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7-15 09:50 編輯
佟文西99.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36 上傳
中國力量 詞/佟文西 一座山挽著一座山,
群山巍峨磅礴中國力量。 一條河流向一條河, 海納百川澎湃中國力量。
這力量是挺拔的脊梁, 面對災難,無比的堅強。 這力量是血脈的流淌, 患難與共,相擁著希望。
一顆心連著一顆心, 萬眾一心跳動中國力量。 一方愛溫暖一方愛, 八方大愛蓬勃中國力量。
這力量是復興的夢想, 民族精神,永恒的光芒。 這力量是命運的交響, 家國情懷,托舉著太陽。
啊!中國力量,是山是海, 豪情萬丈,蕩氣回腸。 啊!中國力量,是心是愛, 歷盡滄桑,共創輝煌。 2020年4月12-13日吉林江城
佟文西8.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13 上傳
佟文西:著名詞作家、作家、詩人,1989年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音樂文學專業,國家一級編劇,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音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視音樂研究會會員,中國表達藝術治療協會顧問,中國原創音樂全球賽事顧問。湖北省音樂文學學會會長,湖北省特殊貢獻專家,第九屆湖北省政協常委,湖北省教育廳藝教委常委,華中師范大學特邀研究員,中國地質大學特聘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客座教授及《湖北新民歌美學價值及其發展研究》項目的指導教師;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并授予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榮譽職工”稱號;四川省原創音樂家協會榮譽主席;四川省明日之星才藝俱樂部音樂導師。代表作:《山路十八彎》等.
佟文西000.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35 上傳
力,情感方程式 評名家佟文西《中國力量》的哲理與美學視野 彭林家
佟文西彭林家1.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35 上傳
(2002年合肥:佟文西、彭林家) 藝術是生命情感的象征形式,通過形象塑造來反映社會生活;表現的力度之美,是作者思想感情,對社會意識形態的深刻領悟。比如,浩瀚的星空充滿了無窮的想象,蘊涵著可能為人類服務的信息,需要科學的論證。那么,歌詞作為遐想,一種時代精彩片段,心境蠕動的思維軸心,共鳴著中樞神經的奇幻切換。因此說,對好的文章,開頭像鳳頭美麗精彩,主體像豬肚子突出充實豐富的內容,結尾像豹尾一樣剛勁有力。其中,美的契合,陰陽二氣的有縫連接,則是借以精警性的語言,從浮光掠影里的沉淀中,喚起沉睡的雄雞報鳴。 譬如,名家佟文西的《中國力量》:“一座山挽著一座山,/群山巍峨磅礴中國力量。/一條河流向一條河,/海納百川澎湃中國力量。”主題的“中國”一詞,是華夏漢族多建都于黃河南北,因稱其地為“中國”,與“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華”含義。初時本指河南省極其附近地區,后來黃河中下游一帶。《禮記·中庸》:“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mò東北方的民族)。”五行上,黃帝之土的中央,掌陰陽,統四時四象。“力量”是力氣、能力和作用的心田能量。心法上,起筆鳳頭,取象“山”的修辭,比喻為仁者樂山,靜也;中醫曰肝藏魂,靜一,則力量之大也。藝術上,一個“挽”的蘊涵,波動著四方的東西南北的四象之陽,藏象于脾土之陰,陰陽則合為中軸的能量,旋轉四周的視野;像“群山”迭起,能量借助真氣,形成宇宙丹田。縱向思維(陰)而成高大雄偉的“巍峨”,比喻居高第,名列前茅。橫向思維(陽)則成廣大無邊的“磅礴”,氣勢盛大,遠遠望去;如一個偉人的箕jī坐,即為兩腿張開坐著,形如簸箕,猶青龍箕踞的吉地。站在地球視野上,如伏羲氏時春官,仁德之愛也。取象比喻為“河”,水道的通稱,特指中國黃河、銀河系。孔子說:智者樂水,仁也。