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780.31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2 上傳
長河快訊:當端午的艾草香漫過肥城老城曹莊的大街小巷,當長河的詩韻在千年文脈中激蕩出新的浪花,5 月 31 日,“詩意曹莊?第五屆長河文學獎” 頒獎典禮在曹莊 “詩意廣場” 盛大啟幕。這場由北京長河文叢編委會、山東省寫作學會聯合主辦的文學盛會,以 “詩行大地、和美曹莊、華典長河、面向大?!?四個篇章為經緯,串聯起文學與鄉土的深情對話,讓曹莊這片土地成為當代詩歌與鄉村文化振興的精神坐標。
02 主持人.jpg (413.65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3 上傳
曹莊的晨光里,鑼鼓聲與《詩經》和楚辭的韻律悄然和鳴。中國作家協會第六屆副主席黃亞洲、中國詩歌學會駐會副會長劉向東等數十位文學界、翻譯界、批評界人士與全國各地的詩人、學者們一起,共同見證了這一難忘的盛典。山東省寫作學會會長韓品玉以學者視角闡釋 “文學與地域共生共融” 的命題,泰安市文聯主席鹿鋒將泰山的雄渾與汶水的靈秀融入致辭,肥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海峰則點明 “詩歌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關鍵作用”—— 當黃亞洲、劉向東、燎原、耿建華、韓品玉、卜寸丹、鹿鋒、李海峰、李曉等嘉賓共同啟動儀式裝置,長河文叢的 LOGO 如詩眼般在背景屏綻放,象征著這條以 “傳承文學尊嚴” 為初心的民間文學河流,正從黃河入??诘氖讓妙C獎地奔涌至齊魯腹地,成為連接鄉土與世界的精神紐帶。
16開幕.jpg (286.5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4 上傳
23特別獎.jpg (457.35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4 上傳
頒獎現場,高粉江《滾燙的大地》、李林《芒種》等 5 部作品斬獲特別獎,以鄉土敘事照亮文學曠野;紫藤晴兒《火焰玫瑰》、閆曉光《在人間,愛一首詩》等 8 部現代詩集獎作品,則以新銳姿態展現詩歌的當代生命力。值得一提的是,貴州詩人喻子涵通過視頻傳來的答謝辭中,那句 “文學不是孤島,而是根系深扎的大地”,恰是長河文叢十年堅守的注腳 —— 從拒絕參評費的純粹初心,到三級評審機制的專業堅守,這個民間獎項始終以 “草根文學凈土” 的姿態,在商業浪潮中錨定主編馬啟代倡導“為良心寫作” 的航向。
31現代詩集獎.jpg (469.38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9 上傳
43 新銳詩集獎.jpg (453.48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9 上傳
當肥城市舞蹈家協會的少兒們以《遇見繁花》的舞姿演繹文字的天真,當周煒綺用肢體語言在《世界贈與我的》中詮釋詩歌與世界的對話,曹莊的老墻仿佛成為流動的詩箋。山東快書《武松打虎》讓古典詩詞與傳統曲藝碰撞出火花,杜尊平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則唱響肥城 “世界最大桃園” 的詩意圖景。更動人的是書畫贈送環節:著名詩人徐敬亞題寫的 “詩意廣場” 書法作品、中詩網總編周占林的書法作品與山東詩人書畫研究院高澤遠、趙東平兩位副院長的書畫作品一起落地曹莊,讓筆墨丹青與鄉土文脈完成跨時空握手。
34 詩意廣場.jpg (357.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6 上傳
