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世純 于 2020-8-28 10:59 編輯
老 爸 · 時 代 · 北 京 人 —— 李世純 - 中國 長春 - 2019. 11. 17
國慶假期整理書柜,盯著這張外地革命師生來京臨時乘車證,想起看電視時曾問過老爸:動亂年代到底有多亂,什么亂,怎么亂;老爸具體說的,幾乎印象全無,唯略有記憶的是一張收據往事。老爸說過: “ 那是第一次去北京,火車停在豐臺站。到處是學生隊伍,我們徒步來到一個體育場,以后知道是先農壇體育場。在那里,我們被稱做毛主席的客人。不久,我們坐上開往北京香山中學的大客車。很快,旅途疲憊不見了,只是感覺這個目的地稍遠些,因為路邊樓房逐漸稀少,視野越來越寬遠,途中還不時看到遠方彎道處出現會車用的折望鏡,橢圓形,高高大大的。 大客車只身返程,光亮漸漸消失在黑暗。眼前這個中學接待站距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都不遠,離香山公園更近。當時,香山那里有見漫山遍野、漫山遍野的紅楓葉。 在接待站,我們領到毛主席像紀念章,還領到乘車證、就餐票、各色被褥等生活必備品。在領用的被子上,記得有姓名等文字信息,有的字是用棉線拼縫在上面的,那是北京學校的師生或是附近居住的北京市民標記的。 近一個月后,我們離開北京回到自己的學校。一天,老師拿給我一封北京來信,我怯怯地接過來,里面有張長紙片。晚上爸爸告訴我:這是收據,它能證明我們寄還的糧票——你們在北京借用的糧票,已經還過,對方已經收到 ... ... ” 盯著這張乘車證,放眼室外:啊——現在,北京又是老爸說的那個時節了——漫山遍野、漫山遍野的紅楓葉,鮮而不艷,熱卻不烈,醒目不奪目,淳淳的,厚厚的,實實的,美美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