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圖片_20190422145416.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22 15:09 上傳
【中詩在線推薦語】 陶興明的詩,散發著濃郁的貴州地域鄉土氣息,澎湃如潮的詩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他扎根自己的精神和情感“血地”——屯堡,把癡愛潑灑和凝聚在山水和景物里,豪邁處可以橫刀立馬,溫柔處又不乏情深意長,他用詩句塑造了一個真男人的鐵血形象。——馬啟代
陶興明詩〔19首〕
1
櫻 花
三月的雨 沾濕土地 讓掛滿枝頭的花蕾 釋放愛的張力 頂著一滴滴雨珠 在陽光下閃爍潔白的眩暈 雪花一樣潔白的花瓣, 似新娘飛舞的長裙
三月的風 將夢中的花兒叫醒, 輕柔眼簾 將愛填滿花蕊 吹落一地的櫻花 分明是嬌女灑淚, 任憑空中旋轉的花瓣 一次次親吻我的發際,
三月的淚 將愛灑落一地 落英沾露 香魂無處覓 淚眼尋荒冢 野草如絮 留不住你的歸宿 捧一把落英 將愛藏在心底 情流暗淚 滴落唇邊 壓不住生命的嫩綠 怎禁得這般冰冷
拾一朵花瓣放在唇邊 用心感悟她冰涼的軀體 啊櫻花 我愛你 我愿做你今生今世的情人
2
屯堡,六百年的守望
流走的歲月 暗淡了刀光劍影 祖先的靈魂,早已回歸故鄉 北風,吹皺了孩子的臉 嗅著那段歷史的炮火硝煙 離開了母親的視線
六百年的屯堡 被歲月濃縮成幾棟蒼老的石板房 輕輕訴說著屯堡人的惆悵
這個石頭堆砌起來的世界 纏繞著多年夢中故鄉的印象 那些時常沸騰在我們胸腔 顫動著對石頭深切的依念 終于一纜無余地呈現在心房
六百年的滄桑與迷茫 屯田軍人的血液 跨境揚鞭 在我們的脈胳里奔騰流淌 什么時候?我們已將自已的靈魂 深深嵌刻在這些殘缺的石墻上
那些看似冰冷 沒有生命的石頭 一直承載著那場金戈鐵馬的烙印 伴隨著我們在雨中奔突 在風中嘶吼 渴望和尋找著游子的故鄉 詮釋生命歷程的慢長
在這個石頭的世界 在似乎冰冷堅硬的石縫中 我們一直在尋找 尋找著一個柔軟的角落 將心輕輕安放!
六百年的風雨,一次又一次 將石頭一樣堅硬的心 擊碎復活 !復活擊碎!!
什么時候?那些來自遠方的孩子 用頑強的生命 點燃了石頭的冷酷與 蒼——涼—— 燃燒出一團團沖天的火光
冉冉升起的溫暖 如同高懸在頭頂的太陽 庇佑著這群“屯堡人”繁衍生養
六百年的祈禱 是否能散盡一地的硝煙? 六百年的淚眼 是否能望穿雄峻的高原? 六百年的守望 是否能成就歸鄉的夙愿? 六百年的血汗 又是否能讓江南水鄉的影子 播撒在黔地的田野和山川?
長滿青苔和藤蔓的石街小巷 深刻著漫長的時光 被歲月打磨得錚亮的石砍古道 承載起一群大足六百年的丈量
石板房頂的炊煙 歷經了太多的風雨飄搖 六百年不改的鳳裝的經緯線 飽含著絲絲縷縷的惆悵
是誰?用她的寬袍大袖 將深深的鄉愁兜攬? 是誰?用他的棒頭紐絆 將濃濃的鄉音扣牢? 又是誰一錘一鉆 刻記著英雄祖先的容貌?
