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長河文叢官方 于 2018-12-1 15:34 編輯
“長河文叢”圖書《蒼生謠》獲“淄博文學藝術獎” 【中詩快訊】(長河 報道):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淄博市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鞏本勇長篇小說《蒼生謠》日前榮獲第十一屆“淄博文學藝術獎”。這是本書繼獲第二屆“長河文學獎”特別獎、淄博市文藝精品工程之后獲得的又一殊榮。 第十一屆“淄博文學藝術獎”評選會議于2018年11月16日在淄博云龍美術館召開。本次評獎有文學、戲劇、音樂、曲藝、舞蹈、電影電視、美術、書法、攝影、動漫、刻瓷、雕塑、民間文藝、文藝評論、賞石盆景共十五個藝術門類的115件作品參加了評選。共評出獲獎藝術作品79件,其中文學作品7件,《蒼生謠》與《黑與紅》《齊士》《工會主席》等入選。鞏本勇,筆名奔涌,70后詩人、作家,山東桓臺縣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淄博市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著有詩集《秋日紅蓮湖》《戲馬臺》《原色地》,散文集《祖墳》《馬踏湖觀止》,長篇小說《蒼生謠》《紅鐵門》,并主編《當代詩歌精品賞析》《風從南海來》等多種詩歌散文版本,部分詩作被翻譯成英文、俄文、希臘文等。先后榮獲黎巴嫩“納吉·阿曼國際文學獎”,“王漁洋文學藝術獎”“長河文學獎“,“淄博文學藝術獎”,《山東詩人》優秀詩人獎等。 鞏本勇創作的長篇小說《蒼生謠》長達40余萬字,是鞏本勇多年生活積累的總結和提純。1993年起,他專程到濟南、淄博、濱州、東營等地尋訪山東桓臺人在外搞建筑的足跡,找尋人物原型當年的身影,搜集了大量珍貴的第一手素材。他更千方百計采訪有關當事人,收集、購買、借閱這些人的回憶錄、傳記和相關資料,最終花費數年完成了這部作品。北京長河文叢編委會將《蒼生謠》納入2017年重點推薦書目,6月底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2017年12月16日,由淄博市委宣傳部、淄博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桓臺縣委宣傳部、桓臺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長河文叢文化藝術公司主辦的鞏本勇長篇小說《蒼生謠》首發式暨研討會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行,文化部、中國作協等部門與會領導和著名作家、評論家及新聞媒體100多人參加了會議。“長河文叢”主編馬啟代親自主持了會議。這部寫包工頭的長篇小說,引起了評論家的熱切關注。與會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以主人公、包工頭孫大寶顛沛流離的命運為主線,牽出了那個年代一個北方農業縣的歷史事件;人物眾多,先后有近200多個鮮活的人物活躍在書中;語言樸實、活潑,方言特點鮮明,生活氣息濃厚,是一部展示齊魯風情、倡導大愛的重要作品。評論家賀紹俊認為,這是一部扎根于日常生活、探尋鄉村歷史和農民精神變化、試圖書寫出半個世紀鄉村歷史文化記憶的作品,他對于鞏本勇不討巧、不虛妄的寫作立場給予贊賞。評論家李一鳴認為,這是一部沉潛著故土親情的鄉村錄,是飽含著一代人記憶的風俗圖畫。 長篇小說《蒼生謠》先后在《魯中晨報》《淄博日報》《桓臺大眾》和《長河》《火花》等報刊雜志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