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發表于: 2024-12-7 17:25:0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視覺盛宴暨多重視角下的心靈塑像
——讀散皮組詩《從一朵茂盛的白云開始》
文/魯俠客

《從一朵茂盛的白云開始》這組詩,肇始于詩人散皮西北之旅的所見所聞。詩人面對或滄桑厚重,或靈秀雋永的自然之景,抒性靈,發感慨,嘆時事,把讀者引入獨特的審美旅程和詩學體驗。但最終引起我興趣的,是他詩中那些飄忽語言氣息里蘊含的物我認同,與山水景觀同頻共振的心靈的脈動,精神圖騰的鐫刻。
詩人9首詩歌涉及的地理景觀,都在青海甘肅境內,無論雄偉的祁連山,五彩的丹霞地貌,還是肅穆的塔爾寺,碧藍的青海湖,夢幻的天空之鏡,還是神秘的莫高窟月牙泉,都是詩人文思泉涌的素材,也是引發詩人關于生命意識,生存意志的一處處道場。
與西北粗獷神秘遼闊滄桑的景觀相匹配,詩人散皮的第一首詩《過路祁連山,初見青海》便以生死視角切入,這一獨特的視角,準確地抓住了西北地域的地理特點,而生死輪回在這種語境下,也獲得了一種形象的解構,“一望無際的青稞中央/有幾座新墳格外醒目/它們似乎圍坐在一起/談論頭頂上正在飄動的白云”
對于生死輪回的詮釋,詩人并沒有泛泛而論,而是乘勝追擊,讓我們看到生死輪回形象的本質,“每一座山的底下/都埋藏著另一座山/每一叢光芒閃耀的雪線/都有放牧者,在后面//更遙遠的地方更加孤獨”
詩人與群山雪線對話,也是通過它們和自己心靈對話,山的巍峨,雪線的綿延,激活了詩人心底潛藏的生命意識與存在意識,這是雙相的風景,而后者是對前者精神圖騰的塑像,從實到虛,詩人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禮,祁連山青海,也因此有了獨屬于詩人的定義。
如果《過路祁連山,初見青海》雄渾闊達,那么《再看五彩丹霞》則是舉重若輕,詩人把一個丹霞地貌,寫得美輪美奐,而且夸張手法的運用,讓詩人眼中的丹霞地貌,成為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她們熟了,一粒粒斑駁的漿果/似有若無的蒸騰中/顫顫搖晃在枝頭,不知/表征了肯定,還是否定……何不讓時間來一次回流/把腐爛的泥土,堆回歲月溯上的山頂/讓一圈圈的漣漪/再次泛濫/我點上一支煙,回頭再看絢彩丹霞”
這首詩與第一首肅穆莊嚴相比,詩人顯然閑庭信步,指點江山,汩汩涌動的詩思,與火焰一樣的丹霞地貌相映成趣。
詩人散皮,是一位沉思型的詩人,他往往將現實的鏡像,用心靈的放大鏡濾過,然后將內心發酵的詩意,潑灑成一副副動人心魄的心靈畫卷,經過這樣的廓清,山水已不是原來的山水,而是詩人自己內心精神塑像的外化。
在《鳴沙山聽風》中,沙子,成為生命流逝的一部分,成為時光的一部分象征,這種變形,無疑讓本來死寂的沙子,有了一種人格化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也就是詩人散皮內心精神塑像的一部分,在浩蕩的沙漠中,詩人重新指認了心靈深處那股隱匿的情感的湍流。
“一顆沙子,都知道風的走向……風沙悄然響起/我知道。一種悄然奔赴千年未變……那些堆積成山的沙子/是風也除不盡的余數/恍若歲月用舊的星辰/今天落入塵世”
莫高窟這種極具歷史輪廓和歷史符號的地理坐標,有它厚重滄桑的底色,但在詩人眼里,這些龐然大物,卻也伸出敏感的觸角,表達幽微的情緒,詩人用變形手法處理后,它們便與詩人內心有了神交,貌似一個人復活了,“那站在峭洞中的石頭,也沒有找到/更好的詞語描述自己/暗昏中的冥想/或者色彩鮮活的呼吸/如何一行一行/見證我們此來的目的//水滴的圓潤,從佛眼流出”
