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113fa2mmrf2zoal0og1.jpg.thumb.jpg (15.07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0 13:53 上傳
英 詩《 Autumn Refrain 》漢 譯《 老 生 常 談 又 一 秋 》
自古詩人多清貧,“行遍天涯等斷蓬,作詩博得一生窮。”宋代大詩人陸游貧甚而戲作的詩句,不經(jīng)意間卻揭示了歷代詩人的生存狀況。學(xué)者錢鐘書先生亦云:“貧窮乃害人之物,然,它如神鬼偏愛士人?!保ā豆苠F編》)。士人自然包括詩人,這幾乎是一種宿命般的因緣了??墒?,美國現(xiàn)代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卻似乎是個中異類。他不僅在詩壇上享譽盛名,還是個成功的商人,堪稱藝術(shù)與世俗完美結(jié)合的典范。 在美國現(xiàn)代詩壇里,以一個保險公司的高級職員,在遠離紐約文藝界的康州小鎮(zhèn)上居住,卻意外地讓自己的名字寫進了文學(xué)史里。史蒂文斯是個傳奇詩人,恰恰因為他作為一個“人” 太不傳奇:家室完整,平安且富足地在保險公司副總裁的位子上工作了20年。其詩在晚年(70歲左右)結(jié)出最奇異的果實,以至于生前來不及被人理解。其實,僅僅這個事實:四十五歲才時出版第一本,時隔十三年再出版一本—這種驚人的耐心和慢產(chǎn),也是詩歌史上的罕見之事吧。 1879年10月2日,史蒂文斯出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雷丁市。身為名律師之子,史蒂文斯在紐約法學(xué)院獲法律學(xué)位,于1904年取得律師資格。之后的3年,史蒂文斯在紐約的幾家律師事務(wù)所工作,1908年1月被聘為美國擔(dān)保公司的律師。1914年,他成為圣路易斯密蘇里州擔(dān)保公司紐約辦公室的副總。1904年,史蒂文斯在雷丁遇到了埃爾茜 摩爾(Elsie Moll,1886–1963)并墜入情網(wǎng)。埃爾茜出身底層,做過售貨員、女帽設(shè)計師和速記員。這段戀情遭到史蒂文斯家庭的強烈反對,史蒂文斯因此與家人決裂。1924年,埃爾茜生下女兒霍莉。埃爾茜的精神病癥狀屢屢發(fā)作,令史蒂文斯頭疼不已,但他堅守忍耐了他們的婚姻。史蒂文斯將他的愛欲痛楚寫進了《我叔叔的單片眼鏡》一詩。1913年,史蒂文斯從美國著名雕塑家阿道夫.韋曼處租了一間紐約的公寓。韋曼被史蒂文斯夫人的容貌所吸引,為她雕了一尊半身像。后來,埃爾茜的肖像成為韋曼設(shè)計的鷹洋硬幣上“漫步的自由女神”的原型。1916年,史蒂文斯離開紐約,進入哈特福德事故賠償公司總部任職。1917年,他們?nèi)野岬椒黝D大街210號,史蒂文斯在那里完成了第一本詩集《簧風(fēng)琴》。 1934年,史蒂文斯被任命為公司副總裁,過著白天上班,晚上寫詩的平靜生活。他視寫作為純?nèi)凰饺说呐d趣,因此很少與文學(xué)界人士往來。 文學(xué)界有人向他索要名片,他一概說”不“。史蒂文斯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于大學(xué)時代,但直到他43歲這年,第一本詩集《簧風(fēng)琴》才得以出版,只售出一百本。20世紀(jì)40—50年代這本詩集才被公認(rèn)為美國現(xiàn)代詩歌的杰作。史蒂文斯的經(jīng)典之作大多在50歲之后。繼《簧風(fēng)琴》后,史蒂文斯出版了《秩序的觀念》(1936)、《彈藍色吉他的人》(1937)、《運往夏天》(1947)、《秋天的極光》(1950)等詩集。此外,他還有詩歌評論集《必要的天使》等問世。20世紀(jì)50年代初,史蒂文斯接連得到美國三種主要的詩歌獎:波林根獎(1940年);全國圖書獎(1951年,1955年);普利策獎(1955年)。在他逝世后,關(guān)于他的批評著作日益增多,使他成為現(xiàn)代詩歌史上與龐德、T.S.艾略特、威廉斯等人井列的最重要詩人。 文學(xué)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甚至稱史蒂文斯為“最好和最具代表性的美國詩人”。史蒂文斯的詩歌創(chuàng)作受到后期象征派影響,用詞突兀,色彩濃麗,主題的表達曲折、復(fù)雜而隱晦。史蒂文斯尋求一種接近于塵世生活的宗教,即作為“最高虛構(gòu)”的詩歌。史蒂文斯認(rèn)為,詩歌能代替昔日的宗教信仰,使人們獲得滿足,從而賦予生活以美學(xué)觀照及秩序。史蒂文斯的詩常圍繞一個主題,即藝術(shù)想象力與現(xiàn)實的關(guān)系,人的想象力如何觀照并改變現(xiàn)實。 史蒂文斯認(rèn)為,詩的審美想象能賦予混亂的世界以秩序和形態(tài),如名詩《壇子軼事》贊美了藝術(shù)帶來的秩序與形態(tài)。史蒂文斯善于使抽象的觀念與具體的事物之間產(chǎn)生巨大張力,以此達到超現(xiàn)實主義的效果。
