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古遠清
陳映霞,女,廣東梅州市人,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現從事制造業工作。廣東省佛山市作協會員。出版詩集《繽紛的風》,受到一致好評。詩歌發表于《山東詩人》《天津詩人》《佛山日報》《天狼星》等文學雜志和報刊。作品登載于《中國詩歌網》《在線作家》《南海讀書人》等網絡平臺。
榮獲2017年佛山市南海區青年產業工人年度創作大獎;小說《故鄉的月光》獲得第二屆中華文藝全國文學大賽小說銀獎。
致力于抒寫“讓人能讀懂,讀后有所思”的詩歌和小說。崇尚文風嚴肅,文以載道。謳歌人生,描述情與怨,揭示人性本來的赤誠,美麗與丑惡。
在南海圖書館作完《“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觀察》演講后,在飯局上經巫小黎教授介紹有幸結識一位女性同鄉。這是一位才情奔放的詩人,同時又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
這位與臺灣著名作家陳映真只差一字的陳映霞,她有過怎樣的繽紛的人生,又如何像一陣風在教育界,在企業界,在梅州,在佛山輕輕地飄過?這位被中山大學陳希教授稱之為“梅州才女”陳映霞的傳奇人生,引起我的好奇。
她本人的履歷,在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的《繽紛的風》,只寫著“大學英語專業畢業。早年耕耘三尺講臺,教書育人十個春秋,后下海經商至今”,這真是惜墨如金。陳映霞還年輕,只出過一本詩集,她顯然不指望更不奢望詩評家為她寫評傳,也就不必和盤托出她曲折而又豐富的人生經歷。陳映霞是清高了,卻對講究“知人論世”的詩評家來說,卻帶來了諸多不便。
但從《繽紛的風》書中,仍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比如在《后記》她便透露了自己從中學時代就開始發表作品,從此有了“獨來獨往的驕傲的權利”,她的生活均靠“文字的滋養而幸福。”原來她是早慧的詩人,而且還是個寫作狂。
在《泛一葉小舟》詩中,她寫道:“泛一葉小舟/在緋紅的天際/承載滿心的歡樂/蕩漾,蕩漾在碧波深處”。原來她是一位蕩漾不止的浪漫詩人,一位希望愛情有“緋紅”色的女人。
在《測試》詩中,她寫道:“我負氣狂奔/離開了你的伊甸園/我在測試戀愛中的你/是否愿意海角天涯/追尋我。”原來 她是一個多疑的人,總是擔心失去“伊甸園”的小女人。
在《生活》詩中,她感嘆:“時間啊,是條匆忙的大河/包羅萬象的生命之船/有人撒網/有人收網/注定到來的洪水/總將淹沒/所有辛勞和哀傷。”原來她和普通人一樣,生活不是“撒網”就是“收網”,且害怕突而其來的“洪水”淹沒愛情,淹沒事業,淹沒生命。
在《后記》中,她又透露“當我在生意場上筋疲力盡時,在談判桌上唇干舌燥時,我都會躲進文字里棲息,在文字的空間里獲取力量和智慧,然后再像戰士一樣去戰斗!這股力量讓我堅韌如鐵,去收獲更加從容靚麗的人生。”原來她經商的道路并非都鋪滿鮮花,而是有深坑和荊棘。更重要的是我們了解到她歷經坎坷、磨難卻愈發斗志昂揚,可見這位文學工作者并非純是小女人,而且是戰士。
顯然,這樣尋章摘句,不可能了解陳映霞的真正人生。因為詩不一定就是作者經歷的實錄,有時作者只不過是借他人之事澆自己胸中塊壘,何況文學離不開虛構。
說陳映霞是一位為愛情而生的人,是一位多情種子,是一位描寫愛情的高手,這顯然不全面。陳映霞還有富于同情心的《探望身患絕癥的友人》,還有歌頌母愛的《母親之歌》。她還寫哈爾濱的雪,寫秋天的雨,寫時光的故事。不管怎么說,陳映霞的詩有繽紛的意象,有繽紛的人和事,有繽紛的色彩,當然也有繽紛的清詞麗句。她的詩明快,節奏感強,在一定程度上受過汪國真和舒婷的影響。
對讀者來說,尤其是想借鑒陳映霞為人和經商成功經驗的粉絲來說,弄清她在人生道路上付出過多少辛勞和汗水,弄清她為什么如此執著于愛情,執著于事業;不認為詩歌的唯一價值是娛樂大眾,為受眾提供消遣而始終堅持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無疑有啟示作用。
筆者認為,陳映霞的成功訣竅在于:她深知財富再多,家產再多,若缺乏靈魂、缺乏內心、缺乏精神的力量,則不過是行尸走肉。正因為她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所以陳映霞人到中年后依然發表作品不斷,她自己的小日子也越過越有滋味——現實生活中的陳映霞是成功的,鐫刻在文學、文化心靈上的陳映霞,又何嘗不成功?試讀她極富哲理意味的《生與死》:
生是偶然中的必然
死是必然中的偶然
生是自我折磨的白話劇
死是折磨他人的啞巴戲
生是踏實的殘缺
死是空洞的圓滿
生是糾錯的歷程
死是校驗的終結
生是無盡的責難
死是永恒的寬恕
如果不是經過“踏實的殘缺”、“無盡的責難”和“糾錯的歷程”,是無法寫出這樣引人深思的警句的。在這里,作者不是看破紅塵,而是告誡人們正確對待生與死問題。人生在世不要怕責難,要勇敢地糾錯,生活才能達到圓滿的境界。另一首《錯誤的旅程》,則告誡人們不要把追求財富作為人生的終極霞說的是感情、剖析目標。“天堂銀行/不儲存人民幣”,寫得生動,也寫得深刻,從而達到思想與藝術的統一。比起陳映的是人性的愛情詩來,我更喜歡她的哲理詩。這哲理詩,跳躍著她生命的激情,對偶句中透露的哲理光芒映照著她純粹的藝術之魂。
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當今有兩個協會該罵:一個是足球協會,一個是作家協會。如果你讀了雖然不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甚至也不是廣東作家協會會員,而只是佛山作家協會會員陳映霞的作品,就會感到盡管她不以“國民精神燈火”、“人類靈魂工程師”自戀,不以“時代書記官”、“民眾代言人”自居,但她在繁忙的商務之余還迷戀詩,迷戀文學而不愿做稗草灰燼,而追求做真金鉆石。如果沒有一顆平靜、誠實、強大的心,在孤獨的寫作道路上,她就不可能走得這么遠,她的人生就不可能這樣繽紛多采、從容靚麗。像這樣既是小女子又是戰士的作者,我們不但不能“罵”,而且還要向她有深度有溫度有情懷的寫作行注目禮。
(作者現為佛山嶺南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新文學學會名譽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