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查看: 10392 | 回復: 0

朱強德
發表于: 2025-5-12 18:34:0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小說《魯南憶事》

卞文峰    著

第一章:高橋村的文武春秋


第五節:市井煙云中的文武轉身

**元年(1912年)
龍泉河冰面裂開細縫時,荊家大少爺荊世勛立于橋頭,新豎的“荊記糧行”大旗獵獵作響,旗角“耕讀傳家”暗紋與河底“翼城”殘磚遙遙相映。四個賬房先生抱著貼滿印花稅票的賬本侍立身后——這一年,高橋村設集,蘇魯豫皖四省商賈循水路云集,騾馬鈴鐺聲碾碎了千年寂靜。

“老爺,卞家染坊靛藍脫銷,江北布莊搶貨踩斷門檻。”小廝阿福鼻尖凍紅,話音未落,橋北頭“卞記染坊”的二十四面幌子已闖入眼簾:蘇木染的赤紅如火,靛藍染的寶藍似海,最醒目的丈二月白幌子,以祖傳“冰裂紋”技法染就,遠銷南京夫子廟。

誰能想到,二十年前尚在舞刀弄槍的卞家,如今成了集市黑馬?自卞武舉平反,卞家立“后世不入仕”祖訓,**初年徹底棄武從商。家主卞守誠早年于漢口學藝,歸鄉后改武德堂為“卞記商行”:前院油坊、染坊機聲隆隆,后院庖廚醬香味飄,臨街“龍泉客棧”門樓上,練武石鎖熔鑄的銅鈴鐺叮咚作響,恍若昔日刀兵之聲的轉世。

荊家則走“土地為根”之路。荊世勛祖父荊明道,光緒年間秀才棄官買地,臨終遺言“土地是根”。至**,荊家良田三千畝,二弟荊世廉開棗莊煤礦,三弟荊世清營魯南最大桑園,四弟荊世明留洋歸來仍置地千畝:“西洋種子再好,也得扎中國的土。”

集日鼎盛時,龍泉河泊滿商船:蒙古馬幫以毛皮、奶酒換小麥,東北客商用人參、鹿茸易染布,江南繡娘于荊家桑園現場收繭,惹得老蠶農咂舌:“比朝廷織造局還氣派!”

荊、卞兩家生意經里皆有“魯南勁兒”:荊世勛收租時多添一捧谷“佃戶不易,多給方肯賣命”;卞守誠客棧對窮書生半價贈醬菜“老太爺被抄家時,書院先生曾救命”。

最絕是“文武擂臺”:荊家糧行“斗秤大會”,伙計以十六兩星秤量米,誤差不超三錢者賞銀洋;卞家客棧“庖廚擂臺”,廚師蒙眼切肉絲穿銅錢方孔,江南鹽商“神秤手”、東北廚子“大馬勺”皆敗北,后者竟留店為徒。

**十五年驚蟄,集市迎來巔峰。荊世勛豎三丈“豐”字旗,卞守誠放三千響鞭炮,蒙古王爺、江南財閥、東北胡子頭皆攜厚禮來賀。二人橋頭對飲,荊家“龍泉春”混著卞家“醬香陳釀”,荊世勛指書院舊址:“王貞儀小姐言‘以水為師’,集市如河,你我似石,缺一則流不暢。”

恰此時,津浦鐵路汽笛自棗莊傳來。荊家糧車、卞家貨擔、蒙古駝隊匯于青石板路,如流動長河,倒映染布幌子、糧行大旗,以及魯南永不褪色的市井煙火。盧家河廢墟上,“魯南聯立小學”書聲瑯瑯,老槐樹新芽間,卞武舉刀痕與荊家算珠聲,共融于歲月長歌。

第六節:圍子墻上的血與火

**十七年(1928年)
魯南高粱紅似血時,劉黑七土匪隊第三次逼進高橋鎮。荊翰章(荊家三房長子)立于外圍子墻擦槍,腰間雙槍刻“除暴安良”,槍柄紅布條乃娶親時妻子所剪喜帕。

“二弟,抬桿架西北角!”他聲震狼嚎。弟弟荊翰文率民團轉動土炮,炮口對準纏紅布、扛漢陽造的土匪——二十幾輛糧車轍印,在曬裂土地拖出深長血痕。

劉黑七首犯高橋,誤判其為“有錢沒槍”的肥羊。卻不知荊翰章曾為馮玉祥部副官,歸鄉后按西北軍法訓練民團:外圍子墻高三丈,十步一射擊孔,墻根埋土雷;內圍子墻以糯米汁拌石灰砌成,環形走廊可消腳步聲。前兩次交鋒,土匪死傷百余,副手“穿山甲”斷臂。

此次劉黑七買通卞家遠親,摸清卞武舉所修秘道——從龍泉河底直通內圍子武德堂舊址。午夜暴雨傾盆,荊翰章巡查時聞河面“撲通通”水聲,見黑影背炸藥包自秘道口鉆出,連開兩槍后,鞋底擦著濕墻往內圍子飛跑。

內圍子里,卞家孤兒卞三斗(隨劉黑七混棗莊)率土匪沖殺,馬刀劈斷荊家“耕讀傳家”燈籠:“燒!殺!”刀光在雨中劃出冷冽弧線。

混戰至黎明,荊翰章站在內圍子斷墻,槍口冒煙。卞三斗被吊于東大門旗桿,胸前插荊翰章佩劍,雨水順劍尖砸在青石板上。卞家族長卞守誠老淚縱橫:“他是卞家人,求留全尸。”荊翰章血污滿面:“通匪屠族燒書院,留他作甚?”抬手指向冒煙的染坊,“三輩子藏書,都成了灰!”

卞守誠伏地不起,深知魯南規矩“通匪必死”。圍子墻外,劉黑七重整隊伍;墻內,兩族持農具對峙,血與火的氣息凝滯空中。

“埋了吧。”荊翰章匣子槍入套,“但再通匪,定不姑息。”

此戰過后,高橋獲“抗匪模范村”稱號,荊翰章照片登《山東**日報》。然兩族關系如龍泉河冰面,裂痕深潛。荊翰章巡查時,總見卞家染坊幌子猩紅似血,恍若書院那場三日不熄的大火。

**二十二年(1933年),劉黑七率五千土匪卷土重來,卻中魯南民團埋伏——荊翰章早將地形繪制成圖送東北軍。炮彈炸響時,他立于橋頭望火光,摸了摸腰間匣子槍,喃喃:“老祖宗說得對,魯南地,得拿命守。”

硝煙散,卞守誠率族人抬酒肉謝罪。雙姓祠堂前,荊翰章與卞守誠以龍泉河水混酒碰碗。“今后,仍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卞守誠道。荊翰章望祠堂內卞武舉握刀畫像,忽憶童年武德堂故事——原來血仇,終需以護佑一方化解。

盧家河小學里,孩子們唱起新歌:“高橋高,圍子牢,荊家槍,卞家刀,土匪來了插翅逃……”歌聲越霧穿河,驚起白鷺,翅馱圍子墻彈痕、染坊靛藍,以及魯南人血火中擰就的一股繩。

1000046517.jpg (138.19 KB, 下載次數: 20)

1000046517.jpg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山東

山東

主題:1471 | 回復:2398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香港文旅考察團走訪齊魯 共鑒儒家文化魅力

香港文旅考察團走訪齊魯 共鑒儒家文化魅力? 2025 年 7 月 23日至29日,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