李白則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化也。你看,一個“流”的蘊意,液體移動之象,人體傳播之德。因而,謂廣泛采納的“海納”,隱喻容器受量之大也。收斂思維(陰)上,千百個河流,匯集“百川”的江河湖澤,總稱而稱其大無外也。發散思維(陽)上,波濤相擊的激流,熱情沸騰的心房,“澎湃”著雷鳴彭湃的濤聲,則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 意境上,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樣容物的胸懷,寬廣著無垠的情感,山容海美矣。章法上,前后兩句的對應聯對,雙雙合唱,如蝴蝶效應,互為表里而成一體,加深了力的向心力和量的比量美感,如“中國力量”。哲理上,天下萬事萬物沒有什么能比得心量博大,包容兼收并蓄,吸收不同的能量強大。藝術上,語言的協樂性,一曰整齊:文字和諧而預防單板;二曰錯綜,取象參差而協調凌亂;三曰抑揚:輕重起伏而制約沉悶;四曰回旋:情韻重復而注意單調,唯有四者相互配合,美感伴隨節奏。語境上,正好吻合著《道德經·德經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譯文】:“施無為之政,所獲得的功效之大;行不言之教,所獲得的收益和功效大。”小而言之,是一種不受年齡限制的天生美德。大而言之,中國速度披荊斬棘,貢獻是中國方案。比如,長久以來,美國GPS獨霸天下,然而,北斗一次次向世界彰顯了中國力量;折射出一種群龍無首,上通元氣,各盡其職的虛無之道,力者,中國結合成的最大峰值。 道學上,無為管理,大有所為之法,孕育著無違、無偽與無妄為的大團結力量。辯證法上,寫歌源自于有為,如悟道做人。其心道之法即為禪意之悟,有幾個意象飄動于心與神之間,則是覺悟而覺知,臨近于無為,是謂知其音的魄(陰),知其性的魂(陽)。魂魄者,乃一個人的性情,一個中國心的的能量。表現為五行的性格,如木性為仁,火性則亮,金性為變,水性為柔,土性為信。人的行為運氣是納音之魄,表現的詞是自我個性之魂,善者為真,惡者為假;不善不惡者為無記性,叫做中性。這三自性,源自于天干的本命宿星,投影于地支的生存環境,即為天時與地理;如是后天修養的詞心,禪心之念即為無念勝有念;從心窄修復成心容,則為恕他也恕已;從而由小我變大我,生成圓覺思維。日圓為純陽,陽德也;月圓為純陰,陰德也;心圓為純美,陰陽合成,則是詞性的本體也。由此,文本至情至性,搖曳生姿。縱觀純音樂;清心如水,萬變不驚;禪性了悟天籟之音,從人體的肺魄七情里穿梭,至性至善,大道天成,力量之美哉。
佟文西王健.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5 09:41 上傳
(左一、彭林家。右三、佟文西。右一、王健,《三國演義》主題詞的作者) 你看,詞家的創作流程上,主歌是將歌曲所表達的故事背景表述清楚,屬于旋律慢慢推上高潮的階段,中間的間奏之后,還會重復一遍,類似于豬肚持守中道。你讀:“這力量是挺拔的脊梁,/面對災難,無比的堅強。/這力量是血脈的流淌,/患難與共,相擁著希望。”體裁是一門藝術內部分類的概念,孕育著各門形成的美學關聯;在《簡明美學辭典》里,體裁性質的共同牲表現為:方向、思想和感染作用。哲理上,形而下謂之器也,如器官:生物體結構中具有某種獨立生理機能的部分,表現為腎水上的骨髓,骨上生肉,脊骨成篇。如“脊梁”指全身骨骼的主干,是后背陽性的“挺拔”脊柱,督脈能量直接進入泥丸大腦的中樞;比喻支撐事物的中堅力量,是謂那種在國家、民族或團隊中起中堅作用的人。元·關漢卿 《拜月亭》第一折有記載:“你心里把褐(hè黑黃色粗布衣服)衲(nà僧衣)襖脊梁上披,強似著紫朝衣(官服)。”因果效應上,任脈的“面對”之象,中和著督脈的脊柱,凝結的丹心中氣,即為道,詞道也。方法上,一是具象性:能夠化虛為實,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呆板為活躍;二是細節性:微型描寫,語言措辭,具體而形象;三是色彩性:文字間接描摹,演繹萬類共相;四是動態性:呼之欲出內形,觸手可及外象。故而,修辭遷移上,無論是“災”還是“難”,由于無我無私,沒有妄念執著,便洋溢著真性真情。道教曰,丹;佛家曰:禪;儒教曰:仁,三家均曰“堅強”之象,中央之黃土也。像生物體的主要成分,是帶有遺傳信息的核酸和蛋白質。由此,炎黃子孫的“血脈”,也即是遺傳基因DNA的水分子,通過復制細胞核,形成的生物鏈,使種族得以繁衍和進化,構成不同的人體面孔。在“患難與共”的共相基點上,長短相較,高下相傾,感染“相擁”的慈悲憐憫,產生的一致性的抗疫合力,便是“希”少的回“望”團圓。