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發表于: 2024-9-27 22:51:5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一如新詩集 ——《明月之心》研討會


      由山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主辦,山東航空學院濱州文學研究中心、濱州文藝評論家協會協辦的一如詩集《明月之心》研討會,在現代美術館舉辦。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作家李一鳴,山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詩人戴小棟應邀出席研討會,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作家和理論家參與了研討。

詩人、書法家趙雪松主持研討會

趙雪松:各位朋友,感謝各位的光臨,今天我們聚在一起,對一如的詩集《明月之心》做一個討論。一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現在經歷了四十年的詩歌寫作,我和一如是老朋友,這么多年在一起探討詩藝,相知相伴。概括的說,他早年的詩氣息開張、情感飽滿,以赤子之心為大地故鄉抒情,到今天他的詩風漸趨澄明自在,他以漢語為詞根的詩學建設也卓有建樹,《明月之心》這本詩集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懇請大家暢所欲言,對一如的詩集展開充分的討論。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作家李一鳴致辭

李一鳴:一如是我的好伙伴好朋友,我們從八十年代就在一起搞文學,回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他的詩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無中生有,二是簡中見繁,三是平中出奇,四是古中有今,五是中中有外,六是淡中有厚,七是小中見大。他詩中的字詞是平常的,組成的句子也很普通,但是組成一首詩就發現突然不一樣了。如何產生了這樣的效應讓人驚奇不已,平淡的韻律中有奇崛的意象,奇妙的詩思和奇美的佳句。這本詩集的名字叫《明月之心》,明月是中國人最好的心靈寫照,她清涼、溫存、神秘,月亮在西方的詩歌里也很美,但在中國的詩歌里她特別圓,那怕是缺月,她也是特別的亮,這代表了詩人的赤子之心、祝福之心和悲憫之心,也進入了哲思的化境。明月何嘗不是一滴眼淚,希望他從這明月的淚眼中看見天地與蒼生之心。
山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詩人戴小棟致辭

戴小棟:我代表山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對一如詩集《明月之心》研討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一如是國內有影響的實力派詩人,早期創作的《消失的白馬》《兇猛的野菜》等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作像《偶遇》那樣的詩在一瞬間就觸動了讀者的心弦。他對現代詩歌獨特的進入方式具有鮮明的辨識度。我非常羨慕雪松與一如多年的友誼,在一個城市有這樣兩個詩歌兄弟,他們與詩為伴,常常在一起交流心得、切磋詩藝,這是多么美妙的生活。希望一如在詩歌創作和詩歌理論方面不斷精進,影響和帶動更多的青年詩人提高詩歌技藝,讓“山東詩歌”這面旗幟在中國詩歌版圖上獵獵飛揚!
詩人、畫家呂德安致辭

呂德安:我在一如的詩集中讀到他用現代的方式參照《詩經》寫出的一些詩讓我十分驚奇,感到十分親切。他給我帶來的是由衷的感受,不是教科書上的那種,而是切身的融入,落地的寫作。因為我的詩歌起步也是從民歌和《詩經》入手的,所以我們心有靈犀。這是一種回到源頭的寫作,他在這方面的用意很清楚。山東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這讓人誠惶誠恐,這是他的優勢。他的詩在細節處理上很有意味,短短幾句讓我印象深刻,甚至有俳句效果,我的詩歌也追求這種效果,他的本源寫作不是理論的演化,是生長出來的。
詩人、作家龐培致辭


