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牧野 于 2018-6-1 22:30 編輯
作者:百度百家號“鹿先生的文學世界” 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末期,是朦朧詩派開始興起的最初時間點,這不僅代表著新文學的出生,更意味著藝術潮流的再現和知識分子思想表達新春天的到來。而在朦朧詩派的詩人們還在思索如何表達自我,追求開牌新潮流的時候,一個人已經站在了潮流的前段。
這個出生在齊魯大地的漢子,他的英雄母親把他生在了行軍的途中。“路生”由此而來。沒有辜負這個偉大的“出身時機”,食指先生在小學3年級時就寫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詩歌,從小對文學和詩歌的熱愛,為這個朦朧詩鼻祖打下了深厚的文學基礎。
命運之神沒有一直眷顧食指,他敗了,敗在初中升高中的路上。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誰也不知道這個沒考上高中的小子,能在不遠的將來寫出為世人贊嘆的詩歌。人生的道路或許就是這樣。食指先生若順利考上高中,可能朦朧詩派就少了一個墊基之人。如果北島先生在當建筑工人的時候聽到有人詠吟詩歌,說不定現在北島二字是被掛在中國建筑史而不是詩歌文學史上的。
人生的奇妙某過與此。你可以傷感但不能沉淪,因為前面的道路還有你應該見的人在等你。
食指等到了,他等到的這個“人”就是詩歌。
他開始醉心于文學詩歌創作,陸續寫出代表生涯初期的作品——《海洋三部曲》。這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即使在動蕩時期,食指也筆耕不輟,一直醉心于詩歌創作。歷史見證了這位詩人的成長,特殊的環境和特殊的地位(朦朧詩先驅)造就了食指在新一代文學青年中的形象。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我的爐臺,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窮的悲哀。”
這是1968年食指創作的朦朧詩《相信未來》。這也可以說是食指的成名之作。這首詩歌的思想內涵和帶給年輕一代不屈服與命運的力量,讓年輕一代知道要維護自己的夢想,不管現實如何要努力更好的生活。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價。”
如果你是生活在那個混沌時代的年輕人,讀到食指的這句詩,你會怎么想?是繼續郁郁寡歡哀嘆時運不濟,還是鼓起勇氣直面人生?食指的詩歌在那個年代就是給人動力,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不知陪多少失意青年度過那一個個難熬的夜。
鼻祖食指,開山之人的力量,實在是不可小覷的。
注:中國朦朧詩派新老代表有:北島、顧城、舒婷、食指、江河、楊煉、梁小斌、芒克、海子、牧野等。
(來源:百度百家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