105403fuslspzrpwgwrisv.jpg.thumb.jpg (20.02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0 13:53 上傳
一. 原 文 / 中 譯 文 / '解 '讀
Autumn Refrain ——by Wallace Stevens( US / 1879 -1955) 老 生 常 談 又 一 秋 —— 原 作 / 華萊士 - 史蒂文斯( 美 / 1879 -1955) —— 翻 譯 / '解 '讀 - 李世純 - 中國 長春 - 2020. 6. 4
The skreak and skritter of evening gone 哦,走了,呼呼嚎嚎,暮色呼嚎,飛走了, 'And grackles gone and sorrows of the sun, / 2 哦,鷯鳥鷯鳥,那是鷯鳥,飛走了;啊——飛走了, The sorrows of sun, too, gone . . . the moon and moon, 月亮太陽,月亮太陽,月之憂啊日之患,銷聲匿跡,一哄而散; The 'yellow moon of words about the ''nightingale / '3. ''3 聽:拱火澆油作祟月,聽,聽聽:無奈無奈呀,他噴夜鶯: In measureless measures, not a bird for me 哼,鶯鶯鶯,就是名,虛名空有,空有虛名—— But the name of a bird and the name of a nameless air 聽不見也看不見,No-No-No,No,不行不行,我看不行; I have never—shall never 'hear. And yet beneath / '4 噓——銷聲匿跡,就此行動:入主翹楚——一屆夜鶯, 'The stillness of everything gone, and being still, / 4 殘渣余孽——鷯鳥一眾,雙邊不動聲色,不甘寂寞—— Being and sitting still, 'something resides, / 5 這邊無聲無息,黯然落座,那邊其口三緘,
Some skreaking and skrittering residuum, 沉默寡言,彼此開戰(zhàn),哦,冷戰(zhàn)不宣而戰(zhàn);噓—— And grates these evasions of the nightingale 一屆夜鶯被冷戰(zhàn):夜鶯夜鶯,無聲逃避,逃避呼聲, Though I have never—shall never hear that bird. 聽不見也看不見,No——不行,不行,那個鳥不行; And the stillness is in ''the key, all of 'it is, / '6. ''6 哦:不行不行,No-No-No,哼,千頭萬緒冷戰(zhàn)梗, The stillness is 'all ''in the key of that desolate sound. / '7. ''8 冷戰(zhàn)梗哼冷戰(zhàn)梗,No,不行,從中作梗,冷戰(zhàn)梗哼冷戰(zhàn)梗,心照不宣, 憂心忡忡,都為那個將來和曾經(jīng),悲催悲催呦,No,呼呼嚎嚎排斥聲 ... ...
110037f83305qq9i000piw.jpg.thumb.jpg (23.36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0 13:53 上傳
二. 譯 注 / 譯 后 感
2. 此處詞義:即/也就是/就是說,非其他
''3. 此處詞義:喻體,本體為:勝出者
'3. 此處詞義:煽風(fēng)點火,挑撥離間,看禍不嫌大者,非其他
'4. 此處詞意:雙關(guān)語,a. 聽見/說;b. 聽信/取,采信/納,同意/贊成/通過/沒問題(反義:回/否絕,反對,排斥)
4. 此處詞意:雙關(guān)語,a. 陳/安/寂靜;b. 心靈/地/深邃/隱蔽/暗處
5. 此處詞義:非一般/平凡/等閑事/物/人
''6. 此處詞意:意指:never hear that bird(-4-4~-1)
'6. 此處詞義:指代:the stillness(-2+1.2),其表語(in the key“-2-6.5”被省略)
7. 此處詞義:副詞,修飾其后: in the key of that desolate sound(強化力度/語氣)
8. 此處詞義:由/在于,為了(表示原因、目的),非其他
