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藍雪兒 于 2018-11-6 19:16 編輯
001nnRabzy7oZc8bPJca6&690.jpg (45.64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6 18:46 上傳
為你揭秘//告訴你一個真實的《37詩℃刊》
目錄catalogue 一、《37℃詩刊》的既往史 二、《37℃詩刊》出生依據—— 三、《37℃詩刊》辦刊理念 四、《37℃詩刊》計劃發行及相關情況 五、與《37°詩刊》有關的主要詩歌活動 六、《37℃詩刊》機構組織 五、《37℃詩刊》的主要詩人 六、《37℃詩刊》欄目設置 七、“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州大型主題詩會”
第一部分《37℃詩刊》 一、《37℃詩刊》的誕生日 2015年2月1日,由帕男提出創辦《37℃詩刊》; 2015年9月25日,《37℃詩刊》(電子版)出刊; 2015年12月26日,《37℃詩刊》正式創刊,出版紙刊。創辦地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
二、《37℃詩刊》出生依據—— ——北緯37℃,這個魔力無窮的數字仿佛盡得大自然的靈氣,它所穿行而過的地域,盡是人類文明薈萃和文史勝跡聚集之地。 不僅如此,或許是上帝的有意安排,北緯37℃這一黃金緯度線上聚集了無數美麗富饒的城市,從法國波爾多、希臘雅典、韓國首爾、美國舊金山、意大利西西里,到中國文登,緯度與海洋、陸地的完美結合,造就了這條緯線宜人的氣候和獨特的自然景觀。 在這一緯度線上,奇觀絕景比比皆是,自然迷團頻頻發生,如中國的錢塘江大潮、安徽的黃山、江西的廬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約旦的“死海”、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島和遠古瑪雅文明遺…… 可以說,在北緯37℃線附近或在這一緯度線上,奇事怪事,數不勝數。 ——人體37℃,不論人的年齡、身高、體重差別多大,不論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有一個數字是相同的,體溫都是37℃左右。 故取刊名《37℃詩刊》。
三、《37℃詩刊》只做唯一
《37℃詩刊》倡導和秉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詩歌理念,尊重個性,包容不℃同,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37℃詩刊》不唯雅,不媚俗,不唯我獨尊,不人云亦云。不詆毀,不讒言,不搬弄是非。 《37℃詩刊》強調斗爭性、反抗性,堅定不移地捍衛詩歌尊嚴。 《37℃詩刊》的目標是中國,乃至世界。
四、《37℃詩刊》發行及相關情況 《37℃詩刊》每期印刷5000份,自辦發行,發行范圍,不固定對象,以供稿作者、云南省16個州市文聯、作協;云南省129個縣市文聯、作協;在全國有選擇性地贈送地方文聯和大專院校圖書館等。
五、與《37℃詩刊》有關的主要詩歌活動 《37℃詩刊》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的全省性詩會十四次。 第一次 || 《37℃詩刊》首次詩會:于2015年4月11-12日在楚雄舉行在楚雄師范學院圖書館舉行。有來自大理、玉溪、昆明、楚雄多地的詩人和大學教授、大學生50余人參加詩會。 第二次 || 2015年5月19日-21日,《37℃詩刊》“望蒼山,向洱海”大理詩會,先祥云,后大理,一波三折。 最后將讀詩地點選擇在洱海濕地公園,此次詩會以天設地造的大自然為舞臺,讀出了《37℃詩刊》氣度、視野和情懷,有來自怒江、臨滄、大理、楚雄的30多位詩人參加。 第三次 || 《37℃詩刊》帕男讀詩會,于2015年7月11日在中國書畫院彝人古鎮創作基地舉辦,開創了“我愛我詩我讀我詩”的新局面,而且直接證明了詩歌“無功利可言”命題的成立。來自省外和楚雄本地30多位詩人參加了此次詩會。 第四次 || 《37詩℃刊》花好月圓中秋讀詩會, 于2015年9月26日在彝人古鎮V度書吧舉行,在此次讀詩會上,帕男確定了《37度詩刊》辦刊理念和要達到的高度:《37℃詩刊》不是楚雄的,而楚雄只是出發的地方,也就是《37℃詩刊》的零公里處;《37℃詩刊》不是一個流派,而是一個團隊;《37度詩刊》或詩會,初衷就是要讓所有愛詩者參與,不論地域、民族、年齡、性別;包容,尤為重要,只有包容可以贏得生命力,這是《37℃詩刊》必須擁有的高度,包容就是包容詩人選擇的敘述方式,不論他是先鋒的,還是傳統的,抑或是打油詩。