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發表于: 2025-6-5 18:20:1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相呼相應洞庭闊 一曲長歌楚水西 ——2025端午孔子屈原后裔汨羅江對話走筆


“尼山圣脈千年潤,汨水離騷萬古流”。2025年5月的汨羅江,碧波蕩漾,艾葉飄香。汨羅江上,來自世界各地的24支龍舟隊馭水飛舟,即將在龍舟故里逐浪爭鋒。汨羅江畔,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的屈子書院,香霧繚繞、龍光迸射,圣人孔子和詩祖屈原后裔一場跨越兩千多年的文化對話開啟。

琴音溯千古,文脈匯雙流

屈子書院沅湘堂內,一片莊嚴肅穆中,一首二胡曲《離訴》悠揚響起。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學會成員何小米端坐臺上,琴弓起落間,樂聲漫過堂內兩百余席,既訴說著屈大夫“長太息以掩涕兮”的時代悲歌,亦傳遞著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時空感悟。參與對話的兩位重量級嘉賓從容落座:一位是孔子后裔、儒家文化的當代使者、世界儒學大會原秘書長、中國孔子研究院原副院長孔祥林先生,被稱為“行走的儒家文化百科全書”;一位是屈原后裔、楚騷精神的詩意傳人、中國詩歌春晚總策劃、北京著名詩人、辭賦家屈金星先生。

“維歲乙巳兮,節屆端陽;孔屈后裔兮,共祭羅湘;泗水鐘靈兮,汨水湯湯;尼山懷哲兮,玉笥凝芳;詩禮相承兮,德澤八荒;仁忠同源兮,萬古傳揚;弘道繼志兮,華夏共襄;祀典虔誠兮,來格來嘗。尚饗!”對話開始前,在汨羅江畔屈子祠,由兩位屈孔后裔主祭,舉行了古樸莊重的“祭屈大典”。之后,在古銀杏樹下,孔祥林與屈金星分別將取自曲阜泗水、汨羅汨水的清泉匯入青銅禮器,澆灌象征文脈傳承的“中華詩歌圣樹”??紫榱忠浴百x詩作歌、迥秀風煙”表達祝福,采唐駱賓王詩“風煙標迥秀,英靈信多美”,宋黃庭堅詩“萬卷藏書宜子弟,十年種木長風煙”。屈金星以“滋蘭樹蕙、栽木柱天”表達期許,語出屈原楚辭“滋蘭九畹,樹蕙百畝”,楊昌濟公對聯“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簡短的祝福語,內涵豐富、底蘊深厚。

“哀郢失孤忠,三百篇中,獨宗變雅開新格;懷沙沉此地,兩千年后,唯有灘聲似舊時”。懸掛在屈原書院中廳正門、先賢郭嵩燾公撰寫的這副楹聯,以宏闊視野、千鈞筆力,拉孔子、屈原兩位泰斗“同框”,這是機緣巧合,更是孔屈文化、思想、情懷的同頻共振。

江河澎湃,雙圣輝映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边@次孔子屈原圣賢后裔汨羅江文明對話,是湘、魯兩地汨羅、曲阜市政協聯合主辦的文化盛事,以“孔子屈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為主題,通過對話與交流,讓更多的人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孔子屈原精神的獨特魅力,是貫徹落實“兩個結合”的生動實踐。

二胡曲余音裊裊,沅湘堂一片肅穆。中國屈原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科技大學教授吳廣平,以地道汨羅方言開始主持對話:“今日之會,既是北孔南屈的隔空執手,更是文明長河的重溯與開新?!?br />
這場跨越兩千三百多年的對話,以時空為河、血脈為舟、文化為楫,映照出傳統與當代的雙重輝光,在歷史長河中劃出新的道道波紋。

