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新疆沙舟
發表于: 2020-9-13 13:26:3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新疆沙舟 于 2020-9-13 14:26 編輯


抗疫重任在身 堅守文學初心
——記抗疫一線歸來的白衣戰士凌云女士
頻道記者:李曉


      九月七日是個特殊的日子,在這一天,國家主席在北京為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鐘南山等抗疫功勛人士頒授榮譽。莊嚴神圣的時刻,共和國勛章與國家榮譽沉甸甸的榮譽,令無數國人再次喚起我們對那些為我們生命保駕護航的醫護工作者生發無限敬仰與尊崇。

      毋庸置疑,他們是共和國的功勛之臣。在抗擊疫情的時期內,他們是功勛卓著的白衣戰士中的楷模與代表,在他們身后,其實還有千萬名醫務工作者,在抗擊疫情的戰斗中,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他們同樣是最可愛的人。在這其中,就有這樣一位特殊的白衣戰士,肩負抗疫使命,卻不忘文學初心,在抗疫期間,利用文學平臺為抗疫發聲吶喊,鼓舞人們的斗志與信心。她就是在抗疫期間奮戰一線的凌云老師。


忙碌抗疫,閑戀文學

        至今清晰地記得在八月八日那天,與凌云老師的對話。當時忙碌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她,剛剛忙完手頭的事,帶著疲憊略顯沙啞的嗓音給我微信留言:“抱歉啊妹妹,這兩日這實在太忙了,你發的稿子還沒顧上編輯。昨天晚上本來是一點多鐘休息,三點多鐘又有了新任務,所以一直忙到快五點才休息,我平時入睡困難,中途起來再睡后面就怎么也睡不著了,所以今天的精神狀態一點都不好。最近已經連續幾天這樣睡得很晚,睡的時間也少,所以幾乎沒有時間做上電腦做編輯”。

        當時聽到這些話,我的鼻子有些發酸。我說:“姐姐,公眾平臺編輯稿件的事可以放一放,哪怕稿子不編輯不推送都可以,您工作緊張忙碌,您的也要好好保重,千萬別太累著了。真心想好好寫寫您的故事。”

        凌云老師說:“謝謝妹妹的關愛,這是兩碼事,工作是我的本身職責。但是作為自己打理絲路聽雪文學公眾平臺也有平臺的要求,不能說因為我工作忙碌,平臺我就放任不管,或者說因為沒人愿意做,我就不再堅持去做,有那多么讀者對你信任,不斷有新稿子投放過來,我必須要對得起信任我們的作者與喜歡閱讀的讀者與聽眾。所以我認為這個事情不能僅僅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來考慮,得要站在對方角度去考慮,決不能辜負那些信任你的人。我現在所從事的醫療防疫本職工作實際上和編輯審稿工作是完全是不同的領域與受眾,每個人必須做好自己份內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自己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就行,沒有必要讓別人知道你具體是在做什么,做了哪些事,與人與社會有益就行。至于外界報道宣傳,那都是一些外在形式,我從不去多想那些。雖然我的職業是一名醫生,在防疫抗疫一線有時也會有壓力,也會有情緒波動,但有緣有幸投身文學,在自己熱愛文學的領域漫游,每當閱讀那些優美的詩歌與散文,對我來說,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緊張的舒解與緩和,是自我調節與休息的一種方式,不會覺得累與苦。”

        這一番話質樸無華,真切直白。這就是她,一個艱辛奮戰忙碌在防疫抗疫一線,卻不忘文學初心的她的樸素心聲。身為一個白衣戰士,往往在戰場上無需多少的豪言壯語,只是基于一份責任的擔當,一份敬業的情懷,一份選擇的初心,珍重守護這一份職業的操守與職責,做著屬于你本職應盡的份內工作而已。對于她如此的內心堅守,我還能說些什么呢?

