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段景
發表于: 2018-12-25 00:08:5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高有鵬 于 2018-12-27 04:45 編輯

●古詩十九首開啟了一個偉大的傳統,而新漢詩是我們對于新詩百年的繼往開來的期許。
●我們在這里推出“新漢詩十九首”欄目,每個詩人選自己最有代表性的19首作品,在這里展示。
●在詩人個人,算是一個代表作的集結,在于本欄目,我們希望這個欄目成為一個詩人的經典之作展覽廳!

本期詩人:段景

作者簡介:段景,新疆作協會員。曾在《西部》、《綠洲》等文學刊物發表作品。以詩歌、散文、評論創作為主。詩歌作品曾入選《西部盛典—新疆60年詩歌精品》等多部詩集選本。文學評論獲得2016年度新疆新聞獎三等獎。著有詩集《西域辭》。  

01◆龜茲情歌

為了一束光線的照耀
打開所有收納陽光的窗
浣衣女子穿著白露的衣裳
晨曦里剩下一點點微光

銅茶壺煮茶
風在打掃院子
融化的冰正匆忙地追趕太陽
一枝杏花邀請春天來做客
我坐在一間鋪子里
修補一道裂縫的瓷器

我們用山羊皮做的容器運水
我跋山涉水帶給你
葡萄和無花果甜的精靈
你能否感受到一絲甜蜜

你驚異的目光讓人感到局促不安
綻放在塵埃中杏花的春天
我想拂去你衣袖上的一粒沙
想用石鐮收割月光下的麥芒


02◆他年輕的樣子

在夢里我尋找他年輕的樣子
那時候院墻還沒有被壘高
他總是坐在那個小凳子上
陽光瀉下來 曬熱他的脊背
和我一樣高的額頭  頭發也很黑
雖然我從沒見過他濃密的頭發
就像我的


在夢里 我去找父親
母親好像出遠門了
當我敲開院門的時候
高處的一片榆樹葉子正好落下
年輕的他并不認識我
他沒有說話  讓我進來

院子里的爐子里還有火
左邊的碳棚里也有煤
碼好的柴就放在右邊
我可以往爐子里添些柴或加兩塊碳
年輕的父親并沒有看著我

在夢里  
我曾經見過他年輕的樣子
假如他還活著  
他會一直看著我
從不會把他的眼光移開

如果僅僅是一個抽象的詞么
像深夜里瘋長的藤蔓
占據那比荒蕪更渺遠的空間
時間的手竟然也觸摸不到他的溫度和氣息

如果這一生不曾有分離


03◆伸出手接過一顆星星

  1   
黑馬游離于黑夜
虛無的翅膀劃過

油渣玉米粒一把青草
吃過夜草的黑馬壯
父親點過的馬燈亮

   2
我伸出手接過一顆星星
雪覆蓋雪
純潔覆蓋純潔

   3
父親佇立在時光背后
今生或者來世的女兒
坐在春天的秋千上飛舞

   4
在春天和荊棘之間
一株蒲公英夢見露水

在愛與痛之間
影子與影子擦肩而過

   5
有人在整夜念誦
在生與死之間


04◆握手瞬間


早上我拉著小寶經過小區門口
狹窄的門 兩個老婦人即將交錯而過
布滿溝壑的臉上
我想數一數那些曲折的紋路
她們交錯而過用暗濁的余光看到彼此
那些皺紋隨著嘴角的笑意更曲折了
她們伸出同樣皺褶密布的手
緊緊地顫抖著相握
這像最后的握手
仿佛此刻的一別就是永別

而我拉著小寶只能繼續走
幼兒園門口
小女孩拉著母親的手不愿意松開哭著
這位母親被糾纏的哭聲激怒了
她狠狠的甩脫小女孩的手
哭聲進而更大更猛烈
也許此時她的狠也是一種愛
我悄悄地為這場分別難過

我喜歡溫情勝過暴虐
我喜歡沉潛之后的輕盈
我喜歡不被定義的事物
我喜歡非理性多過理性
我喜歡線條纖細的工筆畫
我喜歡不開花的植物勝過開花的
我喜歡有所保留而不愿過度闡釋
我喜歡憂傷地吟唱多過熱烈的頌歌