我們是一粒被狂風刮到石堆里的草籽 用了太多的歲月,去掩藏離家的驚慌 我們是一群被朝堂流放在高原的孩子 淚里流淌著六百年回鄉的渴望
鄉音不改 是怕丟失了母親的記憶 衣裝不變 是怕在夢里回不到父親的懷抱
流不盡的思鄉淚水 淡化不了的回目蒼涼 六百年的時光 能否將散落在異鄉的靈魂安放? 如果沒有六百年的堅守 又怎能成就“屯堡”厚重而古老的歌謠
江南的智慧 平凡的勤勞 不離不棄的守望 一群離家的孩子 終究在高原的懷抱放射出光芒
江南的水!千姿百媚 高原的石頭!堅挺——豪放 什么時候?轉輾的腳步已不再流連悲蹌 漂浮的心在石頭上得以悄悄定根生長 水與石頭的戀情 奏響一曲萬種風情的絕唱
鄉愁中的屯堡 柔軟的情愫 堅挺的脊梁 帶著水鄉的靈動 讓寂靜的山地響起了石頭音符的鏗鏘 讓遠去朝代的遺風穿越今生 在高原的上空 風韻裊——裊——
六百年的守望喲! 那些滄桑而堅硬的石墻 支撐起一座座叫著兒屯堡的石房 數經荒涼的夕照 讓六百年的黔地 溫暖起這斑駁而沉靜的古堡 如今,這石頭的世界 依舊是我們棲身鄉愁的地方
六百年喲!故鄉,屯堡 您 是否安好
3
刻在石頭上的鄉愁
哪里去尋覓 屯堡的喧鬧與繁華 古老的石墻 早已長滿金色的野菊花
哪里去尋找 金陵古城的蹤影 九道坎的石階小巷 夕陽映著失望與凄涼
再也找不到 帶血的刀槍 馳騁的戰馬 只有地戲的鑼聲、古老的唱腔
堂前的燕子 依戀著昔日的顯赫與輝徨 它們把巢 筑進了一間間石板房
月兒高掛 正是思鄉的季節 思鄉的淚、濕了衣袖 一串珠雨、模糊了面容
思鄉的月亮躲在云中, 只有井邊的槐子樹久久地等待, 冬去春來、她等了六百年, 鄉情象一串串長滿樹枝的果實。
揣著新釀的米酒 打發悠閑的日子 做著長長的夢 追溯六百年的滄桑與夢幻
一曲安順屯堡人 難訴無盡的悲傷 一幕尋根的情景 讓眼淚盡情地流在地上
再也看不見 六百年前的重重山、迢迢水 再也找不到 披過的蓑衣、戴過的斗笠
屯堡的夜 喚起我切切思念 濃濃的鄉情 讓我輾轉不安未能入眠
靜靜地躺在床上 聽著隨風吹來的地戲 悠美的古調 讓離家的游子寸斷愁長
纏綿的思念 化作依稀的夢 苦澀的分離象一只孤雁 在萬里長空中哀鳴
4
雪中屯堡
路邊的草枯了 金黃色的野菊花謝了 瓦藍瓦藍的天空 襯托著銀灰色的石板房
石片上的露水 凝成了鵝絨般的雪霜 踩在硬茬茬的草埂上 發出哧嚓哧嚓的聲響
天剛冒出雪眼 雪花便在空中飛舞 一瞬間 大雪飄絮 白了天 白了地 白了一幢幢石板房
石墻上 石磨上 石磴上 象似堆了一層白白的面粉 曬壩上 屋頂上 田野里 象似輔了一層厚厚的白地毯
雪花堆積在山腰 象一朵朵白色的云彩 雪花懸掛在山林 象一簇簇梨花綻放
雪花復蓋了屋頂 雪花壓彎了樹枝 雪花讓古老的屯堡變得潔白 雪花給屯堡人帶來希望
槐子樹上、幾朵冰花閃爍 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霞光 堆滿積雪的庭院 一群孩子在盡情地打著雪仗
雪中的石板房、幾只小鳥在歡快跳躍 透過農家的屋頂 瓦逢中幾許飲煙裊裊 忙了一年的屯堡人圍座在火旁 品償著農家的老酒 臘肉和香腸
一枝桃樹穿過農家的院墻 初綻的桃花點綴古老的庭院 惹來那一雙銜泥的燕子 落戶在農家的石板房
幾根藤蔓鉆出石蓬 牽著一根根網爬滿農家的石墻 盡管白雪壓頂 仍枝青葉綠 開著無名的花草
寬袍大袖的婦女扭著腰身 清掃著庭院的積雪 屯堡的漢子喝著三道老酒 唱著悠揚的長腔古調
雪花脫光了樹葉 雪花萌發了生命 縱然是銀裝素裹的季節 春天已從屯堡的屋檐下 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5
野菊花盛開的季節
九月,霜雨打濕山頭 寒風送走了花的季節 幾片凄冷的落葉 被風兒卷走
霜葉染紅的山坡 一簇簇黃得嬌艷的野菊 像一群朝圣的信徒 在家鄉的田野盡情開放
與天上大朵大朵的白云 大片大片的情感 還有身著婚紗的新娘 相伴競艷在秋天的土地
野菊與秋陽相伴 裝扮著家鄉的田野 讓原本蕭殺的秋光 增添了幾分溫馨與期待
一陣一陣的秋雨 從我的心里掠過 秋雨打濕了我的頭發 也淋濕了我的衣衫 但我知道 野菊花開了 野菊花開的時候 春天就不再遙遠
