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發表于: 2025-1-7 17:01:1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詩論家王珂出版日記式編年體詩集《情途:天涯何處無芳草——王珂情詩選(1982-2024)》


“因詩而生 為愛而活;獻給我愛過和愛過我的人。”東南大學現代漢詩研究所所長、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王珂教授近期在九州出版社出版了自傳日記體詩集《情途:天涯何處無芳草——王珂情詩選(1982-2024)》。

這是新詩界第一本完整記錄一個男人半個世紀愛情生活的“日記式編年體詩集”。人生之路便是愛之路,事業之途便是愛情之途。詩神都與愛神攜手共進,風雨兼程。愛之路便成了詩之路。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初戀之純終戀之美,分居之苦喪妻之痛,情的體驗愛的思考,肉體的快感靈魂的美感……個體的愛情史也能呈現出社會的愛情思潮,日記體隱私性寫作保證了愛情的原汁原味,寫作的最大目的便是“詩療”及“自慰”。本書適合新詩學者、社會學學者和心理學學者研究。更適合新詩愛好者及愛情迷戀者閱讀,可以給人快感美欲美感,滿足人的本能的審美需要。這些情詩是可以讓讀者產生情感共鳴、審美享受和思想啟迪的具有治療效果的“詩療詩”。

王珂,男,重慶人,1966年生。1987年和1990年在西南大學外語系和中國新詩研究所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導師鄒絳教授、呂進教授、方敬教授),2002年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導師童慶炳教授),2004年在首都師范大學完成博士后(導師吳思敬教授)。1990-1993年在西北師范大學西部文學研究所研究新詩,1993年到1996年在中文系任教,1996年人才引進到福建師范大學中文系,2003年(37歲)破格晉升教授,2001年和2008年任中文專業文藝學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2013年人才引進到東南大學,任哲學專業美學博士生導師,2017年到2021年任中文系主任。出版專著10部:《詩歌文體學導論——詩的原理和詩的創造》(61萬字,北方文藝出版社,2001年);《百年新詩詩體建設研究》(21萬字,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新詩詩體生成史論》(58萬字,九州出版社,2007年);《詩體學散論——中外詩體生成流變研究》(39萬字,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新時期三十年新詩得失論》(42萬字,上海三聯書店,2012年);《兩岸四地新詩文體比較研究》(43萬字,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新詩現代性建設研究》(55萬字,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王珂學術會議詩學論文集1994-2017》(66萬字,東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詩歌療法研究》(63萬字,東南大學出版社,2019年);《現代漢詩總體性研究》(45萬字,光明日報出版社2024年)。主編著作10部,主要有:《五十一位理論家論現代詩創作研究技法》(55萬字,海峽文藝出版社,2012年);《二十三位詩論家論小詩》(22萬字,泰國留中出版社,2017年),《三十八位詩論家論現代漢詩》(58萬字,東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發表論文400余篇。共出版發表詩作、譯作、散文和學術文字約一千多萬字。1988年起在《當代詩歌》《星星》《詩林》《詩潮》《綠風》《山花》《山西文學》《福建文學》《城市文學》等發表詩作。2021在中宣部主辦的“學習強國”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中國大學MOOC”上開設網絡課程《詩歌欣賞與詩歌療法》。


這部詩集的最大特色是具有一定的詩歌治療價值,堪稱是漢語詩歌界第一部“詩療詩”詩集。王珂是中國首先倡導詩歌療法的學者,十多年來大力推廣詩歌療法。2009年6月2日,他在福建醫科大學做了中國第一場詩歌療法講座。在2014年在東南大學開設了中國大學第一門詩歌療法課程《詩歌欣賞與詩歌療法》,2019年這門課程成為“中國大學MOOC”網絡課程,2021年成為中宣部主辦干部學習平臺的“學習強國”的網絡課程,上網第一周就成為“人文史哲”欄目六門的推薦課程之一,到2025年已有上千萬人學習,僅第一講就有42萬人學習。2019年王珂出版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療法研究著作《詩歌療法研究》,全書63萬字,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多位詩人、詩評家及讀者贊揚了這部情詩選。

讀者傅淑琴說:“這不僅僅是一部詩集,也是您充滿詩情愛意的一生。漫步于行間字里,身心被浪漫才情的巨浪包圍,這是對有故事的中年人最好的療愈。”

詩評家彭金山說:“從青春年少到年近花甲,這里有初戀的清純與惶惑,異地的相思,喪偶的悲切,晚戀的涅槃與復活,愛情的拷問與反芻……重慶、蘭州、福州、北京、南京、廣州,時空背景轉換,而愛的旋律永恒!長江、黃河、閩江、珠江,山川風物既是詩人愛情人生的見證,也以感情投射物的豐富多姿參與了這座玲瓏寶塔的構建。“在愛與美的追求中成長”,《王珂愛情詩選》,呈現的不只是一個人四十余年的情愛歷程,也是一個知識分子精神史的折光反射。日記式,編年體,真實!真切!真誠!自有其風釆別具的魅力。”

