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海頻道官方 于 2018-9-28 16:40 編輯
“嬉戲綠岸”第四季草地詩會·中秋”抬頭節“
古有文人墨客詩酒唱酬,曲水流觴 而今在陸家嘴綠岸藝術節迎來了第四季草地詩會
詩人們將自己創作的詩作 寫于彩紙 踏上字梯 在中秋之日,以詩會友
字梯為字體設計師應永會先生參展藝術裝置《竹林七賢》
陸家嘴綠岸藝術節第四季草地詩會于中秋在陸家嘴中心綠地舉行,來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跨時代、跨風格、跨門類的詩人、作家、音樂人、舞者、學者、策展人、藝術家……應明月之邀,來此為草地和蚯蚓念一首詩、唱一首歌、跳一段舞。與現場每一位有緣的觀眾朋友在陸家嘴金融城共度了一個充滿詩意的中秋”抬頭節“。
★ 詩
開場詩為朦朧詩代表詩人嚴力先生詩贈草地詩會的最新佳作《中秋抬頭節》,由本次草地詩會的策展人、詩人瑞簫為我們朗誦,與遠方的嚴力先生在今夜共同抬頭賞月。
2006上海高考文科首席,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力研究員的常方舟女士帶著小朋友,為我們帶來她的詩作《別夏》、《極地之遠》。
別夏
殘陽里是鄰家的竹簟香 曾屢屢光顧我的條窗 行客匆匆 只怕帶起袖側晚風 一瞬間車水馬龍晦澀難明 自混沌中暈染出 一片熱騰騰的橘光 讓今晚的月色也不復美麗
熱情洋溢的80后青年詩人于慕文先生在現場為大家帶來詩作兩首《一只雞的獨白》、《動物園的狂喜》。詩畢,于慕文先生快意率性,將詩稿高高揚起掛于藝術節參展作品《竹林七賢》之上。
90后城市女性詩歌團體“城市漫游者”朱春婷女士為觀眾帶來其團隊作品詩二首《青銅維納斯之夜》、《城市漫游者》。
澳大利亞實驗詩人和研究員Amelia Dale女士為陸家嘴金融城創作實驗詩一首,富有節奏和韻律。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的詩人、表演者、學者和講師ajCarruthers先生以英語的輔音為探索方向,帶來實驗詩歌一首。
瑞簫女士朗誦原創詩作《低俗生活》,由夏宜同先生伴奏。
來自臺灣的詩人項美靜女士配以秦腔帶來了精彩詩作《祖國,虛擬的命題》,以及《謫仙》、《大雁塔》。
著名詩人、散文家海波先生朗誦詩作《刺繡的奴隸》。
刺繡的奴隸
在柿子和狗之間 一個小小帝王,黑暗中交換黃金 月色下殺魚的人 紙上行走 對那些 我們還看不見腳的東西 我們,仍可稱它為爬行動物 媽媽 八點鐘的新娘 就要刷牙,刷牙 死去的士兵,香料中再次分娩 刺繡的奴隸,從綢緞上醒來 如果沒有粘土和羽毛 沒有養傷的海盜 清點紙牌,碰落的銀幣 面朝十六世紀,向后翻滾 大海,終究是個笑話 書寫直腸史詩的敵人妻子 手指上佩戴閃電 把不易清洗的地方 埋的更深 三月七日啊,你在哪里 這里,只有積雪 靜靜等待灰塵降落 幾頭母牛 通過慢跑獲取愛
在上海紐約大學任教的David Perry先生帶來詩二首《大海抒情詩》、《入口受堵》。
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詩人、畫家、音樂人大弓一郎先生帶來詩歌《自畫像》、《周末的車站》、《阿鳳》。
策展人瑞簫女士詠詩《有17個月亮的夜晚》、《我曾進入水中月亮》,朗誦軒轅軾軻詩贈草地詩會《仲秋節口占》。
我曾經進入水中月亮
波瀾不驚 我們毫不擔心 深夜 坐在湖邊樹林 繼續喝酒 月亮升起來 正是八月
扔了 酒瓶 像條穿褲衩的魚 你可以直接進入水中月亮
青年詩人自由朗誦環節
★ 樂
伯克利音樂學院詞曲創作人夏宜同先生和青年作曲家、獨立音樂制作人魏至功先生帶來開場曲新浪潮音樂,和原創作品《月兔》。
青年民謠音樂人陳宏翔帶來吉他彈唱演出。
★ 舞
當代藝術創作者何雨女士以鏡面為介,帶來現代舞一段,以肢體動作填補言語的空隙。
圖片來自網絡,攝影者不詳
(來源:綠岸藝術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