龐培:一如有自覺的詩學建設,甚至溢出了詩學本身,有哲學與美學的思考,有一種獨立的世界觀,對當代詩歌起到了警醒的作用。因為當代詩歌是一個魚龍混雜的時代,大量的情諸泛濫以及非詩的書寫,需要有積極的發聲,我在此提出一個詞:詩的生理。一如的詩歌生理特別健康,有一個好的體魄,他是大步往前走的那種人,充沛的體力與熱情是非常感人的。黃河口部落的詩人們的創作各有千秋,比如王桂林詩中的親情與故鄉的情節,像呂德安的詩句:如何去愛那片故土。趙雪松的詩慢慢瘦下來了,他的詩句像是在吃素,而一如則恰恰相反,他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有一種正氣。他對漢語自身的探索方向,在當代詩歌中是難能可貴的,短時間說不充分。比如他的童話與民謠特點,更重要的是他的歷史想像力,對古代中國歷史的獨到心得,我本人寫詩亦寫散文,但我與他人的區別就是有一種自我清醒,很多功成名就的散文家都在寫歷史,我是絕對不寫的,如果我找不到進入歷史的有效方式,我就不會去寫。而一如對歷史的進入就足夠有效,他有一種叛逆而不是適應,像李金發和穆旦寫到最后還保留著自己的個性,將說“不”貫穿一生。所以一如使用的漢語是春秋時的漢語,是不適應的,戰國的漢語是適應的,需要維持現狀。一如的詩是漢文明的果實,就是布羅斯基說的“文明的孩子”,在北方詩人中是少有的清醒者,這歸功于他的哲思和語言功底。猶其是他對古代哲學的追糾與省察,具有文化反省的前瞻性,深具新詩發見的人文意味。相對于喧囂的詩壇,他具有冷色調,又有燕趙悲歌式的氣慨,是獨自往大路上去的深情,他執意要躲到時代巨大車輪背后進行人性的拷問。所以他的文本價值是非常醒目的,值得理論家去深度探究。余光中說:詩人乃民族想象活力的維護者與解放者,詩人的所有籌碼是文字,他的元素是自己民族的語言,他應該認真的探討自己民族的語言究竟有多大的能量,并且實驗這種能量發出的力量完成多大的成績,就像物理學上的化能為力,用力成功。葉芝說:我創造真實,而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實,除非詩人來創造并去言說它。龐德說:智慧來的太晚了。所以我們這代詩人迫切的需要對詩學理論和作品的經典化的真正認知,而不是拖在各種派別的泥潭里。因為這個泥潭已經戕害了我們二十多年,而我們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的詩人已經不止一遍的完成了對西方文學的溫習,我們要回歸自己的漢語土壤,將從西方學來的精華和抽象能力真正的落到實處。
畫家、詩人、策展人孫磊致辭

孫磊:我在年輕時就常來濱州,雪松與一如兩位兄長給了我精神上的啟發,我從他們身上收獲了很多營養,我們在寫作中一起成長。一如有自己對理論的梳理,但他不是對當代詩歌的考查,他是通過自己的寫作經驗不斷摸索和積累出來的。他早年的那套理論是關于語言的及物性,與現實生活發生具體的關系,后來深化成了“最低真實”,這是很棒的一個邏輯。后來他又提出“本源寫作”,這是一個根部的寫作,是身體和血液的本質性,這個本質性更多的指向血脈與文脈,帶有本土與本位文化意識,又有“小地方”的具體與差異性,這才與北上廣的詩歌形態共同構成了當代詩歌的景觀,阿甘本曾提出“何為當代”,他首先是不合時宜的人,與時代有一種距離感,能夠站在這個距離之外觀察這個時代,在文學的邊緣地帶審視文學。在這樣一個數字化時代,我們如何能依靠自己的肉身去與現實發生關系。法國哲學家保羅·維利里奧說:這不是一個時空結構的現場而是一個速度結構的現場。在傳輸的速度中時空崩潰了,一如恰恰相反,他用返回本源的力量抵御速度,并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在做減速度,把聲調壓低。他從傳統的資源和現實生存的及物性資源中把聲音調低,從早期那種宏闊的撕裂的富有張力的語言沉下來,回到無爭的低語式寫作。
詩人杜鵬致辭

杜鵬:一如減速式的寫作是與時代的對峙,因為時代是加速的,這就需要他具備更強的定力。他不是要聚光燈下的關注,他是無焦慮的放松的寫作狀態。
如果在中國找到一個不合時宜又沒有對抗性,甚至有對生活的贊頌,找到這樣的詩人是難的,而他寫出了一種低聲的而不是高聲的頌詩更是有難度的。