汨羅與曲阜:文化源流的南北交響。曲阜,孔子故里,儒家文化發源地;汨羅,屈原殉國地,被譽為“藍墨水的上游”。中華文化根脈在這里孕育出了兩條壯闊的河流:一條是曲阜杏壇流淌出的理性之光,一條是汨羅江故道奔騰的浪漫詩情。“北孔南屈”,共同滋養華夏文明。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曲阜地處魯國,是為西周制禮作樂周公的封地,因此與京師一樣具有最發達的文化,曾有“周禮盡在魯矣”的時評。正是這豐厚的文化土壤,才造就出孔子這樣的文化巨人。談及曲阜和先祖,孔祥林先生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曲阜的厚重像青銅器,汨羅的靈性就像汨羅江水——它是液態的詩歌、詩歌的瓊漿、流動的《離騷》。作為汨羅市的第一位榮譽市民,屈金星先生說,“我每次來汨羅都要取一壺江水帶回北京,喝了汨羅江的水,我就有了靈性,有了詩興。汨羅江的水是藍墨水,是詩意的水。”

圣人孔子與詩祖屈原:思想與文學的雙峰并峙。仰望中華文明星空,有兩顆星辰格外耀眼。孔子和屈原是中華文明星空中的“雙子星”??鬃印叭f世師表”,是儒家思想奠基者,“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屈原“光爭日月”,是中華詩祖,“宏開華夏詩歌史,獨立東皇太乙前”。

“孔子開創的儒家學派,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

孔祥林旁征博引、縱論古今中外:哲學上,孔子重人道,輕天道,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造就中國輕宗教、重人文的文化特質。而比孔子晚出生82年的西方哲人蘇格拉底認為一切都是神創造和安排的,造就了西方重宗教的文化特質。宗教是人類幼年的記憶,從孔子開始中國就跳出了宗教的窠臼。道德修養上,孔子主張仁者愛人,提倡仁義禮智信、孝悌廉恥忠、溫良恭儉讓等倫理道德,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立而立人,己所達而達人”,造就了中華民族仁愛萬物、誠實守信、重義輕利、殺身成仁、孝敬父母、忠于國家等美德,塑造了中國人的精神品格,構建了東亞文明的價值基礎。

“與孔子的思想體系不同,屈原開創的楚辭傳統為中國文學開辟了全新的境界”。屈金星慷慨陳詞:屈原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將個人命運與家國情懷熔鑄成瑰麗的詩篇。楚辭中那些飛騰的想象、香草美人的象征、對天地自然的追問,都展現了中國文學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度?!峨x騷》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這樣的詩句,不僅開創了浪漫主義先河,更樹立了中國文人的人格典范。

“孔子以理性構建文明根基,屈原以激情拓展藝術疆域。一個為中華民族確立了道德坐標,一個為華夏文學開辟了審美維度。這種思想與文學的雙峰并峙,正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敝鞒秩藚菑V平的點評,總是一語中的、畫龍點睛。

高端對話:“歷史還原”和“時代轉軌”

汨羅江的碧波里,閃耀著兩千年的《天問》;曲阜城的暮色中,回蕩著三千弟子的弦歌;中華歷史長河的河床上,沉淀著五千年文明的密碼。孔屈后裔的高端對話,在主持人的精心引導下,漸入佳境,由最初的“歷史還原”趨向“時代轉軌”,被賦予新的闡釋維度——歷史不再是塵封的典籍,而是流動的江河,在新時代的河床上奔涌向前,彰顯出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孔子和屈原:“仁政”與“美政”的兩大典范。“博學,并不能使人智慧”“一個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赫拉克利特語)。吳廣平提出,當我們談論孔子和屈原時,除了他們杰出的文學成就,更不應忘記他們作為“政治家”的成功實踐、卓越思想和高潔情操。

