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發表于: 2020-11-17 10:31:28 |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中詩書畫官方 于 2020-11-17 10:34 編輯

    李承志, 1945年生,山東濟南人。濟南畫院名譽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讀李承志先生的山水畫,我總是想起這句古詩。他搜妙創真,以手運心,筆墨里山川浩蕩、風生水起;畫面上,有長歌吟松的浩然氣,有生生不息的靈動美,也有歲月安然的幸福感。

  有兩次機緣,得以較長時間觀摩李承志先生現場創作,對他的筆墨有了直觀的感受。一次是2018年9月,王本誠、丁寧原、李承志、張寶珠四位先生合繪《錦繡齊魯》;另一次是2020年8月,丁寧原、李承志、劉書軍三位先生合繪《攬青山 觀滄海》。李承志先生有很強的合作精神,同時又保持著自己的藝術個性。他對傳統筆墨有很強的駕馭力,提筆作畫時,筆如高山墜石,力透紙背;行于紙上,則如春蠶食葉聲,可以說筆墨功力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境界。歷代畫論提到好的筆墨常用“蒼潤”二字,在長期的繪畫實踐中,李承志先生的筆墨即達到了這種對立因素的統一,每筆下去蒼中帶潤,正如黃賓虹所說“干裂秋風,潤含春雨”。另外,在創作過程中他總能運籌帷幄,率性直寫的同時,保持著對畫面整體效果的即時感受,隨機生發,隨時調整。現場觀摩他作畫,如靜聽風生,坐看云起,是一種美好從容的享受。他和筆墨達到了很高的默契,并讓觀畫者也從中感受到創作的愉快。

  作品是畫家經歷和精神的外化,是心境的流露,個性的傳達。李承志先生平和謙虛,淡泊坦蕩,有仁者之風。他自幼生長在民風淳樸的章丘,鐘情于繪事,后從師于黑伯龍先生,書畫兼工。現為濟南畫院名譽院長,我省國畫山水領域的代表性畫家之一。早年,他曾在美術工廠工作,其中有十余年的時間擔任美術組組長,本職工作就是臨摹歷代古畫。所謂“識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臨摹是學習、借鑒、反芻的過程,多看多思考,達到“眼高”,多畫多實踐,達到“手高”,由此進入藝術的堂奧。李承志先生表示,這個階段對自己后來的創作十分重要,錘煉了筆墨,而且揣摩傳統繪畫的精神,真正體悟到藝術來源于生活、自然是永遠的老師這一道理。

  “身即山川而取之,則山水之意態見矣”。在摹古的基礎上進行的寫生更加靈動。這些年,李承志先生風塵仆仆又興致勃勃地走過了許多地方,登東岳、游三峽,跡涉敦煌,飽游飫看,與大自然共呼吸,了解其形神氣象、生生不息的運動變化,將對自然的感受融于筆端,不斷發現山水畫審美新領域。他曾和丁寧原、呂學勤等畫友一起在膠東寫生,創作《漁島春汛》,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1994年創作《故鄉情深》,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他暢游三峽,繪系列作品,山石嶙峋,云煙穿插,意趣頓生,把人帶入韻味連綿的自然之中。作為濟南人,他當然忘不了身邊的美景,繪趵突泉、大明湖、黑虎泉、泉城公園等濟南風景組畫,美不勝收。泰山題材也被他反復描繪歌詠。

  有一個時期,李承志先生受張大千“潑彩”、李可染“積彩”的影響頗深,他采取積、潑并用的方式,不同的皴法、筆法交錯使用,層層疊加,表現山石的體積、空間、明暗和氣氛,形成自己的重彩畫技法特點,實現了創新自我的審美要求。這個創作階段持續了20多年,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霜葉染紅秋萬山》《漫山紅遍》《三峽詩意》《一片靈光天地間》等作品,構圖造型注重畫面整體的節奏,氣息飽滿,色彩明麗,間以留白,畫中云氣蒸騰似有龍蛇,筆精墨妙天寬地闊。這些精品畫作,都收錄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大紅袍”《中國當代名家畫集——李承志》畫集中。

  在李承志先生的記憶里,有一幅雋永的畫面,那是他的恩師黑伯龍先生畫的《江山萬里圖》,純水墨的畫法,散點透視,小小的尺幅,寫出了蒼茫大山的呼吸、渺渺云霧的飛舞、浩蕩秋水的歡歌。咫尺千里,這正是中國畫“寫意”的魅力。李承志先生說,畫山水不是寫景,而是寫生活,寫意趣,寫人生,當代的畫家們應該向老一輩畫家們學習,絕不能限于對技術的追求、對畫面大尺幅的追求,須修養、技巧并重,力求做到“所養擴充”、“所覽淳熟”、“所經眾多”、“所取精粹”。沒有修養,沒有細膩的情懷,即使美在身邊,也感受不到。

  在李承志先生眼中,自然山川亦具有靈性及品格。他強調畫面的情態結構,力求畫出山水的人格化的美。十幾年前,他參加“海疆萬里行”大型寫生活動,這是他藝術觀念的一個分界線——一路的創作和思索,使他不再執著于筆墨色彩,甚至也并不刻意于對個性的追求,創作重心從重彩回歸到傳統的青綠山水,表現山川丘壑美態的同時,強調以心性去體會自然,創造出一個融化了自己的感覺、心態的精神化自然。他說清新典雅也好,渾樸奇崛也好,藝術總歸是要以和諧的形式,來表達自然與人生的意趣。他不計較什么代表作,因為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有感而畫,用心而畫,寫自然靈性,其實也是抒寫自我的靈性,所以每一幅畫都是代表自己心境的作品。創作,是自身生命質量的提升,如果能暢神抒情,帶給別人美好的能量,那么繪畫就是一個有價值的幸福事業。

  在繁華都市的一隅,李承志先生的畫室“古龍山房”清雅整潔,墨海耕作使他內心充實富足。面對畫案,他凝神結想,然后提筆揮毫,縱橫捭闔。有了藝術,心中的詩意天地遼闊無邊,人生的旅程從不孤單。他說,做人作畫忠于自己的內心,人也舒坦,畫也舒坦,情寄山水,此生無悔。(霍曉蕙)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yangjia
發表于: 2020-11-17 10:31:30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重磅推介

重磅推介

主題:139 | 回復:205

精彩直播
香港文旅考察團走訪齊魯 共鑒儒家文化魅力

香港文旅考察團走訪齊魯 共鑒儒家文化魅力? 2025 年 7 月 23日至29日,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