詩人馬累致辭

馬累:因為一如兄這本詩集是今天才剛剛看到,因此今天無法對這本詩集做出自己的完全的感受。但長期以來閱讀、揣摩一如兄的文本,仿佛不用細讀一本孤立的詩集也能做出自己內心的感受。說句心里話,山東的六零后詩人,能夠入我愚鈍的眼光的實在是不多,而有限的幾位恰恰正坐在今天這個會議室里。而我,正是讀著他們的詩歌成長的。所以,我今天自負的談談對一如兄這些年來整體詩歌閱讀的一個整體感受,哪怕是一些妄言。詩歌是詩人寄寓靈魂的居所,語言是詩人抵達詩歌的工具。如何把握住語言的脈搏,甚至擁有自己的語言,永遠是詩人的任務。盡管馬拉美曾經說過“改變語言”,然而所有的革命終究只會發生在詩人的身體內部,就像一枚果實的成熟并非從表皮開始。每個詩人都會自發地走向語言的迷宮,從中找到安放自己靈魂的寢具,甚至在那些石材或者木料上面鐫刻下自己的姓名。詩歌是無限的,它并不只是語言的游戲,而是詩人精神的載體。所以更多的詩人愿意把詩歌看成一次朝圣之旅,無論這種漫長的旅途最終面對的究竟是地獄還是天堂。對于詩人一如來說,他所面對的,他的目光與靈魂最終朝向的,恰恰是一輪明月,是照著英雄的尤利西斯,在經過浴血的搏斗之后回到古老家園的明月。蘭波曾經寫下“生活在別處”,然而我們終究生活在這里。城市、街道、單位、家庭這些具體而又強大的事物始終是我們存在的基礎,我們無從選擇。就像一如兄,每天都在單位上班,但這并不妨礙他靈魂的明月。從鄉村走出的詩人進入城市,無論出于文化背景還是心理動因,都難免會有一些難以表達的矛盾。這種矛盾來自于他所深深珍藏著的家園意識。泥土、飛鳥、植物這些與他有著天然的親緣關系的事物全部被掠奪了,他所面對的是水泥、磚石、以及深不見底的下水管道。寧靜的鄉村成為他記憶之中的天堂,他每天生活著的是一個喧囂的大地。他渴望返回,但是每一條通向遠方的道路最終指向了城市變化著的交通燈。他無法放棄城市,是因為離開城市之后,他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生活。城市猶如一座工廠,每個人都只是一些機器的零件。這就是矛盾的根源,形而下的肉體與形而上的精神之間,從一開始就在瘋狂地斗爭。正是在這樣的矛盾之中,命運成為詩人的切身體驗。從單位出發,和每一個行色匆匆的路人一樣穿過街道,走進生活濃稠的胃酸之中。他看見了進城賣菜的農民、平凡的夫婦、生病的孩子,他們的臉孔全部在這里聚集,然后凝固成為這個城市最基本的圖案。在圖案的邊緣,詩人看見了自己。海德格爾說:“詩人的天職是返鄉,惟通過返鄉,故鄉才作為達乎本源的切近國度而得到準備。”這種回返有其現實性的一面,是現實性的不可達成;也有其作為文本意義的合作者形而上的一面,這方面也因為語言的有限性而難以抵達,以至于“作為一個衣冠楚楚的現代人,他能做的只是努力去接近,并旁觀。(于堅)”這無限放大著詩人的“明月”,并使那純潔之光持續。在那輪明月的照撤下,一如兄不斷嘗試著時間范式與空間范式復雜含混的對話可能。其詩涉及到大量不同場景下時空關系的組織,有時是對某個瞬間節點的回憶式突入,有時是對某個熟悉場景(空間)反復的“陌生化”訪問,有時是對亙古以來從未間斷的某種“流”的感受,有時則是對混雜著復雜心理圖式的時空的隱匿、追尋與重現,表現出對傳統觀念中時空穩定有序、綿延不斷的自覺割裂。在我的心目中,一如兄和在座的雪松兄、桂林兄一樣,應該是一個已經進入詩歌史的人,他遠遠不需要一場虛無的研討會來抬升自己,他的文本孤獨的懸在那兒,像無限夜空中那輪明月。他不斷加深著對主客、物我關系的審辯,并借此嗅探實有與虛無的秘密。我始終欣賞的是他三十多年以來通過語言來探究存在的秘密,一窺被遮蔽的人與世界的深邃關系。我欣賞的是他的謙虛和淵博。我欣賞的是他熟識至極的經驗、長期自覺的想象、對存在秘密的執著悲憫,以及至情至真的儒家情感結構。我欣賞的是他如今心里淡淡的,早已沒有了火氣的中年,淡淡地、只想退為背景底色的灰。然而,大片大片地月光落下來,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對平凡生活發生熱愛的理由。最后,祝賀一如兄新詩集的出版,讓我們的靈魂的底色變得凝重而疏離。
詩人邵風華致辭

邵風華:一如是我的兄弟加戰友,他早期的詩是生活的,粗礪的,帶有原創性,后來向典籍出發,像一只詩歌之豺披上文化的羊皮。他提的“最低真實”是對中國詩壇的貢獻,就是現代漢語的修辭立其誠。同時他對土地與故鄉的書寫以一貫之,與古文明的源頭銜接和貫通起來,這其實是他的真意。

