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丁少國 于 2018-8-2 21:47 編輯
最好的相逢 ——軍旅詩人禺農詩歌專場 2018年7月28日,臨近第91個建軍節,軍旅詩人禺農詩歌專場在浦東圖書館火熱舉行。本來14點開始的活動因來賓眾多、現場火爆以至于臨時將活動場地調換到更大的報告廳,14點20分活動才正式開始。這是“詩與生活”2018年第7場總第28場。
1微信圖片_20180802205221.jpg (58.24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圖為到會嘉賓與詩友合影
2018-8-2 21:05 上傳
本場活動由心靈桃花源梭羅先生主持。他的主持幽默風趣,充滿睿智,讓大家度過了詩意而美好的半天。
出席本次活動的嘉賓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詩人》執行主編季振邦老師,上海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張燁老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上海詩人》副主編孫思老師。
最好的相逢——手卷:《禺農詩抄·最好的相逢》
3微信圖片_20180802205233.jpg (41.24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08 上傳
一開場,知名書法家陸華老師向大家展示了他的書法作品《禺農詩抄·最好的相逢》,本幅手卷創作歷時八個小時,呈現了文字與書法之間最美好的相逢。
最好的相逢——詩人的話語
4微信圖片_20180802205245.jpg (37.5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10 上傳
禺農:部隊生活對我的詩歌創作非常重要,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讓我的寫作有挖掘不盡的主題。那些難忘的部隊生涯,也影響了我對人生的思考方式。我對人生感受的積累,通過詩歌沉淀。我是到部隊后開始寫詩的,和部隊的文化建設有關。部隊非常重視文化建設,我的同事中也有很多喜歡詩歌的。我的創作習慣和方式主要受老師的教導,最習慣借物抒情和詠物言志,我認為寫詩要用具象,要書寫美好的情感主題。
最好的相逢——嘉賓點評
5微信圖片_20180802205257.jpg (42.77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12 上傳
點評嘉賓:季振邦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詩人》執行主編。
主題:高度的敏感和敏感的高度 禺農的這一場詩會的主題非常好,這的確是最好的相逢。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上海的軍旅詩人蠻多,但最近幾年反映上海部隊生活的軍旅詩比較少。兩三年前孫思告訴我上海有一個軍人詩人很勤奮,這就是禺農。他的出現填補了上海詩壇軍旅詩歌的空白。
從某種程度上說,禺農有點詩癡。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部隊,毛主席說過,有詩人,部隊的文化才多彩。他把上海軍旅詩人的半壁江山挑在了肩上。 禺農的詩一個很大的特點是敏感。他寫生活小事,但有許多閃光點,溫暖而沒有重口味,和生活保持密切的聯系。這是高度的敏感和敏感的高度,是他最大的特點。
6微信圖片_20180802205308.jpg (40.16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13 上傳
點評嘉賓:張燁
上海大學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作家協會詩歌專業委員會主任。詩集被翻譯成近10種語言在海外發行。
主題:知性駕馭的意象,不動聲色的情感表達 讀禺農的詩,你甚至難以想象他是一位軍旅詩人。他的筆觸細膩,語調優雅,觀察入微,情感豐潤,語言樸素自然,有唯美傾向。從他的詩歌藝術表現手法來看,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特色: 一、知性駕馭的意象 禺農善于捕捉自然界景象并將其升華為滲透著知性、包含著哲理的意向;他善于在最平凡的事物中揭示出某些不平凡的道理,因而增強了詩的力度和深度。比如他寫一朵云,他不是去描繪一朵云或者抒發情感,而是出其不意地提出思考,成為以知性駕馭的意象。又比如他筆下“樹枝”的意象與“秋天”與“人”三位一體,達到了音樂中的三重唱的效果,非常鮮活,極具靈氣。 二、不動聲色地表現情感 《一種到達》中“不必再用記憶的泉水澆灌”這一句相當出彩,它省略掉了許多情感表達的語言,人生從起點到終點,其過程可謂看似平淡實則驚心動魄,詩人卻用異常平靜的心情來言說。又如《邊界的衛士》寥寥數語,年輕的邊防戰士的艱辛油然紙上。再如《鋼筋兄弟》,這是一首帶著體溫的有生命痛感的抒情詩。詩的激情可以是火焰,是火山噴發,是正午的太陽,但也可以是潛伏在海底、只露出白灼灼一角的巨型的冰山。禺農的詩更多屬于后者。
7微信圖片_20180802205316.jpg (41.05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14 上傳