        我一直堅定地認為,一個本色純粹的人,其為人的個性原則與操守是長久**而積淀下來的。回想起與凌云老師相識至今的點點滴滴,關于她,一直有諸多的感受如鯁在喉,卻沒有機會說,也一直想用文字寫下來,卻苦于一直找不到合適機會。我不敢輕易動筆,生怕錯過很多寶貴的素材,一直想著待與她細細聊過再下筆,相信那時筆下是一個真實生動的凌云老師。而她,卻謙虛地始終不愿給我這個機會。


相識相見,文學牽緣

        凌云老師的本職是一名在防疫抗疫崗位上的醫生,但與凌云老師的認識是源于文學。2017年的早春三月,我們在網絡一個文學微信交流群內相識。當時在伊寧市某醫療單位工作的她,業余還擔負著伊犁銳角文學公眾平臺與一個文學網站的運營,一天,素昧平生的她主動加我好友,熱情向我約稿,正巧我手頭有兩篇多年前出差伊犁時寫的散文,當即就發了過去,很快凌云老師安排平臺推送出來。

        雖然起初的交流不是很深入,但直覺感到這是一個熱情爽利,做事干練,雷厲風行的女子。沒過多久,恰好伊犁銳角平臺舉辦一周年文學紀念活動,凌云老師組織邀請烏魯木齊的文學愛好者組團去伊犁采風,在伊犁,我終于見到了神交不久卻惺惺相惜的文學愛好者。

        在春光明媚的伊犁早春四月,在伊犁銳角的春韻之旅無疑是收獲巨大的。在這片美麗多情的土地,來自烏市的十幾個文學愛好者,連同伊寧市的文友共三十多人,浩浩蕩蕩乘坐著大巴車,在凌云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路造訪了歌曲《草原之夜》的故鄉——現代軍墾新城第四師可克達拉61團;感受著軍墾新城的今昔巨變;參訪了成吉思汗七世孫麻扎所在地的阿里麻里古城;游覽了桃花朵朵怒放61團的桃園與千年杏樹王;在惠遠伊犁將軍府與邊史館,聽解說員講述這片土地的輝煌歷史。短發精干的凌云老師做領隊一路陪同解說,在車廂里她言語干脆,擲地有聲,女強人的風范呼之欲出。

        傍晚,在可克達拉團場的禮堂,團領導歌舞文化盛宴請我們一行,歡快熱烈而濃厚的文化喜慶氛圍至今猶在記憶回放。在此過程中,凌云老師潑辣干練,魅力卓然而顯,可謂是此行采風之旅的魂,有她在,一路同行都是滿滿的情誼。正是那次活動,我認識了幾個意氣相投的伊犁文友,至今網絡交流不斷。

       活動次日,在空氣清新的伊寧市郊區伊寧縣,在細雨蒙蒙中,在清涼舒爽的吉爾格朗河畔,在一座臨時搭建的浮橋上,伊犁銳角舉辦了一場烏市與伊犁兩地詩友交流的詩歌朗誦會。詩會辦得很成功,結束后此行伊犁采風之旅活動基本宣告結束,大部分成員動身返回烏市。我與同行的烏市朗誦者佳妮決定在伊寧市暫停留一晚,好好游覽一下伊寧市的城市風光,待次日清晨再返回烏市。

        午后,凌云老師與另外兩位伊犁老師設宴請我與佳妮聚餐。當得知我十年前也來過伊寧出差,極其喜歡這座花開樹美的城池,凌云老師熱心地提出要帶我們在伊寧市好好轉轉。于是,凌云老師親自駕車,帶我們去伊寧市正在建設的開發區新區參觀。在風光旖旎的伊犁河大橋,我與佳妮在伊犁河景觀帶飽覽著河畔美景,欣賞美景,相互拍照,流連忘返的我們全然忘了凌云老師在一旁等待,,而她卻兀自含笑靜靜等待我們,也不緊著催促。在伊犁短暫匆匆的兩三天采風之旅結束,我們帶著美好難忘的回憶返回烏市。