即使以世俗的眼光,我們也不能否認,孔子和屈原是優秀的政治家。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擔任魯國司寇,“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據《史記·屈原列傳》記載:屈原擔任楚國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然而,讓孔子和屈原作為政治家流芳百世的,更是他們先進的政治理念與高尚的政治品質。“旨遠辭高,同風雅并體;行廉志潔,與日月齊光?!?br />
孔祥林闡述先祖孔子主張的德治思想,其核心是以道德教化來實現社會治理,德治、禮治與法治三結合,德主刑輔,禮法合治。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也正是當代追求“共同富?!钡睦碚撛搭^。

屈金星闡述先祖屈原在楚懷王時期推行的“美政”,其本質就是打破世卿世祿,主張“明法度”“重賢才”??鬃右缘赖陆袒瘶嫿ê椭C社會,屈原以法治改革追求公平正義;孔子主張漸進改良,屈原力主激進變革,雖有不同,但他們的政治理想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天下大治。

“知其不可而為之”、至誠至純的道德追求,是孔子與屈原留給后世最珍貴的精神遺產。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內在的道德情感,禮是外在的行為規范。二者猶如車之兩輪,缺一不可。仁者愛人,這是道德的本源;克己復禮,這是道德的實踐。孔子強調“政者正也”“為仁由己”,將道德自律視為人格完善的根本途徑。屈原的道德追求更具理想主義色彩:“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這種寧死不屈的道德堅守、“雖體解吾猶未變”的道德定力、“伏清白以死直”的精神氣節,加諸孔子的“政者正也”“為仁由己”,正是當前一體推進“三不”,實現“不敢腐”“不能腐”向“不想腐”轉變的動力源泉。

孔子和屈原:中國教育的兩大先驅??鬃有訅O教,弟子圍坐,“如沐春風”;屈原任三閭大夫,“掌王族三姓,以教胄子”。兩位先賢,一個開創私學之風,一個革新貴族教育,共同奠定了中華文明的教育根基。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首創私學,打破“學在官府”的壟斷,將教育擴大到民間,開民之智,力圖培養能夠推行自己政治思想的高端人才?!翱组T十哲”之一的子夏據此提出“學而優則仕”,這在當時是一個革命性口號,它打破貴族世襲制度,為平民提供公平競爭的平臺。屈原《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倡導質疑精神,《離騷》“紉秋蘭以為佩”采用象征手法教學,“以詩化育”,用香草美人的意象,將道德教育轉化為審美體驗,與儒家“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的系統育人路徑異曲同工。前者以儀式感傳承倫理秩序,后者以詩性思維激發創造力。這一“實”一“虛”的教育實踐,共同構成中華文化“剛柔相濟”的育人體系。從孔子的“杏壇弦歌”到屈原的“蘭臺授業”,中華文明的教育智慧始終兼具普惠性與超越性。今天我們推進教育現代化,既要像孔子那樣堅守“有教無類”的公平底色,也要如屈原般守護“獨立不遷”的創新靈魂——讓每一間教室,都成為孕育君子人格與詩意心靈的文化沃土,讓“北孔南屈”的教育之光,照亮中華民族的未來征途!

游歷精神:現實關懷與超驗追求。兩千五百年前的塵土路上,孔子的車輪碾過中原的溝壑,十四載顛沛,陳蔡之困、匡地之厄,霜雪浸透麻衣,卻將“仁者愛人”的星火燃成燎原之勢;兩千三百年前的汨羅江畔,屈原的竹杖叩擊楚地的泥濘,放逐之痛、故國傾覆之殤,荊棘刺破赤足,卻讓“舉賢授能”的理想化作《離騷》《九歌》的璀璨詩行。

孔祥林認為,先祖孔子周游列國,表面是政治求索,實則是“游藝”與“游心”的統一。他率弟子“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沂水之濱的游春中體悟生命詩意;過泰山側見婦人哭于墓,由“苛政猛于虎”的現實觸發仁政思考。這種“行萬里路”的周游,既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也是“君子不器”的人格修煉——就像《論語》中“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行走山水間,即是道德課堂。