來自昆明、大理、玉溪的50多位詩人參加了此次讀詩會。 第五次 || 2016年5月3日至5日,“激情三月·相約牟定”暨楚雄州“第十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大型主題詩會在牟定縣舉行,來自《詩刊》《十月》《詩選刊》等著名詩歌雜志的主編、編輯、詩人100余人參加了詩會。 《詩選刊》雜志社社長、詩人簡明,《十月》雜志社詩歌編輯、詩人谷禾,《詩刊》編輯、詩人王單單、省作協副主席《云南日報》文化生活部主任李開毅,《邊疆文學》雜志社編輯、青年作家田馮太,中國詩歌聯盟力量會會長、詩人周漁,《春城晚報》編輯、青年詩人張翔武,“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發起人帕男等編輯和詩人,在座談會上分別介紹和交流了詩歌創作的經驗以及當前詩歌創作的形勢和存在問題,暢談在牟定采風的感受。 第六次 || 2016年10月22日至24日,《37℃詩刊》成功舉辦云南首個“帳篷詩會”,由《37℃詩刊》和五臺山生態旅游莊園聯合舉辦,本次詩會的主題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來自昆明、玉溪、大理和楚雄本地詩人40余人參加詩會,座談會上詩人們探討了云南詩歌發展的當下與未來。 第七次 || 2017年 4月2日-4日以“放歌‘一帶一路’,放歌春天,放歌灣碧移民新生活”為主題的楚雄州第十一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灣碧記憶主題詩會”在灣碧鄉舉行,來自新加坡、北京、云南、四川、湖南等地的100余名詩人參加了詩會。詩會期間,還開展了中國——新加坡“一帶一路”詩歌論壇和詩歌朗誦會。來自《詩刊》《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編輯和新聞媒體代表作了發言,對楚雄詩歌走出國門,加強與世界的交流與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 第八次 || 由《37℃詩刊》、雁塔文學社組織的"春天,我們一起來讀詩·詩話青春"主題講座,于2017年4月26日在博文樓109室舉行。活動邀請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詩人帕男為主講老師,青年詩人淘米、楚小喬、陳東、李恒生先生、文心詩社主要骨干以及部分楚雄詩人40余人參加活動。 第九次 || 《37℃詩刊》麗江“陽光悅讀”詩會,于2017年7月8日-10日在麗江永勝縣陽光莊園舉辦,來自四川、云南兩省77人出席了詩會。詩會的主題是:看三川交匯、踏程海碧浪、尋邊屯舊跡、品麗江干紅。 第十次 || 《37℃詩刊》云木香之約·滇中藥谷帳篷詩會,于2017年9月15-17日在楚雄州牟定縣颯馬廠舉辦,來自四川、重慶、浙江、黑龍江、遼寧、湖南等省市200人參加了詩會,這次詩會的主題是:以詩歌助力精準脫貧,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高歌頌黨恩、共筑中國夢,以飽滿的激情迎接黨的十九代勝利召開。此次詩會首次向4個集體單位和16名同志頒發了“《37℃詩刊》突出貢獻獎。 獲獎單位: 牟定縣文聯 祥云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楚雄康龍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書畫院彝人古鎮創作基地 獲獎個人: 胡正剛 張尚鋒 許文舟 關正平 和慧平 陳 冬 起云金 趙美紅 楊 鋒 藍雪兒 莫開高 陶 芬 普藍依 王艷霞 楚小喬 李玉超
