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與責任 文/王一土 寫出了詩歌,并不能證明 一個詩人存在的價值 詩歌只是一種文字的載體 很多寫詩的人,都希望自己 永遠存活在文字的語言和人們 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知道 詩歌本身就是一種精神和責任 而詩歌的精神是很難超越 也是很難駕馭,很難與之溝通 詩歌本身也是一種責任 而詩歌的責任是承上啟下 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信仰 也一直被人們熱情地接受 詩歌很大程度上是代表一個時代而發聲 并不是代表某位詩人或者某種官僚的語言 唐宋詩詞歌賦如此昌盛,是歸功于 當時的寫作者和當權者的放任 沒有禁錮的枷鎖和條條框框 詩人才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和創造 詩歌本身自帶的光環,是任何個人或者組織 無法替代的,更不可以強加上去 / 當下的詩人和詩歌是一種不負責任 更加在毀滅性地對待詩歌 詩歌的神圣不可侵犯,已經被 當下的詩人給親手毀掉,夾雜著 很多官僚主意思想,他們已經不在謳歌 當代的時代和人文精神與生活 都在為名逐利,為官僚唱響 才會出現很多不要臉的詩人和詩歌 這是對詩歌的一種侮辱和褻瀆 更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摧殘和殺戮 中國在近百年的新詩之時,前期的詩歌 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一直放到八十年代 而當下的中國詩歌比那些狗屁還狗屁 而寫詩的人更加不知廉恥和沒有道德底線 掌控著詩歌陣地,與禁用詞語,他們不是在宏揚當下詩歌 而是在褻瀆詩歌和詩人的本質與責任 更是在將中國詩歌帶近無恥的墳墓和扼殺 這是當下最悲哀的事情和時代的罪過 中國詩歌需要向陽光一樣燦爛 更需要向春天一樣百花爭艷2024/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