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袁偉
發表于: 2018-8-15 12:54:57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劉毅:散文詩的堅守與傳承
——“貴州文脈·縣市文聯(作協)主席專訪”之劉毅篇

/亙亙


“把山砂倒進來,把碎石倒進來,把水泥倒進來,把自卑和失望倒進來,把對大樓的設計和規劃倒進來,我攪拌!我用青春攪拌,我用激情攪拌,我用不屈的生命攪拌。”(《攪拌機》節選)劉毅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的這首散文詩,激情澎湃,讀后讓人熱血沸騰。他借助于散文詩感情強烈、想象豐富、意境和諧、思想深刻、短小精悍的文本特征,把對生活的熱愛表現得淋漓盡致!劉毅就是這樣飽含深情一路走來,且歌且行,書寫心中大愛和家鄉秀美景色。近年來他在創作的同時,力求更多地發現和扶持當地散文詩創作新人,逐漸實現了從散文詩創作到文學新人發掘的角色轉變。


【人物簡介】劉毅,貴陽市開陽縣人。中國散文詩研究會副會長、貴州省作家協會理事、貴州省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副主任、貴州民協理事、貴州省散文詩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貴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開陽縣文聯主席、開陽縣作家協會主席。1979年開始發表散文詩作品,迄今,已在《法制日報》《散文詩世界》《山花》《花溪》《散文詩》《貴州日報》等60余家報刊雜志發表報告文學、散文、詩歌、散文詩作品3000余篇(首);公開出版《劉毅散文詩選》《山魂》(與人合集)《劉毅作品選集》《劉毅散文詩精選》四部。有若干作品入選《中國散文詩大系》《中國散文詩作家代表作》《九十年代散文詩選》等國內重要散文詩選本;有多篇作品獲國家級、省市級文學獎;主編《開陽之旅》《開陽散文詩選》《開陽民間文學三套集成》等專著和縣辦刊物《茉莉文學》;得到著名作家徐成淼、歐陽黔森、王蔚樺、羅文亮、吳之俊、岳德彬等高度評介;其創作業績被收入《中國當代青年作家辭典》《中國散文詩作家辭典》《中國詩人大辭典》等辭書。1996年,出席全國第六次文代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亙亙】劉毅老師,感謝您走進《貴州文學》創刊號“貴州文脈”欄目,接受我的專訪。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從您1979年發表第一首散文詩算起,已經堅持散文詩創作35年。據我了解,30年前在貴州創作散文詩的人數是極少的,是什么讓您愛上了散文詩這種文體?您又是靠什么力量堅持散文詩創作那么多年?


【劉毅】是的,我從事散文詩創作三十余年,當時貴州寫散文詩的作者寥寥無幾,從事散文詩創作還不被人理解,認為“豆腐塊”文章成不了大器。但我選擇寫散文詩,無怨無悔,不管別人怎么不屑一顧。在貴州省第七屆散文詩筆會上,徐成淼教授大聲問道:請從第一屆到第七屆都參加散文詩會的同志站起來,全國只有我和徐教授站了起來,會場里除了熱烈的掌聲外,就只有徐教授的無限感慨。

我愛散文詩三十多年了,就喜歡這種短小、精煉、含蓄、富有哲理的文體,越來越喜歡,越喜歡越放不下,于是,就寫了三十多年,寫了幾千首散文詩。

發表的散文詩作品多了,有不少獲了獎和入選各種選集及大學教材,更增強了我的信心,便努力的向散文詩方向發展。我的散文詩影響了許多人,開陽有不少人也開始受我影響寫散文詩,形成了一支力量。2002年,我爭取了中國散文詩之鄉的品牌后,更丟不下了,作為文聯、作協主席,要帶頭,樹榜樣,更要作示范,這種想法便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促使我一生熱愛散文詩。


【亙亙】說到散文詩,有兩個人必須提及。一個是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現代派詩人波德萊爾,他被公認為是世界散文詩鼻祖;一個是中國作家沈尹默,他的《三弦》標志著中國現代散文詩的正式誕生。這樣看來,我國散文詩發展不足百年。請問劉老師,經過您多年探索,你認為什么才是散文詩?如何定義散文詩這一體裁?怎么看待散文、詩歌、散文詩三者之間的聯系?


【劉毅】什么是散文詩,又簡單又復雜的問題,簡單來說,散文詩是一種文體,不是散文,也不是詩歌,但它的核心是詩,具備詩的特征、跳躍、象征、意象等。

散文詩與散文的區別是它的音樂性,是它有詩的旋律,再則它短小,高度精練、含蓄、抒情性強。散文詩有詩的內核,是“用散文寫的詩”。詩化的散文,詩的內容亙于散文的行間,剎那間感情的沖動,不為向來的韻律所束縛;毫無顧忌的噴吐,舒適的發展;擺脫了詩的排列句式和韻律約束,散文詩不宜太長,太長了容易散文化。


【亙亙】劉老師,貴陽市的開陽縣,2002年被中國散文詩研究會命名為全國唯一的一個“中國散文詩之鄉”,這個榮譽,您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您能說說獲得此項榮譽的理由是什么?它的權威性如何?這對開陽縣的散文詩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和何種挑戰?


