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藍雪兒 于 2018-8-1 23:32 編輯
云南頻道專訪之一 與帕男對話:關于中國現代詩歌流變中的美學分析 云南頻道
截圖20180801231157.png (182.73 KB, 下載次數: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1 22:58 上傳
鑒于帕男先生個人在詩歌領域中豐碩的成果,以及對云南詩歌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特聘帕男先生為顧問,并對其進行了專訪。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帕男老師您好。對于中國的現代詩歌歷程而言,可以說我們已經基本進入了一個反思期或回顧期。因為我們剛剛渡過了中國現代詩歌的世紀之年。在這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當中,中國的詩歌歷程也經歷了自“五四”運動之后的若干歷史階段。我們詩歌網最近組織了一些關于新時期有關詩歌發展,探索方面的問題,對您做個系列采訪。我們非常希望能通過對您的采訪了解一些中國新時期詩歌與歷史發展的某些關系。 帕男: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也非常及時。中國現代詩歌在經歷了整整一個世紀的實踐、探索階段之后,應該有一個比較系統的回顧或總結。中國的現代詩歌自“五四”運動以來,涌現出像徐志摩等數不勝數的大家。還有著名作家冰心,她的作品盡管局限于散文或隨記方面,但是她始終熱愛生活謳歌生活的心態,卻整整影響了中國將近大半個多世紀的中國詩歌創作或詩人的世界觀。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老師今天的回答比較新穎也比較有突破。實際上我們也一直忽略的是,幾乎我們所有的詩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過冰心文學作品的熏陶。但是我們不明白的是,您今天將以什么作為突破點來理解冰心作品對中國詩歌或詩人潛意識當中的某些相互關系或相互影響呢? 帕男:我今天不打算就詩歌與散文技巧上邊緣關系來討論這個問題。主要是想通過文學藝術的美學機制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將中國現代詩歌利用比 較的方針與冰心作品聯系起來做一些涉及哲學邊界的討論或許更能說明中國詩歌流變的辯證關系及辯證狀況。冰心作品及文學藝術的哲理色彩也非常深厚。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美學典范。我個人認為,我們許多詩人的創作支撐基本來自與冰心比較一致的美學追求。 美學本身就是一個哲學思辨性質的問題。美學產生于柏拉圖之問:“美是什么?”這里所問的美,不是具體的美的事物,而是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這種把人的注意力從雜然紛陳的感性現象引向統攝一切的抽象的本質,從變動不居的美的事物引向恒久不變的美本身,顯然是遵循了古希臘形而上的哲學傳統。同時,美學學科體系的構建也深受當時哲學的影響,其學科框架、理論范式以及思維方式都帶有同時代的哲學印記。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我們請帕男老師注意一下這種現象,歷史上的大美學家幾乎都是大哲學家,而較少是文學家或藝術家。最后,西方現代美學與哲學的復雜關系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美學與哲學難以分割的關系。表面看西方現代美學拒斥哲學,但它所拒斥的其實只是西方傳統哲學,它所依附的仍是西方現代哲學。在此基礎上,因此,我們有時候就很難理解理論上的文學與美學的關系。 帕男:關于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哲學本身并不能完整的表現美,而文學藝術卻能恰如其分的在細節中表現或闡述哲學中美學概念。在當時德國,人們通常人藝術作品所應引起的愉快、驚贊、恐懼、哀憐之類情感去看藝術作品。由于“伊斯特惕克”這個名稱不恰當,說得更精確一點,很膚淺,有些人想找出另外的名稱,例如“卡力斯惕克”(Kal-listik)。但是這個名稱也還不妥,因為所指的科學所討論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藝術的美。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著名文學評論家苗洪曾經絕對權威地指出,冰心老人是世界唯一0差評的文學大家。您認為苗洪的這種結論是不是在指冰心在中國各種不同類型文學形式創作過程的廣泛影響呢? 帕男:我個人認為有這個意思。苗洪是做詩歌評論的權威。我們從冰心作品中美學元素可以得到的結論是,無論世界的價值觀念及審美觀如何變革,但是,對美的追求意識卻永遠不會過時。中國現代詩歌的百年里程,輝煌就是輝煌在中國詩人這種對美的追求初心永遠不會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