我喜歡還未認知的事物
勝過我所提及的事物
我喜歡分別的淚水,隱藏著愛意
我喜歡寫詩的過程而非結果
我喜歡黑頭發勝過淺色的頭發
我喜歡星星的時間勝過浮云的時間

那些永別的瞬間
我喜歡銘記勝過遺忘

05◆碎 光

昨天子媛放學回家
忘記了穿外套 背錯了書包
兩行鼻涕印一左一右在臉上
她爸的訓話和嘮叨
讓她難過的撅起嘴
兩只胳膊搭著放在桌子上
頭也埋下去

我想到童話故事里鼻涕蟲
七個小矮人里的一個
我能記住的最可愛的一個

我想到曾經遺失的小手套
連接的繩子斷了
永遠遺忘在那條飄雪的路上
我想到無意間拉倒的抽屜
一地碎了的雞蛋
我想到失手打碎的碗
還不小心劃破的手指
當我掛著小鼻涕亂跑的時候
母親嘮叨我沒有多穿一件衣服

昨夜子媛睡的很香
她依舊會在夢里翻身
從一個夢翻到另一個夢
我想到40年前的我
媽媽跟隨我的小身體移動的軌跡
我倆也在互相依偎的夢里
劃了一個圈

走了那么久,我看見
時間沙漏過濾的一些碎光
照亮虛鏡里些許的小小憂傷

06◆云朵和梧桐

有風刮亂樹的影子
天空里印著我的眼睛和你的倒影
枯萎的葡萄架纏繞著青色的記憶
我不能握著你的手

陽光里的喁喁細語
螞蟻背著隱秘的包袱前行
鐵鏈上布滿星星的眼睛
風和空氣是自由的
我想從山里采下那些發光的葉片
驅散你心里的陰霾

我想和你一起走上春天的山路
即使鞋子上布滿泥濘
尋找露珠里的太陽和花蜜
我想和你一起追趕月光下的螢火蟲
那些披著孔雀衣的小舞娘

我想和你一起涉入每一條清潔的河流
湛藍的水波里親吻飛魚的眼睛
我想和你一起坐在正午的屋檐下
一截木頭和一些年輪的記憶
訴說那些我們曾經相互映照的過去
那些話像春天的雨
不斷的落向你