絲路聽雪,文學佳話

        大約在2017年年底時,業余酷愛文學的凌云老師獨立創辦了文學公眾號“絲路聽雪”與公眾號“西域漫游”,之前我只知道她是一名醫生,出于對文學的一腔熱愛與熾熱情懷,她創辦了微信公眾平臺《絲路聽雪》與《西域漫游》,她既是平臺的創始人,也是平臺的主編。平臺創建后的兩三年多時間里,公眾平臺的創立使得凌云老師的文學組織策劃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施展與揮發。或許基于凌云老師個人的魅力,平臺辦得風生水起,頗具影響力,很快吸引了南北疆一大波文學愛好者的關注。絲路聽雪平臺也成為疆內少有的頗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學公眾平臺之一,我深知,這背后凝結著她無數個深夜幾多心血與付出。

        而與此同時,凌云老師的個人影響力與感召力也同時得到了新疆文學界諸多業內知名人士的廣泛贊賞與稱道,不僅擁有可觀數量的粉絲,還集聚新疆文學界一些知名作家詩人人脈資源的支持,雖然不在烏魯木齊,但烏市文學圈的朋友幾乎大都聽說過她的大名。近兩三年來,凌云老師多次往返伊犁與烏市兩地,來烏市是應邀參加一些文學社團活動。

        印象最深的是2018年5月26日,美韻天山朗誦團在達坂城舉辦一場詩歌朗誦會活動,再次見到了專程從伊犁趕來的凌云老師,在達坂城白水鎮故城,她與孤島、秦毅、桑山等新疆知名詩人同**下欣賞誦讀,優雅含笑的她笑靨溫暖,平易近人。詩會結束,大家一同去游覽西溝風光秀色,凌云老師與幾位大咖詩人在涼亭下侃侃而談,當我按下相機快門時,身披大紅絲巾的她分外奪目,那一瞬間,我腦海了閃現了一個詞“天山女俠,俠骨柔情”。

        在2019年8月11日,在烏市舉辦的桑山老師一個專場朗誦會上,再次見到從伊犁專程趕來的凌云老師,當時她作為特邀嘉賓,與新疆文學界嘉賓并排而坐欣賞誦讀。朗誦會結束,還來不及與她細聊多談,她又匆匆踏上返回伊犁的歸程。

        在此之后,絲路聽雪平臺舉辦數次詩歌朗誦會,記得一次舉辦桑山老師線上朗誦會,研討桑山老師的詩歌藝術,在眾多人文學愛好者中,凌云老師特邀我做點評嘉賓,讓我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圈內新人著實有些誠惶誠恐。我明白,這是她對我的認可與看重,使我有一次踏步前行并上升的機會。而一句“謝謝您”,雖然一直沒有說出口,但一直感念于心。

       凌云老師生在伊犁,熱愛家鄉,身為醫生,她愛崗敬業,踏實嚴謹,責任心強,身為文學愛好者,她業余酷愛文學,搭建文學平臺只為了讓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圓夢在網絡發表作品。事實上,運營網絡公眾平臺是一個需要奉獻無私大愛精神的工作,需要耗費她大量業余時間與精力去組稿,與作者溝通,管理團隊,策劃與編輯等等,如果沒有一份強大堅韌內心與堅守力的人,是無法做到堅持不懈的,而她卻做到了。

        業余期間打理平臺,凌云老師是一個惜才惜佳作的稱職好主編,每當遇到一篇佳作,她會欣喜若狂地視若珍寶。記得去年年底,我創作了一首名《紅色之戀——伊犁冬蘋果》的詩歌發過去,凌云老師大為贊賞,當即聯系一位老朗誦,打算待朗誦音頻出來一起再刊發推送平臺。結果不巧,聯系好的這位老師因家中有事去了外地。但凌云老師非常理解作者創作出作品迫切想與公眾一起分享的心情,無奈之下,她將沒有未能朗誦的文字版的詩歌先行刊發推送了。

