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詩人舉行慶賀入選世界“文學之都”詩歌朗誦會
50A2E068-54B6-462C-A3A2-5367F713DDF4.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1 23:10 上傳
5576F00A-41DD-4E45-9840-C35CC3885651.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1 23:10 上傳
64E75283-6C65-401C-B4EE-5BAD8C874C3D.jpeg (0 Bytes,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11-21 23:10 上傳
(南京文學之都促進中心執行主任袁爽介紹南京申都情況;胡弦朗誦;朗誦會現場)
本報訊:11月20日,為慶賀南京成功入選世界“文學之都”, 表達對 “文學之都”的敬意和熱愛,由詩人雷默、劉蘊慧策劃并主持,朵上文化、萬象書坊聯合主辦的南京詩人詩歌朗誦會在萬象書坊舉行。南京文學之都促進中心執行主任袁爽女士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活動并致辭,她介紹了南京申都的具體情況,并對南京詩人組織本次活動表示了感謝。著名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揚子江詩刊》主編胡弦應邀擔任詩歌點評嘉賓并朗誦了他的新作《霜降》。袁爽和南京文都促進中心國際交流部趙思帆分別用法語和英語朗誦了諾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致南京》和埃茲拉?龐德翻譯的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馬永波、黃孝陽、海馬、吳晨駿、梁雪波、麥豆、龔學明、陸新民、雪豐谷、顧耀東、愚木、楊莎妮、劉暢、王曉輝、徐舒等四十多位詩人朗誦了自己的作品,路東、育邦、杜立明、孟秋、何同彬、古箏、江雪、孫冬等未能到場的詩人也特別發來他們的新作,由其他詩人代誦。此外,愛爾蘭、西班牙文學之都的詩人Matthew Geden(馬修·蓋登 愛爾蘭)、Munir Guerrero (穆尼爾、西班牙)以及陜西詩人南書堂等也應邀朗誦了自己的作品。 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南京成為“創意城市網絡·文學之都”,南京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榮譽的城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信息,文學之都一般有七個特點,其中有一點為“有允許文學、詩歌、戲劇等藝術發揮其整合作用的城市環境。”南京山川秀麗,又是著名古都,因此,自古就是文學尤其是詩歌的圣地,中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批評專著《詩品》、第一部文學理論和批評專著《文心雕龍》、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等均誕生在南京。而根據南京大學教授莫礪鋒的研究,在《唐詩三百首》中,寫到最多的城市不是當時首都西安,而是南京。除金陵以外,秦淮河、臺城、朱雀橋、烏衣巷、長干里,都出現在唐詩名篇中間。南京一直是產生名詩人和詩歌名篇的沃土。 如今,在中國詩歌版圖上南京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南京既有以胡弦、韓東為代表的60后、70年后大家、名家,也有一批80后、90后詩壇新秀。朗誦會策劃之一詩人雷默說,“南京四季分明的氣候帶來富于變化的山川景色,再加上莊重的歷史文化氣息,使詩人產生別樣的詩思。南京當代詩歌一直呈現出多元且健康的發展態勢,在探索性、先鋒性以及與中國傳統詩歌文化融合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次朗誦會也是南京詩人的一次集中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