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查看: 1846388 | 回復: 2

潛山安瀾
發表于: 2019-5-5 10:40:08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潛山安瀾 于 2019-5-5 10:41 編輯

安瀾讀詩筆記(1)
文/安瀾

1、所謂春天
◎ 葉秀彬

無非是,用季節性的萌發
掩蓋冬的荒涼
無非是,用脆鳥的鳴叫
與帶著露珠的夢
一起從早上醒來
無非是,小河解凍了
跳躍著經過鵝卵石
發出喧嘩的聲響
無非是,烏鴉展開翅膀
投下的陰影極像一片綠色
而它聒噪著
在黃昏不斷模仿人的叫聲

但是,石頭還是沒有醒來
霧霾遮住的懸崖
還是沒有醒來
小路還是在拐角處轉彎
星星還在夜空眨眼
即使用語言修飾了這個春天
陽光打在盲人的臉上
即使唐宋的月光照進現實
吹竽的依舊吹竽
半懂不懂的目光
只能停留在不著邊際的部分

2019.3.21.

作者簡介:葉秀彬,曾用筆名藍雨、藍色雨季、江郎才盡等。曾做編輯、記者12年。現居廣州,供職于國內某評級機構。詩作散見于《詩選刊》、《延河》詩歌特刊、《芒種》、《飛天》、《品位?浙江詩人》、《四川詩歌》、《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等報刊及出版社叢書。


安瀾讀詩:當春天到來,“季節性的萌發”正在發生。脆鳥鳴叫,小河解凍,仿佛一切都有春天的模樣。春天里的詩人透過“萌發”的表象,看見了“冬的荒涼”仍然存在,只是被掩蓋,聽見河水在喧嘩,望見展開翅膀的烏鴉,用“極像”和“模仿”形容投影和叫聲。此時,詩人看見了這個“春天”另一種真實的存在,回答了“無非是”的根源所在。詩人并未停止觀察,鳥兒醒了,露珠醒了,“石頭還是沒有醒來/霧霾遮住的懸崖/還是沒有醒來”,“ 陽光打在盲人的臉上”,等等,這些冷峻的意象,極富張力的語言,讓讀者進入另一種體驗:“半懂不懂的目光/只能停留在不著邊際的部分”。在這個“用語言修飾”的春天,一條小路“在拐角處轉彎”。一個“所謂春天”的隱喻讓讀者恍然大悟。對當下的關切和思考,詩人完成了自己的擔當。遇見有嚼味的詩,是幸運的。


2、今夜的醒
◎ 澎 河

今夜,我是一只醒著的貓
吻合著,鐘擺嘀噠的節奏
在午夜獨步

醒著就醒著吧,醒著多好
醒著,我就可以思想
甚至懷念

書桌上這盆滴水觀音
在夜晚又滴下了幾滴水
散發在我的詩稿上,晶瑩剔透
像月光下的酒,讓我陶醉
那條紅鯉,也在魚缸里
獨自醒著,很是歡躍
這讓我確信,魚缸里
也有大海

我又想起了清晨離我而去的
那只狗
盡管它在外流浪
但我不擔心它的糧食
也不擔心它是否口渴
我甚至想到,夕陽下
它與另一只交歡的情景

我在今夜醒著,構成
夜的組成部分

【作者簡介】

        澎 河,原名倪節來,安徽潛山市人,野寨中學高級語文教師。已在《農村青年》《文藝百家報》《安徽日報》《企業家日報》《長江詩歌》《綠色視野》等報刊及《今日頭條》《華人頭條》《中國詩歌報》《一線周刊》《安徽詩人》等微刊發表詩歌作品百余首。


安瀾讀詩:醒著,是人活著的一種狀態。我思故我在,詩人從來就是思想者。醒著,是詩人常有的狀態。在這首詩里,詩人醒著的背景是夜晚,是“今夜”,是活著的當下。夜色的黑籠罩在四周,且不止是夜間才有的黑,這都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經歷的。詩人在“醒著”的狀態,“可以思想/甚至懷念”。 滴水觀音“滴下了幾滴水”“像月光下的酒”,“晶瑩剔透”不只是形態上的相似,更因為其“散發在我的詩稿上”,這種“晶瑩剔透”就有了質的提升,有了比水比酒更豐富的內涵。魚缸里的紅鯉、在外流浪的那只狗,這些生活的處境,讓我們深思。有著獨立思想的詩人總能找到思想的出口,“甚至想到,夕陽下它與另一只交歡的情景”。醒著,才是生命應該有的狀態。好詩,百讀不厭。



