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基林教授英文版著作在海外出版發行
1.jpg (26.84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25 21:08 上傳
2.jpg (25.89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25 21:09 上傳
近期,孫基林教授的英文版著作《Rise and Noise:FromMisty Poetry to the Third-Generation Poets》由德國東亞書局出版發行。據悉,這是海外出版發行的第一部由中國國內學者撰寫的當代詩歌及詩學理論批評著作,對中國當代詩學研究的海外傳播及其影響具有重要引領和推動作用。 作者孫基林是山東大學詩學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國內著名的詩歌及詩學研究專家,第三代詩學代表性學者,也是第三代詩的主要源頭——山東大學“云帆詩社”的核心成員。早年在大學讀書期間,曾與韓東、楊爭光、王川平、鄭訓佐等共同參與創辦云帆詩社活動。作為朦朧詩與第三代詩寫作潮流的見證人和參與者,作者回到歷史現場和詩潮發生的本源處,基于個人經歷和豐厚的文學經驗,對當代中國先鋒詩歌的兩種形式,也即兩次浪潮——朦朧詩與第三代詩潮,從歷史語境、起源演變,到發展過程、思想資源和美學形態等不同維度進行了全面、系統而又深入的觀察、研究。著作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語境與過程”,結合上個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中國特殊的社會和歷史背景,概括描述了當代新詩發展中的重要現象、重大事件、詩人群落及歷史文化場景。第二部分“朦朧詩論”詳細論述了朦朧詩的代表性詩人、文本修辭以及思想特征、寫作模式和現代性等關鍵問題。第三部分“第三代詩學”則系統分析、闡述了第三代詩歌的整體特征、語言觀念、本體意識和后現代轉向等諸多層面,從而對第三代詩學建構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中文版著作《崛起與喧囂:從朦朧詩到第三代》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于2004年初版,出版后受到了吳開晉、陳超、章亞昕等詩學專家的高度評價,并分別于《光明日報》《文藝報》《中華讀書報》《山**會科學》等報刊雜志發表評論文章,認為此著作的出版是中國當代詩歌及詩學研究領域取得的一項標志性成果,尤其在朦朧詩和第三代詩學研究方面更具有高度代表性。其中不少篇章作為單篇成果或系列研究刊發時,曾獲得學界高度評價。著名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清華曾撰寫文章,稱譽其對第三代詩的發生、嬗變及美學特征的整體分析、把握和論述,“十分精到、準確和深入,令人擊案”(《斗轉星移當回眸》);著名學者、評論家陳亞平在其著作《新世紀后先鋒文學編年史(2000-2013)》中將其看作新世紀后先鋒文學重要的開拓者之一,認為:“他的思想準確地觀照了80年代‘第三代詩’時代的語境取向,……并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詩學后現代主義’主旨奠基人。” 此次英語版在海外出版,作者在中文版本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史料整理、補充和修正完善,并作為補錄部分附于書后刊行,為該著作的海外傳播與其研究提供了更多便利。著作被列入德國東亞研究叢書,由崔英和黃秀國英文翻譯。
3.jpg (399.57 K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12-25 21:09 上傳
(由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提供,作者馬春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