        后來這位老師回來,朗誦完將音頻錄音直接發給我,當時的我只想著不讓凌云老師二次浪費編輯資源,也為了心疼凌云老師,不忍心她太過于勞累,我將詩歌音頻投給了另外一家內地的平臺刊發推送。對此她不無遺憾。她是那么熱愛家鄉伊犁,這是寫她家鄉伊犁的詩歌,她是多么希望這首詩歌的朗誦也能在落址家鄉絲路聽雪的平臺發出啊。對不起,只可惜我當時未能領會她的心結,至今深懷抱憾與歉疚。

        時光過得很快,緊接著到了今年的春節,武漢發生新冠疫情,全國上下嚴防嚴控,新疆也不例外。想著與凌云老師好久未曾聯絡,有些惦記,最好的支持應是將新作投給她擔當主編的絲路聽雪平臺,于是將其中一首主旋律詩歌發給了她。我的每一次稿件發至絲路聽雪平臺,凌云都格外重視。

        凌云老師是我認識的平臺編輯中少有的嚴謹派(或許與她所從事的醫生職業有關),從圖片到文字她都細細編輯好,每次刊發前,她一定要將臨時鏈接發給我先過目檢查一下。偏偏那次刊發后,由于執行編輯的失誤,出現一個不該錯的字,她深感自責內疚,在夜里值崗忙碌中,想方設法抽空聯系編輯修正。她嚴謹認真的編輯精神更令我肅然起敬。


抗疫不懈,堅守初心

        二月之后的數月,由于各種忙碌,與凌云老師的聯系也漸漸少了,但情誼一直記掛在心里。在烏魯木齊疫情后不久,我準備將一位朋友的抗疫稿件推薦凌云老師的絲路聽雪平臺,順便問候了她一句:“姐姐最近忙嗎?還在醫院值班嗎”?記得她當時淡淡地說:“妹妹好!我還好,就是工作比較忙,一直在防疫抗疫崗位值崗”。我有些吃驚地:“姐姐,你們醫院就這么忙嗎?您在具體什么崗位”?她只說自己在防疫崗位,具體不便透露。

         此時才得知,她從事的是高危風險的防疫一線工作,在這半年多的時間一直都在防疫一線,住在賓館。七月以來,新疆的疫情突如其來,防疫抗疫的工作任務更加艱巨,要求更為嚴格,日常事務、臨時性的事務與經常的督導檢查未斷。白天她忙于工作,晚上還要拖著忙碌一天后疲憊的身體,坐在案前打開電腦編輯平臺公眾號的推送。

         當時知曉這一切,我內心的已震驚無法言表。作為身處防疫抗疫一線的崗位,她們的工作性質是沒有常規休息時間的 ,白天黑夜大部分時間都在值崗忙碌中,平時周末節假日也大都在工作崗位。她說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就是自己的親人,是戰友,大家一起工作,同吃同住,每天十幾個小時,甚至幾乎24小時都在一起,這些,都將成為自己終身難忘的寶貴回憶。

        從2月份開始,凌云老師所在的城市出現疫情,形勢嚴峻,經過控制努力,雖然后面確診病例清零,但嚴防嚴控一直沒有松懈。防疫抗疫的常態化,可謂是全疆管控最為嚴格的。事實證明,這樣嚴防嚴控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當然這背后也有身為白衣戰士的凌云老師的一份付出在內。

        即使工作再忙,凌云老師也絲毫沒有忘記她一手創立打造的絲路聽雪公眾平臺,在防疫抗疫的一線崗位一邊堅守著工作職責,一邊堅守著絲路聽雪平臺的運行管理,矢志不移地執著堅守一份文學情懷,惦記著作者發來的稿件需要盡快編輯推送。  從1月29日至今,細算起來凌云老師在抗疫崗位已經連續奮戰8個月了,基本是兩三個月才休息一次,除了兩次休整居家休息了各一周,總共在家只住了半個月。

        我表示想把她的故事寫下來,可她卻堅辭謝絕說:“千萬不要寫,這是我工作本身應盡的職責,也是必須要做的工作,這樣的工作總得有人去做,總得有一大批人舍小家為大家默默地付出奉獻,才有防控有效的局面啊。大家都在為抗疫做貢獻,都為社會盡責任,只是具體分工不同而已”。

