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南頻道 于 2021-8-26 23:44 編輯
近日,帕男最新詩歌選本《帕男詩選集》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選集選入了詩人2013年-2020年間創作的詩歌上千首。帕男亦自稱,要做不一樣的詩人。 寫不一樣的詩歌。可見詩人的責任,也是詩人的自信。 網絡上早有不少評論,都是談帕男詩歌影響和詩歌意義的。作為一個純粹少數民族地區出身的詩人,他到底是以少數民族詩人的身份影響了其他民族區域的詩人或讀者,抑或是他獨立的瑤族母語思考影響了其他少數民族或漢族的詩人,這個問題比較關鍵。因為他漢字書寫是他詩歌創作的行文規則,所以,從這點來說,他幾乎始終是在以漢字形態發布著自己的詩歌內容及詩歌主題,與文字幾乎沒有發生著非常重要的交匯關系。帕男詩歌更為直觀的意義——帕男除了著作的豐盛之外,還在于他對于推動詩歌藝術各種不同類型活動的積極參與、組織與實踐。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在于他對現代詩歌傳統的繼承與創新方面。他以獨特的創作手法,對美國自白派詩歌進行大膽的改進與創新,成為具有特別重要東方自白意義的后自白派詩人代表。 有評論家稱,在2013年至2014年間,帕男創作了近500首詩歌作品。他在這段所創造的詩歌,對于中國及其世界的詩歌歷史來說,都是一個偉大的的嘗試和創作實踐。因為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他將詩歌的娛樂性與文化性做了一次成功的分離。第一次將詩歌的娛樂性降到最低限度。為世界詩歌走出娛樂的界限,回歸文化的價值作出了不可多得的努力。 近10年來,帕男創作了兩千多首詩作,被著名文學評論家苗洪跟蹤研究5年,特地撰寫了100余萬字的《一個瑤人的圣經·帕男詩傳》、《中國詩歌的通古斯大爆炸與告別韜光養晦的帕男》和《致命的失語與覺悟·帕男詩歌專論》三部專著;中南大學聶茂博士、著名作家為其撰寫了《文學場域中的民族書寫·帕男論》;20多位評論家集體撰寫了《帕男創作的N個面》(評論集),由【中國力量.詩歌聯盟】一百多家公眾平臺,開展的“百號共評”活動,對帕男詩歌展開了評論,這一現象在中國詩壇較為少見。 中國詩歌網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中國詩歌發展繁榮,離不開云南詩人的支持,鑒于帕男在詩歌領域的積極貢獻和詩學理論上的素養,為指導云南詩歌實踐和詩歌建設,中國詩歌網云南頻道曾經對帕男進行了10次專訪、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也進行了10次專訪。
圖片1.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23:32 上傳
苗洪的評論集
苗洪從《帕男詩歌辯證唯物主義思考元素存在的多層次價值》《從馬背的人文內涵談民族覺醒》《關于帕男詩歌的滄桑之美》《生命意識下的背叛:關于生存現狀與弱勢群體的夾縫存在》《關于帕男詩歌中靈魂與肉體的深度思考》《帕男詩歌一場關于社會及其自然的哲學盛宴》《尋找男性意義的中國自白派詩人》等維度和向度解剖帕男詩歌中的哲學密碼,稱帕男“在他的大部分詩歌中都似乎是在無意識或有意識層面討論過社會覺悟程度與個人覺悟程度的問題,本來這種對世界覺悟的喚醒意思可以促使他成為一名偉大的詩人......” 帕男是詩歌“場所精神”首倡者。 帕男特別提倡詩歌要有“場所精神”,并致力于將詩歌的“場所精神”發揚光大。他說,這是借用了建筑學上的“場所精神”。“場所精神”是著名挪威城市建筑學家諾伯舒茲(CHRISTIANNORBERG-SCHULZ)在1979年提出了來的概念。“場所”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人記憶的一種物體化和空間化。也就是城市學家所謂的“SENSEOFPLACE”,或可以解釋為“對一個地方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有人說,建筑設計是人類愛與恨、欲望與夢想在大地上的投影,通過人性的尺度,尋求有著人文內涵,人文價值的空間場所精神。詩歌的“場所精神”恰恰相反,是將物體和空間變成一個人的記憶。 帕男認為,場所精神所宣導的正切合我們這些詩人的存在狀態。這個群體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流浪”。流浪是靈魂在流浪,詩人始終保持著看風景的心理狀態,不管是物質上的苦苦掙扎,還是精神上的痛不欲生,但最終都能超越,都能以詩歌為依歸,始終不渝地存在著,并活躍在詩壇。
圖片16.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圖片3.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2 上傳