透過被秋雨澆濕的情感 無論是霜炸過的落葉 還是被秋陽暖過的心房 都化作野菊怒放在家鄉的田野
群芳調零 我的心 我的情 我的愛 已在季節的夢中飄乎遠去 只有盛開的野菊 在微笑和微笑過后 用一串失意的目光 去面對冰雪和寒冷
漸行漸遠的雨絲 馭走了秋天的夢 我已無法縫合那無邊的思念 我的心快速擴張 猶如被河水沖刷過的河床
回憶已經遠去 這個深秋的夜晚 我不知道該怎樣 去封存那些殘留在冰雪 頑強盛開的野菊花的清香
追逐著秋月與風兒 情感在林間長著愛朵 留下光禿禿的樹干和空氣 將這處曾經的浪漫 花兒與果實 凝固在家鄉的土地
生命漸行遠行 遠去的不僅是時光 還有歲月 只有那些還在雪中飛舞的野菊 帶著秋陽 在山野中留下一片金黃
6
蠟染
像泉水的喧響 像月光的呼吸與歌吟 蠟染,一段厚重的歷史 一個民族的喧囂與圖騰
從邊遠的苗家山寨 從一戶戶簡陋的布依村舍 從一臺臺古老原始的織機 從一口口熱氣蒸騰的靛缸 蠟染 一個民族千年不諉的血脈 是他們內心不曾說出的情感與語言 是對美的隱秘渴望 有了蠟染的潔白與翠藍 一切色彩都被淹沒而無法超越
蠟染是大山女人對美的詮釋 也是女人們對自然和歷史的濃縮與描繪 蠟汁點染的花紋,是她們內心的過濾 在原始空曠的時空更顯得簡潔優美
纖細秀美的原始紋飾 像似女性柔美的身段 那一種超乎自然的顏料 構成了一個民族不可替代的靈魂 繪制有大山色彩的原始圖案 像掀起滾滾塵土的獵獵旌旗 像祭祀案頭供品上的一點鮮色 更像鄉村妹崽們裙襟飄飛的樸素與歡樂
那些長年生活在大山的女人們 不再滿足千篇一律的衣飾 不再滿足單調無韻的生活 他們需要突擊重圍,宣泄情感
他們把祖先遷徙走過的長江黃河 盡情地繪制在自己的衣裙上 他們把對異性那份渴望與沖動 盡情描繪在每一匹蠟染土布上
在踩動織機嫻熟的節奏中 在搓著麻線擺著家常的夜色里 陪伴著明月與山泉 萌動著少男少女的隱秘心事
忽一日 一個新鮮的念想 從無邊靜謐中生長出來 于是有了第一塊蠟染的胚胎 也有了山里女人們無窮無盡的遐想
那隱忍深邃而廣袤的藍白空間 透過蠟汁形成的冰紋圖案 在原始與自然的歷史時空無限伸展 構成了一個民族追求自然和美的精神世界
最初的制作原始而又粗造 具有染料性質的植物汁液 是上天賜給我們民族的精神營養 那水與蠟汁的交融絕對是智慧和情感的創造
從素色白凈中凸顯出來的荒野小徑 像是大山女人們走出閨房時 在山野中踩出的新鮮腳印 頃刻間驚走了布端上的蟲魚飛鳥
在原始的蠟染桌上 年復一年 她們有了同伴 有了快感 有了追求美和愛的沖動 也有了享受美好生活的權利和念想
愛在蠟染中滋生孕育 美從大山女人腳下延伸 蠟染不僅是大山女人渲泄情感的簡單勞作 更是她們放飛理想 追求完美的真實空間
蠟染讓大山女人們走出自我 走出茅屋 走出大山 走出祖先為她們框定的精神世界 去尋找那一片屬于自已的天地
7
小草與泥土的依戀
小草剛從泥床中探出頭來 冬天已經遠遁 絲絲的溫暖來自泥土 來自大地母親寬廣的胸懷
當雨水穿過冰凌 在泥土中緩緩流動 從農家屋檐的縫隙 從枝頭冒出的新芽
從人們被冬天捂熱的胸口 開始滴落 開始流進小溪 發出了節奏和悅耳的聲響 那是春的腳步 生命的回響
透過泥土的春寒 小草吮吸著泥中的水份 開始撕破自己的胞衣 在泥的呵護下齊刷刷的生長
在春雨和陽光的撫摸下 小草抖數著泛青的身影 抖數著被寒冬踐踏了一個冬天 冬眠的晦氣和夢想
無論天氣如何寒冷 無論寒風如何抽打著小草 他的腳始終不會離開土地 離開自己藏在地下的那份隱秘
那是野火燒不盡的絕唱 那是斬不斷的精神與寄托 他們像一群廋弱的孩子 在對春天敘說著自己憋得太久的心語
樹葉剛從樹枝萌發 雪花已在小草的尖上綻放 那些殘留在泥土中的寒意 擋不住春姑娘充滿誘惑的身影
一個個充滿生命的嫩芽 從樹梢 從凍土 從石縫中蹦出 在冰冷的寒風中 舒展著生命的張力
草尖懸掛著露水晶瑩的姿態 在陽光下折射出美好的春光 帶著初春的一陣新綠 潮一樣地向我們涌來
飛來的群燕 停留在農家的屋頂 不停地鳴唱著春天的信息 農家孩子 追逐著天上的燕子 在把春天的色彩盡情喧染