詩評家蔣登科說:“收到王珂兄的《情途:天涯何處無芳草——王珂情詩選(1982-2024)》,甚為吃驚,當然要祝賀。這兄弟醒悟較早,16歲開始寫情詩(有記錄的時間起于1982年),之后就一直沒有斷過。收入詩選的情詩共239首,正文頁碼952頁。這需要多少情多少愛來觸發靈感啊?!他是幸運的,經歷過可以用詩談情說愛的時代!當然,這些情、愛又反過來促進了他的創作。”

詩評家王士強說:“在王珂這里,生活即詩,詩即生活,詩如其人,人如其詩。情詩貴真,王珂令人驚異地將真情與詩意等量齊觀、混為一談。”

詩人、詩評家吳投文說:“王珂是真性之人,天真爛漫,他的情詩是真性之詩,感人至深。詩如其人,人如其詩,其人其詩,合而為一,自成境界,自有魄力。讀王珂的情詩,不禁感嘆人世有真愛。愛出自天性,愛帶來人生的豐富。”

詩人黃梵說:“王珂逆流而上,試圖回到新詩早期的激情時代,他以無懼失敗的堅定,竭力在新詩中召回激情、浪漫。”

詩人嚴文科說:“情詩是生命熱情的亮光,有了情詩,愛情得以被謳歌,真善美得以被贊揚,生活的灰暗、冰冷、枯澀被一掃而去。謝冕先生近日說,寫詩就要簡單、幼稚和單純一些!王珂老師的情詩出版,正好呼應了謝冕先生的呼吁。王老師的詩歌即興而發,清澈見底,率性而真誠,字里行間皆是真情!現在讀詩的人似乎不多,尤其是年輕人,應該是最有詩意的季節。希望王老師的情詩讓更多的大學生讀到!”

詩人高翔說:“四十余載情愛之旅,一路風雨兼程,一路繁花似錦。藏在筆尖里的愛情,寫在詩行里的情愛,相濡與沫的彼此依靠,并肩攜手的溫柔以待,靈魂相依的無言守望,難以釋懷的一往情深。天涯地角有窮時,深情厚意無盡處,心中有愛,不負時光!”

詩人華海肯定了這部情詩集的詩療價值。“整體上看,這本詩選時間跨度長,從第一首《心別跳》寫于1982年9月24日,到《大寒——給小麗》寫于2024年5月27日,其間共42年余,經歷了一個人從青春年華到‘知天命之年’的人生‘情途’。而編印這本情詩選的旨意,王珂在書的題記中已說得分明:‘因詩而生,為愛而活/獻給我愛過和愛過我的人’,這是夫子自道,也是真情告白。全集239首情詩,首先可作一本愛情日記來讀,愛之喜愛之憂愛之迷愛之癡愛之苦愛之痛,凡此種種,愛穿越了生命本身,愛也跨越了天地時空。王珂是性情中人,學術研究沒有讓他成為走向灰色理論的‘學究’,他出走半生,歸來依舊是那位‘情郎’,一手學問一手情詩,左右開弓彈奏出了他豐饒的生命樂章。愛情中的煩惱、傷痛和遺憾,必然會在一個善感的多情才子的心靈中留下刻骨銘心的文字,而這些情詩既是愛史實錄,也是王珂‘情傷療愈’的詩歌單方,還可以視作其‘詩歌療法’詩觀產生的實踐基礎和以‘詩歌療法’對自我施治療慰的成功實例。情路漫漫,深深愛過并失去過愛,甚至愛而不可得,王珂并沒有在愛的河流中迷失,依然相信愛情,并‘為愛而活’。這本情詩選,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人生命力和創造力始終旺盛的秘密——愛情。有愛的人,是不老的人;有愛的人,是有真性情的人;有愛的人,也是有趣的人。而這種愛情,是肉體生命的,也是情感的、精神的,愛因此無往而不至,構成既古老而又現代的生命‘源泉’和‘歸宿’。從這個意義上說,王珂本質上是一個追求愛和自由的詩人,既是學者也堪稱“情種”。而我以為,唯有心懷如此‘無往而不至’豐富而廣博愛情并以浪漫、奇幻藝術語言表達的靈魂才稱得上‘情種’之謂。王珂將1986年12月12日寫于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愛的小舟》作為全集的序詩,那應是他一生中愛情光華四射的時光吧?“山色點綴帆影一點綠/綠色的夢中烘烤著/綠水載小舟的深情”,那時的詩人和他的情人沉浸于忘記時光的夢幻里,“風慢慢地走著/走著/夢揉碎進碧波/我們都成為夢中的一束光”。這首序詩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描繪了一幅充滿愛與夢想的畫面。它表達了詩人對情愛的執著和憧憬,同時也啟示人們如何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和光。這首序詩為整個詩集奠定了基調,讓通篇洋溢著愛和夢想的奇幻光澤。“全集239首情詩,首先可作一本愛情日記來讀,愛之喜愛之憂愛之迷愛之癡愛之苦愛之痛,凡此種種,愛穿越了生命本身,愛也跨越了天地時空。……這本情詩選,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人生命力和創造力始終旺盛的秘密——愛情。有愛的人,是不老的人;有愛的人,是有真性情的人;有愛的人,也是有趣的人。而這種愛情,是肉體生命的,也是情感的、精神的,愛因此無往而不至,構成既古老而又現代的生命‘源泉’和‘歸宿’。從這個意義上說,王珂本質上是一個追求愛和自由的詩人……”

