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 詩《 I live with Him—I see His face 》漢 譯《 跟 他 在 一 起 》
艾米莉 · 狄金森 ( 1830-1886 ) 是十九世紀美國著名詩人,出生于阿默斯特,一生著詩近1800首,但在世時只有不到十首出版,其余詩作是去世之后由其妹妹拉維妮雅幫助整理出版。狄金森去世前要求拉維妮婭燒毀全部詩稿,但拉維妮雅發現這些詩作的價值,因此并未遵守承諾。
狄金森與其他詩人不同,生平經歷十分簡單,有過幾段感情經歷,但一生未婚,除卻短暫的學習生涯外,大部分時間在家中閉門不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只通過信件與人往來。
令人不解的是,盡管生活平淡單調,她的詩歌卻擁有驚人的創造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狄金森描繪、闡釋死亡、愛情、自然、宗教、靈魂,但由于其詩稿均是手寫,字跡難以辨認,許多詩歌都存在不同的版本,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欣賞她的詩作。
美國傳奇詩人狄金森生于律師家庭。青少年時代生活單調而平靜受正規宗教教育。從二十五歲開始棄絕社交,在孤獨中埋頭寫詩三十年,留下詩稿一千七百余首;狄金森的詩主要寫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誼、愛情。詩風凝練婉約、意向清新,描繪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強,極富獨創性。她被視為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之一。美國詩人中最著名的佼佼者便是美國文學之父歐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她深鎖在盒子里的大量創作詩篇是她留給世人的最大禮物。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獲得青睞,然而周遭眾人對她的不解與誤會,卻絲毫無法低損她豐富的創作天分。根據統計,艾米莉驚人的創作力為世人留下1800多首詩,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與新近發現的25首。

一. 原 文 / '解 '讀 / 中 譯 文
I live with Him—I see His face —— by Emily_Dickinson ( US / 1830-1886 ) 跟 他 在 一 起 —— 原 著 / 艾米莉 · 狄金森( 美國 / 1830 -1886 )
—— '解 '讀 - 翻 譯 / 李世純 - 中國 長春 - 2023. 9. 23
I live with 'Him—I see His face— / 2
看著他的臉,讓我告訴你,來客呀我的日落:
I go no more away
跟他在一起,不會再分離,我要寸步不分離——
For 'Visitor—or Sundown— / 3
告訴你吧,我的來客呀我的日落:竊竊私語,
Death's single privacy
竊竊私語,這是我的絕世小秘密,竊竊私語;
The Only One—forestalling Mine—
嗯,告訴你吧——我的來客呀我的日落:
'And that—by Right that He / 4
跟他在一起,悔婚保權益,跟他在一起,
Presents a Claim invisible—
預警有神器——神器呀,悄悄悄悄地呀,
No wedlock—granted Me—
他悄悄給了我,這唯一呀,唯一牽手禮,
I live with Him—I hear His Voice—
啊——告訴你吧,來客呀我的日落:
I stand alive—Today—
啊——跟他在一起,聽信他的話語,
To witness to the Certainty
生活呀生活——我這每一天的生活,
Of Immortality—
見證呀見證:地久天長,毋庸置疑;
Taught Me—by Time—the lower Way—
啊——簡簡單單,大言至簡,時間呀時間,
Conviction—Every day—
它簡單至簡教會我:堅定自信,從容不迫;
'That Life like ''This—is stopless— / '5. ''5
啊——縱是生活有萬變,每一天呀是證言:
Be Judgment—what 'it may— / 6
堅定自信,從容不迫,跟他在一起,永遠不會離 ... ...

二. 譯 注 / 譯 后 感
1'. 首先,特別鳴謝:本作主要參考文獻 a 本作主要參考文獻 b 本作主要參考文獻 c 本作主要參考文獻d
1. 讀過小詩,不難記起“舉杯邀明月”;小詩語感陰柔高冷剛毅,不乏無奈釋懷悵然,堪稱終生丁克一族詩意告白
2. 此處詞義:指代 I(1+1)
3. 此處詞義:同 2(寓意:終身不婚)
4. 此處詞義:引出同位語 that-從屬句(6+2);非其它
'5. 此處詞義:引出主補 that-從屬句(-4+2)
''5. 此處詞義:I live with Him(1+1)
6. 此處詞義:指代 day(-3-1)
7. 翻譯至少該是工筆,不是寫意,更不是素描,同時,翻譯應該不是演義,不是改寫,更不是所謂“再創造”;翻譯應是:始終、一切,以原文做規范、做楷模,做樣板、做靶標,不褒不貶、不偏不倚、精準到位,再塑造、再鑄造,無毛刺、無砂眼、無裝飾,無添加,多維、模擬、仿真,再現原文主題內涵、主題表現藝術(修辭)、主題外延張力最大化;中外互譯,的確也像描述某哈姆雷特:參考信息可有百個、千個,而最終采信、確認、依據信息只有一個——那個唯一原始文本,那個唯一真實哈姆雷特;中外互譯,不是中外演繹、中外戲說;中外互譯須恪守忠信、順達、雅合三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無分主次,相對獨立,不容短板、互為鼎立;在理解原作階段,恪守不符原作語種語法不采信,不符原作語種語法、目標語言再達、再雅不采納;在譯成目標語種階段,則不拘泥目標語種語法;翻譯永遠是請示,不是詮釋,永遠為作者、讀者、自己,在人格、才識、品位三項負全責;中外互譯,歸根結底,人文互譯;古今中外,所有詞典,辭書,僅用于說明解釋、學習研究人類語言,不匯集收錄、制約規劃人類語言,他們只是語言小島,不是語言大海;一個單詞、一個文字,無論中外,其真正含義、生命活力,不僅在專家學者辭書、詞典、時尚強大線上機翻,不僅在詞法、句法、語法,更多體現在實地、實踐、第一時間、第一地點中語言、語句、語境、篇章字里行間;翻譯該是筆者言者原始文本語本互譯,無需只字傳聞軼事,臆想臆斷,沉浸植入,裝裱配飾;翻譯要完美原意,須同觀原作視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譯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傳遞,原意傳遞要完美,其載體修辭,修辭差異切換、對接,不可或缺
8. 本作譯文尚有無奈數筆,期待更多詩友譯友,為宣誓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國翻譯,中國漢語,無出其右,深入探討,積極參與

艾米莉 · 狄金森 故 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