我想和你再想起三月
那些憂傷的鹽和沁滿花香的蜜
我想和你一起月光微涼的夜
穿著繡滿星光的晚禮服跳舞

我想和你一起走在你回鄉的路
沒有腳印雪花牽引你
云朵和梧桐樹都寫滿你的名字

我想和你一起 無止境地走
擁抱真實和美麗
擁抱燦若星辰的日子和太陽的光明

07◆理想城

這是一座清澈明亮溫暖的島嶼
在這里,你可以不用區分真理和謬誤的所在
有一條通往清晰的路
走還是不走由你決定

鳥群被諸多的答案糾纏
沉重地無法張開輕盈的羽翼
“欲望”之樹在泉邊蓬勃地發芽
“理解”的風簡潔而寬容
癡纏一片又一片不同的葉子

走入幽境的深處
神秘粘稠陰郁未明的黑暗之谷
只需要一場懷疑的小風,就被立即吹散
你誤入“非理性”的洞穴沉淪

有一面澄澈的湖水救贖你
向左邊走,就能靠近“深刻”的湖水
向右邊走,也能深入“平凡”的山谷
走還是不走由你決定

諸多選擇和迷人的光芒環繞這座島嶼
能到達這里的人極少
零星的腳印無一例外地走向了虛妄


08◆在一顆小星星下

讓我為自以為是的必然向偶然致歉
如果這種必然是盲目的執拗
那么請必然也原諒我

裂開的傷疤原諒我不小心地揭開
草尖上的蜻蜓請原諒我無視你的夢幻和美
當你試圖侵入,請原諒我假意地逃避

一尾孤獨的魚拒絕活著
原諒我,再次將你置于孤獨的水中
在書頁中枯萎的蝶
原諒我,將你作為標本凝望數年

那些在風中模糊的名字
請原諒,那些愛過或被愛過的人們
暗夜里,被舉起的刀斧
讓我向樹木和虛妄的欲念致歉

在一顆有信仰的星星下
那存在的奧妙,我扯下月亮的裙裾
才能真切地看見
請原諒我的愚昧和輕信

我緊緊地拉著生活的葉緣
請原諒,我無視生活的驚喜和庸常

09◆走過普魯斯特的秘密花園

詞語的森林很茂盛
清澈的水底有木頭在腐爛
我們的花園是外婆蔑視的花園
夢想總是站在高點
看著循規蹈矩毫無想象力的生活

在一個遙遠的中午
我們聽見鐘樓上一點鐘敲響
整個下午時間一片片掉落下來
直至最后一聲鐘響
正午的炎熱退去
奔馳的馬匹風一般掠過河床

馬德萊娜小蛋糕豐盈的小扇貝
嚴肅而虔誠的褶皺潛入意識之流
我握住你虛幻的手
和你談談秘密花園里的房屋,花朵
在不可觸及的小水珠上
記憶的云朵一吹即散

樹葉變暗  黃昏啞默
鐘聲之后的寂靜 天空留出的一部分藍
可以供我們讀書,自由的呼吸
晚飯之后,外婆去花園散步
她的微笑只諷刺她自己
熱情的目光用來撫摸喜愛的人

秘密花園看不清事物蘊藏的秘密
失去的樂園 唯一的真實


10◆秋 分

當你說我們快老了的時候
我聽到憂傷這個詞摔倒時
骨頭斷裂的脆響

最后的陽光劈開晨昏的影子
耕田的牛在秋天的工筆畫里勞作
再配上一管悠揚的短笛
尾音里坐著那個呆萌的牧童
吃一些野莧菜和茼蒿
在頹敗的菜園里撿起最后一片蕭瑟

秋風這讓人感傷的事物
像昨夜咸澀的雨和離別的冷
快接近月圓的時候
勾起的眼淚多的像無法計數的發

一尾孤獨的魚想縱身逃離
而我執著第三次把它放回魚缸
依然優游地游弋著 如我


11◆理療室

她們講的話都和疼痛有關
頭發絲一般的疼扎下去
就像快溺水的青蛙又輕輕躍出
水溫可以再高一些
麻木也可以是最舒服的姿勢

半夏 艾蒿  秋天的一味藥
這么好的味道飄散過來
在理療室不會落下任何一個鼻孔
可以驅散身體里的毒

荒蕪的空間里
只有風的腳印留下
還剩下最后一味藥  獨活
能讓血更熱烈一些
這樣好流過慵常而瑣碎的一生

12◆懷疑的風一吹就散

一顆棉桃就是一顆星星
此時大地就是天空
讓我們一起數星星吧
就像從前一樣

一條河是一段路
通往盡頭的同樣是虛無
讓我們數一數秋天的葉子吧
數不清的是一些寥落和哀愁

我經過的院子未上鎖
也知道鑰匙就放在墻角的磚頭下
我看見父親,母親,女兒他們都在
此時炊煙剛好升起 零星的雞鳴狗叫
那只叫小白的貓
從我愣怔的瞬間跑出來
我關好那扇不存在的一道門

一地碎光是月亮灑下的銀子
我想聽懨懨的爐火后面的絮語
有沒有我小時候的淘氣和調皮
夜太靜了,聽見你矜持的呼吸
回家的路太暗了,剛巧你在轉彎口
我早知道是你有心的等