因為我與物“神交”,在我的審視思辨的關照下,物不再是冰冷的枯燥呆板的,反而具有了人的靈性情感,這種“我說”,“物說”(語言說),盤活了詩歌表意的有效性,尤其是“物說”(語言說)是詩人主觀上賦予了語言能動性后,后者綻放出的絢麗的花朵,它們鮮活,有血有肉和精神的灌注。
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在有關詩的論述中,談到過有自己的觀點,“詩的偉大依靠比喻性語言的神采和認知的力量。”他的這句話,可以視作詩人散皮心靈塑像的詮釋,詩人散皮用心靈塑像或者說獨特的認知力,重新定義了這些大佛和石頭,因此,詩有時被認定為預言性,前瞻性并不過分。
以這樣的觀點,再去看《天空之鏡》,我們更能窺見詩人散皮心目中的那面獨一無二的鏡子,他的鏡子,更帶有理想主義色彩,帶有個人化歷史想象力的色彩,他簡化了鹽湖的外在地理特點,反而用自己的認知,變形為一種超驗的畫面。
“從一朵茂盛的白云開始/擦拭著夢寐以求的鏡子,高于天空之上/有人推著他的鹽耙,把一個圓/劃到另一個更大的來回/讓我聽著鹽的呼嘯/蒼白之物的掉落聲。簌簌不斷”
關照現實,并反省人類與自然相處的模式與關系,這是散皮在《青海湖邊的鼠兔》中帶給我們的詩意。他最后一句“就這樣,我們依然改變不了/被命名為易危動物”令人唏噓。它讓人意識到,人類的過度活動帶給自然界的威脅,并事實上造成對動植物尊嚴的劫掠。
人與自然界的關系,既簡單,也復雜,前者指涉相互的尊重,以及環保的角度看待問題,后者的復雜,更多是從詩性的角度。詩人散皮將這次西北之行,視作一次與自然的對話,一次精神的洗禮。這種朝覲,并不是詩人主觀地去迎合自然,而是自然中的萬物,觸發了詩人的敏感的心理,觸及了詩人詩意閘門的開關,導致詩意的奔涌。
其中,《翡翠湖》里,有詩人對于人的心靈的深度和廣度的詮釋,也有對于人的族群存在之思,尤其是個體命運被時空碾壓,詩中所表現出的思索尤令人感同身受。
這種外在的景觀,與內在幽深的心靈鏡像的關系的描摹,將《翡翠湖》勾畫得更加斑斕深邃,而令人向往,“在翡翠湖/色彩紛呈的水池,各自成團/就像人類的部落,相聚成族//彎曲的天空下,命運/不動聲色鋪展開來/成為色彩的一部分,呈現獨自的影子//而你/只需為自己留一條進去的路”
在《夜宿德令哈》中,詩人散皮獨辟蹊徑,從小小的細節里,繪制出他心中另一個德令哈。其中“德令哈的夜天然有一道縫隙”引人注目。這暗示著有些原本的美好擦肩而過,或者某種機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否則相見也是有緣無份。
我們的揣測,不能代表詩人真實的心靈鏡像。但我們完全可以讀出愛的主題,“本來可有可無的空氣/在這里就像須臾不能分離的愛人”。因為海子曾在德令哈寫下一首著名的詩,我們也能夠讀出《夜宿德令哈》詩中德令哈精神圖騰的象征意義,“我們是過路人/飄過重重想象的迷霧/仿佛德令哈的夜,天然有一道縫隙/里面住著另一個宇宙”
從這組組詩《從一朵茂盛的白云開始》題目看,它也有著飄逸象征的意義,它令人窺見“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在塔爾寺,詩人散皮用《菩提花開》做了這次西北之行的總結。
詩人散皮總是能夠從微小的細節,洞察人與物之間的交集。這種交集,更多是心靈精神的感應,更多是詩人從生命意識生存意志層面萌生的意識流,“沙沙的寧靜,圍在周邊/不禁痛上一痛/站在菩提樹下/陽光透過葉間的空隙渲泄而下/光影的明暗浮動之間/我們與菩提花一樣,沉默無言”
散皮這首組詩,不僅有西北地域文化抒寫的典型特征,更有其精神層面的超拔重構,這種重構,平日是一種心靈島嶼形式,沉潛于詩人潛意識中,但當與塔爾寺,青海湖,丹霞地貌等西北宏大景觀邂逅時,便迸發出它本來的激情。詩人的言說,不是狂飆突進,而是細水長流的方式。這樣的言說,更有一種洞穿力,它既空靈跳躍,又富有存在哲學的思辨性,而高原,在詩人筆觸下儼然隆起為一座心靈的道場。(2821字)


