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趙旗
發(fā)表于: 2019-8-4 09:22:2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27號作品】三月的鐵軌
                 ——致海子

英倫
橫量比你的肩寬,豎量比你的詩長
橫量豎量,都沒你的眼窩深邃
都比你的憂傷和迷茫,矮了一截
三月刺桐花開,鳥羽淡紫
無數(shù)別離和重逢正在誕生和消亡
只有你,坐在山海關的鐵軌上
醞釀和等待一首絕筆
火車像綠色的大蟒逶迤而至
你的靈感如麥芒炸開
“遠方其實一無所有!”
你打出的這一道旗語
剎那間讓枕木沉淪,鐵軌顫栗
讓一棵年輕的夾竹桃,禁不住
把憋了很久的一口毒,扭頭吐在
1989年3月26日光潔的額頭
后來你的胞弟也愛上詩
每年都在你周圍種下一小片麥子
收割時他總是不惜人力,一遍遍撿拾
甚至一穗也不落下。這多像你的詩
干凈得近乎吝嗇詞語——
他怕節(jié)儉的母親,挪動著一雙小腳
來到地里,撿一顆麥穗,喊一聲你的乳名
更怕她看到田野空曠,突然把干瘦堅硬的雙腿
鋪在你的墳前,讓你乘著爬滿瓜秧的
綠皮火車,像15歲那年離家北上求學那樣
一站一站地,再坐回來
2019.7.4
穗穗一首詩,開篇的氣象與格局,會決定一首詩,最終的意境與走向。這首《三月的鐵軌》,無疑是作者寫給詩人海子,最深情、最真摯,也最富有況味及頌歌意味的悼亡之詩。
詩歌的開篇,就點題。用橫量與豎量,用肩寬和詩長,點明了三月的鐵軌之上,曾有一個名叫海子的浪漫主義詩人,用他的生命獻祭,獻祭一個剛剛改革開放、萬象更新的時代“火車”,而這列來勢洶洶火車,無情地碾過了麥芒與太陽色澤的他……因而,他的身魂與詩魄,也永遠地留在了三月的鐵軌之上。
作者的語言老道,比喻妥帖,用典準確,情感充沛。整篇詩作的節(jié)奏和韻味,也契合海子的詩風。這說明作者,在下筆創(chuàng)作這首詩歌之前,已然熟讀過詩人海子的大量詩歌和其他有關的詩評文章。
三月刺桐花開,鳥羽淡紫
無數(shù)別離和重逢正在誕生和消亡
只有你,坐在山海關的鐵軌上
醞釀和等待一首絕筆
第二節(jié),短短四句詩,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春暖花開的三月里,無比美好的情境里,一個準備慷慨赴死的人,已經(jīng)坐在三月山海關的鐵軌上,寫好也寫完他“春暖花開,面向大海”人世最美的一首絕筆詩。
美與死,有時的確是兄弟。此刻,我的憂傷與絕望,也跟隨作者動情的筆墨,回到了那個讓人無比心碎的日子——1989年3月26日。“遠方其實一無所有!”這不僅僅是海子打出的最后一道旗語,也是作者心中碾過的“枕木沉淪,鐵軌顫栗”般的感知與嘶鳴。
我們曾熱愛過的詩人,無論是在世的還是離世的,現(xiàn)代的與過去的,只要我們曾經(jīng)熱愛過,并且深深地閱讀與賞析過,那么兩人之間已經(jīng)通過作品,超時空的交匯過了。其詩歌里,必然存留著作者的血性、脈搏、氣韻與靈魂的音符、精神的藥劑……總之,深摯的熱愛就是另一種方式的復活。
說心里話,如果以《三月的鐵軌》為題,繼續(xù)寫下去的話,可以變成一首磅礴的長詩。但是作者心知肚明,他知道有些話,只能說到一半,就如人世間的某些情感,也只能萬語千言,凝練成一句“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吧。
最后一段,筆鋒轉(zhuǎn)向了海子的老家與他的家人。他的胞弟,繼承了海子的遺志。繼續(xù)拿起了麥芒一般的筆,收割人性麥田,拾穗故土詩情。而他那心碎欲絕的小腳母親,每年仍會站在空曠的麥地里,遙望北方,等待著她的孩子——年僅15歲的海子,所“乘著爬滿瓜秧的綠皮火車”期盼他,還能從遙遠的一無所有的那個名叫天堂的“遠方”啊,“一站一站地,再坐回來”……