他們將身上厚厚的棉衣 拋作天上多彩的白云 讓一首首古老的童謠 從三歲的孩童唱到百歲老人
小草將魂飄在高高的天上 用靈氣書寫春天關于草的故事 那些破墻而入的信息 不正是心里久等的春光
小草有了對季節的感知 在泥土的呵護下默默地生長 草尖一寸寸觸及著天空 渲染出春天的氣息與魅力
小草的春天、是淺淺的春天 因為有了小草、大地才會絢麗多采 小草讓我讀懂了人生的一種態度 一種頑強堅韌、淡泊傲骨
小草依舊戀著泥土 一遍又一遍詮釋著生命的輪回 他們用自巳不屈的生命 書寫著春天最美的文字
8
山 魂
小時候 不知是我太矮小 還是家鄉的山太高大 每次看山, 我都會墊著腳尖 把頭高高地昂起 才能看完山的高度
生在大山 長在大山 我渴望著象山一樣做人 一樣成長 當母親把我帶到這個山的世界 從此大山就成了我的保娘
大山一年四季變幻的色彩 不僅讓我找到美的感覺 更讓我增添了對大山的依戀
我曾爬上山崖采過野果 鉆進樹林掏過鳥窩 光著屁股在山澗的小溪捕魚
當我站在高高的山上 當我漫步在繁華的都市 當我面對蔚藍色的天空和大海 對大山的那份情感 總像潮水一樣拍打著我的心堤 沒有山的高大 山一樣執著堅硬 我就是大山深處隨處飄灑的落葉
就是這塊隆起的高原 以他茲養萬物的心胸和氣魄 養育了象山一樣堅實的山民 讓山里人有了快感 有了追求 也有了對山的崇拜與敬畏 大山蒼涼, 鳥道羊腸 溝壑縱橫,層巒迭嶂
季節的變幻改變著山的色彩 但改變不了山的形態 我忘不了山上那彎彎的曲線 山峰那連綿起伏的動感 我忘不了母親講的那些關于山的故事 讓我涌起對山的那份渴望與貪婪
矗立在天地之間 像戰土, 像天使, 像奔馬 呼喚四季, 八面來風 如同大海執著于藍天 那份執著, 那份堅韌 讓我無言, 讓我感動
面對大山的蒼涼 多少人遙望群山, 既然長嘆 多少人走出大山, 從此不歸 就連流放夜郎的詩仙李白 顫顫驚驚, 晝伏夜行 日行不過十里 不得不感嘆大山的艱辛 “夜郎天外怨離居 明月樓中音信疏” “黔道更比蜀道難”
被貶貴州的王陽明 敬畏大山的險峻 “連峰際天兮飛鳥不通 游子懷鄉兮莫知西東” “貴竹路從峰頂來 夜郎人自日邊來” 那詩猶如高原上空鳴叫的雁群
幾位走進山里的年輕人 面對大山 不得不感慨山的蒼涼與大氣 “如浪卷, 似濤翻 濤翻浪卷貴州山 望不斷, 數還亂 貴州山有幾十萬
大山的險峻與蒼涼 讓山里人承受了多少屈辱與辛酸 多少人視大山為畏途 多少人走出大山再也不會回頭 就連山外的女人也不愿嫁到山里 山里人把一生的痛苦與歡樂 填滿了喀斯特大山的溝溝壑壑
走進大山 總會想起那些象山一樣的人 那個趕著伙牛 行走在山谷間的小伙 那個端著衣盆 在小溪邊疏理長發的姑娘 還有那個吆喝著山歌 在山腰上巡山的老人 他們是我的親人 我的父母兄妹 站在山的高處 我盡情呼喊 我愛你 那聲音在山谷中久久回應
面對山的無言 面對迎面吹來的山風 傾聽遠處放牛孩子的吆喝聲 山谷間傳來一陣山風與鳥的和嗚
眺望山野 群山奔涌,萬木蔥綠 群山如戴,飲煙繞屋 大山啊,你為何這般秀美 這般純情,這般真實 你賦予山里人山一樣的性格 你鑄就了山里人山一樣粗獷與豪邁的個性
大山啊,你為何這般豪情,堅硬 我無數次地呼喚 暇想著你變幻的風景 去吧,去那蔚藍的海邊吹風 去那廣闊的草原賽馬 去那繁華的都市旅游 山風帶走了我呼喊 除了陣陣回音 那山依然無言 依然沉靜
大山啊,我喜歡你站立的身影 我喜歡你真實堅硬的個性 是什么讓你如此癡情 是山里人那首唱不完的爬山調 是放牛孩子的那份天真 是姑娘小伙對唱的那一首首情歌 還是山里母親那雙盈滿淚水的眼神
離開大山,離開山里的人 我的心從來沒有如此平靜 我無法忘記你站立的模樣 你來自山野的天音 我真的無法忘記 你帶給我的童年 那份歡樂與天真
9
寫給女兒的歌
五月是石榴花開的季節 石榴花把美獻給五月 五月是薔薇月季吐蕊的季節 花瓣裝扮著五月的色彩
五月屬于綠色 熏熱的綠風一路飄舞 樹笑歪了,草笑翻了 不經意間你聞到綠的清香
無法拒絕這美 我被這美撕成碎片 樹象無數碧綠般的長裙 風一樣朝我涌來
我的心被幻化成文字 將五月的天空書寫成生命的音符 讓我與家鄉的泥土緊緊相逼 匯成一個個甜甜的夢