附:散皮詩歌:從一朵茂盛的白云開始(組詩9首)
(原載《雪蓮》2024年第11期)
過路祁連山,初見青海

一往無際的青棵中央
有幾座新墳格外醒目
她們似乎圍坐在一起
談論頭頂上正在飄動的白云

遠處山頂上起伏的雪線
好像白云停止了飄飛
捂住經年不化的寒涼
不肯驚擾山下的牧人,牦牛和白色羊群

每一座山的底下
都埋藏著另一座山
每一叢光芒閃耀的雪線
都有放牧者,在后面

“更遙遠的地方更加孤獨”*

*引自海子《遠方》

再看五彩丹霞

戒煙已經許多年,想不起
什么時候大地燙下五彩疤痕
被煙抽走的面孔
留下深淺不一的溝壑和色彩
仿佛生命的臺階拾級而上
她們熟了,一粒粒斑駁的漿果
似有若無的蒸騰中
顫顫搖晃在枝頭,不知
表征了肯定,還是否定
天空藍得找不到雜質,找不到歷史漫漶的
倒影
何不讓時間來一次回流
把腐爛的泥土,堆回歲月溯上的山頂
讓一圈一圈的漣漪
再次泛濫
我點上一支煙,回頭再看絢彩丹霞

鳴沙山聽風

每一顆沙子,都知道風的走向
每一次順風啟動,都有彼此驅趕的力量
風鳴悄然響起
我知道,一種毅然奔赴千年未變

傾聽沙粒的風聲
觀望閃爍于沙粒表層的云卷
我看見,光芒閃耀之處
泉水依舊沉云奪日

那些堆積成山的沙子
是風也除不盡的余數
恍若歲月用舊的星辰
今天落入塵世

莫高窟之樹

我們在莫高窟旁的樹下喘息,躲避
沙漠反射的滾燙
那些被雕刻的石頭,一樣喘著粗氣
又被來往的觀摩者,吸入肺腑
其實,美女們飛與不飛
不是我們關心的事物,即使大佛
累得只剩筋骨
時時刻刻為歷史活著,只為講述歷史
那站在峭洞中的石頭,也沒有找到
更好的詞語描述自己
暗昏中的冥想
或者色彩鮮活的呼吸
如何一行一行
見證我們此來的目的

水滴的圓潤,從佛眼流出

天空之鏡

其實,茶卡鹽湖只是一個影子
從未見過的顆粒
硌疼你的眼晴,望不透最深的鹽洞
也沒有遠山的浮萍
從一朵茂盛的白云開始
擦拭著夢寐以求的境子,高于天空之上
有人推著他的鹽耙,從一個圓
劃到另一個更大的來回
讓我聽著鹽的呼嘯
蒼白之物的掉落聲,簌簌不斷
面對長天
難道我也會幻視幻聽嗎?
我感興趣的是小火車,和
窄窄的軌道
把我們從來處,載回去處

青海湖邊的鼠兔

如此敏感,膽小與警覺
像我一樣,不敢觸及生存的現實
挖了一洞
挖了一洞
又挖了一洞生長蕃衍的回路
只為躲過俯沖而下的天敵

你我都是有害之物
草原,被我們挖得支離破碎
但我們不咬人,不吃人
只是翻翻土,松松青草的筋骨
就這樣,我們依然改變不了
被命名為易危動物

翡翠湖

生命的色彩,亦復如是
不同的深度呈現不同的色彩
不同的色彩襯托不同的高度

在翡翠湖
色彩紛呈的水池,各自成團
就像人類的部落,相聚成族

彎曲的天空下,命運
不動聲色鋪展開來
成為色彩的一部分,呈現獨自的影子

而你
“只需為自己留一條進去的路”

夜宿德令哈

高原的反應,呼吸變得急促
本來可有可無的空氣
就像須臾不能分離的愛人
沒有什么景致能夠分心
仿佛德令哈的夜色,天然有一道縫隙
意念沉入其中
撈不起,空氣托不住的風月
說好的找一個酒館小酌
與另一個同齡的詩人,隔年代對飲
說好的談一談姐姐的念想
今夜,我們不關心她是不是衰老

可是,德令哈
在這翻滾的濃夜之下
我們既沒有漫步你的街道,也沒在
海子博物館瞻仰那位失眠的詩人
一群人匆忙路過
飄過重重的迷霧
德令哈的夜,天然有一道縫隙
里面住著另一個宇宙

菩提花開

一陣迎面而來的風,穿越
肺葉的支徑
前來塔爾寺打卡留影的人,突然駐足
仔細品味內心的變化
它認出了生活中捕捉不到的味道
他的樣子,刻上我的視網膜
只見
路旁的枝葉搖晃起身子
沙沙的寧靜,圍在周邊
不禁痛上一痛:
站在菩提樹下
陽光透過葉間的空隙宣泄而下
光影的明暗浮動之間
我們與菩提花一樣,沉默無言
                              20240625~0721

散皮,本名許加波,詩人、作家。山東日照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委員,濟南市作家協理事。作品散見于《詩刊》《人民文學》《北京文學》《詩選刊》《星星詩刊》《揚子江》《中國詩歌》《詩草堂》等文學期刊,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作家年選》等多種詩歌選本,榮獲第五屆中國長詩獎、山東作協齊魯作品最佳作品獎、澳門世界報社詩詞大賽一等獎等多種獎項。著有詩集《意象·花季》《日常事物》《散皮短詩選(中英文對照)》《面壁集VI》《時間之蟲》《鏡子里的影像謀殺了我》《語言在草木中生長》等多部。現居濟南。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山東

山東

主題:1473 | 回復:2400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