屈金星認為,屈原“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這種超越現實的“遠游”想象,是楚地巫覡“交通天地”的詩化表達!但屈子的“遠游”超越了巫術儀式——他“覽冀州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在想象中丈量宇宙;“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于遨游中尋找精神歸依。這種“游”不是逃避,而是以超越性的視角審視人間苦難,恰如《離騷》“周流觀乎上下”的叩問,是用腳步和想象共同書寫的生命哲學。

站在先賢以血淚鋪就的文明長階上,或許不必復制、重蹈他們的苦難,卻可以另一種方式延續那份“行路難”的精神跋涉——我們不妨讓當代年輕的學子走出書齋的蔭庇,走進田間地頭,觸摸稻穗低垂的謙遜;走入社區街巷,聆聽市井喧嘩中的人間冷暖;避免巨嬰呵護、過度保護,讓他們經歷實踐的摔打、社會的磨礪,為青春的羽翼添一片承載風雨的堅硬翎毛。

千年回響,歷史上5次對話的精神圖譜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睔v史上文化人的孤獨,在發黃的冊頁里觸手可及、觸目可見。文明的對話,成了奢侈品。輕敲中國數千年文化史陡峭的回音壁,依稀能聽到幾聲淡淡的回響,每一次回響,都韻味綿長。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獲得魯昭公的支持,一車二馬千里迢迢到洛陽,向掌管王室典籍的大學問家老子問禮。臨別之際,老子贈言孔子“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老子把修身慎言作為一份寶貴的禮物,贈給了孔子。孔子從中應該是領悟了很多,因為惜字如金的《史記》專門記了一筆:“孔子自周反于魯,弟子稍益進焉?!?br />
公元前278年,屈原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在人生最落魄的時候邂逅漁父。面對漁父“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的勸諫,屈原沒有選擇“和光同塵”,而是慨然作答:“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兩千年來,屈原在洞庭湖畔、汨羅江邊上下求索的偉岸身影,定格在中國古代史的璀璨星空,讓“哀民生之多艱”的浩嘆,一直叩問著一代代執政者的靈魂;定格在中國文學史的輝煌前頁,讓“汨羅江成為中國藍墨水的上游”;定格在中國清廉史的“開山之巔”,讓“廉潔”文化、“美政”思想的春雨滌蕩著政壇、官場的污濁。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漁父”,作為一個原型或者母題,表達超脫曠達之“意象”,從《楚辭·漁父》發源,貫穿了整部中國古代文學史。

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風華正茂、初出茅廬的杜甫,在洛陽第一次遇到名滿天下、賜金放還的詩仙李白,揮筆寫下“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椿|陌上,驚動洛陽人”。千年之后,依然能夠感受到李白驚為天人的風采,依然能夠感受到青年杜甫對心中偶像的無限崇拜。一千兩百多年后,聞一多把這次相遇稱為“青天里太陽與月亮走碰了頭”。

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由南宋著名理學家、文學家呂祖謙邀集,在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鉛山縣鵝湖鎮)鵝湖寺舉行“鵝湖之會”,意圖調和朱熹和陸九淵兩派爭執。實質上是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和陸九齡、陸九淵兄弟主觀唯心主義的一場爭論。這是中國哲學史上一次堪稱典范的學術討論會,首開書院會講之先河。

“相呼相應洞庭闊,一曲長歌楚水西”。文化的江河從不囿于單一河道。2025年端午,圣人孔子和詩祖屈原后裔在汨羅江對話,為我們烹制了一席底蘊深厚的文化盛宴。這場跨越時空的深度交流,不僅讓“北孔南屈”從歷史符號變為文化交融,更是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明碰撞中激蕩出更加壯闊、更加遼闊的波瀾,合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不竭力量!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孫佳彧
發表于: 2025-6-19 06:13:19 | 只看該作者

山東省曲阜孔子廟引旅行人。

IMG_20250618_081357.jpg (451.44 KB, 下載次數: 21)

IMG_20250618_081357.jp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山東

山東

主題:1473 | 回復:2400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