我用作者的詩行,還原了一幕這樣的現(xiàn)實場景。而且我相信,一顆偉大母親的心,不是僅僅心碎一次,就此罷休。而是年年歲歲,年復一年的心碎再心碎……因為只有親人的淚與思念,永遠流不盡,也念不休。感謝用心的作者,給我們帶來了一首美到心碎的悼亡之詩。而作者與許許多多的詩人,仍在人世的列車與鐵軌上,繼續(xù)寫詩徘徊與觀望……
這是人類一顆悲傷的種子,某些詩人降臨人世的必然使命啊。使命來,遵之;使命完,歸兮!
【青海湖點評這首詩要表達的主題是海子,而不是火車,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談論起海子及其臥軌事件,你怎么也繞不開火車去。作者比較聰明,他把作為詩歌主體的海子與承載火車的鐵軌有機結(jié)合起來,使得主體性意象與輔助性意象之間渾然天成,銜接自然,并無喧賓奪主之嫌。鐵軌作為這件事情的主要物證,在真實傳達作者思想情感時,可以說收放自如,張弛有度,適時為其做了天然道具。
作者首先用鐵軌的深與寬作比較,引出海子思想的深邃與內(nèi)心的憂傷迷茫。借此帶領讀者去回顧1989年3月26日山海關臥軌事件。由此展開關于詩人海子的短暫人生及不得不說的身后事。當“火車像綠色的大蟒逶迤而至”——這里,“綠色的大蟒”這個詞語意象頗為傳神,給人一種吞噬一切的恐懼感。這種視角上的巨大沖擊力與臥軌者的弱小形成強烈反差,凸顯作者對海子生命的凋零那種無限惋惜與悲傷。接著,“剎那間讓枕木沉淪,鐵軌顫栗”,這樣的細節(jié)描述,如同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還原出此在的真實感,強化了悲劇的震撼力。
30年過去了,如果他活著,也有50多歲。一個人的思想可以是獨立的,但其生命不能獨屬于他自己。他死了,幾十年來,人們對其爭論不休,甚至有人把他的死看做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之一”。這些姑且不言,因之改變的他的親人們的人生軌跡與命運,可能也是他始料未及的——他的弟弟愛上寫詩,并當上了懷寧縣海子紀念館館長,多次陪同老母親參加各地海子詩歌節(jié)。詩中說,他們像珍惜一粒麥子一樣珍惜著海子,“節(jié)儉的母親,挪動著一雙小腳來到地里,撿一顆麥穗,喊一聲你的乳名”,一個人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帶給家人的是一生的傷痛,看著這樣一個小腳老母親艱難蹣跚的身影,不由悲從中來。詩歌在細節(jié)上所刻畫的感染力,讓人物鮮活立體,可是試問我們所有與之有關的聚會只是在懷念他的詩歌成就嗎,還是我們應該更多思索點什么。在詩歌結(jié)尾,詩人大膽想象,把母親“干瘦堅硬”的雙腿作為鐵軌,鋪在他墳前,希望他“乘著爬滿瓜秧的綠皮火車/像15歲那年離家北上求學那樣/一站一站地,再坐回來”。作者通過大膽而奇特的想象完成了他的情感寄托,但是我們讀到這里,至少是我,感覺到的卻是深深的悲哀。一位母親一生的寄托與依傍,似乎只能是那些“閃光”的文字。這難道是一種快樂嗎。但我理解作者所傳遞的一位老人呼喚兒子回家的心情。一首詩歌完成之后,不同讀者就會有不同視角與各種思考,好的詩歌必然是開放性的,我姑且認為文本很好地完成了這一切,并且有了一個敞開的言說環(huán)境——新時代談論起海子事件已經(jīng)不僅僅是詩歌問題,這是我所期待的。
伊夫點評 一個人的死能夠讓人們?nèi)耆缫蝗盏貞涯钍遣蝗菀椎摹!八酪馕吨慕K結(jié),在生理學的意義上無疑是一種毀滅,一種終結(jié);死又似乎是生命的延伸,無論哪種方式的死亡,都能夠啟迪人們選擇更好的生存方式。”作者將寫作的觸角伸入死亡這一神秘的地帶,而且是盡人皆知的海子。寫海子的作品很多,但作者的這首還是讓我眼睛一亮,他把“憋了很久的一口毒,扭頭吐在/1989年3月26日光潔的額頭”。作者是一位睿智的詩人,他不僅僅就寫海子的死,他將筆鋒巧妙地轉(zhuǎn)向流著同樣血液的胞弟身上。他“每年都在你周圍種下一小片麥子/收割時他總是不惜人力,一遍遍撿拾/甚至一穗也不落下。”濃烈的兄弟情誼在這一刻爆發(fā)。在詩人的筆下,勾勒出一個家庭的苦難史。