詩人王桂林致辭

王桂林:黃河口詩人們的交往體現了中國詩人的美德,禮尚往來,曲水流觴,唱和應答,一直是我們美妙的傳統。我用書法寫了一如的長詩《結繩》,在我自己的新書《在時間中顯現與在時間中消失的》中作為另冊出版,并寫了對他的萬字評論文章《把大無奈、大智慧、大悲歡都隱藏在身后》,一如從偏向現代的修辭到經史的靠近,把大智慧藏在了身后。他對傳統有兩種態度,既是致敬又有叛逆,他寫《詩經》和《易經》并非是完全投靠進去,是領悟和比對,還有某種程度的剔除。《他們》群體的寫作,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參照,具體到一如,他是一種涌泉式的寫作,強大的背景化為內心汩汩的水流,不是水搶里打出的水,這種活力和神秘是源自生命深處的。
詩人劉平平致辭

劉平平:我讀一如的《結繩》、《詩經筆記》、《易經書》還有這本《明月之心》,我從中總結了一個理念叫做“基因詩學”,是在哲學層面上闡釋了現代詩歌與傳統之間的內在生成關系。如同基因在生物體內是刻在骨子里的,是可以遺傳的。我的論文《基因詩學》,通過引用《詩經》中的《螽斯》來探討生物的生殖力和生命的延續,并以此引出人類對基因奧秘探索的歷史進程。探討了詩人一如詩歌的“基因詩學”理念,該理念跨界融合了生物學與文學,將“基因”概念拓展至文化和詩歌創作領域,強調根植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性。闡述了基因科技的迅猛發展及其對社會、文化乃至個體身份的深遠影響。隨后,聚焦一如的創作生涯與代表作《結繩》,分析其如何通過“基因詩學”連接傳統與現代,展現文化基因的生生不息與文學創作的深刻哲思。一如的詩學實踐和“與古為徒”的創作態度,不僅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深度挖掘,也映射出對現代文明困境的反思與超越,尤為突出的是,一如通過自身對女兒朵朵的培育,生動詮釋了如何在家庭教育中發掘并傳承文化基因,使得文學與生命共同煥發出生生不息的力量 。
詩人劉蘇致辭

劉蘇:一如近年的詩歌正如楊鍵說的,是一種回歸悲田的寫作,回響著源頭的聲音,這是當代詩壇非常稀缺的東西,是漢語遺落的面容。
詩人潘京致辭

潘京:長征是一位創作力、思考力非常強的詩人,這么多年來,我不斷讀到他的新詩。他與雪松在九十年提出的“最低真實”與他在新世紀提出的“本源寫作”,豐富了當代詩學的探索與思考。一如的詩有很強的張力,就像詩人楊鍵說的“它是最古老的又是最年輕的”,從這一維度去看,我們能感受到更多。它是最清澈的又是最朦朧的,最細微的又是最廣大的,最樸實的又是最華美的,最人性的又是最神性的,印象極為豐富。他九十年代寫下的名篇《消失的白馬》是我非常喜歡的,這首詩能作這本詩集的開篇,我感到極為親切。詩人對白馬夢幻一樣的描寫令我驚嘆,而與白馬對應的沉重現實生活又讓人窒息,它呈現的張力、語言美感,以及詩人的內在清醒,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山東航空學院研究生處處長閆永利致辭

閆永利:作為一名大學老師,我們如何將一如的詩講給學生,需要調好焦距。詩人有一種權力,即對語言的創造發明,詩歌的起源是一種巫,是語言的咒語,從這里去解讀一如的詩是一個入口。他前部的詩里有很多“我”,力圖通過“我”,建立一種語言的權力系統,去與萬物聯通,在寫《詩經》的詩里變成了“我們”,從個體的主體轉向了民族內在的深層存在,我期望他寫完了《詩經》和《易經》,再寫《壇經》,把這個“我”消滅掉,而終歸通途大道。
作家李長英致辭