74 簽約.jpg (445.44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7 上傳
37.jpg (230.56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7 上傳
50散文獎.jpg (500.94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0 上傳
在 “和美曹莊” 篇章,浙江武義壇頭村與曹莊村簽訂《詩意鄉村共建協議》的場景尤為矚目。壇頭詩歌村詩人雪鷹與曹莊村長石立攜手簽約,這對南北呼應的 “詩歌鄉村”,將以 “詩旅融合” 模式探索鄉村文化振興新路徑 —— 正如壇頭村因中國當代詩人檔案資料陳列館和馬啟代詩歌月聞名遐邇,曹莊正以 “詩意廣場” 為支點,傾力打造詩歌長廊、長河名人館和長河圖書館,讓文學成為激活鄉村活力的密碼。當長河詩群詩人郝俊美與朗誦家王勇共誦木子的詩歌《壇頭之光》,詩句里 “田廬文旅風生水起” 的圖景,恰是文學賦能鄉村的鮮活注腳。
57古典詩詞獎.jpg (324.78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38 上傳
62小說獎.jpg (496.5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1 上傳
65 學術獎.jpg (490.24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1 上傳
“平仄為舟,打撈傳統詩詞的月光”—— 山東大學教授耿建華揭曉的古典詩詞獎中,張舒雅《馨月集》、徐學利《云夢楹聯 泰山百景》等作品,讓《詩經》的韻律在當代曹莊重煥生機。而長篇小說獎得主遲玉紅《一池墨香》、王公學《泥光》構建的文學世界,與學術著作獎《自從天地來》《讀詩簡史》等理論成果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長河文叢 “文本品質 + 人文關懷” 的立體版圖。
77 書展.jpg (432.9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2 上傳
最富象征意義的當屬 “面向大?!?篇章:十所高校翻譯家聯手打造的首套 “長河雙語詩典” 首發式上,李正栓、張智中兩位翻譯家為詩集揭幕,英、法、日、韓等語種的譯本預示著長河文學正跨越語言邊界。當黃亞洲、朱建信、馬啟代、雪豐谷、周永、散皮、王強、閆曉光、曾春根等詩人與翻譯家合影,這場從曹莊出發的文學遠征,既扎根于 “劉書收們的鄉村慈善故事” 般的本土敘事,又以 “雙語詩典” 的姿態擁抱世界,正如長河文叢國際部的成立所預言的:“讓詩意乘著語言的翅膀,飛向更遼闊的天地?!?/font>
貢獻獎.jpg (407.64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3 上傳
端午的曹莊,長河奔涌的旋律與鑼鼓聲交織而成的音韻久久回蕩。肥城市文聯、老城街道曹莊村等單位榮獲 “特殊貢獻獎”,印證著鄉村對文學的托舉與文學對鄉村的反哺。這場激動人心的頒獎盛典,不僅是對長河文叢出版成果的檢閱,更是一次關于 “文學如何激活鄉村靈魂”的生動實踐 —— 從黃河入??诘教┥侥_下,長河文學獎如一條流動的文化血管,將詩意注入鄉土肌理,讓曹莊這樣的傳統村落不再僅是地理坐標,更成為承載民族精神流向的文化符號。 “詩意廣場”上兩條匯聚著長河詩群詩人詩篇的詩歌長廊,流淌著無盡的詩意和美好的光影。長河名人館、長河圖書館等典藏著的豐富精神財富與文學藝術典籍讓曹莊這片生長煤炭和莊稼的土地擁有了永不枯竭的文學礦藏。正在打造的兩條詩歌街也已見規模,南北街道上已有三十多位詩人成為曹莊的詩意守護者,站成了一道靚麗的詩歌風景線。難怪黃亞洲先生在長河名人館揮筆寫下了這樣的題詞:“詩歌是中國的長河,曹莊是第一碼頭”。
