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傷痕 于 2018-6-25 17:51 編輯
九哀(組詩) --傷痕
1.通靈的人
姑爺走的那天,吹嗩吶的
是農民木發和寶來
頭發白了的師傅,中氣有點不足了
吹長調有些困難 在亡者的隔壁,只能斷續吹上幾曲小哀樂 古老的安魂曲,擠滿了靈堂
有聞者不知所以 作為習俗,這是給亡人最后的禮貌 也是話別,是人間最后的相見
靈魂歸兮,難舍難分 傳說最后的一程,親人請來的嗩吶師傅 安撫他們,送他們走上往生之路
嗩吶師傅,鼓著腮,拼盡氣力 是想在另一個世界,把他們從木盒里喊起來 躲開丑陋的馬面和牛頭
嗩吶師傅,因此有大慈大悲 嗩吶師傅,他們的陰德比人高上一截 他們,是神秘的通靈人
2. 聆聽
擺上一碟炒瓜子 他們請我這個“文化人”聆聽苦惱
“老了,吹不動了,只能吹些小樂 當年在穩江,一口氣 不停的把九首小哀串燒在一起吹,痛快啊!”
“這門手藝,現在的人看不上 碰上喜喪事,請幾個洋鼓來敲敲了事” “不是吧,你們不還在吹著嗎? 出一趟門,少不了幾個酒錢,強過做活”
“閑的時候多,寨上四把嗩吶 如今只剩倆個,樂慶傻了,忠孝得了重病 我們死后,這功夫也怕就失傳了”
“若大的岔路口,找不到一個傳人?” “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沒誰愿意留下來 學這東西,可不是三天兩頭的事”
“這東西,以前是個好營生啊 如今,就是生活中的偏門,誰還愿意進?”
在我們寨上,曾經很多人 想走這個偏門,徐楊王謝,四大姓氏 最后走進去的,各只一人而已
3.舊記憶
少年時,我追過嗩吶 作為一個正讀書的牧童,常躺在草垛上 偷看他們,像隔墻偷看紅杏
他們的師傅是我三爹,一個小老頭 三爹,曾多次遭遇不幸 以致于他的腿,終生都是在一瘸一拐的
那幾個人,整天的跑到稻田邊上 手執嗩吶,對著天空,鼓圓了腮幫子 嗚里哇啦的吹,像士兵吹號
三爹,也站在草垛旁 拿了根放牛的竹條,竹條如燒火棍 也像一把槍,我看著,哆嗦得比他們厲害
雨天,他們就在三爹的閣樓上 擺弄那些吶叭,我也緊緊的跟著去 想弄到幾個廢棄的小蘆笛
他們吹電影里的小曲兒 比如劉三姐,比如回娘家,比如信天游 整個寨子,白天黑夜都成了戲臺
他們更多的,吹的是紅白調 紅的叫喜來樂,白的叫哭哀哀 一會兒高一會兒低,至今,我哀喜不分
4.九哀
九哀,不是一首曲子 是九首小哀樂,每首小哀都與哭有關 是喪曲,也有人叫:哭巖巖
葬禮時,有重要的悼念者光臨 嗩吶師傅才會吹上一支 葬禮不停,哭不敢絕,嗩吶就不能歇
木發,是第一個 把這九首小哀,吹成大調的人
“那年在穩江,一個百歲老人的葬禮上 九寨和湘西來的師傅 和我們扛上了,看對方架勢,是要爭個長短 一直沖著我們,吹了很多花樣”
“我們學的曲少,怎么辦? 不能認輸!商量后,決定一口氣連著 吹九首小哀,戰一戰他們“
“但以前沒試過啊,就由我帶著,四把嗩吶 中間連水都不喝,全憑一口氣 九支小曲,一氣呵成,足足半小時不歇 有誰能受得了?把對方嚇傻了”
“他們認為這是在拼命 他們拼不了命,只能認輸,過來敬我們老酒”
木發說的這個故事 中秋節時,我從樂慶的嘴里得到了證實 “是有這事兒,我能記得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