將在北京、深圳、廣州、昆明、長沙、動永州、麗江楚雄等地舉辦多場新詩集分享活 苗洪評論說,帕男詩歌的哲學及歷史照亮了中國詩歌。帕男詩歌元素多屬于哲學及歷史題材的類型。因為這種原因,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少數民族詩人在尋找與中華民族主流文化共同點的時候,除了民族化及其民族性的意識差異之外,他們似乎是找到了一個更進一步的求同方式,這就是對于哲學及歷史領域的滲透及擴張。因此,帕男的詩歌不僅僅是單純的尋求著與主流文化之間的求同存異,而且從哲學及歷史這些具有普遍意義的領域去尋找契機。而實際上,這種滲透與參與非常智慧,因為哲學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具有超越民族與民族之間的跨越屬性。而這種屬性又決定了民族詩歌文化與主流詩歌文化的邊緣性——而且,這種邊界十分模糊,讓你無法判別這些是由少數民族詩人還是漢族詩人的創作。 苗洪評論說,2013年-2014年,我們可以科學的定義為是他創作的鼎盛時期,尤其是他哲學思考的活躍期。他在這兩年所創造的詩歌,對于中國及其世界的詩歌歷史來說,都是一個偉大的的嘗試和創作實踐。因為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他將詩的娛樂性與文化性做了一次成功的分離。第一次將詩歌的娛樂性降到最低限度。為世界詩歌走出娛樂的界限,回歸文化的價值作出了不可多得的努力。
圖片4.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4 上傳
帕男新詩集《帕男詩選集》
圖片5.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4 上傳
作者帕男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著名詩人吉狄馬加特地專文評論帕男的詩歌,在其《讀帕男的詩》一文中寫道:“據我所知,帕男有著三十多年的詩歌寫作歷程,也是一位非常高產的詩人。” “ 帕男不僅寫詩,而且還寫作了數量可觀的散文和報告文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全能型的寫作者,但是我始終把他作為一位優秀的詩人看待。當然,他的詩歌能力也不知不覺地滲透進了其他的文體寫作當中。也就是說,他的詩歌與其他文體形成了互文的特質,彼此打開、相互補充。”
圖片6.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5 上傳
那些年,他們正年輕。當年,帕男作為一名記者曾經采訪過吉狄馬加 這充分肯定了帕男堅持多文體寫作的前提下,對詩歌創作的孜孜追求。同時對帕男的詩歌給予了中肯的評價—— 回到詩歌,帕男的詩歌讓我看到了一個直率的詩人。帕男的詩歌總是會流露出他對自我、旁人、人情、世態及整個世界的認知和判斷,其中不乏態度鮮明的臧否。詩歌在代替他說話,代替他表態,代替他評判,代替他歌哭。帕男的詩不乏意象和場景,但整體上來看語言是口語化的,比較生動,也具有一定的共情空間。帕男 的詩讓我想到了“世說新語”,他的這些詩指向了豐富甚至駁雜的外部世界,同時也指向了繁復的內心淵藪和人性世界,不乏戲劇化的場景和寓言化的映照。 吉狄馬加評論道,帕男的詩歌做到了爭辯。這一爭辯既是面向世界的又是指向自我的,有時像是自言自語,有時又像是和旁人對話,有時又像是站在戲劇化的舞臺上對著觀眾高聲議論。這讓我想到當年T.S.艾略特所說的詩人的“三種聲音”。
圖片7.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6 上傳
圖片8.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6 上傳
帕男說,讀書是一生的事 吉狄馬加評論道,值得注意的是帕男詩歌中的智性因素比較突出。這使得他沒有淪為廉價的“抒情主義”詩人,而是通過詩人的經驗、見識、知識以及智力等因素提升了詩歌的能見度和包容力,也體現了一個詩人的襟懷和視野。值得強調的是,帕男并不是一個經驗主義的寫作者,他的詩寫到今天仍不缺乏感性、超驗和想象力的成分,而很多寫作者極容易陷入日常經驗和寫作經驗的雙重牢籠之中去。 三十多年的寫作,著實不易,沒有韌性和毅力的寫作者是不能在寫作有效性的前提下完成和持續的。當然,三十多年的寫作也會形成一個詩人比較明顯的表達方式或抒寫習慣。風格化對于一個詩人而言是一把雙刃劍。
圖片9.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帕男新詩集《帕男詩歌選集》