白云托著五月的美 也托著一個父親的夢 將花一般美麗的女兒 綻放在孕育生命和果實的季節
那一聲響亮的哭聲 像雨澆濕大地的靈魂 將我的牽掛一遍又一遍 托負給天上大朵大朵的白云
女兒誕生在五月 女兒生長在五月 女兒在鮮花和翠綠的呵護下 風一樣地成長
還沒看完女兒的珊珊學步 領口上的紅領巾已將小臉映得通紅 還沒聽夠女兒嫩雅的歌聲 女兒已拼搏在名校的考場
嚴酷的軍旅鑄就了軍人的錚錚鐵骨 卻磨滅不了一個父親對女兒的眷念 軍人沒法給女兒太多的父愛 卻讓他忽略了女兒的成長
女兒像一只小鳥 從母親溫暖的翅膀 飛走了 飛過父親的頭頂 飛過山川田野 飛向遙遠的天際
王子哼著口哨 愛戀之箭擊中女兒 女兒在月光如染的夜晚 誠伏在王子的肩膀
這一切來得都很突然 這一切又都如此自然 思戀的日子似乎已經遠去 久遠的記憶不再是憧憬中的徜祥
心事被一季的綠色染綠 夢一樣的牽掛與祝福 都在這個季節 綻放成美麗的花朵
石榴花開的季節 是芬芳飄溢的季節 女兒是這個季節的天使 也是綻放在父親心里最美的花朵
10
山 雨
山雨象一道簾 沖洗著迷蒙的山道 雨珠順著葉兒 滴落在樹干上
伸出雙手在空中試探 竟抓住一顆珠雨 在掌中閃耀溶化 放進嘴里、清甜清甜
雨滴打在地上 卷起一陣輕煙 讓干涸的土地 綻出一個個笑的灑窩
雨水滴落在水面 象晶瑩的玉盤濺起粒粒珍珠 雨水懸掛在樹稍 給枝頭梳理著柔軟的長發
雨水沖刷著山林 讓鮮嫩的葉兒蔥綠透亮 雨水騰起一層簿簿的輕霧 復蓋綠油油的田野
雨水順著農家的屋檐 匯成無數條小溪 流進干涸的土壤 滋潤著嫩綠的生命
幽深峻切的山谷 在雨霧的遮掩下 霧騰霞蔚 云煙共養 讓美麗的村寨如詩如畫
風把樹刮彎了腰 雨為天洗了臉 陰霾破處 天上露出一道艷麗的彩虹
一把紅傘從雨霧中飄來 似一團火在山野燃燒 傘下美麗動人的身影 讓古老的村寨添了幾分媚氣
春雨把云洗得潔白 象一群山妹披著白紗 在雨霧中涌向山道 去追逐那多情的云彩
雨后的山谷很靜很靜 靜得可聽到青蛙打鳴、陽雀新唱 雨后的村寨很美很美 美得讓山里的后生挪不動腳丫
山雨是情和景的交融 山雨是情與愛的渲泄 山雨讓原始的村寨充滿靈氣 山雨萌發了山里人經久不絕的愛情
11
遠方的思念
一
聲音無形 卻偶爾浮在眼前 一個偶然 一個不是故事的故事 拾起一片落葉 放在心口、珍藏一世
二
枯葉旋轉著 敲打著窗欞 秋風為過去的歲月送行 天冷了、陽光仍是那樣浪漫 灑落一地的笑聲 一個人低頭瞧著落葉 抬頭望著遠方 失落的思緒在空中飄零
三
有一條路留不下足跡 我們卻在這里相遇 這條路很近 近得可以走進彼此的內心 這條路很遠 遠得隔著千里萬里
四
孤獨的感覺 讓思念乘虛而入 信馬由疆 沒有獵手 心甘情愿地被無形的網捕獲 遙遠的情緣 是否讓我孤獨的心 有個停泊的港灣
五
月亮出來的時候 思念更濃 月亮圓的時候 思念是園的 月亮彎了 思念也彎了 無論月彎月圓 思念都是一首美麗的詩
六
時間似流水 看完日出看日落 不見了四十多個春秋 卻兩腳風塵 衣冠憔悴 鬢角見霜 忽然懼怕聽流水淙淙 馬蹄沓沓
七
找一湖碧水釣幾尾閑魚 回憶人生得失 心游凡塵外 喝一壺老酒 交一群朋友 笑看人間冷暖 神游天地間 雖說身不由已 記住別累了自巳
12
你走了 是愛情輸了
秋葉落了 是風兒許下的一個諾言 竟讓癡情的大樹 等候了一個冬天 天下雨了 是云兒偷偷地哭了 竟讓干涸的苗兒 等了一個季節
夕陽醉了 是星兒悄悄來臨 竟讓那羞怯的月兒 靜靜等候了一個夜晚 你走了 是愛情輸了 哼著歌謠的我 心里永遠是秋天
風兒累了、要去睡了 云兒困了、它飄走了 我疲憊了 卻沒有巷灣停泊 有情之人、天天是節 一聲冷暖、一絲牽掛 一生相戀 沒有你的天不藍 陽光不暖
我愿化作一棵大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任憑風雨摧打我的臉 我也摯著地等你到來 當你觸摸那顫抖葉兒 那就是我 今生今世的緣
13
童年的暇想
一
小時候、我喜歡天空 天空是我的夢 夜晚我總愛靠在母親懷里 數著星星、我在尋找屬于我的那一顆
