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世純 于 2023-12-5 14:54 編輯
181227dnn61vh6v66w6h6v.jpg (20.11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2-5 14:51 上傳
中 詩《 浪 淘 沙 · 借 問 江 潮 與 海 水 》英 譯《 May I ask 》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此詞作于唐代大和(唐文宗李昂年號,827年—835年)至開成(唐文宗年號,836年—840年)年間,作者在此期間常常以詩詞來描繪愛情的忠貞,此詞即在此背景下題作。
181725bu1f3g1z77mq7fjs.jpg (63.15 KB, 下載次數(shù):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2-5 14:51 上傳
一. 原 文 / 英 譯 文
【 浪 淘 沙 】 · 借 問 江 潮 與 海 水
—— 原 作 / 白居易 (中 國 / 772年—846年)
—— 英 譯 / 李世純 - 中國 長春 - 2021. 端午節(jié)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May I ask
—— Auth: Bai juyi(CHN / 772年—846年)
—— En Trans: Li Shichun / Changchun City, China - 14th, Jun. 2021
How can it be compared to tide and seawater--
The love between RULER and CONCUBINE?
It's hatable his affection's not so faithful as tide--
And no more the sea's deep felt since yearning.
181715ebzb883b66l4cs0l.jpg (63.17 KB, 下載次數(shù):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2-5 14:51 上傳
二. 原 文 / 解 讀
【 浪 淘 沙 】 · 借 問 江 潮 與 海 水
—— 原 作 / 白居易 (中 國 / 772年—846年)
—— '解 '讀 / 李世純 - 中國 長春 - 2021. 端午節(jié)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 '2. ''3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敢 問
潮水和海水怎能與君妾之愛相比呢?
怨煞妾心啊,君愛不像潮水般守信,
孤苦守望鐘情呀,感覺海水不深了。
181652adujpxr6x4jhaja6.jpg (22.59 KB, 下載次數(shù):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2-5 14:51 上傳
三. 譯 注 / 譯 后 感
1'. 首先,特別鳴謝:主要參考文獻 a 主要參考文獻 b 主要參考文獻 c
1. 小詩抒志言情,極盡雷同:唐宋騷人,明清墨客:梨花壓海棠,不得到遼西,十里揚川路,看盡長安花,等等,等等;看似詩人語境主人公、幽怨?jié)M滿,陰柔性感,一句設問,活靈活現(xiàn)——古今世上,將來難免,切實存在專業(yè)或兼職一族半邊天
2. 此處詞義:怎/豈/哪能,非哪個
3. 此處詞義:發(fā)語詞(非必答/求解)約等設問或標點符號“?”,及“且、維、夫、蓋”等導引功用
4. 翻譯至少該是工筆,不是寫意,更不是素描,同時,翻譯應該不是演義,不是改寫,更不是所謂“再創(chuàng)造”;翻譯應是:始終、一切,以原文做規(guī)范、做楷模,做樣板、做靶標,不褒不貶、不偏不倚、精準到位,再塑造、再鑄造,無毛刺、無砂眼、無裝飾,無添加,多維、模擬、仿真,再現(xiàn)原文主題內(nèi)涵、主題表現(xiàn)藝術(修辭)、主題外延張力最大化;中外互譯,的確也像描述某哈姆雷特:參考信息可有百個、千個,而最終采信、確認、依據(jù)信息只有一個——那個唯一原始文本,那個唯一真實哈姆雷特;中外互譯,不是中外演繹、中外戲說;中外互譯須恪守忠信、順達、雅合三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無分主次,相對獨立,不容短板、互為鼎立;在理解原作階段,恪守不符原作語種語法不采信,不符原作語種語法、目標語言再達、再雅不采納;在譯成目標語種階段,則不拘泥目標語種語法;翻譯永遠是請示,不是詮釋,永遠為作者、讀者、自己,在人格、才識、品位三項負全責;中外互譯,歸根結(jié)底,人文互譯;古今中外,所有詞典,辭書,僅用于說明解釋、學習研究人類語言,不匯集收錄、制約規(guī)劃人類語言,他們只是語言小島,不是語言大海;一個單詞、一個文字,無論中外,其真正含義、生命活力,不僅在專家學者辭書、詞典、時尚強大線上機翻,不僅在詞法、句法、語法,更多體現(xiàn)在實地、實踐、第一時間、第一地點中語言、語句、語境、篇章字里行間;翻譯要完美原意,須同觀原作視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譯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傳遞,原意傳遞要完美,其載體修辭,修辭差異切換、對接,不可或缺
5. 本作譯文尚有無奈數(shù)筆,期待更多詩友譯友,為宣誓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國翻譯,中國漢語,無出其右,深入探討,積極參與
181705uci9lqqo9imriiik.jpg (47.2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12-5 14:51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