李長英:“默契的沒有相互諒解”是一如《疑云》一詩表達的主題,也是《明月之心》重要思想所在,理想與現實的嚴重背離,過去與今天的微妙牽纏,美好與死亡的殘酷糾結間的跌宕回旋,構成詩集的某種意義指向,涵蓋了詩集的大部分內容。而這種有別于他人的處理,不僅僅是詩人別出心裁的詩意處理方法,重要的表達了詩人對于社會、人生以及文化傳統的觀點和態度。同時,正是對于這種相互糾纏、彼此矛盾、不可調和對象間的遠端聯系,營造出時間縱深感覺、空間巨大落差以及個人責任自覺和人性高度,成就了一如鮮明的藝術個性。了解了這一點,對于明月之心就會有進一步的理解。默契的沒有相互諒解是一種悲哀,有些勉強默契之后真的就是不能諒解。
詩人許煙華致辭

許煙華:一如的詩既有金戈鐵馬、關山萬重的蒼涼,又有低于塵埃的溫情的人間煙火之氣,是一個細心的莽漢。他的力量、霸氣、豪情、敏銳,是深藏在詩作中的“內核”。而近幾年,他的根源性寫作回歸中國傳統文化,試圖通過對接、整合或者其他方式,打通傳統與現代詩意的壁壘并在此基礎上有所突破。
濱州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作家李樹棣致辭

李樹棣:我與一如交往幾十年,一是感情二是學術。在此我只說幾個關鍵詞:一是深情的熱愛,他目觸一個場景,第二天就會有詩寫出來,這是一種高度敏感。二是廣泛的吸收,他閱讀面涉及文學、哲學、經史子集,從中汲取寫作資源。三是詩學建設與詩歌寫作兩條腿走路,更重要的是他先有大量的詩歌寫作,再提煉上升為詩學理論,避免了先入為主的理論套路。
詩人許茂青致辭

許茂青:在一個沒有詩歌的時代能夠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如老師的《明月之心》,感受赤子之心的薰陶,我倍感榮幸。首先,我僅代表濱州青年文學詩社(星火文學社)對一如老師表示祝賀,從《傷》、《三種時間里的人物》、《習經筆記》到《明月之心》,回響著普通文字經過一如老師排列后的那種悸動:張力充斥著每一首詩,卻不是嘶喊,而是敘述背后的無盡的余音;追尋故鄉、本源寫作,從自己最熟悉的日常中感受天地萬物給予的恩情,將自我的真性情潛伏進去。
趙雪松:今天我們開了一個溫暖又豐富的研討會,圍繞著一如的詩歌寫作大家各抒己見,談了很多好的觀點。對他的寫作文本以及精神追求進行了分析,并且談到了關乎當代詩學的許多根本性問題。我們看到一如與呂德安的詩歌品質有著內在的通性,我與一如牽手走過了這么多年的寫作之路,我覺得一如是在“修行”。不但是修詩歌也是在修生命,這種修行關系到當代詩歌的表達,他從源頭走向自身的解放,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在,這個方向非常明確,并且不斷趨于圓滿究竟,這也給同代詩人提供了啟示。十分感謝諸位朋友們充分的準備與精彩的發言,希望一如認真整理、充分吸收,這包含著大家的深情厚誼與殷切期望。

現場圖錦


關于作者一如
一如

      本名王長征,男,65年生于山東省博興縣一鄉村。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85年開始寫詩,曾在《人民文學》、《詩刊》、《詩選刊》、《星星》、《大家》、《十月》、《花城》、《中國作家》、《上海文學》、《山花》、《鐘山》、《明天》、《今天》等海內外報刊發表詩歌、詩論多篇,也是許多重要民刊的寫作者。
      著有詩集《三種時間里的人物》、《習經筆記》、《詩經筆記》(韓版)、《明月之心》以及詩合集數種,繪畫評論集《丹青之巢》,長篇小說《王滿子》等。
      與朋友創辦民刊《詩歌》、《極光》等,在詩壇具有較大影響。與朋友創辦《現在美術館》,十幾年來陸續為數百畫家舉辦畫展,出版畫集八十余種。新世紀初與朋友發起“極光論爭”,就當代詩歌寫作的重大理論問題進行了梳理與括清,并引起較大影響。提出“最低真實”和“本源寫作”的理論主張。
      其作品入選《中國先鋒詩歌30年:譜系與典藏》、《60年代出生——中國當代詩人詩選》、《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中國新詩年鑒》等選本。
      獲上海文學獎,《中國作家》獎,首屆“極光詩歌獎”,第三屆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首屆“漢城國際詩歌獎”。2014年1月18日,由魯迅文學院、中國現代文學館、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創作批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習經筆記》暨王長征詩歌創作硏討會。
      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其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山東

山東

主題:1473 | 回復:2400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