小時候 天空給我太多的想象 星星給我講述太多的故事 天是那樣的湛藍、星星是那樣璀燦 我不知道星星和人之間有多大的距離
母親說天上有一顆星、地上就有一個人 忽然有一天、一顆流星隕落 母親說:天上一顆星落了、地上一個人死了 從此我對天空產生莫大的敬畏
二
我的童年是在饑餓和貧困中渡過 除了上學、還要背回一簍豬草 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 我的世界就是眼前的村莊和田野
每當我爬上山頂 心里會特別的自豪 以為那山頂就是世界的盡頭 腳下的村寨和田野就是世界的中心
我們在山上的樹林抓鳥 我們在村外的爛田打仗 我們在田野的小河捕魚 我們光著身子比誰尿得高
在群山和村落之間 在白云藍天下 便是我們的世界 是我們所能想象和觸摸到的空間
我看到飛得最高的鳥是山雀 跑得最快的是馬兒 我吃過最好的食物是山上的葛根和地瓜 我感覺最純潔的地方是藍天和白云
三
小時候、我最喜歡家鄉的那口井 一年四季水碧如玉、甘甜似蜜 人多時、他會冒出很多很多的珠泉 人走了、它便匯成一條泊泊流淌的小溪
因為有了井、日子才過得生動 因為有了井、才有婦女淘米洗菜杵衣的笑聲 井水似塊滋粑、小溪象一根絲帶 把全街鄰的溫飽和希望緊緊拴在一起
小時候我第一次挑水 擔著水桶走在通往水井的石徑 不知喘了多少口氣、到家時只挑回半桶水 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體驗 童年的縮影
四
小時候、我喜歡家鄉的地名土語 風土人情、那怕抓起一把泥土 總讓我情腸寸斷 鄉愁繚繞、如癡如醉 那是我啟蒙的根、生命的魂
14
村事
一抹夕陽 散落在房檐 晚歸的牛羊 回到歇息的地方 老人佇立在自家屋椽 等候歸來的孩子送來豐收的喜報
幾只青蟬鳴靠在樹稍 數點青蜒引來石榴紅透 吐穗的稻田傳來青蛙的鳴叫 桑葉稀疏 吐盡絲的蠶開始睡眠
山村幽靜 難尋匆忙的人影 農事緊迫 田間傳來罐斗的嘭嘭聲響
騎在牛背上的幼童 頑皮地吹起木葉 唱起豐收的曲調 殘陽西沉 家家房屋飲煙繚繞 菜飯飄香 三杯老酒暖了心房
院中的大嫂 辮了一串串紅辣椒 讓回家的漢子 煙袋里冒出快意的青煙
清涼的風吹走一天的辛勞 墻頭的南瓜送你滿目的秋光 晚霞初照染紅了山村的景色 丹桂飄香 醉了山里的主人
15
靜靜地靠在母親身上
有一種突然,恍然未覺 卻于我心之隅升騰起溫情 似村莊的炊煙 似青黛的嵐靄 似小河的粼波 哦!我想起來了 那是根植在我骨子里對母親的思念
回家,回到貯滿黏稠親情的家 當我想起踏進家的情景 那落淚的幸福就漾溢全身 沒有停留,帶著百般的期盼和夢 匆匆踏上歸家的旅途
曾經異常熟悉親切的小路 過往著諸多熟悉的身影 在眼前飄浮 無法遮挽 讓我生出的感慨 如同路邊欣欣的小草 無邊無際,充滿生機
曾經熟悉的小路 伴隨我出嫁離家的身影 如今已是人蹤罕至 小草已恣肆地將它淹沒 讓我這份思鄉的情感生出幾分愧疚 踏著軟軟的青草 就象踩著自家的地氈 地氈讓人感覺到的是迷失 青草卻讓人格外清醒
一場小雨洗涮著山村的田野 掛在草尖上的露珠、濺濕了衣裙 甜蜜的幽涼 足以消除塵世的炙熱 路邊的狗尾巴草似乎欺生 劃破了我嬌柔細嫩的腳背 粘滿泥土的鞋 拽著我的雙腳 讓我步履蹣跚、踟躕難行
當年那個赤腳的小丫 象一朵美麗的云彩 隨風飄去 出嫁的女兒做著回家的夢 總想在云里霧里 聽母親那唱不盡的童謠 尋找自巳童年的那份天真 “小板凳、腳歪歪,歪那里、歪上街“ 一首首古老綿長的童謠 伴隨著我一個女兒家成長的腳步 走過冬天、又走過春夏
雨后的天空很藍 藍得象一塊水晶 包容了我童年、我的女兒的夢 煦暖的陽光撒在臉上 清新的空氣舒暢著呼吸 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象童年唱著歌謠的小丫 一陣小跑飄過了路的盡頭
當我駐足撬掉鞋上的泥土 拂起臉上的汗珠 吹起木葉 不經意間, 我已走進家鄉茂密的山野 掛滿樹技的山果 孕育希望的稻田 結實飽滿的玉米 嫵媚而嬌嫩 微風中溢出萬種風情 匐匍在腳下細碎的小花 象星星一樣眨著眼晴 結著毛聳聳果實的蠶豆 顯得純樸憨厚 似乎又回到童年 回到小時候玉米地躲貓貓的情景
