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920lnnw22n3ih1knvvm.jpg.thumb.jpg (16.99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5 14:08 上傳
英 詩《 El condor pasa(西語)》漢 譯《 老 鷹 之 歌 》
享譽世界的秘魯名歌《老鷹之歌》以其悠遠、神秘的旋律和古樸、獨特的安第斯山區民族樂器編曲令無數人對南美印第安文化心馳神往。秘魯政府將作曲家達尼埃爾·阿洛米亞·羅布萊斯(DanieL alomia robles)于1913年創作的這首名曲宣布為該國的國家文化遺產。《老鷹之歌》原本是同名說唱劇的結尾部分,由3段組成,分別是一段亞拉維情歌(一種悲傷的印加古曲)、一段帕薩卡耶舞曲(一種歡快的街頭節日舞曲)和一段秘魯瓜伊紐舞曲(一種優雅的集體舞)。這一部分的原版歌詞是由胡里奧·博杜安-帕斯譜寫的,大意是:"神鷹,安第斯山的王者,把我帶回我親愛的土地,我的家鄉安第斯山,我要和我思念的印加兄弟們生活在一起。在庫斯科廣場上等我,讓我們一起在馬丘皮丘和懷納皮丘上空翱翔。"
135925wlhc0vowj4vomio0.jpg.thumb.jpg (28.88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5 14:08 上傳
一. 原 文 / 中 譯 文 / '解 '讀
El condor pasa(西語)
老 鷹 之 歌 —— 秘 魯 名 歌(1913年創作) - 英文版 轉自網絡
—— 翻 譯 / 李世純 - 中國 長春 - 2012. 12. 12
I’drather be a sparrow than a snail
哦,如果啊如果,選擇由我,去做麻雀,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不做蝸牛,是的啊,是的,這是一定的;
I’d rather be a hammer than a nail
哦,如果啊如果,選擇由我,一定一定,
Yes I would, 'if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 2
不做釘子做錘子;哦,能成能成,但愿心想事成;
Away, I’d rather sail away
Yeh,天鵝天鵝,我要像天鵝,
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
啊——展翅長空,啊——來去由衷——
'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 / 3
Yeh——Yeh——心聲啊——這心聲——
He gives the world his saddest sound
大地囚徒,大地囚徒,是他給世界,Yeh——
His saddest sound
最最悲壯,苦苦心聲;
135931ejk4dp5do5jpu5nn.jpg.thumb.jpg (14.9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5 14:08 上傳
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
No,街路,我不做,是的,能不做,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就不做;真的好想好想啊,能做森林呀——
I’d rather feel the earth 'beneath my feet / 4
感覺感覺那:啊——在我在我,大地在我腳下;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嗯,做森林,做森林, 但愿但愿,夢想能成真 ... ...
Away, I’d rather sail away
啊——天鵝呀天鵝,我要像天鵝,
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
展翅啊,長空,展翅啊,長空,來去呀,由衷,
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
來去呀,由衷;聽,聽聽:吼聲,這吼聲——
He gives the world his saddest sound
囚徒,大地囚徒,嗚——嗚——他向世界,
His saddest sound
最最悲壯啊,迸發吼聲 ... ...