一起數數籬笆上的喇叭花
你愛白,我偏愛粉的
在沙上寫下忘記的流云
譬如懷疑的風一吹就散
數一數我們曾經仰望的星光吧
就像從前一樣

13◆你走過風行走的街道

你的名字月光下的銀器
被父親的呼喚一遍遍擦亮
獵手射殺的雪鳥被人們供奉在高處
此時九只花斑豹與火的女兒跳舞

人們在炎熱的正午繞道而行
害怕失去影子
頌歌式的葬禮被千只百合擁簇

當陽光覆蓋煙塵中的木蓮
讓我們暫時退后
誰的影子會被未名的詛咒掩埋

他們輕輕唱歌鹽粒中祈禱
連著一座橋
你走過風行走的街道


14◆鹿群和土地

昨天晚上降下大露的地方
草長得最茂盛
吟唱了整整五夜
才唱完一支歌

只經過一次的路
就永遠記住

他乘著樹皮做的獨木舟來到島上
沿著太陽行走的方向就能登岸
靜立的木雕睜著驚訝的眼睛
我們不能靠近
循著矮草地甚至石頭上的足印就永遠不會迷路

在清澈的河岸,在一棵樹上
星月河流圖騰符號
同心圓的橡膠樹
青蛙的外衣藏在夏至的花叢
它們守護鹿群和土地

15◆蜂箱里藏著一朵花的疼痛

媽媽手心的掌紋
村莊的外衣金黃的外衣
黑土地銜著金色的歌哨
吹醒清潔的河流
泥土或者瀝青鋪就的路
哪一條更接近村莊的心

鈴鐺刺糧倉酒窖
蜂箱里藏著一朵花的疼痛
糾結在少年額頭的皺紋
村莊的孩子傷感的孩子
哪一條更接近村莊的心

肥羊倦鳥馬槽
馬燈的光亮漫過父親疲憊的嘆息
凡高曾經熱愛的麥田
把疼痛的傷口埋葬

麥茬月涼秋霜
母親披著月光的外衣掖好被角
父親在路上背著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紅頭繩羊角辮
一直能靠著寬闊的肩膀
總也走不完的夜路在記憶的河流泅渡

每一條路都是通往回家的路


16◆吹響風笛的沙子

小小的風里
金色蘆葦排隊站著
沙漠隆起的脊梁上面
像風中的騎兵

憂郁的夜之王子
吹響風笛的低音
沙海張開銀灰的臂膀擁抱你
那些風蝕的泥墻依靠過肩膀
父親的肩膀羊皮燈籠點亮戈壁
點亮小羊出生的夜晚

孤單的一只駱駝尋找媽媽
驚慌的腳印叫醒了睡著的草灘
駱駝隊脫下金絨外衣
成為父親母親孩子肩上御寒的冬衣

白堿翻跟頭
躍出黑皮膚的土地
沒有路標的路交錯的車轍
你在夜的呢喃中迷路


17◆我的名字是月光下的銀

我的名字是月光下的銀
被父親結繭的手擦亮
幽暗成一道墻

蜜蜂的腳踩過花的嘴唇
夜晚披著紗衣
走過你溫潤的額頭
你永遠不知道我有多愛你
守在夢之外

擁抱你就擁抱一切
渴望干凈的陽光
撫摸傷口
苦難是冷夜里的枕頭

母親有兩個孩子
沒來的及見過父親的哥哥
流水的摺漪里尋找溫暖的影像
精靈飛過女孩子的屋頂
沉默站成一棵樹

云和石頭上都有花開的影子
陽光曬熱綠麥
飛魚的眼睛落在白樺樹的腰際
時光的腳伸進回憶的黑盒子
月涼如水牽著星星回家


18◆月光站在故鄉的脊梁上

沒有裝裱的畫哭泣在墻角
銀魚孤單游弋一整夜
和著敲打的水聲
孤獨的馬蹄聲
踏碎清晨夢的犄角

我和你用泥土和發光的葉片
造了一座城住在里面
麥田馬槽和星月城堡
話語多的堆積成麥垛和云朵
沒有一雙眼睛穿過青紗帳
他們的眼睛里只有凋零
沒聽見一朵花開的聲音

我拖著影子在陽光里走
郁郁寡歡
正午的陽光笑開了影子
兩個疊成一個
我們想去的遠方
有的很近有的很遠
近的在你的心里
遠的在某條路上白馬的響鼻里

月光站在故鄉的脊梁上
父親和母親在為我編織的長夢里深睡
四月的雨花會開滿在路上
等我們去喚醒


19◆父 親

父親曾經是一個馬房飼養員
從我記事起他就老了
我四歲多的時候經常被他帶到馬房里
檢閱排著整齊隊伍的馬匹
紅色的,黑色的,黑紅色的,金黃色的馬

父親用叉子叉上草放在馬槽里
馬們很安靜的吃草偶爾發出響鼻
我不敢站在馬的側面或后面
我害怕它們尥蹶子
我喜歡那匹有著紅色綢緞顏色的馬
借由父親的手我摸過它光滑的皮毛

父親沉默的影子
陷落在在昏黃的馬燈之間和我的記憶里
父親不識字他愛他養的馬
父親不愛說話但有時他會對著一匹馬絮絮叨叨
他總是很從容的面對生活里的一切

沉默擁有不可捉摸的力量
父親沉默的影像徘徊在我的夢里和回憶里
甚至一輩子我都會這樣去懷念
寫一首樸素的詩歌關于父親


詩友對段景詩歌的評論:

