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羅龍 于 2019-5-26 12:49 編輯
在人性和獸性中掙扎 簡評南鷗先生的:《一只野獸在我的體內晝夜走動》 羅龍
和南鷗先生的認識源于貴州首屆尹珍詩歌節,其實認識他是從他的詩歌作品開始的,就像認識許多詩人朋友一樣都是首先從作品認識,這是認識一個人最直接的路徑之一。 南鷗先生的詩作,在我的意識中,顯得大氣、靈動、新穎、變化莫測,讓人不得不為之動容,驚嘆!單從他《一只野獸在我的體內晝夜走動》這篇作品,就可窺見一斑。 讀到這篇作品,讓我感到人性和獸性的交替與掙扎,人之所以為人,只不過多了一層人的外衣,要不人也是從獸過來的,只是在進化的過程中先行一步而已。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藏著一只獸,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有時候為人,有時候為獸,甚而有時候連獸都不如,只是這只獸看你管得住管不住的問題。很簡單,管住了就為人,管不住即為獸,大多時候善與惡也無非是一念之差。正如尼采所說:凝視深淵久了,深淵也會回以凝視;與惡龍搏斗久了,你自己也會變成惡龍。 詩人一開始:“永遠不要停下來,走吧/四肢交替,搬動清晨又搬動著黃昏”直接入題,這只野獸是不安分的,并且能量挺大。詩人運用夸張變異的手法,讓這只野獸活了過來,給人耳目一新的個體體驗,讓我們的視角所觸,五官隨之顫動,這非名家妙手是難以做到的。 緊接著“其實,你最好在我的體內/定居下來生兒育女,以國王的名義/頒布法典?!痹娙擞闷嫣氐南胂?、寫實的手法,讓這只獸略微安靜下來,其實詩人的內心是無奈而苦痛的,你不讓它定居下來又如何,還要傳宗接代,還要以國王的名義頒布法典,這不僅僅是詩人的無奈與苦痛,也是我們每個人剝離不了的疼?。?/div> 既然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藏著一只獸,那這只獸又是怎樣和人相處的呢?讓你再來瞧瞧詩人的妙筆“空曠的胃如你的廣場/心臟是你的行宮。/但是我們彼此/假裝不認識。”詩人的胃、心臟全被占領了,還要裝著與它不認識,是何等的一種無奈與隱忍啊!但詩人不是任由它擺布“在假寐中對峙/用沉默代替真理,彎曲的脊椎/支撐虛幻的美德”詩人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抗爭,到此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英雄般的形象站立起來,哪怕他挺累挺難,哪怕他脊椎彎曲也要支撐!這里透視到我們作為人生存是如何之艱難。 這首詩的第三節,詩人做了更深層次的抒寫“......你的走動總是釋放出令人恐懼的聲響......我會小心翼翼一動不動/任你晝夜撕咬/讓我們疼痛”讓我們看到了詩人生存的另一種不為人知的艱難、無可奈何、苦痛的狀態,其實我們又能好到哪兒去呢?! 第四節也是這首詩的最后一節,感覺是這首詩的精華部分。詩人把整首詩的抒寫作了一個結,讓主題得到了最大的提升,不管我們的生存如何的艱難,如何的無奈,如何的苦痛,但最起碼我們還有詩歌和愛情,我們絕不會向現實、向惡低頭。詩人堅強、勇敢、執著、不屈不撓的個性得到了突化,更得到了認可。 整首詩想象獨特、大膽、新穎,抒寫自然流暢,內涵豐厚,手法嫻熟。運用擬人、夸張、象征等修辭手法,讓整首詩跌宕起伏。同時,把人性和獸性這一現實狀態有機結合,讓生命的體征具象化,給我們拉響了警鐘,千萬別被你生命中的那只獸擄倒!
附:《一只野獸在我的體內晝夜走動》
原文:南鷗||一只野獸在我的體內晝夜走動
永遠不要停下來,走吧 四肢交替,搬動清晨又搬動著黃昏 其實,你最好在我的體內 定居下來生兒育女,以國王的名義 頒布法典。一張死者的嘴 覆蓋著地平線
很多年了,其實我的身體 就像你的占領區??諘绲奈溉缒愕膹V場 心臟是你的行宮。但是我們彼此 假裝不認識。在假寐中對峙 用沉默代替真理,彎曲的脊椎 支撐虛幻的美德
我的胸腔是一具紅木的音箱 你的走動總是釋放出令人恐懼的聲響 而你的姿勢,你的神態,我將從 音響中淘洗出來。如果你餓了 我會小心翼翼一動不動 任你晝夜撕咬
如果你醉了,你可以談談 詩歌和愛情,甚至還可以撒野發瘋 命令一塊石頭站起來向你敬禮 還可以命令一只羔羊改嫁 但是,你不能讓一位詩人 俯下頭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