圖片10.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帕男是詩歌活動的積極分子,以民間的力量組織舉辦了十四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主題詩會,其詩會影響力越來越廣,被肯定為“云南詩壇的盛會”。
吉狄馬加評論道,就帕男的詩歌表達方式或抒寫習慣而言,我注意到他往往是在一首詩內部容納若干個“小詩”,而每一行詩的內部又進行數次的切換和過渡,即每一次切換都通過空格的形式體現,少則兩次、三次,多則三次、四次、五次……這可以視之為一個詩人的“換氣”方式,涉及詩歌的結構、節奏、語調等。這樣的“換氣”方式和句式能夠突出詩歌的容量,能夠在詩歌和“散文”的融合中拓展詩性的空間。如果換一個角度,這樣的句式又容易形成“散文化”的表達。所以,如何在詩歌和“散文”化中予以有效地平衡就更為重要和關鍵了。總體考量的話,帕男在大多數詩歌中較好地處理了這一點,能夠讓詩歌的容量、體積變大,與此同時又不縮減詩歌應有的本體性規定和“詩性”的生成空間。 當然,作為一個老詩人,我提的這一點也算是對帕男這位詩人朋友的一個提醒或者建議。質言之,如果詩歌的表述成為慣性、常識或趨于風格化,作為自覺的寫作者他就要對此種做法的長處和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整體性的評估、校對和修正。 吉狄馬加最后詰問,讀著帕男的詩,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這也是很多詩人都在自問的一個問題。 一個人為什么要寫詩?一個詩人為什么一寫就是三十多年? 帕男已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要唱 我就不能厭倦時間”。
圖片11.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有趣地生活,有趣地寫詩
圖片12.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深扎才能接地氣,才會出好詩
圖片13.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寫詩和生活的態度都要做自己,少做“對牛彈琴”的事
圖片14.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發表是詩人與讀者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 據資料,帕男,本名吳玉華,又名楚天行、楚歌、瀟湘孤客、一勺,瑤族,湖南省江華縣人。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學會會員、云南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現任楚雄州文聯副主席、楚雄州網絡作協主席、《金沙江文藝》常務副社長、常務副主編;省文聯八屆全委會委員;《37度詩刊》總編輯。 有作品在《中國作家》《詩刊》《海外文摘》《人民日報》《詩選刊》《星星詩刊》《揚子江詩刊》《中國詩歌》《新加坡詩刊》《云南日報》《當代文學》等刊物發表。 有50多件作品獲獎。
圖片15.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帕男之前出版過的作品
圖片17.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酒好也怕巷子深,也包括了幾年前出版的這本詩集
圖片18.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23:42 上傳
圖片20.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13:48 上傳
網購和實體書店銷售都是你獲得帕男作品的主要渠道
圖片21.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8-26 23:43 上傳
有報告文學《大沖刺》獲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項目扶持、云南省委宣傳部脫貧攻堅重點出版作品項目扶持;《生態云南記》獲2020年滇版重點出版項目扶持;《絕饗》獲云南大學出版社重點出版扶持;《新莊記事》獲慶祝建黨100周年云南省長篇作品重點扶持。迄今為止,出版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著作30余部。重點詩歌作品有《男性高原》《落葉與鳥》《帕男詩選》《落花,正是一個舊朝代禪讓》《只有水不需要剃度》《等我駕到》《還劍于酒》《在云南在》《做個東晉男人》等。 (楚雄州文聯 劉存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