漫游在西部土地上的離歌
——段景詩集《西域辭》評析

作者: 楊 釗

段景的詩有待發現,我的意思是,應該讓更多的人去讀這些真正的抒情篇章,對于獲得普遍的美,對于關注和理解西域邊疆的風物,以一個敏銳女性的視角,將更加有效而實在。我說的不是敏感,是打開了極具穿透力的詩人之眼。
可以說,段景是用了她十多年的寫作經歷,以及一以貫之的低伏在邊疆生活中心的姿態和熱度,當然還有她孜孜不倦的閱讀、觀察、涉獵,來保證這種視角的穿透力。最令我感到驚奇的是,她詩中富于個人色彩的質樸、精細和抒情性,讓秉承自西域古邊疆遼闊的疏離之美無往而不勝,用詩歌獨有的簡潔形象擦亮了歷史的只言片語,并且盡可能地在我們的現實記憶當中找出應證。
《山水辭章》是段景最具代表性的組詩,其有著精純美玉的質地,可吟哦,可琢磨,可賞鑒,而無愧于思想生活之境遇的良師益友。保爾·瓦萊里在《論純詩》中指出,“詩作品作為一種完整體系的印象——一方面是觀念與形象間關系的體系,另一方面又是語言的表達方式——這個體系尤其與靈魂情緒狀態的創造相適應,這便是純詩問題的輪廓”。
段景筆下的西部新疆,至少包含了兩個層面的語境。其一,已在時間序列的更迭中退守歷史深處,作為一種客觀的觀念,它無時不刻作用于我們當下的文明秩序。如:“我坐在一間鋪子里\修補一道裂縫的瓷器”,“ 我們只能用山羊皮做的容器運水\我跋山涉水帶給你\葡萄和無花果甜的精靈”(句出《龜茲情歌》)另一層則呈現在我們面前,當做一種可觀的形體與物象,通過我們的撫觸,喚醒對自然環境的直接感受,尤其讓有關新疆的異域氣質的言說不再抽象,這也較容易博得更多讀者的認可。作為形象意義的邊疆風物,乃是客觀觀念的外在表現形式,但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完全的照應,則有待商榷。因為,觀念在不同的主體那里,有著認識層次的深淺之別,所以它的隨意性也就更大一些,與直觀形象相比較,它或多或少存在冗余或殘缺的部分。詩歌藝術的使命也就不言而喻,她就是要恰當地尋找二者之間的平衡點,或者說用詩人獨有的表現才能,讓觀念和形象各回本位,在彼此領域里呈現它們本來的面目。
段景詩歌的質樸性正是體現在這個歷程中,即她已經諳悉并遵從了個人化的寫作規律,在一虛一實照應間自如地深入淺出,這也是成熟詩人完成其作品的共同特性。言及質樸風格,則要求忠于事物的本質面目來描繪、刻畫事物的形象,這并非什么新詩觀,我們會自然地聯想到,在蘇軾所謂“隨物賦形”說中找到依據,這也被他視作藝術表現的最高要求,他于《節蒲永升畫后》中談及,“畫奔遄巨浪,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盡水之變,號稱神逸。”此說神逸之致決不是什么虛空飄渺的藝術手法,恰恰相反,它正是落實到了形與質其間的照應之中,使我們對事物有了更深的感觀。我想,段景之所以將邊疆的山水風物作為她的主要意象,拋開地域性不說,更多地是基于這樣一種判斷,即通過對經典文學傳統秩序的堅守,找到她新詩語言的靈魂,祛除我們對地域性所發的空無之想。這也是直面邊疆話語的困惑時,詩人努力去克服對現實性的某種極端偏離。讓我們回憶一下曾經的新邊塞詩中無限放大的豪邁,而直到現在,還有些寫作者更換了外衣,仍反復咀嚼著昔日的榮光。
更進一步講,段景在《草原離歌》、《山水辭章》等大部分的寫作中,為形象意義與客觀意義上的事物做了積極的互相注解,從而讓讀者對邊疆的體驗顯得充實和豐盈。我們很難說詩人究竟將形象與客觀哪一重事物作為了表現的根本緣由,但確實感受到有一個強大的心靈存在,它讓前述二者自由地彌合,就像事物找到了它的影子那般相宜。當讀到《敦煌組章》中的句子:“蓮花坐在云朵的流蘇之上\一尊石佛枯立\赭石色僧衣銹了一個角\月光手拿瓊枝探望被囚禁的丈夫”,我們儼然已身處澄明之地,手持月桂瓊枝,形體與物象,意欲和律法,仿佛不再是認知領域的羈縻,皆呈現豁然通達的狀態,我們甚至可以清晰把握形與質的逐一照應。為什么做到這一點,即是前文所述形象意義與客觀意義“互解”所發揮的作用。我們原本將二者割裂開來看,但在段景諸如《敦煌組章》的筆法中,她除了考慮到形與質處于各自不同視閾外,還發現了一種聯結的可能,即從這樣一種思路出發,我們暫且擱置對形象世界與客觀世界交集的一味追求,而是站在全然不相關的境地,來辨析出它們二者之間的某種映射關系,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有關界限的問題,并概括出隱喻其間的本質屬性,它們乃是原初推動力如何生長、運作的有機體系。