【劉毅】2002年,我四處奔走,終于爭來了“中國散文詩之鄉”的桂冠。開陽能得此榮譽,有四點理由:一是開陽文化底蘊深厚,各級領導關心重視散文詩創作;二是開陽有一大批散文詩作家和數千章發表在各種報刊上的散文詩作品;三是公開、內部出版了幾十部作品專著;四是開陽舉辦了全國、省、市散文詩作家筆會,形成了散文詩創作中心,再加上開陽從1977年就有自己的刊物《茉莉文學》為散文詩作家的園地。

“中國散文詩之鄉”是中國散文詩研究會通過考察,論證授予的,是國家二級學會,是中國散文詩界的權威組織。

機遇和挑戰并存,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詩人高洪波和國內外幾百名著名詩人曾慕名而來,參加開陽舉辦的活動,對外宣傳了開陽散文詩創作鄉的文化品牌;但挑戰也多,散文詩發展很快,開陽再不努力將危機四伏。


【亙亙】“中國散文詩之鄉”這個稱號來之不易。貴州著名散文詩作家喻子涵對此表示擔心。貴陽日報記者王遠白在他的《詩鄉,如何突破創作困局》一文中,引用喻子涵的話說:“對于開陽‘中國散文詩之鄉’這個品牌,要靠創作來支撐。而創作要上檔次,可能還需放開眼界,還需要前衛性的探索,不能滿足已有的現狀。”劉老師,一方面您是散文詩作家,另一方面,您是文聯主席。作為開陽散文詩的領頭羊,請問開陽縣在保住這塊牌子方面文聯是如何努力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劉毅】《貴陽日報》王遠白采訪我時,我曾也苦悶。但我不恢心,努力在做工作;打造詩鄉文化品牌,培養文學新人,加強作家、作者的培訓,寫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我欣喜地看到,開陽作家隊伍在不斷發展壯大,公開出版的散文詩集越來越多。縣文聯為多名作者召開了散文詩集出版首發式和研討會,大家都在自覺的努力突破自己。下一步將加強作家、作者的創作水平的培訓提高,力爭多出精品力作,讓“詩鄉”牌子更加亮麗。


【亙亙】劉老師辛苦了!一方面需要處理文聯的日常公務,另一方面還得舉起開陽散文詩發展這面大旗。我常聽開陽的文學愛好者說:“劉老師是一個舉著鋤頭,到處挖掘作者的詩人。”這話怎么理解?目前發掘新人的情況如何?如何杜絕開陽散文詩創作“青黃不接”這一現象?文聯有沒有建立這方面的培訓或激勵機制?


【劉毅】呵呵,有新人出現,就得發現培養,讓其健康成長。“青黃不接”有這種情況,但我依然樂觀,因為又有不少骨干作家正在成長,如:楊汝洪、宋勇軍、潘銀璋、李友軍等,不會斷層的。文聯將在培養人才方面加大力度,不斷建立培訓和獎勵辦法,讓更多新人脫穎而出,不斷壯大開陽“詩鄉”隊伍。


【亙亙】《貴州文學》由貴州作家網主辦,屬于民辦內刊,民辦純文學雜志生存狀態不容樂觀。劉老師主編縣文聯刊物《茉莉文學》快40年了,一定有許多好的經驗,能給《貴州文學》提一些意見和建議嗎?請您談談民辦純文學雜志在困境中如何突圍?


【劉毅】開陽縣的《茉莉文學》創辦于1977年,曾得到冰心、賀敬之、臧克家、劉白羽、蔣子龍、馮驥才等知名作家的支持,不少人為刊物題寫刊名或題詞。辦刊很艱辛的,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我也曾采取社會、單位出資辦刊的辦法,先后和縣里的幾十個單位聯合辦刊,度過了危機。幾十年了,不容易呵,你們也可以找愛心企業家和熱愛文學的老板支持嘛,不斷將《貴州文學》網刊辦得更好,辦出品牌,我拭目以待。


【亙亙】謝謝劉老師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專訪。最后,希望劉老師對初學散文詩寫作的文友們說幾句自己在創作中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吧。


【劉毅】沒有什么經驗。文學創作是一種艱辛的個體勞動,有志于文學創作的人,就意味著奉獻和付出。文學創作需要克服急功近利,浮燥心理,要安靜下來,甘于寂寞,苦于清貧,不為滾滾紅塵所動,不為如浪商潮所搖,堅守文學這一片凈土,要有一種平常人的心態,在文學逐漸失去諸多耀眼光環的今天,對從事文學創作的人是一種考驗。我相信,有志者,事競成。努力吧,道路前面有閃爍的燈光……

謝謝!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追夢520
發表于: 2018-8-28 22:04:38 | 只看該作者

讀過他一組長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嘿嘿
發表于: 2018-8-30 10:17:10 | 只看該作者

來過,感謝你們帶給我對詩歌的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詩人訪談

詩人訪談

主題:8 | 回復:37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