        大約在八月十八日左右,凌云老師微信里與我語音,表示想籌辦一場線上聯合朗誦會,但由于工作忙,有意全權委托我來籌辦這件事。于是,在短短兩天時間內,根據凌云老師的想法,我與新疆朗誦協會鄭江會長、美韻天山朗誦團秦毅團長相互取得聯系,很快達成了共同舉辦線上聯合朗誦會的共識。于是從8月20日接受委托起,從21篇詩歌作品的選稿到23位朗誦者的敲定,從工作人員的分工,到協調三家平臺的溝通,從活動通知的擬定,到嘉賓的選擇,從節目單設計制作到從圖文宣傳物料編撰,從朗誦會流程的設計,到與每一個主持人的具體溝通,以及與相關工作人員分工細節的推敲,凌云老師都會悉心指導落實。

        一直到八月30日,這場由凌云老師發起,由中國詩歌在線·伊犁詩歌創作基地·西域聽雪朗誦藝術團、新疆朗誦藝術協會、美韻天山朗誦藝術團共同舉辦的線上聯合朗誦會圓滿舉辦。這一伊犁與烏魯木齊兩地三家平臺舉辦的活動反響熱烈,圓滿成功背后,自然與凌云老師的精心運作分不開。

        在朗誦會落幕后兩天,烏魯木齊傳來了解封的好消息,有朋友開玩笑說,是你們線上聯合朗誦會的吶喊助威起了作用。詩歌朗誦以聲音的力量助力抗疫,為抗疫吶喊助威,禮贊英雄,祈福家園,她的力量與意義究竟有多大?不得而知,但在所有參與者的心里,這是一項必須擔當的使命與責任,相信若干年后,再回憶起這段特殊的日子,大家都可以了無遺憾地驕傲地說:我們曾為抗疫發聲過,我們的聲音的力量感動過社會,為大家鼓舞過抗疫勝利的信心與斗志!

        抗疫攻堅階段,曙光在望階段,這場線上聯合朗誦會所發散的巨大能量自是不言而喻的。這是一次新疆文學藝術界民間跨界文藝融合的朗誦會,文學詩歌界、朗誦藝術界與攝影界的緊密融合,臺前幕后的宣傳融詩、音與畫的精彩于一爐共同展現,可謂是新疆文學藝術領域的一次文藝跨界融合的抗疫朗誦會,意義非同一般,也為今后文學藝術朗誦和創作的開了一個先河。


        至此我才了解到,凌云老師也是新疆線上朗誦會的開創與推動者,凌云老師為負責人的中國詩歌在線伊犁詩歌創作基地、西域聽雪朗誦藝術團,從2019年三月就開始,每月一次的線上專場或者主題朗誦會,已先后舉辦了新疆著名詩人狄力木拉提·太來提、亞楠、郁笛、笨水、王興程等專場。

       在新冠肺炎病毒侵襲中國大地之時,在舉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肆虐的大半年,凌云女士不但一直戰斗在防疫一線主戰場重任在肩,而且始終堅守著文學初心,先后與新疆朗誦藝術協會、美韻天山朗誦藝術團、大連中山朗誦藝術團聯手,組織策劃多場防疫抗疫、聲援武漢的線上朗誦會,以文字的力量,聲音的傳播力凝聚人心,引領踐行全民一心、防疫抗疫的實際行動和決心。

        凌云老師,一位奮戰抗疫一線不忘初心的白衣戰士,一位俠肝義膽的天山女俠,一位惜才愛佳作的文學伯樂,一位大愛情懷的文學天使,如一個驍勇的文學悍將,在西天山下搖一面文學大旗為新疆本土文學搖旗吶喊。她更像天山水土光照滋養過的伊犁冬蘋果,歷經了春夏秋冬的雨雪風霜,更加紅透成熟,呈現出純粹甘甜的品質,只有細品,才能體味內涵。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1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詩人檔案

詩人檔案

主題:15 | 回復:85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