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牧野 于 2018-8-3 11:52 編輯
6月26日,《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詩歌朗誦會校園版在同濟大學拉開帷幕,同濟大學四平校區約2500名師生黨員觀看了演出,演出也由此開啟了朗誦會“校園版”高校巡演活動。 本場演出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指導,同濟大學、上海廣播電視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辦,同濟大學黨委宣傳部、同濟大學工會、東方衛視中心公益媒體中心承辦。 作為上海市慶祝十九大的重大文藝項目,“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詩歌朗誦會在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在虹橋藝術中心進行了首演。朗誦會以鮮明的主題、獨到的創意、精致的制作獲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主流媒體的熱烈反響。迄今為止,《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詩歌朗誦會,已先后在上海、北京舉行了四輪八場演出,并于2018年3月全國“兩 會”期間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取得了廣泛的全國影響力。《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被列入上海重點文藝創作作品,朗誦會所到之處,廣受贊譽,已經成為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一張重要名片。為了更好地用制作精良、藝術精湛、思想精深的文藝作品鼓舞人、教育人,讓更多觀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接受精神的洗禮,《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推出校園版,用文藝的形式講述崢嶸歲月、英雄詩章。 步入校園 名家大師傾情獻演
朗誦會節選了毛 澤 東、葉挺、陳然、田漢、蕭華、賀敬之、郭小川、聞捷、何平、趙麗宏、王曉嶺和吉狄馬加等革 命前輩和名家的19首詩作,從對一大會址石庫門的暢想開始,縱貫各個革 命歷史時期,橫跨祖國天南海北,是對中國 共 產 黨90年光輝歷程的深情謳歌,也是對黨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美好展望。 考慮到高校演出場地性和觀眾的獨特性,主創團隊對“校園版”《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做了精心的修改調整。整臺演出分《上海建黨》《井岡烽火》《萬水千山》《延安戰歌》《解放全中國》《緬懷英烈》《早安共和國》《歷史抉擇》《新時代禮贊》等9個章節,以階段性的塊面結構,把 革 命 先輩和文藝工作者們在漫長歲月里創作詩作記錄時代風云、揮灑筆墨抒發壯志豪情的恢弘歷程再一次呈現在大家面前,而舞臺背景的大屏幕上,將用多媒體方式展現“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上海美術作品展中精選的90多幅主題作品,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個詩情畫意、情景交融的吟誦現場。 雖然此前已在中央黨校、國家大劇院進行了多輪演出。對于這次進校園演出,藝術家們的熱情絲毫不減。丁建華、張先衡、宋懷強、田水等藝術家,以及上海廣播電視臺的印海蓉、劉家禎、方舟、張穎等主持人、播音員參加了演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因主演的3D戲曲電影《貞觀盛事》于26日當日開機,無法參加演出而遺憾不已,一再表示:“下一場校園行一定要算上我!” 演出團隊中最年長的藝術家、82歲高齡的張先衡,為師生演繹了詩歌《黃山松》,抑揚頓挫、情緒飽滿的深情吟誦,令現場觀眾備受鼓舞。著名配音演員丁建華與話劇演員田水等合作朗誦的《時間的入口》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的新作,作品以詩歌吹響新時代號角,鼓舞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展開新的啟航,踏上新的偉大征程。丁建華說:“石庫門到 天 安 門 之間的距離和關系,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在心的。作為上海人,石庫門是上海的光環,是上海石庫門通向北京天 安 門、通向人民當家做主、通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起點,值得每一個上海人驕傲。” 這臺詩歌朗誦會的舞臺制作也頗具亮點,以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上海美術作品展中的經典畫作和大型交響合唱《啟航》的音樂為背景,營造詩、畫、樂交融的藝術場景,讓觀眾欣賞到了一臺激情洋溢、振奮向上、精彩紛呈、制作精良的高品質演出。 攜手師生 交流演出共創精品 《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校園版在同濟的首演,既是一臺精彩紛呈,充滿正能量的藝術展示,更可被視作一次藝術家與高校師生、尤其是青年人之間的思想交流。為了增強師生們的融入度和參與感,此次朗誦會還增加了不少藝術家與師生合作的節目。演出由主持人閻華與同濟大學學生許暢以朗誦的方式共同串聯主持;《時間的入口》《中國夢》節選等節目中,青年教師和大學生質樸的表演都為節目本身增色不少。整臺朗誦會在同濟大學師生合唱的《同濟之歌》中完美落幕。 由于節目的調整,讓不少藝術家們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但大家紛紛表示“十分值得”。借著節目排練的機會,藝術家與學生們展開了親切的交流與座談。來自大學校園的青春之風也令藝術家對今天的大學生又有了新的認識。還有老藝術家表示:“從孩子們身上,我們也學到很多。” 同濟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場演出,既是全校師生黨員慶祝建黨97周年的一次盛會,也是一次特殊的黨員教育學習活動。全校師生將重溫黨的光輝歷程,從中汲取精神滋養,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獻禮新時代、書寫新篇章! 《從石庫門到天 安門》主創團隊表示,此次合作也令創作者汲取不少經驗和養料。未來,這種“合作”方式還將在“校園版”整個巡演計劃中貫徹下去,每到一處,將結合學校特色和師生特點調整節目。 據悉,這場演出將于7月1日晚21:30在藝術人文頻道播出。(來源: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