地里逸出的技葉 牽扯著我的秀發 青青的竹影 把我帶到童年的夢境 我喜歡竹的青翠 我贊賞竹的骨氣 我喜歡垂懸在空中的技丫 我更喜歡那一片片纖小柔嫩的竹葉 微風吹過, 發出沙沙聲響 象似母親享唱的童謠 一路歡歌帶著隨風飄落的竹葉 也帶著我的呼吸 輕輕地流進小溪 流進迢迢而陌生的夢里
把頭埋進路邊的小井 吮吸著甘甜的井水 一陣清涼沁滿心肺 看到井中自巳悠悠的倒影 不禁想起兒時與小伴們在井邊戲耍 那灑落一地清脆的童聲 仿佛是咋天,又仿佛已經遠去 時而模糊, 時而清晰 只是多了絲絲惆帳 絲絲哀嘆、絲絲歲月的痕跡
走進久違的家 喜悅填滿了母親滄桑的皺紋 我看見母親嘴唇在激烈的抖動 但卻發不出聲音 眼角流下幾滴縱橫的老淚 讓我感覺到母親的那份苦涼與艱辛 母親揉搓我的背,孩子, 是你嗎 誰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不!女兒永遠是媽的心
靜靜地靠在母親身上 就象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那只乖巧的小貓 母親老了、滿頭白發、一臉滄桑 母親累了、她把一生的辛勞刻在臉上 母親還是象小時候那樣 總讓我靠在她的的懷里 為我疏理著長發 為我吟唱古老的歌謠 為我一遍又一遍的誦讀月亮經、太陽經
每逢二月十九 六月十九 九月十九 母親總會將那一袋袋香臘紙錢 燃燒在菩薩的靈前 總會在廟會的功德本上記上兒女的名字 母親啊,你在用手為我們摭風擋雨 你用生命為我們釋放溫暖和陽光 你的眼晴就象家鄉這條小路的盡頭 總讓我時常燃起回家的念想
16
一個季節的色彩
家里的爐燃著紅紅的火 靜靜的夜飄著紛紛的雪 走在寒冷的冬夜 心里總盼著春天
聽不到聲音、看不到足跡 無知的小草還未抽出碧絲般的青綠 枝頭初綻的嫩芽 已告訴我春天來了
阡陌縱橫 梯田若隱若現 村舍散落其間 裊裊炊煙升起 稻田花海掩映著農家的屋頂 好一幅充滿詩意的田園長卷
一粒種子埋在土里、整整睡了一個冬天 掀開土被、伸出了嬌嫩的身子 傾刻間、燦爛的油菜花 在山坡、田野盡情地綻放
油菜花鋪天蓋地 黃了天、黃了地 黃了山川田野 黃黃的花辨 似雪花飛舞 黃得嬌嫩、黃得夸張 醉了蜜蜂、醉了山里的人
山野郁郁蔥蔥 油菜花奔放熱烈 金色的山崗 金色的溝壑 金色的河岸 金色鋪就的田野 風堰成一陣金黃的世界
一朵成簇、一簇成技 一枝成串、一絲絲金黃 春色最美如斯 看不夠那份精彩
花兒以草為伴、以土為家 妖嬈而不虛偽 舒展而不張揚 他們用自己的執著 改變了一個季節的色彩
花粉般的質感 讓人領略花開時節的風韻 把你的心情、你的思緒、你的夢 都染成了金色的燦爛
17
秋 思
又一個七夕 又一個相思相聚的日子 月上樹稍,遠去的人 是否收到這久久的思念
月光下 不知等了多少日子 癡情的牽掛被月亮拴住 樹梢的月兒 替我蓋上溫柔的簿幔 一陣秋風 替我擦去眼角的淚珠
飄去的落葉 傳送無盡的相思 別讓我在夢中苦苦尋求 天長地久 是遠古情愛的宙斯 留下幾多動人的故事
纖細云彩在月亮身邊飄遙 短暫的歡合 讓相愛的人鵲橋忍顧 隔不斷的柔情秋水 盡情地把你挽留 不盡的思念 對著月光長嘆 秋夜露水沾濕衣裳 獨坐樹下 任憑那清涼的風 吹落幾片樹葉
無盡的傷感 讓月兒躲進云彩 倘若有情 送你一捧月光 兩地相隔 依然夢里與你相會 天上的星兒 能否化作一只鴻雁 飛過銀河 把思念的紅葉送到她的窗前
18
尋找蚩尤後裔
沒有文字 沒有豐碑 一個傳說故事 讓我苦苦地去尋求
涿鹿的那場大戰 一場慘烈的廝殺 造就了一個悲壯的民族 戰敗的蚩尤 帶著家小和部屬 跨過長江黃河 逃往黑洋大箐的深山峽谷
那是一幕多么血腥的歷史 那是一段多么悲壯的逃亡 大地蒼莽、江河滔滔 混沌的山野凝視著這支逃亡的民族
一路追殺 一路毒蛇猛獸的襲擾 逃亡遷徙的路上 撒滿了蚩尤后裔累累白骨。
數不清的劫難 數不清的悲歡離合 是大山深谷的山泉野果 為這個悲壯民族撫平了傷痛