點評嘉賓:孫思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理事,《上海詩人》副主編。
第七屆冰心散文理論獎。
主題:含蓄雋永的詩歌風格,是禺農區別于其他軍旅詩人的顯著特點 他的詩都是從心里自然生長出來的,特別在當下,很多詩人玩花哨、玩輕佻、玩粗俗,公然拿莊重開涮的情況下,禺農卻能始終把持住自己,用他古典精神的涵養,用他溫和端淑的語言引領讀者走向雅致,走向風度,走向修養。他清醒、敏銳、細膩,讀他的詩,我們能感受到一縷寧靜、感傷、淡雅與溫馨相融合的復雜的情緒。我想正是這寧靜與感傷,細膩與清新,喜愛孤獨又不安于孤獨,構成了禺農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質的基因,讓他有勇氣追求生活的詩化與靈魂的凈化,以此純凈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情感去感受外部世界。因此,他的詩總是在一種淡淡的心緒里流淌,在不張不飾中讓人體味人生的豐富性和自然物事帶給我們的另一種情韻,從而形成他詩歌所特有的耐讀與回味的綿長。他的語言質樸自然,感情豐富而內斂,以一種古典浪漫主義和悲憫的情懷,描繪著他所感知所感受的這個世界。從而形成了他區別于其他軍旅詩人的含蓄雋永的詩歌風格。
禺農的每一首詩都如一扇窗,不是云影靜默,就是雪中梅蕊,或者風聲過耳,不管是對記憶的挽留,還是對遠方的懷想,對生命個體的敬重,都保持了他良好的藝術信念的清晰度,寬闊的人性自由和獨立精神。能夠如此,除了天賦外,與他自身的修為學養、品德情懷是分不開的。為此,當我們合上書或者禺農詩精選的這本小冊子,我們能感覺到詩里的人和物事就在身邊耳際,它們帶著詩人的心跳與體溫立在紙上,而這個時候詩人文字所留下的光影還在挪移。
最好的相逢——詩友誦讀
2微信圖片_20180802205107.jpg (25.81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15 上傳
徐同鐳朗誦禺農的《最好的相逢》
8微信圖片_20180802205327.jpg (25.7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16 上傳
陳德利朗誦禺農的《老陳煮茶》
9微信圖片_20180802205334.jpg (29.13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17 上傳
張蕾朗誦禺農的《樹上花開》、《春天的視覺》
10微信圖片_20180802205342.jpg (27.46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18 上傳
水晶朗誦禺農的《離去》
11微信圖片_20180802205354.jpg (24.46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1 上傳
丁少國朗誦禺農的《鋼筋兄弟》
12微信圖片_20180802205401.jpg (28.43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2 上傳
張卉朗誦禺農的《我要告別這兒》《影》
13微信圖片_20180802205408.jpg (49.44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3 上傳
未滿五歲的小詩友在父親陪伴下朗誦禺農的詩歌
14微信圖片_20180802205415.jpg (29.08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4 上傳
因倩朗誦禺農的《窗外》
16微信圖片_20180802205423.jpg (25.76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4 上傳
劉國蘭朗誦禺農的《河》
17微信圖片_20180802205431.jpg (26.59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6 上傳
潘娟芳朗誦禺農的《落葉的親情》
18微信圖片_20180802205439.jpg (28.95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6 上傳
翟寧朗誦禺農的《對決》
19微信圖片_20180802205448.jpg (33.04 KB,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7 上傳
“詩與生活”志愿者明帥朗誦禺農的詩
20微信圖片_20180802205456.jpg (47.88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8 上傳
姐妹詩社社長沈芬英朗誦禺農的詩《最好的相逢》
最好的相逢——
畫作相贈
22微信圖片_20180802205508.jpg (45.5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29 上傳
知名畫家趙樹理為詩會贈送畫作
最好的相逢——現場花絮
24微信圖片_20180802205631.jpg (111.1 KB, 下載次數: 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 21:31 上傳
——以上圖文來自“幸福心靈桃花源”微信公眾號,原作者:精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