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藍雪兒 于 2018-11-13 00:25 編輯
人間只有詩歌最療傷 ——帕男在“鄉(xiāng)村振興·我參與我見證”主題詩會上的講話2018年11月10日
截圖20181112235055.png (195.41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33 上傳
各位作家、詩人、音樂人、畫家、文學(xué)愛好者: 下午好!
我首先給今天的詩會定個義,叫做文壇上的“游神野鬼”,但又不同于“牛鬼蛇神”。之所以這樣定義,是相對于有的人拿大錢歇斯底里吹捧的所謂“大師”的變味舉措,他們有的是鈔票,可以任性地打造烏托邦一樣的所謂這群那群,可以熱捧某些利益關(guān)聯(lián)人為國家級,甚至世界級的“大師”,可以散盡千金為博一笑:幫人出畫冊、出書、租場地、捐“功德”、湊份子以及莫名其妙地安一些扶持名目。我們沒有錢,而且絕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在底層,有的還沒有工作。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上,都是一些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苦耕耘者,卻得不到一絲陽光、一滴雨露,自己掏錢,在這里為詩歌吶喊,造勢,實實在在地為一方詩歌奔命。所以我們區(qū)別于牛鬼蛇神,是我們不取“烏合之眾”,不取暴力和謾罵,反而是個別人利用著手中的權(quán)力,對己所不欲的詩歌施以暴力,把一方文壇搞得烏煙瘴氣,人人自危。 但愿終有撥云見日的那一天,我們用自己的執(zhí)著期待著。 今天,你們個個都是好樣的,帶著最飽滿的激情參加這個名為“鄉(xiāng)村振興·我參與我見證”主題詩會。我不一一點名,這里有詩會老常客,也有新人,但我還是想感謝一下今天參加詩會的彝人組合樂隊的彝族漢子,他們是彝族文化的布道者,是彝族音樂的傳揚者,他們創(chuàng)作和演繹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并且十分接地氣的優(yōu)秀歌曲,他們是彝族人的驕傲,也是楚雄的驕傲,尤其是我們今天詩會的驕傲。還要感謝2012年在浙江衛(wèi)視《中國夢想秀》的綿羊妹妹組合憑借其優(yōu)美歌聲和純真自然的情感流露,贏得了《中國夢想秀》“純真天使獎”的普應(yīng)平,其歌聲更是被觀眾譽為“秒殺曾軼可的最純正綿羊音”、真正的“最炫民族風(fēng)。”她們同樣是我們楚雄的驕傲和我們詩會的驕傲。 山朝水朝不如人來朝,我們歡聚在一起,以詩歌名義,感謝有你們,與詩歌同在。 好多年前我就說過,中國詩沒有死,西部詩也沒有死,只是詩人們小憩。 上帝醉了,西部醉了,只是詩人還沒有醉。 事實也證明了我的上述觀點。“詩會”是這方文壇的一塊牌子,本人在2005年時任《楚雄晚刊》主編時,就選擇了以“詩會”的形式凝聚詩人,營造創(chuàng)作的氛圍,2005年3月26日在楚雄的金紫薇山莊舉辦了第一屆“詩會”,參加詩會接近200人,談起那次“詩會”,在今天仍有不少人還津津樂道。創(chuàng)始時曾雄心勃勃地規(guī)劃一年一屆的“詩會”,但后來還是遭遇了很多的困難,“詩會”辦到今年的“第十二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激揚青春”主題詩會已經(jīng)歷了12屆,《37度詩刊》詩會也舉辦10了余場,可謂搖搖晃晃,步履蹣跚。 “詩會”是寂寞文壇的助燃劑、是推動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件盛事。 一開始,“詩會”的定位就非常明確,它是是純民間性質(zhì),首先遠離那種繁文縟節(jié)的各種請示、報告、指出、強調(diào)、要求,舞臺也是自然天成,更不設(shè)主席臺,不搞裝模作樣的致辭,就像今天這樣有點兒近乎隨心所欲;另外“詩會”不設(shè)任何門檻。我們之所以這樣,是讓詩人們輕輕松松地走在一起,其意義在于秉承“平民化”的理念,摒棄詩歌是高高在上的“貴族文化”的偏執(zhí)認識,人人都可以平等交流、對話。 而現(xiàn)在辦“詩會”強調(diào)是專業(yè)、而且是急功近利的,但寫詩的人都知道詩歌不是流水線上的作業(yè),不是機械化就可以實現(xiàn)的,靠詩會期間產(chǎn)生出好作品,顯然是不靠譜的幻想。 與其求不同,還不如毅然退避,為了真正的詩歌。并以“詩會”創(chuàng)立者的名義決定,將“主題詩會”重新回到民間,回到平民化。 當(dāng)然“平民化”不等于遠離主流、遠離中心,而是更加關(guān)切國家命運,關(guān)切發(fā)展改革,關(guān)切百姓訴求。所以我們這次詩會以“鄉(xiāng)村振興·我參與我見證”主題,就是切合“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這個道理。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是做好“三農(nóng)”工作的總抓手,關(guān)鍵在于聚焦產(chǎn)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fēng)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著力推進“五個振興”,即鄉(xiāng)村產(chǎn)業(yè)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tài)振興和組織振興。 文化振興是我們每位詩人、作家和畫家的責(zé)任。我們選擇在紫溪彝村讀詩,就是參與和見證鄉(xiāng)村振興其中的文化振興的重要行動,帶動一方風(fēng)氣,以文化人,增強鄉(xiāng)村文化自信。 如果再往小處說,正如我在詩會前夕做的招貼畫上說的那些話:“心若向詩,無謂寂寥;心若向陽,無謂悲傷”,所以我才敢最后斷言:人間只有詩歌最療傷。 在這里,我還必須大重申—— 酲著的詩人們、藝術(shù)家們,與其把激情浪費在無聊的筵席中,還不如開動思想的機器,以詩的思維、詩的情感、詩的語言、詩的意象、詩的感召,掀起一方詩的浪潮。 不要讓生命審判我們的頹廢,不要讓歷史恥笑我們的墮落。 我們有責(zé)任推開一道大門,匍匐在真理的案前,抒寫性情西部。 等待是浪費,浪費是自殺,你還猶豫什么?
707302186.jpg (66.56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37 上傳
50612251.jpg (92.8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37 上傳
1858966202.jpg (185.98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58 上傳
2070734320.jpg (126.62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58 上傳
136507352.jpg (206.23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3 00:25 上傳
1421441855.jpg (72.06 KB, 下載次數(shù):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58 上傳
1317400775.jpg (71.54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58 上傳
1075574126.jpg (133.77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58 上傳
254174061.jpg (205.66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12 23:58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