段景是一位極具精品意識的嚴肅寫作者,她的作品數量算不上有多可觀,但在大體上一貫保持著整齊、較高的標準。精細的詩藝,我認為是保障一個寫作者原創能力的必需條件,而且是首為重要的條件,因為它關乎寫作者的創作“壽命”,曇花一現的作家大多憑借青春式的激情,或其他種種機緣以維系他們短暫的創作生涯。這有點葉夢得謂“緣情體物”的意味,他在《石林詩話》中的闡述令人信服,“詩語固忌用巧太過,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工妙雖巧而不見刻削之痕”。葉夢得的看法實際上還有些保守,這可能得之于傳統詩學固有的成見,但他能夠提出“緣情體物”,說明已非常看重精巧修辭的意義。陸機在《文賦》中似乎表達過同樣的看法,“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如此等等。但這在寫作新詩的當代已不再是什么存疑的問題,詩作為一門嚴格的手藝,就應該將作者的指印、技法和器識,推陳出新地刻進那些富于個人想象的妙品之中。
段景詩歌的精品意識還體現在她的意象、細部描寫、作品結構等方面。尤其在細節的處理上得見功夫。無論在語言還是詩思的表現方面,她盡可能地汰冗從簡。這是一種詩歌寫作的煉金術,它保留了言思的骨干部分,將繁雜的修飾去除為詩意的留白空間,如此讓閱讀者輾轉流連在他們自我的時間記憶當中。謠曲、離歌、辭章等等體式,無不展露了作者精品意識的詩觀傾向。
就段景詩歌的結構來說,我們幾乎看不到連篇累牘的意象鋪排所帶來的思想困倦,這是與新詩寫作現場的某種風潮迥然有別的。作品結構顯示了一個作家在探尋客觀世界時可達到的神似程度,詩歌作為表現不可言說世界的藝術,它與純粹科學對普遍規律的揭示有著不同路徑,為了描述人的精神生活真相,詩人會選取形象化的事物,來達到對本體意志的照應,讓人們看到外部直觀單一靜止或流動不居的特性。“細”往往代表了“實”的立意,段景作品的精致性正好說明這一點,在詩思層面構建一個確信無疑的主旨,所有的敘述圍繞主旨展開,由于詩思的確定性,保證了她意象選用方面的果決,所有的細部都是清晰的、個別的,有源頭可溯,成竹在胸,精干寫實,自成風格。
段景詩的另一個品質是華美而憂郁的情致,我們可將藉此意緒而發的詩作稱為“離歌”。誠然,抒情是詩人的天性之一,一個不會抒情的詩作者,我們有理由懷疑其作品的合法性。從歷史意義上來講,邊疆從來扮演著中原文明邊緣化的角色。考察段景詩歌所關注的題材及明顯的抒情質地,西域離歌的代指就恰當不過了。《草原離歌》組詩給我們的感受,“沿著殘片木簡上的文字,\尋找我們曾經遺失的家園。”“ 沿著海貍和鮭魚為她開辟的通路,\她回到最初釣起面具的湖泊。”
為什么會寫下這些西域離歌,對于每一個個體而言,全部的生存究竟有何意味。這看似一個廣大無解的命題,實際上就由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事件依次構成。換句話說,在詩人的體驗中,我們無非是從某一事體走向另一重事體,全部的時間意識,也不過其中人為的度量工具罷了。所以,在離歌中,時間觀念是退卻和消隱的,在場的只有一個又一個的事體,而全部的事體則構成了事態,即形與質的平衡統一。
從邊疆的歷史意義出發,我們終歸是要回到現實層面的邊疆生活。在段景的詩中,歷史充作大的背景,詩人的觸角更多伸向現實的存在。在現實的內部,我們也曾感受到了一刻不止的離愁。或許因為遠離了中心話語,邊地從來都有一種獨具個性的自洽,我認為那正是文學發祥的叢林之地,《詩經》時代、楚辭、《莊子》、杜甫,或者從世界范圍看,拉美文學、日本文學,均得之于此謂個體的“自洽”。所以,我認為段景的西域離歌之詩是清醒的,是值得堅持的文學之路,雖然會被更多戲劇化的聲音所遮蔽,但從構成我們所謂事態的純正性而言,這種寫作無疑很有價值,因為“一刻不消的離愁”,包含了從某一事體走向另一事體的基本事實。
最后我們要回到段景詩中的抒情性。作為詩人的天性之一,抒情就是讓我們的心靈不再對形象世界無動于衷。一般來說,很多詩人的寫作是從抒情出發,最后再回歸到悟性的抒情。段景的絕大多數詩作,都浸染著濃烈的邊地愁情,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高度的自覺。她的敘述、她的悟性、她的意志,都是為絕對的抒情做點綴,而直關冷暖的詞語才是詩篇的主體,在這一點上,段景的寫作使我聯想到了李清照留下的那些為數不多的詞章。
單就段景的詩歌看,抒情的本質是熔鑄純詩的基本形式。拋開詩歌體式要求語言簡潔的傳統不說,那照應于形象界的客觀意欲,本身自有著一股幽靈的力量及情勢。準確而言,不同于形象事物的蕪雜和無限可分,客觀意欲的存在只有一種形式,即不占有空間感,只可意會不可言說,它只是一種總括的能力,所以我擬用幽靈的形象來闡明這一事態。
段景如此依賴并看重詩的抒情作用,實際上就是對客觀的意欲世界進行了不自覺的模范,作為形象事態的原初推動力,如何在詩的語言中得以直接表現,舍此抒情性而無其它更便利的選擇。還是瓦萊里說得透徹,“純詩是濃縮于觀察中的幻想,應該有利于確定整體詩的觀念,而將我們引向語言與其在人們的心靈中引起的效果的千姿百態及形形色色的關系的研究”。