v2-8928b8268998a4e2966ce70ef306e218_1440w.jpg (14.35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5 14:08 上傳
二. 譯 注 / 譯 后 感
1' 讀過小詩,想必不難記起:詩人國度Rap說唱詞,不難想到自由,自主,自信、自強,自立,自在或是說唱立意主題
2. 此處詞義:此處為虛擬語句,表示夙愿/期盼
3. 此處詞義:引出同位語從屬句(補充說明/解釋;之前that已省略)
4. 此處詞意: 為 feel(-7+3)補語
5. 翻譯至少該是工筆,不是寫意,更不是素描,同時,翻譯應該不是演義,不是改寫,更不是所謂“再創造”;中外互譯,原語言語法,是檢驗理解正誤唯一標準;原語言語境,是檢驗互譯限度唯一參照;真實“哈姆雷特其人”,在原語言文本、語本里,不在任何讀者聽者,專家學者嘴里、心里;中外互譯,相關一切所為,均以原語言語本、文本語法,為《法律》依據,證據,以原語言語本、文本語境,為《限度》考量、衡量,始終、一切,以原文做規范、做楷模,做樣板、做靶標,不褒不貶、不偏不倚、精準到位,再塑造、再鑄造,無毛刺、無砂眼、無裝飾,無添加,多維、模擬、仿真,再現原文主題內涵、主題表現藝術(修辭)、主題理性外延張力最大化;中外互譯,的確也像解讀所謂哈姆雷特,不可主觀隨意:參考信息可有百個、千個,而最終采信、確認、依據信息只有一個——那個唯一原始文本語本,那個唯一真實哈姆雷特;中外互譯,不是中外演繹、中外戲說;中外互譯須恪守忠信、順達、雅合,其三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無分主次,相對獨立,互為鼎立,不容短板;在理解原作階段,恪守不符原作語種語法不采信,目標語言再達、再雅不采納;在譯成目標語種階段,不拘泥目標語種語法;翻譯永遠是請示,不是詮釋,永遠為作者、讀者、自己,在人格、才識、品位三項負全責;中外互譯,歸根結底,人文互譯;古今中外,所有詞典,辭書,僅用于說明解釋、學習研究人類語言,不匯集收錄、制約規劃人類語言,他們只是語言小島,不是語言大海;一個單詞、一個文字,無論中外,其真正含義、生命活力,不僅在專家學者辭書、詞典、時尚強大線上機翻,不僅在詞法、句法、語法,更多體現在實地、實踐、第一時間、第一地點語言、語句、語境、篇章字里行間;中外互譯,該是筆者言者原始文本語本互譯,無需只字主觀臆想推斷,客觀好惡期盼,傳聞軼事,沉浸植入,裝裱配飾;翻譯要完美原意,須同觀原作視野,置身原作境地,更須力避因文本喻體修辭,混淆純本體用語,而費解、誤解、曲解、直至殆盡原作詩意,甚至初衷本意;翻譯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傳遞,傳遞要忠信、順達、雅合,其載體修辭,修辭差異切換、對接,不可或缺
6. 百年實踐,數據為證:中外詩歌互譯——最為修辭翻譯,堪稱文學中文學,認知中認知,翻譯中翻譯——只追其特性,不求其共性,只尋其言者作者,不覓其聽者讀者,其主觀天然特性,天下獨有身影,不由任何客觀共性反向、縱轉向點撥提醒(專家學者,大師楷模,更須辯證取舍,謹防緣木求魚,刻舟求劍);中外詩歌互譯,文本面前無權威,語境面前沒經典,悉數同班聆聽小學生——不受見仁見智左右,只爭為道日損,不求為學日益,只許法乎其上,不可盡信書籍,只信書不盡言,唯一人一方,一病一劑是取——唯原語言語法是從,唯原語言語境是聽;中外詩歌互譯,均須以原語言《語法》為永久唯一有效立《法》;其相關一切所為(所有見仁見智論點、起點、支點、發軔點,有效理解、有效認知、有效翻譯、有效論證、有效論據、結論)均須以原語言文本語本語法、語境,為其永久唯一合《法》限度考量,為其修辭意群(通感、逆挽,反詰、對舉、喻體、互文、互體等等)總量兌現之可靠驗證,為其全作質量量化呈現之公信參數參照數據支撐(規避見仁見智,模棱千可,莫衷一是,詩意/詩性漏譯);故其主觀性、特殊性、絕對性,正是其客觀性、求是性、忠實性、實踐性、可操作性普遍反應;無原語言語法、語境唯一共識公證,任何翻譯相關所為,均屬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無底之船,無稽之談,擲地無聲無用功
7. 自古詩無達詁,寓意絕非唯心玄稱詩無盡解,該是斷言《詩經》尚未盡人盡解,相對當今中外互譯,其廣義引申該是天下詩作該更深入更精準解讀之警示,之激勵;《靜夜思/七步詩/哈姆雷特/皇帝新衣》等等文學人設/各自主題(尤其名言、名人、名作),不僅個個主題、立意,鮮明出色,且僅有一個,本小詩同樣,不會可有一千個;本作譯文尚有無奈數筆,期待更多詩友譯友,為宣示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國翻譯,中國漢語,無出其右,深入探討,積極參與
135931k1wpaab1thbkjacb.jpg.thumb.jpg (17.11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25 14:08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