9. 翻譯至少該是工筆,不是寫意,更不是素描,同時,翻譯應(yīng)該不是演義,不是改寫,更不是所謂“再創(chuàng)造”;中外互譯,原語言語法,是檢驗理解正誤唯一標(biāo)準(zhǔn);原語言語境,是檢驗互譯限度唯一參照;真實“哈姆雷特其人”,在原語言文本、語本里,不在任何讀者聽者,專家學(xué)者嘴里、心里;中外互譯,相關(guān)一切所為,均以原語言語本、文本語法,為《法律》依據(jù),證據(jù),以原語言語本、文本語境,為《限度》考量、衡量,始終、一切,以原文做規(guī)范、做楷模,做樣板、做靶標(biāo),不褒不貶、不偏不倚、精準(zhǔn)到位,再塑造、再鑄造,無毛刺、無砂眼、無裝飾,無添加,多維、模擬、仿真,再現(xiàn)原文主題內(nèi)涵、主題表現(xiàn)藝術(shù)(修辭)、主題理性外延張力最大化;中外互譯,的確也像解讀所謂哈姆雷特,不可主觀隨意:參考信息可有百個、千個,而最終采信、確認(rèn)、依據(jù)信息只有一個——那個唯一原始文本語本,那個唯一真實哈姆雷特;中外互譯,不是中外演繹、中外戲說;中外互譯須恪守忠信、順達、雅合,其三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無分主次,相對獨立,互為鼎立,不容短板;在理解原作階段,恪守不符原作語種語法不采信,目標(biāo)語言再達、再雅不采納;在譯成目標(biāo)語種階段,不拘泥目標(biāo)語種語法;翻譯永遠是請示,不是詮釋,永遠為作者、讀者、自己,在人格、才識、品位三項負(fù)全責(zé);中外互譯,歸根結(jié)底,人文互譯;古今中外,所有詞典,辭書,僅用于說明解釋、學(xué)習(xí)研究人類語言,不匯集收錄、制約規(guī)劃人類語言,他們只是語言小島,不是語言大海;一個單詞、一個文字,無論中外,其真正含義、生命活力,不僅在專家學(xué)者辭書、詞典、時尚強大線上機翻,不僅在詞法、句法、語法,更多體現(xiàn)在實地、實踐、第一時間、第一地點語言、語句、語境、篇章字里行間;中外互譯,該是筆者言者原始文本語本互譯,無需只字主觀臆想推斷,客觀好惡期盼,傳聞軼事,沉浸植入,裝裱配飾;翻譯要完美原意,須同觀原作視野,置身原作境地,更須力避因文本喻體修辭,混淆純本體用語,而費解、誤解、曲解、直至殆盡原作詩意,甚至初衷本意;翻譯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傳遞,傳遞要忠信、順達、雅合,其載體修辭,修辭差異切換、對接,不可或缺
10. 百年實踐,數(shù)據(jù)為證:中外詩歌互譯——文學(xué)中文學(xué),認(rèn)知中認(rèn)知,翻譯中翻譯,只追其特性,不求其共性,只尋其言者作者,不覓其聽者讀者,其主觀天然特性,天下獨有身影,不由任何客觀共性反向、縱令轉(zhuǎn)向點撥提醒(專家學(xué)者,權(quán)威經(jīng)典,更須辯證取舍,謹(jǐn)防緣木求魚,刻舟求劍);中外詩歌互譯,不受見仁見智左右,只爭為道日損,不求為學(xué)日益,只許法乎其上,不可盡信書籍,只信書不盡言,唯一人一方,一病一劑是取——唯原語言語法是從,唯原語言語境是聽;中外詩歌互譯,均須以原語言《語法》為永久唯一有效立《法》;其相關(guān)一切所為(所有見仁見智論點、起點、支點、發(fā)軔點,有效理解、有效認(rèn)知、有效翻譯、有效論證、有效論據(jù)、結(jié)論)均須以原語言文本語本語法、語境,為其永久唯一合《法》限度考量,為其修辭意群(通感、逆挽,反詰、對舉、喻體、互文、互體等等)總量兌現(xiàn)之可靠驗證,為其全作質(zhì)量量化呈現(xiàn)之公信參數(shù)參照數(shù)據(jù)支撐(規(guī)避見仁見智,模棱千可,莫衷一是,詩意詩性漏譯);故其主觀性、特殊性、絕對性,正是其客觀性、求是性、忠實性、實踐性、可操作性普遍反應(yīng);無原語言語法、語境唯一共識公證,任何翻譯相關(guān)所為,均屬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無底之船,無稽之談,擲地?zé)o聲無用功
11. 自古詩無達詁,寓意絕非唯心玄稱詩無盡解,該是斷言《詩經(jīng)》尚未盡人盡解,相對當(dāng)今中外互譯,其廣義引申該是天下詩作該更深入更精準(zhǔn)解讀之警示,之激勵;《靜夜思/七步詩/哈姆雷特/皇帝新衣》等等文學(xué)人設(shè)/各自主題(尤其名言、名人、名作),不僅個個主題、立意,鮮明出色,且僅有一個,本小詩同樣,不會可有一千個;本作譯文尚有無奈數(shù)筆,期待更多詩友譯友,為宣示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國翻譯,中國漢語,無出其右,深入探討,積極參與
105408dmxfcc4lbccmkwmk.jpg.thumb.jpg (20.73 KB, 下載次數(shù):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0 13:53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