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無色);聽之不聞,名曰希(無聲);搏之不得,名曰微(無形)。夷、希、微三者均是無的狀態,看不到、摸不到、也聽不到的五官之外,詰(jié追問)之乎,混而為一。一者,太一,如太極之初的人體嬰兒,大象無形,大音希聲,人心返道心也。太陰月象論上,在《周易參·同契》里,朔者,初一至初八是上弦兌數(少女)之八日;望者,初十五至二十三,是乃下弦艮數(少男)之八日,上下兩弦,男女共合其精,乾坤之體乃成力量。而上八下八,二八十六,正應一斤之數,半斤八兩,則是太易日月相交之道,合乎中正面而不傾頹,也就是一種中和之氣。老子又曰:“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行為上,天地不能長久持恒,反襯著人性的“患難與共”的大美之力。顯然,這種難得的民族集體潛意識之大美心,就是“一顆心連著一顆心,/萬眾一心跳動中國力量。/一方愛溫暖一方愛,/八方大愛蓬勃中國力量。”詞文里的“連”是人之相的互相,音聲相和。“跳動”是前后相隨,難易相成。修辭遞進上,從“愛”到“大愛”;詞意升華上,從“溫暖”到“蓬勃”的內涵,徐徐過度到情感的外延:“這力量是復興的夢想,/民族精神,永恒的光芒。/這力量是命運的交響,/家國情懷,托舉著太陽。”
佟文西11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57 上傳
歌詞是清晰性的藝術,以口語機制的提煉和改造,形成明白如畫的視點,易懂能曉的感知,彰顯其精神、神韻和光彩,從而應者四起。所以,練字造句,其內在力度的內涵,具有濃郁的情感,又極富聲韻;避免詩歌意象的歧義和多義性,形成曲高和寡的。外在張力的外延,饒有余味,繞梁三日,從而使得整個作品,在含蓄蘊藉的審美標準里,呈現出一種情韻兼勝的和諧之美。你品,詞家的文字脈絡。內外銜接上,以“復興”的顯意識,借助“夢想”連接潛意識,即為“民族精神”的原型,也就是本性的“永恒”常道;這一束“光芒”的情采的運作,凸顯志的本體;然后,與“命運”聯辭結采。武昌文學理論家王元化說:《情采》篇,先后提出的“為情造文”、“述志為”'二句,就是希望用“情”來拓廣志的領域,用志來充實“情”的內容,“交響”著情和志結合為一個整體,是謂“家國情懷”,從而一“托”一“舉”,將向上的心靈之火,攢成眾之炎;火炎在君火上騰起,凝結天干丙火,即為“太陽”的同名詞,無私地照耀地支十二生肖,大地的美德無言也。由是,躁動的激情在詩家的眼里,投影于心中,在副歌的高潮里,由衷地感嘆,一剎那間,靈動豹尾的騁力:“啊!中國力量,是山是海,/豪情萬丈,蕩氣回腸。/啊!中國力量,是心是愛,/歷盡滄桑,共創輝煌。”一幅“山”與“海”的剛柔之畫,一曲“豪情”與“回腸”的反芻之音,化成“心”、“愛”的戰歌。藝術等量上,從歷時性的“滄桑”,返回共時(同步)性的“輝煌”。美學上,“共時性”與“歷時性”是分別從靜態(集體潛意識)與動態(顯意識)、橫向與縱向的維度,考察社會結構及其社會形態的視角。即為疫情與抗疫而楚弓楚得,情緒與情感而直截了當;一任語言調撥比擬的修辭手法, 在全詞中,如楚國申包胥重胝zhī為國效忠,讓力的存楚,宮商角徵羽,新奇鮮活地直沖心靈;像打擊樂器的編鐘,用圓錘敲,那大小不同的扁圓鐘,宛如聽雪落竹枝,刷拉拉;一幕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奏出的每一聲都是青銅的厚重;激情地,一頭扎進敘述與抒情的表達,生動而優美;聽著聽著,一陣陣,回旋著語言旋律的回音壁;一聲聲,回旋在祖國藍天的頂空。
2020年4月12-13日吉林江城 2020年7月09-10日吉林江城
評論中國.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36 上傳
歷史的成就
佟文西9.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12 上傳
18歲起開始發表作品,迄今已發表詩、詞、文作品四千余件,獲獎五百余項。代表作:《山路十八彎》和《擺手舞》榮獲中宣部第七屆,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獎;《一把菜籽》榮獲中國音樂藝術最高榮譽獎—第四屆“金鐘獎”。 《山路十八彎》在1999年央視春晚演唱,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 《我常懷念她》(大型交響情景聲樂套曲)2007年中國第八屆藝術節參演作品; 《喜事多》2008年央視春晚、2007年央視公安部春晚、央視首屆農民春晚演唱; 《龜茲美女》2009年央視文化部春節聯歡晚會演唱; 《家是天堂》2013年央視中國文聯百花迎春春晚演唱; 《喊一聲媽媽》2014年央視網絡春晚新春原創音樂會演唱,并獲一等獎;