頒獎原則: 1、與《37℃詩刊》有關的詩人; 2、對《37℃詩刊》提供幫助的人; 3、在詩歌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人; 第十一次|| 第十二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會·激揚青春”主題詩會,于2018年3月31日在楚雄師范學院圖書館舉行。此次詩會共有來自麗江、大理、昆明、楚雄等地的詩人60余人參加詩會。此次詩會讓我們再一次見證了詩歌的魅力,在物質上,我們是匱乏的,我們拿得出來的只有詩歌,在精神上,我們非常富有,用詩歌來裝點自己的生活。 第十二次 || 《37℃詩刊》“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主題詩會,于2018年4月22日在牟定金喜鵲山莊舉行,30余人參加了本次詩會。詩會慨嘆的不是“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那份清愁,而是感受櫻桃熟了的美好。 第十三次 || 《37℃詩刊》“故鄉的故事詩會”,于2018年10月6日舉行,來自麗江、昆明、楚雄三地詩人、音樂人30人參加詩會,彝人組合樂隊、著名歌手沙瑪學鋒、音樂人石頭為詩會傾情獻唱。 “故鄉的故事”詩會這個名稱并非隨意而為,還在中秋和國慶雙節里,中秋節的是團圓節,也是思鄉的節日,故以“故鄉的故事”為主題恰如其分。帕男舉辦這次詩會的意義在于:“當有的人正在裝逼的時候,我們卻早已忘記了裝逼那個時代。愛詩歌是裝不出來的......”言下之意,參加詩會的人都是“因為愛所以愛”。 第十四次 || 《37℃詩刊》大理楚雄詩友聯誼活動,2018年10月13日在楚雄市紫溪彝村舉行,兩地詩人共話詩歌創作心得,以詩會友,增進友誼。詩人帕男、和慧平、淘米、云南過客等詩人參加了聯誼交流活動
第十五次 || 《37℃詩刊》“有一種時髦叫隱居”文友采風活動,于2018年10月20日在紫溪山隱居舉行。我們認為,真實的社會更多的應該是平凡,有喜有哀,有起有落,更多人可以承受,慨然面對,同時也有少部分人選擇逃避,只是有文化的人叫它“歸隱”,而一介平民則叫“夾起尾巴做人”,不需要躲進深山老林,除非遭遇天災人禍。 世界繽紛,人各形色,若真無奈,選擇了隱居,難說這是最好的自我療傷,也總比尋死覓活、仇視一切、打打殺殺,把世界搞得烏煙瘴氣要好。
六、《37度詩刊》機構組織
首席顧問:朱零(著名詩歌編輯、詩人) 首席評論員:苗洪(詩歌評論員) 首席美編:吳居右(楚雄藝術劇院舞臺美術) 名譽總編輯:簡明(《詩選刊》雜志社社長) 總策劃、總編輯:帕男 副總編:關正平 主編:藍雪兒 副主編:冰靈、周漁 編輯:楚小喬、淘米、張三瘋、和老邪、荒原雪城、郭秀玲、超玉李、寒狼、蓮香依然、 葉子、知更、阿卓日古 特約編輯:韓昕余(新加坡)、周 漁(四川)、宋清芳(山西)、鍵如風(云南)、 劍東(黑龍江)、林育輝(福建)、朱仁鳳(江西)、孫玉平(吉林)、馬啟代(山東)、瑤人(廣東)、籬笆(湖南) 駐刊評論員:楊榮昌 編 務:淘米、楚小喬、蓮香依然、陳濤
七、《37℃詩刊》欄目設置
(一)欄目設置 37℃叫獸開篇(總編輯語) 37℃星推薦 37℃特別人物 1、37℃色戒(顏色詩歌) 2、37℃瘋言瘋語(自語詩歌) 3、37℃在巔峰(高度詩歌) 4、37℃潔與節(純詩歌) 5、37℃男根崇拜(硬詩歌) 6、37℃自由賣場(詩人自選) 7、37℃醉紅顏(女性詩歌) 8、37℃他方(入侵詩歌) 9、37℃畫地為牢(地域詩歌) 11、37℃全民**(大眾詩歌) 12、37℃水吧(詩人自擂) 13、37℃大過堂(詩歌評論)
第 第二部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州大型主題詩會”
“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州大型主題詩會”,是由楚雄文學院院長、楚雄威楚文學院名譽院長、楚雄州文聯專職副主席、著名詩人帕男于2004年創立并啟動的詩歌活動品牌。, 詩會意在推動和繁榮楚雄乃至云南詩歌創作、增進詩歌作者友誼,讓楚雄詩人以詩言志、以詩會友。 詩會依然秉持純民間性質,首先遠離那種繁文縟節的各種請示、報告、指出、強調、要求,詩會舞臺自然天成,不設主席臺,不留“官位”, 其意義在于秉承“平民化”的理念,摒棄詩歌是高高在上的“貴族文化”的偏執認識,人人都可以平等交流、對話;同時強調詩歌的原創性。 詩會至今已成功舉辦12屆。每一屆活動都有不同,從開始的只有楚雄詩人參加發展到全省詩人參加,到現在全國各地活躍在一線、有一定成就和知名度的詩人參加,質的提升,有力推動了楚雄詩壇的發展和壯大,并在云南詩壇,乃至全全國展現出了其極具特色的品牌魅力。
第三部分 帕男 :一個給詩歌真愛的人