45號作品】為綠皮火車寫一首詩

海湄
我多想寫一輛綠皮火車的轟隆聲
隔著暗夜與清晨,我多想
看它穿過車站,鄉(xiāng)村、炊煙,校舍
我多想它帶著煤的氣味,緩緩停在我身邊
我多想謝謝它帶來我的父親
還有很多親愛的人
我多想寫一首詩給帶著火車跑的煤
我要感謝挖煤的人和運煤的車
感謝火的唱歌和舞蹈
我要寫每一節(jié)車廂,車廂里的農(nóng)民工人、老人孩子
寫昏昏欲睡中的彼此,如果路程還遠
就寫寫家鄉(xiāng),寫寫我心里的甜蜜
我還寫了在速度下模糊的樹
寫閃過的燈,昏黃、孤獨、溫暖
寫母親、戀人、知己,寫一場美夢的雛形
我請求清晨的原諒,如果有哭泣,有故去的人
再寫一聲汽笛,寫一列巨大的火車
正奮力拖動著幸福的尾巴
穗穗我們寫詩的過程中,包括日常讀詩的過程中,都會遇見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那就是——什么樣子的詩,才是一首好詩?!
并且這也是你自己寫作與閱讀中,無形且自覺地通過某種標準,去選擇閱讀與努力抵達的好詩模樣。你注定,逃不開這樣的詢問或詰問。
讀讀這首《為綠皮火車寫一首詩》吧,你剛剛閱讀之時,就像遇見一位熟悉的、親切的鄰家少女,她有點小俏皮,但更多的感受,就是自然清麗、布衣素顏。
這是一首從心里流出的詩,也是一首傳統(tǒng)抒情色彩濃郁的詩,適合一個初長成的鄰家少女,甜美的聲線,朗誦全詩。其過程的甜蜜感,就如乳燕新羽,展開好看且稚嫩的翅膀,奔向一位風塵仆仆遠行歸來的父母親,那溫暖的懷抱或港灣……
我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某一刻~游離詩外,魂飛九霄。一首好詩的模樣,應該如此詩,相去不遠了。作者非常的聰慧,他或她,并沒有停留在第一、第二段排比、遞進式的抒情意味之上,第三段尤為出彩,而是華爾茲步伐般的轉(zhuǎn)身旋舞,探戈步伐般的凝視與定格收尾。前一種,對應前半段的三句。通過火車上看見的而寫下的一幕幕(模糊的樹、燈,昏黃、孤獨、溫暖、母親、戀人、知己等),構成了作者的美夢雛形。就好像——不停地轉(zhuǎn)身描述,換片隱喻,從而衍生與嫁接讀者的想象空間,展現(xiàn)出一幕幕真實生活里的火車場景。信息量非常之大,難得。
我還寫了在速度下模糊的樹
寫閃過的燈,昏黃、孤獨、溫暖
寫母親、戀人、知己,寫一場美夢的雛形
我請求清晨的原諒,如果有哭泣,有故去的人
再寫一聲汽笛,寫一列巨大的火車
正奮力拖動著幸福的尾巴
后一種,對應后半段三句詩。華爾茲舞步,轉(zhuǎn)為探戈舞步。前進、后退,后退、前進,每一種愛,都需要這般迂回與配合。作者想寫的這首“綠皮火車”的詩,其終極意義,或也不過就是——想向逝去的時間,與吝嗇的命運啊,索要一次獲得幸福的權利吧。哪怕這僅僅是一列回憶的綠皮火車哦。也要深情凝望,定格住最后——汽笛聲拉響的,巨大的火車奮力拖動的那幸福的尾巴!
自然而然,因為自然,才能而然。正因為作者寫得“自然”,所以讀者也能讀出“而然”。想來這也是三個評委,不約而同、一致選擇的緣由吧。眾望所歸,實至名歸。