3、我是母親的一幅畫
◎ 肖才頗/湖北

母親畫我,乳汁和汗珠是常用的水粉顏料
畫筆除了針線、鐮刀與鋤頭
還有鍋碗瓢盆、搗衣的棒槌和后山的藤條

小時候,她喜歡俯身捧起我的臉蛋
潑墨溫婉細膩,用春光作背景
把我畫作地頭的一朵小花,田間的一株嫩苗
畫作夜空,最亮的一顆星星

后來漸漸地,喜歡站在我身后
濃墨重彩我走路的姿勢和背影
每次勾勒之前,目光
都要在亮面投影一棵蒼松、一根翠竹或者一輪朝陽

現在戴著老花鏡,常常佝僂在老屋門前
時而翻看一本舊照,時而凝望遠方
心中的宣紙徐徐展開,牽念的線條蜿蜒交織
緩慢將我構圖成一團高空浮游的白云,一抹秋天
掠過頭上的雁影

簡介:肖才頗,筆名清江漁哥,湖北利川人。一介流浪的草根,喜歡分行體中,那些接地氣的文字,那些有溫度的句子。


安瀾讀詩:母愛是詩人的永恒主題。詩人選擇“我是母親的一幅畫”為切入點,別具匠心,另辟蹊徑,采取寫意和素描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描述成長的歷程,從春到秋,清晰呈現了我們心中永遠的母親。“針線、鐮刀與鋤頭/還有鍋碗瓢盆、搗衣的棒槌和后山的藤條”,“ 地頭的一朵小花,田間的一株嫩苗”等等,這些熟悉的物象,讓我們感到親切。“她喜歡俯身捧起我的臉蛋”,“ 喜歡站在我身后”,母親一直在我們身邊。即使我們為了夢想去遠行,母親仍在“凝望遠方”,“ 牽念的線條”在情感世界里“蜿蜒交織”。堅持讓詩歌回到現場,讓詩歌文本更有畫面感,讓我們再次享受到詩意的滋養,就像“母親”一直在愛著我們。



4、萌于心靈的琴聲難以把持
◎ 鐡包金

在琴聲里愛上琴聲
更驚心繞梁三日的余音。
絲弦上打出的蝴蝶結
發出和蝴蝶完全不同的聲音
這聲音從岳山*上緩慢飛出
落入龍池和鳳沼*--
--草尖上滲出露珠的滴落聲
跌入樂譜的泥土間、雜草叢
和濕濡的鳥鳴里
打濕的琴聲
像要淹沒我無限遐想的心思
抑或一顆萌動的心。
一座山在我胸口
一條河起伏在眉宇間
輕吟的琴歌
積郁在冰冷的指縫里
手不在弦上,弦不在心中
萌于心靈的琴聲難以把持

(*琴的某些部位的名稱)

作者簡介:鐡包金,本名程首憑,音樂人。居北京,喜詩鼓琴。


安瀾讀詩:在喧囂的塵世,“在琴聲里愛上琴聲”無疑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難得的心境。真正的詩人總是充滿著對生活的熱愛。琴聲萌于心靈,“從岳山上緩慢飛出”,“ 落入龍池和鳳沼”,唯美的意境讓我們心馳神往。“草尖上滲出露珠的滴落聲/跌入樂譜的泥土間、雜草叢/和濕濡的鳥鳴里”,隨著琴聲,進入寧靜的世界,我們可以忽略胸口上的一座山,將生活的壓力擱置一旁,隨一條河起伏,我們獲得了“眉宇間”的澄澈,一直到內心。明快的詩歌節奏,讀來自然愉悅。蘇軾說“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其實,詩人信手拈來的“手不在弦上,弦不在心中”,也是妙不可言。


5、在阿炳故居
◎ 夏華僑

破壁殘瓦遮不住飄搖的風雨
瘦骨孤影蹣跚黃昏的陋巷
兩根弦在悠悠泉水中起伏
一根低吟心懷的落魄
一根拉響現實的悲愴
山河融進一抹彎月
命運劃過清冷的指尖
望不斷山窮水盡
琴殘與誰聽
一襲青衫化作往事的背影
輪回的曲幕,秋風一吹
塵世的悲傷便紛紛落落
遍地逆流成河

作者簡介:夏華僑,居浙江錢塘江畔。有詩歌見于《參花》《唐山文學》《湛江文學》巜企業家日報》巜遼源日報》巜齊魯文學》《東山文藝》巜長江詩歌》巜西南當代作家》等刊物。


安瀾讀詩:阿炳,精通江南絲竹,在演奏技巧和樂曲創作方面都有根深的造詣。詩人對這一藝術人物的呈現,突出“兩根弦”的意象運用和擴展,營造出悲愴的意境,很好地實現了與讀者產生共鳴。“破壁殘瓦”,“黃昏的陋巷”,阿炳仿佛就在這里,“一根低吟心懷的落魄/一根拉響現實的悲愴”,人世的艱辛,“輪回的曲幕”,當“命運劃過清冷的指尖”,“悲傷便紛紛落落/遍地逆流成河”,強烈的視覺沖擊,顯示出詩人固有的情懷,彰顯出詩歌的內在力量。“一抹彎月”是詩人抱持的詩心,有“山河融進”。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donghao0506
發表于: 2019-5-5 10:40:09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酸堿度
發表于: 2019-5-5 10:49:32 | 只看該作者

謝安瀾精彩點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為你讀詩

為你讀詩

主題:5 | 回復:20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