【溫馨提示】本欄目打造詩人的代表作,沿用古詩19首的傳統,但新是是指新時代的精神,可以發古體詩,也可以發新詩!歡迎廣大詩友發帖支持!

關注中詩在線,歡迎詩人們回家!

掃描關注,中詩在線微信公眾號!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18-12-25 00:29:37 | 只看該作者

每每被段景妹妹的精彩之句而感動,此情此景,只想終身擁有。
回復 支持 2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隴人沙舟
發表于: 2018-12-25 00:36:38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的一組。相互學習,方能提升!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高有鵬
發表于: 2018-12-25 00:42:06 | 只看該作者

段景詩人的詩歌就像她人一樣平易近人,讀她的詩歌心像一面湖水一樣特別平靜,詩歌意象意境特別好,值得不斷學習品讀。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晟萍
發表于: 2018-12-25 06:51:11 | 只看該作者

第一次讀段景女士的詩,密集的十九首詩,一下子就喜歡。她的詩質樸,但又有一種精致美玉的質地和聲音。隨物賦形,有畫面感。無論是寫鄉情還是家國情,詩人拉開距離做了細致的思考,并上升到悟性的自覺高度,透出一位女性的優思情懷,構成一個靈秀的世界,有一種隱隱的力量和情勢。詩人是嚴肅、精細而又執著的。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悟道空空
發表于: 2018-12-25 14:49:16 | 只看該作者

真正的抒情篇章,對于獲得普遍的美,對于關注和理解西域邊疆的風物,以一個敏銳女性的視角,將更加有效而實在。我說的不是敏感,是打開了極具穿透力的詩人之眼。
可以說,段景是用了她十多年的寫作經歷,以及一以貫之的低伏在邊疆生活中心的姿態和熱度,當然還有她孜孜不倦的閱讀、觀察、涉獵,來保證這種視角的穿透力。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18-12-26 02:28:33 | 只看該作者

喜歡,保存下來慢慢品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美麗
發表于: 2018-12-27 08:49:55 | 只看該作者

這組值得品,值得讀,值得學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新漢詩19首

新漢詩19首

主題:529 | 回復:2713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