【青海湖點評為一個匿名的不知作者是誰的詩歌寫點評,除了詩歌文本具有的信息之外,免除了更多人為情緒的干擾。迫使我們把精力專注于純粹的詩歌文本上,這是匿名詩賽的獨特魅力。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有參與者和觀望者都充滿了期待。
選擇《為綠皮火車寫一首詩》做點評,或許在別人看來這并非一首最好的詩,但在我看來,它不動聲色卻內(nèi)中深懷強烈抒情意味的文字承載了作者對綠皮車的懷念與感恩,而這文字毫無疑問也感染了我。作者以感念之心,從書寫火車在深夜奔馳的“隆隆聲”、“煤的氣息”,穿過“鄉(xiāng)村、炊煙與校舍”,緩緩停靠在我身邊,帶給“我的父親”等,由遠及近地把一列火車寫得如此真切,伸手可觸。那種親人相聚的溫馨畫面,浮現(xiàn)在眼前,這一切都是籍由綠皮火車帶給“我”的小小的幸福,以此蕩開去,作者順勢寫到了煤、挖煤的人、運煤的車,愛屋及烏,感謝他們,“感謝火的唱歌和舞蹈”。然后他帶著我們把視線轉(zhuǎn)向火車的每一節(jié)車廂、車廂里的每一個人,昏昏欲睡中的他們,疲憊中深懷夢想的他們。最后寫到了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中,窗外的樹、一閃而過的燈,作者內(nèi)心的孤獨與溫暖,想到了母親、戀人、知己,還有故去的人,等等,最后寫到了火車的汽笛聲,火車奔向遠方,后面拖著幸福的尾巴。結(jié)尾的汽笛與開始的隆隆聲有了微妙的照應,讓人看到了一幅幅真切生動的生活的畫面。可以說,這些司空見慣的場景與人們在火車上生發(fā)的種種思緒,帶著作者隨手拈來的個體經(jīng)驗,內(nèi)斂與奔放并行,熱烈與冷寂并行,幻想與現(xiàn)實并行,這是這首詩歌最自然最本真也是最獨特的地方。現(xiàn)代詩歌在發(fā)展過程中遭遇過“反抒情”與“冷抒情”時代,以及追求詩歌的先鋒性、后現(xiàn)代性等,他們所排斥的抒情性似乎意味著抒情就不先鋒、不后現(xiàn)代,乃至先鋒本身陷于錯亂,處于只破壞不建設的尷尬境地,因此最終被歷史拋棄。因此現(xiàn)代詩歌無論以怎樣的形式多元發(fā)展,其抒情性仍然是內(nèi)在基調(diào)。這首詩歌可以說樸實無華,沒有太多匠心,沒有太多隱喻意象與修辭手法,但我們在閱讀之后,會感受到那種氣息的通暢、節(jié)奏的明快、結(jié)構的完整,絲毫沒有語言上的晦澀及羈絆,也沒有人為設置的閱讀障礙。在社會進步與科技發(fā)展的今天,作者沒有因為步入高鐵時代,而對過去年代乘坐的綠皮火車投以不屑與厭棄,相反,我們強烈感受到了作者所傳遞出來的人性關懷和對過去歲月的由衷禮敬。
伊夫點評詩是什么?詩是生活中的一把利劍,直擊生活中的丑陋、骯臟和黑暗。當然,這是一把隱形的劍。關注當下生活,是詩人的良心和責任。綠皮火車是底層人生活的一個縮影,詩人抓住這個意象切入,“我多想寫一輛綠皮火車的轟隆聲/隔著暗夜與清晨”,而后層層遞進,各種底層人物紛紛登場。這首詩讓我感受到作者濃烈的家國情懷,她對親人、對底層人的愛在字里行間一覽無遺。“再寫一聲汽笛,寫一列巨大的火車/正奮力拖動著幸福的尾巴”,沒錯,我們都是這列巨大火車的乘客,或站或坐或躺,而幸福是帶著倦意和苦澀。