帕男,男,本名吳玉華,又名楚天行、楚歌、瀟湘孤客、一勺,瑤族,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歷任湖北十堰電臺記者、編輯,云南《楚雄日報》副刊部副主任、晚刊部主任(《楚雄晚刊》主編)、楚雄同圖傳媒公司總經理、楚雄文學院院長。主任記者、楚雄州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楚雄州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武定萬德鄉副鄉長(兼任)、楚雄州文化局副局長、楚雄州文體局副局長、派駐武定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總隊副總隊長,連續兩年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優秀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政協楚雄州九屆、十屆委員會委員、常委、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現任楚雄州文聯專職副主席、楚雄州作協副主席、省文聯委員。有作品在《中國作家》《詩刊》《海外文摘》《人民日報》《詩選刊》《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中國詩歌》《新加坡詩刊》《云南日報》《當代文學》等刊物發表。50多件作品獲獎。 著有詩歌、散文、報告文學20余部。詩歌《一片森林的死去》獲中國首屆城市文學二等獎,《帕男詩選》獲第十九屆魯黎詩歌獎、第十九屆柔剛詩歌獎提名獎,報告文學《背負哀牢》獲第四屆“中華大地之光”征文特等獎,《大愛如紅》等5篇散文獲云南報紙副刊好作品二等獎,長卷散文《天地之孕》、長篇報告文學《裂地晶天》分別獲首屆、第二屆楚雄州馬纓花文藝獎(政府獎)一等獎,《帕男詩選》獲第三屆馬纓花文藝獎二等獎;被著名文學評論家苗洪跟蹤研究五年,特地為其撰寫了80多萬字3部評論專著及200余篇散論;中南大學教授、著名作家、評論家聶茂博士為其撰寫了《帕男論》;中國力量詩歌聯盟為其組織了一次集體評論,20余人參加評論,共撰寫評論40篇。 對于已經走出云南的帕男來說,他所形成的影響力與有兩大沖擊波,一個是個人著作較為豐盛,著有詩歌、長卷散文、報告文學20余部。另外一個就是帕男還做了大量推動詩歌藝術發展的活動,典型的有:創辦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大型主題詩會”,是每年一屆的全國性的詩會,迄今為止,已經成功地舉辦了十一屆;創辦了《37°C詩刊》,并成功舉辦了十五次全省性詩會和聯誼交流活動。
第四部分 詩會和《37℃詩刊》的影響
1、云南省委宣傳部評價:
“積極組織文學活動,拓展文學發展渠道。”連續舉辦十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大型主題詩會”,分別在楚雄、祿豐、永仁、大姚、牟定等縣市舉辦。歷屆都邀請到全國著名詩人和編輯參與,逐步成為云南詩歌界的盛會。”
楚雄州知聯會年度報告評價: 州知聯會文化衛生組副組長吳玉華“關于評出楚雄新八景留住楚雄鄉愁記憶的提案”,在政協楚雄州九屆五次會議上被評為優秀提案,其個人專著《滇,我的那個云南·云南生態文明記》、《芳澤無加》、《火之韻》、 《俚語湘南》等作品總字數達 150 萬,在書寫楚雄人文、宣傳楚雄文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連續策劃組織舉辦了10 屆 “我與春天有個約會”大型主題詩會,邀請全國、全省近百名詩人參加詩會,在全國文學界反響強烈。
評論界的評價: 帕男相對于楚雄,相對于云南的影響力,至少形成了四大“沖擊波”的基礎。 帕男沖擊波形成基礎之一:以堅持不懈的努力進行文學創作及其詩歌創作。這種努力使他成為云南少有的多產作家及其詩人之一帕男從事文學創作30多年,出版詩集、長卷散文集,長篇報告文學集等書籍20余部。 自2014年開始,先后在《詩刊》《中國作家》《中國詩人》《詩選刊》《海外文摘》《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新加坡詩刊》《當代文學》《人民日報》《云南日報》等大報大刊發表作品。 帕男沖擊波形成基礎之二:帕男除了堅持不懈的進行詩歌創作之外,還積極組織舉辦20余次全國性詩會活動,為帕男影響力的擴大奠定了有力基礎。帕男號召和團結了一批活躍在當下楚雄詩壇乃至州外的詩人們,以團隊的力量,邁著堅實的步伐已經走出了云南,走向全國,成為了中國詩歌隊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一批詩歌作品登上了《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中國作家》《民族文學》《詩歌月刊》《星星詩刊》《詩選刊》《火星》《海外文摘》《邊疆文學》《滇池》《云南日報》等大報大刊。 