ae64a1c88bb6.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13)

t01ef22ae64a1c88bb6.jpg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1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uutk
發表于: 2019-6-30 18:05:08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2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綠窗
發表于: 2019-6-30 18:16:48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趙版主費心編輯!太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蒙古祿
發表于: 2019-6-30 18:28:50 | 只看該作者

綠窗的筆,把莊稼的根部寫得五光十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歐陽芝蘭
發表于: 2019-6-30 19:28:38 | 只看該作者

窗姐,一直愛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德才兼備
發表于: 2019-6-30 21:1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水流
發表于: 2019-6-30 21:37:19 | 只看該作者

勤奮出彩的綠窗,文筆好,書名起的也響亮。擊重土壤,叩問人心,有思想厚度的力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崔力元
發表于: 2019-6-30 22:42:38 | 只看該作者

祝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孫艷秋
發表于: 2019-7-1 06:28:04 | 只看該作者

好書,精神的家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趙旗
發表于: 2019-7-1 10:25:25 | 只看該作者

祝賀綠窗姐出版散文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頻道快訊

頻道快訊

主題:184 | 回復:437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