佟文西10.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12 上傳
《幸福歌》、《家是天堂》、《喊一聲媽媽淚長流》2015年央視網絡春晚新春原創音樂會演唱,并獲一等獎; 《復興中國夢》2016年央視網絡春晚新春原創音樂會演唱,并獲一等獎。 《共創輝煌》、《回三峽》、《喊山歌》、《師恩如歌》、《神農架梆鼓》等在央視“青歌賽”總決賽演唱;為《雙面女人》、《幽幽墳草》、《堤街》、《網絡媽媽》、《守望》、《山里山外》、《警鐘長鳴》等影視劇創作主題歌;創作了獨幕話劇《口袋陣》、情景對話小品《燭光》、大型連續式歌劇《國恥》;為全國大學生運動會、農運會、中運會創作主題曲及開幕式、閉幕式文案,《青春之光》被選定為第四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會歌;《終于盼來這一天》在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首都“迎回歸 愛祖國”萬人歌詠大會上演唱;《我們的心和國旗一同升起》、《啊!媽媽》、《水鄉小喇叭》等被收入全國大、中、小、幼及中央音院、師范院校教材; 作品《國旗頌》,被北京國慶晚會指揮部推薦為“慶祝建國四十五周年晚會”演唱歌曲,并收入《國慶之夜》專集; 《農家小院》、《家在三峽》等多首作品被拍成音樂電視;出版了《青春之光》、《三峽人家》、《藝外之藝集》、《香港香》、《共慶良宵》、《論音樂文學創作》、《佟文西詞作歌曲選》、《藝外之藝集》、《佟文西著作論》等十六部專著;出版個人詞作專輯盒帶《竹鄉小哥妹》,個人詞作視聽作品《山路十八彎》、《喜事多》、《幸福歌》、《跳春光》等;編輯了《文化活動報》、《湖北音訊》、《中南音樂家通訊》、《長江音樂》、《長虹》詞刊共108期400余萬字。《中國音樂家辭典》《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文藝名人辭典》等多部辭典、名人錄收入了他的傳略。《中國文化報》載文,稱其為“中國實力派著名詞作家”。
彭林家合肥.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37 上傳
作者簡介:彭林家, 哲學家,著名評論家,聾龍天生,畢業于東北師大中文系。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詩作家聯盟評論委員會主任,中國詩歌在線吉林、國際頻道詩評編審,國家一級學術團體、中國蕭軍研究會主辦的《原創文學界》副主編,中國微型詩\《0度詩刊》顧問,中國針刀醫學副秘書長,全球漢詩總會聯絡主任,北京倉央嘉措國際詩歌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詩人, 2017、2018年中國詩壇實力詩人,入《2019年中國年度優秀詩歌選》。為全國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說家寫序、寫評論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開青云的紅冰》等,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刊》《詞刊》《散文》《意文》《散文詩》《人民日報》《印尼日報》《中華詩詞》《中國詩詞年選》《寰球詩聲》《詩詞世界》《陜西詩詞》《江西詩詞》《江西文史》《中國文學》《中國詩界》《中國之聲》《江西詩歌年選》《中國詩歌年選》《中國百年新詩經》《中國散文詩年選》《中國新銳華語詩歌經典》《世界華文散文詩年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語言與文化研究》等100多種國內外報刊,任多家媒體的顧問、主編和編委。曾獲全國詩詞、辭賦、詩歌、散文、散文詩、小說評論征文及其他文體一二三等獎。
佟文西彭林家等全體合影.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0 09:36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