52號作品】1934,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東方列車
芳竹

“我看見了,心靈的眼睛比肉眼看的更清楚”| 阿加莎
暮色里 土耳其伊斯塔布爾的酒店
金發(fā)的英國女人阿加莎開始回憶
1928年首次搭乘的東方快車
之后的1929年,還有1931年
路途中的變故夾雜著節(jié)氣里的詭異
于是 那趟列車穿過她的目光
身邊是小她14歲的考古家丈夫
一場端莊的謀殺開始上演
13名旅客自帶故事 各懷心事
小個翹胡子的比利時偵探波洛
和他助理的出現(xiàn) 預示著變數(shù)的宿命
“方法 順序 加灰色的腦細胞“
雪崩之夜 富商旅客身中12刀離奇死亡
驚魂的敲門聲 黑暗中一閃而過的身影
每個試圖隱藏秘密的人都有嫌疑 不是嗎
公主 教師 寡婦等12名旅客皆是嫌犯
刀 碎紙片 一枚紐扣 紅睡衣 還有手槍
線索疊加線索  跌宕與反轉(zhuǎn)
“謊言提供的信息并不比真話少” 誰才是兇手
偵探波洛說:“兇手就在我們中間
一個人殺了另一個人,他的靈魂就不完整了”
“或許這個火車上沒有兇手,只有想重生的人”
每個人都有活的權利 可殺人總要付出代價
12個被原諒的靈魂開始在法理和人情的縫隙掙扎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個一生都在策劃謀殺的女人
她的列車還在前行 穿過的將是一場場人性的雪
2019.7.21
【紫穗穗點評】用詩歌來重新講述一個非常老的電影故事,就如同翻拍老電影,同出一轍。有時很容易陷入某段重復的情節(jié)與已知的情景再現(xiàn)之陷阱。
作者的這首詩,最初遴選時,我并沒有一見鐘情的觸感與初感。但作為一個評委,所需要的閱讀,就是至少三次以上的反復閱讀。最終,它就還是從62首參賽作品中,慢慢地顯露出來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詩歌的結(jié)尾處,最后兩段,七句話。前提是,讀者必須耐著性子,讀上幾遍,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這最終的妙處。
可以說,前面毫無出彩的幾大段~敘述鋪陳,就是為了最后臨門的一腳。平鋪直敘,而后華麗轉(zhuǎn)身,忽見奇崛。
偵探波洛說:“兇手就在我們中間
一個人殺了另一個人,他的靈魂就不完整了”
“或許這個火車上沒有兇手,只有想重生的人”
作者借用了偵探波洛的嘴,已經(jīng)清楚與明白的告訴了我們……于是,這首火車之詩的真正意義與能指,指向了我們每個人,其一生誰也無法逃離的“人性”話題。拷問他人,同時拷問自己。
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個一生都在策劃謀殺的女人
她的列車還在前行 穿過的將是一場場人性的雪
這結(jié)尾的兩句,進一步闡述了“鉆石”人性的多面性與反復性。一趟還在前行的火車,某某人還在醞釀策劃中的謀殺,這一切的一切,仍在生命的旅程中繼續(xù),等候穿越那一場場的人性之雪。
【青海湖點評】用詩歌語言重現(xiàn)我們熟知的經(jīng)典影片《東方列車謀殺案》,把一個發(fā)生在豪華列車上緊張、離奇的謀殺故事,通過詩人嫻熟的敘事推動、細節(jié)鋪排、人物對話,并佐以旁白等手法重現(xiàn)了出來,讓我們看到了大偵探波洛在殺機四伏的列車上撥開重重迷霧,最終在十二人中鎖定了真兇。無疑 ,阿加莎·克里斯蒂,作為“一個一生都在策劃謀殺的女人”,在一個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私刑尋仇,折射出人情正義與法理之間的矛盾關系。“12個被原諒的靈魂開始在法理和人情的縫隙掙扎”,不幸的是,這樣的考驗還將繼續(xù),還可提供珍貴的現(xiàn)實借鑒——“她的列車還在前行 穿過的將是一場場人性的雪”。最終,詩人借大偵探波洛之口,留下了一句經(jīng)典的話:“我看見了,心靈的眼睛比肉眼看得更清楚”。詩人沒有放棄提供任何推進故事發(fā)展的信息,在完整敘述殺人案與偵破過程中凸顯了主旨內(nèi)核。由此可見,詩人不但十分熟悉故事情節(jié)極其人物關系,而且具有較強的敘事性能力。
伊夫點評同樣是寫列車,作者卻找到落筆的點——一件眾人皆知的故事《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故事本身帶給我們的是跌宕起伏,險象環(huán)生的大場景。同樣,詩人用高度濃縮的詩歌語言再現(xiàn)我們年少時觀看過的經(jīng)典影片。讓我們記住她——“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個一生都在策劃謀殺的女人/她的列車還在前行  穿過的將是一場場人性的雪”。在這里,我不得不佩服詩人駕馭語言的能力。


微信圖片_20190804091956.jpg (0 Bytes, 下載次數(shù): 3)

微信圖片_20190804091956.jpg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冰川漂礫
發(fā)表于: 2019-8-4 09:22:28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頻道快訊

頻道快訊

主題:184 | 回復:437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fā)帖數(shù):14029

月光雪

發(fā)帖數(shù):7211

豐車

發(fā)帖數(shù):6482

緣圓閣主

發(fā)帖數(shù):5264

羅志海

發(fā)帖數(shù):4487

妙慶居士

發(fā)帖數(shù):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fā)帖數(shù):3636

田間識字翁

發(fā)帖數(shù):3149

勞士誠

發(fā)帖數(shù):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fā)帖數(shù):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wǎng)

聯(lián)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