兩千年頑強抗爭 與世隔絕 逃亡遷徙的路上 把一生的痛苦和追求 深深埋進這片原荒的土地 他們上山獰獵、下河捕撈 開山劈石、耕作原荒 與野獸為伴、與病瘴為敵 山水間建起了一宗一族的村寨
他們男耕女織、抗爭自然 唱著山歌、吹著蘆笙 繪著臘染、挑著刺繡 悲滄的嗩吶在高原的上空鳴叫
崇尚自然 自然是他們的魂 是他們全部的情感和依托 他們把山上的花、樹上的鳥 繪成美麗的圖、繡在自己的衣裙上
山上的樹 做成木梳 帶在自己的頭頂上 祖先遷徙走過的長江黃河 用三道橫條繪制在衣裙上 他們打牛祭祖 牛是圖騰的象征和希望 他們大碗喝酒, 酒是抗爭自然最美好的佳肴
三月三、六月六 跳花坡上那一雙雙情侶 扭著腰肢、舞著長裙 迷人的歌舞原始而粗獷
一條扁擔、拽著兩個壯小伙 氣沖牛斗的神態、迷倒心愛的姑娘 那雙赤腳、踩著鋒利的刀刃 驚心動魄的險境令人傾倒
蘆笙喚醒山泉 歌舞引來百鳥 苗家人用原始牛角酒 祭憶兩千年漫長的遷徙與悲壯
不再受人欺凌、不再隔絕深山 不再受人歧視、不再揭開傷口 蚩尤的后裔終于走出大山 找到了一個民族的自尊和希望
19
西藏·不朽的軍魂
穿過喀拉昆侖,穿過唐古拉山 九萬里長風吹來 把我們從家鄉的屋頂 送到世界屋脊的高原
迎著雅魯藏布江奔騰的流水 俯看布達拉宮的雄偉與輝煌 田壟阡陌,綠樹紅墻 帶著小時侯的夢來到西藏
感覺天空和白云就在頭頂 離我們那樣親,那樣近 吸一口高原的空氣,醉了心扉 山川和湖泊象少女一樣柔媚
綠綠的草原跳躍著一串黃點 那是牧民成群的牛羊 藍藍的湖水飄著幾只白影 那是依戀高原的天鵝
俯看這一座座神奇的殿堂 仿佛看到一個蒼莽蒸騰的西藏 那些一路壩拜的信的徙 我看到了藏傳文化的基座與深奧
精深雄闊的藏傳佛教 是萬物有靈的原始 是人類對前世的忳悟中 延伸出通向天堂的索道
獵獵飄揚的五色經幡 赫赫然在高天之上貼起來世的圖騰 那普渡眾生的釋加牟尼 是牧民心中拯救眾生的一輪太陽
以高山之石壘起來的戰神崇拜 塑起一座座降福蒼生,消災避禍的瑪尼堆 藏族不朽的英雄——格薩爾王 創造了離太陽最近的圖騰與希望
寫著高原,注視著高原 我贊美高原的雄渾與秀美 我贊美高原人的粗獷和豪放 我更贊美高原軍人的豪邁與悲壯
西藏是一塊隆起的骨骼 西藏軍人是群山高高托起的燧石 在險惡美麗高原的磨礪下 迸射出一個民族立百代而不死的炫月輪光
在通往靈芝、納木錯的路上 一座座墓碑讓我肅穆思考 在西藏,軍人死亡的記錄是那樣驚人 到處都有河葬、雪殤、路悼的忠魂
死與活著并不并列 活著就是奉獻,這不朽的誓言 是幾代西藏軍人永恒不變的主題 正視生命,是對英雄的仰視與崇拜
墓穴是人生的起點,高原是精神的天空 享受著蒼鷹自由飛翔的快感 享受著雪水深透肌膚的清涼 是高原軍人對生命的理解和崇尚
為了種活一棵小樹 一個戰士苦苦守候了三年 當這棵小樹在汗水中泡大 戰士卻戴著軍功章回到了故鄉
為了讓戰士吃上蔬菜 軍人把汗水和愛同時獻給了高原 鮮嫩的瓜果,成群的豬羊 讓扎根在高原的軍人從此不再凄涼
哲學的陣痛牽動著高原的陣痛 人類為了證實太陽曾付出生命的代價 是這些高原軍人用青春和熱血 創造了生命禁區和生命的奇跡
活在高原,分分秒秒都可能犧牲 人的生命折舊無法用金子來恒量 人與自然的永恒因地勢凌空而挺拔雄奇 生命也因離太陽最近而燦爛輝煌
凝視納木錯碧藍的湖水 大口吞食著糌粑,大碗喝著青稞酒 聽著五色經幡辟叭拍打的聲響 我感嘆西藏的神秘、美麗與蒼涼
啊,西藏,你的美麗歸功于太陽 歸功于那些扎根高原的不朽軍魂 那是離太陽最近的崇高圖騰 那是雪山在太陽照射下發出的光芒
走進西藏,走進高原 走進雪山,走進藍天白云 是那些傲視生命,扎根高原的不朽軍魂 永遠永遠把我的心緒纏繞
西藏,我忘不了你 你是高原軍人不朽的豐碑 高原是你不朽的軍魂
——2004年8月我帶慰問團赴藏慰問平壩籍戰士, 目睹西藏軍人的難苦與風采,感嘆萬千,寫下此詩。
歡迎關注中詩在線
i_img7.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4-22 15:25 上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