在帕男所組織舉辦的各種活動中,比較出名并形成品牌的是兩大民間詩會,一是“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楚雄大型主題詩會和《37度詩刊》詩會。一個民間詩會的長久不衰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必然要得到有全國、全省廣大詩人參與,參與就是最大的支持。而帕男以他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了一些有識之人,愿意出錢出力舉辦詩會,感召了一批又一批中國詩人,愿意義無反顧的奔赴他組織的詩會。 帕男沖擊波形成基礎之三:帕男個人作品屢次被評論家作為評論對象及參照,為帕男走出云南奠定了理論基礎。近10年來,帕男創作了兩千多首詩作,被著名文學評論家苗洪跟蹤研究5年,特地撰寫了70余萬字的三部專著分別是《一個瑤人的圣經帕男詩傳》《中國詩歌通古斯大爆炸和走出韜光養晦的帕男》《致命的失語與覺悟帕男詩論》;中南大學聶茂博士為其撰寫了《文學場域中的民族書寫帕男論》;20多位評論家集體撰寫了《帕男的N個面》(評論集),由【中國力量.詩歌聯盟】一百多家公眾平臺,開展的“百號共評”活動,對帕男詩歌展開了全面地評論,這一現象在中國詩壇極為少見。 帕男沖擊波形成基礎之四:詩人以獨特的創作手法,對美國自白派詩歌進行大膽的改進與創新,成為具有特別重要東方自白意義的后自白派詩人代表。著名評論家苗洪曾經一針見血地評價過帕男詩歌:帕男在他的大部分詩歌中都似乎是在無意識或有意識的層面討論過社會覺悟程度與個人覺悟程度的問題,本來這種對于世界覺悟的喚醒意識可以促使他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可是他卻同樣錯過了這么一個極其有利的機會。因為在詩歌創作中他選擇的覺悟方針,既不是為了社會的進步及其個人覺悟的成長和提高,而是他選擇了一個“覺悟與偏見”的方針來探討覺悟程度。 社會評價: 《37度詩刊》強調斗爭性、反抗性,堅定不移地捍衛詩歌尊嚴。 《北京文學》編輯部主任張頤雯說,看到《37詩刊》讓我很吃驚,一個小地方的詩刊,卻有那么寬廣的視野,少有。我以為小地方的刊物,都是發表本地的幾個詩人的作品,而《37詩刊》發的作品不但全國,還有海外詩人的作品。這個確實很震驚。 《37詩刊》欄目也取得很有意思。 《鳳凰網》讀書頻道主編嚴彬說,《37詩刊》刊登的詩歌很好,像推出了90后一個彝族小女孩的詩歌,她的詩歌寫得很棒,很好。 帕男、藍雪兒、楚小喬、淘米、陳冬、普藍依、王艷霞等詩人兩度(2017、2018年度)入選《中國詩歌》全國民刊詩選。
第五部分 接受專訪
從2016年11月10日,中國詩歌網云南頻道為帕男做第一期專訪開始,由于反響強烈,繼而一發不可收拾,到最后一共做了10期。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正在專訪系列,計劃10期,到目前為止已做了5期。
(一)中國詩歌網專訪目錄 1、詩歌的春天就在行走的路上——就楚雄詩歌發展專訪帕男系列一 2、談想象共同體之下的中國詩歌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二 3、我的任務是寫詩——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三 4、期待中國詩歌下一個**時代的到來——詩人帕男專訪系列四 5、詩人激情之后的孤獨注定是豪華的封閉——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五 6、宣導和弘揚詩歌的"場所精神"——詩人帕男專訪系列六 7、關于新時期詩歌文學主題與主流文學的辯證思考——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七 8、中國詩歌被本土語境所桎梏的詩歌語言——詩人帕男專訪系列八 9、詩歌需要對話——詩人帕男專訪系列九 10、詩會,詩人的趕場與號角——詩人帕男專訪系列十
(二)中國詩歌在線專訪目錄 1、【對話帕男】關于中國現代詩歌流變中的美學分析 2、【對話帕男】如何理解詩歌的哲學化敘事 3、【對話帕男】這是個優秀詩歌容易被淹沒的時代 4、【對話帕男】帕男關于女鬼與病毒的聯想 5、【對話帕男】如何對待詩歌創作中的唯心主義論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