黃亞洲題詞.jpg (3.82 M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4 上傳
“長河奔涌,淘盡浮華?!奔钨e與獲獎者在鏡頭前定格的詩意瞬間,曹莊的天空將永遠閃耀著文學的輝光。正如主持人所言:“第五屆長河文學獎的落幕,正是下一段文學征程的開始?!?這條以詩為名的河流,終將帶著泥土的溫熱與燭光的柔軟,在鄉村文化振興的浩瀚版圖中奔涌出屬于中國當代文學的民間厚度。
03.jpg (422.01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5 上傳
11.jpg (373.18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6 上傳
頒獎典禮由泰安市文聯、肥城市文聯、肥城市老街街道辦事處、老城街道曹莊村聯合承辦,中詩在線山東頻道、山東詩人書畫研究院、濟南周三讀書會、花道人生(山東)文化創意集團和山東一鼎香釀酒有限公司聯合協辦。參加本次頒獎活動省內外的嘉賓還有崔秋立、莊偉杰、楊四平、雁西、卜寸丹、吳投文、譚踐、雪鷹、李不嫁、三色堇、老廟、張中海、趙林云、趙雪松、王長征、邵純生、李炳鋒、徐小冰、范正利、呂煊、冬雁、樂建成、雷默、管一、房建武、周海亮、眉子、陳士杰、高連剛、王娜、谷雨等作家、詩人、獲獎作者、鄉賢等。貴州詩歌學會會長南鷗驅車近兩千公里按時參加活動,成為會外一個值得銘記的詩意壯舉。
79 大合影.jpg (311.19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4 00:46 上傳
附:
特別獎 《滾燙的 大地》(高粉江) 《芒種》(李林) 《拐杖上的鳥語》(馮東海) 《劉書收們的鄉村慈善故事》(盧言學 主編) 《金黃色的悄悄話——劉山兒童詩》(劉山)
現代詩集獎 《蒼茫的回聲》(喻子涵) 《火焰玫瑰》(紫藤晴兒) 《在人間,愛一首詩》(閆曉光) 《昌平 昌平》(馬永珍) 《時光化石》(林春泉) 《每一盞燈籠里》(楊吉軍) 《昨夜的星辰》(于國華) 《喜樂的葡萄》(七月椰子) 《歲汩行吟》(董沐) 《匆匆吹過的季風》(王強) 《生命的舞蹈》(唐志平) 《看見另一個自己》(李慧) 《心跳》(潘一丹) 《鐵血紅花:致敬英雄陳鐵軍》(丘英姿) 《我的太陽·月亮·星星》(曉瑞) 《家風·國魂·我的夢》(王建軍) 《四色風》(風和) 《故鄉詩行》(劉寶海) 《山莊聽雨》(宋承志)
新銳詩集獎 《一個黎人的心經》(唐鴻南) 《我準備了一場醉》(路小曼) 《盛開時間的花朵》(驀景) 《我走過的日月青山》(孫倩穎) 《歸去來兮》(馬慶忠) 《西行列車》(馬渴強) 《月到天心處》(呂梅) 《一路風景》(周偉) 《歲月如歌》(王德) 《卷簾門》(羅興武)
散文隨筆獎 《人生匆匆》(張聰虎) 《無關風月》(洛瑩) 《跟著一滴水爬山》(李曉妮) 《雕工手記》(郭召利) 《音為愛—高翔音樂隨筆精選》(高翔 著 王珂 編選) 《中國家風好故事》(徐爽 胡南南) 《“活神仙”張稷若的故事》(李惠廣) 《與詩歌相伴的日子:最美的相遇》(李兆興) 《恰似苔花開》(張愛芳) 《大哥這一年》(邵延平)
古典詩詞獎 《夔門竹枝詞》(趙貴林) 《馨月集》(張舒雅) 《云夢楹聯 泰山百景》(徐學利) 《心漪集》(張軍)
長篇小說獎 《人間草木》(項宏) 《一池墨香》(遲玉紅) 《泥光》(王公學)
學術著作獎 《媒體深度融合背景下我們大學期刊發展現狀研究》(梁鳳鳴) 《字從天地來》(陳戩) 《讀詩簡史》(宮白云) 《群山奔騰—石阡作家訪談錄》(馬曉鳴)
圖書編輯獎 《中國當代詩歌導讀暨中國當代詩歌獎獲得者作品集(2021—2024)》(唐詩 主編) 《2022—2023天津詩歌雙年選》(胡元祥 主編) 《書閱百卷 筆落滄浪》(趙許春 賈勇英 主編)
特別貢獻獎 肥城市文聯 肥城市老城街道辦事處 肥城市老城街道曹莊村 濟南市章丘區清照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