詩人、詩評家義海認為《王珂情詩選》本身就是詩歌療法的一個典型案例。“《王珂情詩選》的出版的重大意義,不在于他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同時一直沒有放棄詩歌寫作,而是在于‘詩人王珂’由此誕生。《王珂情詩選》中的239首情詩,是王珂從他的一千多首情詩中精選出來的。58萬字,952頁,足以顯示它的‘厚’與‘重’。從寫作年代看,《王珂情詩選》跨越42年,從1982年始到2024年終,歷經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各個階段,從一個講師寫到一個博導。……《王珂情詩選》的面世,足以改變我們對批評家王珂的認知。我一直認為,最優秀的詩評家自己應該是一個詩人,就像最優秀的詩歌翻譯家同時也應該是一個詩人那樣。王珂的詩歌創作,成功地為他四十多年的詩歌批評作了強有力的背書。事實證明,《王珂情詩選》中的很多作品,在達到‘緣情’‘言志’之目標的同時,顯示出作者在創作實踐上的種種探索,包括對詩體、詩格的探索,以及在詩歌的音樂性上的考量,和對詩歌的視覺效果的追求,雖然他的創作從詩學譜系上看是源于中國古典傳統,以及‘五四’以來中國新詩的新傳統。一個讓詩情反復地震撼過自己的批評家,一個在自己的詩行間長期流連過的評論家,我們對他的理論研究可以有足夠的信任。……這部詩選包含了很多值得詩學研究界關注的議題。比如男人與女人,狹義愛情詩與廣義愛情詩,情詩與自然,情詩與山水,情詩與節令,情詩對于詩人自己的功用,等等。就后者而言,王珂情詩有著很強的典型性。他的情詩,當然首先是獻給所愛之人,但在王珂那里,他的情詩還有著更多的功用(function):王珂的情詩,是他豐富的情感生活的體現,是他長期獨居的產物,是他排解內心的一個通道,是他自己與自己說話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學術研究之余的一種調節。就這一點而言,王珂似乎也是用詩歌寫作實踐著他這些年來所倡導的‘詩歌療法’。所以,《王珂情詩選》本身就是詩歌療法的一個典型案例。一部《王珂情詩選》其實也是一個叫王珂的學者的心靈史、精神史,是他學術研究之外的一塊“自留地”。從早期的青澀調,到近年來的滄桑感,透過這些詩行,我們可以看到時間的屐痕與一個學者詩人的前行的情感軌跡。從他的詩學研究著作中,我們認識了別人;從《王珂情詩選》里,我們對王珂有了更立體的認識。《王珂情詩選》的出版,標志著學者王珂與詩人王珂雙重身份的確認。”

文藝理論家趙勇說:“王珂是顆情種。想當年我們一起讀博,他研究詩歌,既能很正常地寫那種磚頭厚的詩歌文體學專著,也常常心猿意馬,五迷三道,盡顯詩人崢嶸本色。許多時候,我都覺得是他荷爾蒙分泌過剩,靠寫論文整個hold不住,就直接寫詩了。……王珂追求的是瀟灑自在。記得多年前,他就告訴我寫了首詩,名為《多想在鼓浪嶼浪來浪去》,如今,我在這本詩集中找到了它。此詩的后半部分這樣寫道:

終于在鼓浪嶼 浪來 浪去

踱進歷史的深巷讀出歲月的滄桑

浪去的是憂傷 浪來的是希望

在休閑的天堂游子不再思念故鄉

生活不再是一張密不透風的 網

這便是王珂式的‘浪’。這種‘浪’法看上去很美卻不容易學會,是很能讓人在羨慕嫉妒恨之余心懷惆悵的。但讀讀他的情詩,讓它們滋潤一下我干涸的心靈,就像他有首詩寫的那樣:‘雨水纏纏綿綿濡濕愛欲/咖啡熱熱情情注滿枯井’,也不失人生一件快事。”

《人生與伴侶》2024年12期專門開辟了《王珂情詩選》專欄,《編者按》說:“東南大學現代漢詩研究所所長王珂教授是著名詩論家和詩人,是中國詩歌療法的首倡者,出版了《詩歌療法研究》《詩歌文體學導論》等十部著作。他主講的《詩歌欣賞與詩歌療法》是中宣部主辦的干部學習平臺“學習強國”的網絡課程的推薦課程,第一講就有42萬多人學習。近期九州出版社出版了他著的《情途:天涯何處無芳草——王珂情詩選(1982-2024)》,收錄了他40多年來創作的愛情詩239首。這是新詩界第一本完整記錄某個人近半個世紀愛情生活的‘日記式編年體詩集’。很多詩是具有治療效果的‘詩療詩’,可以給人情感的共鳴、審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啟迪。受到新詩愛好者和愛情迷戀者的喜歡。本刊精選出他不同時期寫的佳作13首佳作。”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山東

山東

主題:1473 | 回復:2400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