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17skuh8rkrej8pye9t.jpg.thumb.jpg (10.13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0-15 14:49 上傳
英 詩《 In Black Despair 》漢 譯《 絕 望 至 極 》
切斯拉夫 - 米沃什(Czesiaw Miiosz 1911-2004),1911年出生于立陶宛維爾諾(當時仍屬波蘭)附近的謝泰伊涅里一個貴族家庭。米沃什在大學里學習法律,并于1936年發表了第一本詩集《冰封的日子》。在“二戰”他參加了反抗納粹的地下斗爭。戰后曾擔任波蘭外交官,在波蘭駐美國與法國的使館里,負責文化事務。與政府決裂后,留在法國,1960年代離開法國到美國,長期擔任伯克利大學斯拉夫語言和文學教授。米沃什發表的作品主要的有:《白晝之光》(1953)、《詩的論文》(1957)、《波別爾王和其它的詩》(1962)、《中了魔的古喬》(1964)、《沒有名字的城市》(1969)、《太陽從何方升起,在何處下沉》(1974)、《詩歌集》(1977)及長篇小說《權力的攫取》(1955)和《伊斯塞谷》(1955)等。
1980年,米沃什由于“在自己的全部創作中,以毫不妥協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滿著劇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脅”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米沃什的創作繼承了波蘭古代詩歌和浪漫主義傳統,同時汲取了現代不同流派的長處。他主張詩人應當用樸實的語言反映真實,擯棄言之無物的華麗辭藻。在風格上他的詩歌自然、流暢,寓意深刻,為舉世公認的詩歌大師。1989年后,詩人結束了接近3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蘭以后,生活在克拉科夫。2004年8月14日在家中去世,享年93歲。
161641ie4nhnir9en9en29.jpg.thumb.jpg (13.92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0-15 14:49 上傳
一. 原 文 / 中 譯 文 / '解 '讀
In Black Despair —— by Czesiaw Miiosz(POL / 1911-2004)
絕 望 至 極 —— 原 著 / 切斯拉夫 - 米沃什(波蘭 / 1911-2004)
—— 翻 譯 / '解 '讀 - 李世純 - 中國 長春 - 2020. 11. 18
In grayish doubt 'and black despair, / b
好,贊你挺你,好一方啊——天和地,
I drafted hymns to the earth and the air,
雖說我,質疑你這天和地,絕望啊——至極;
pretending to joy, although I lacked 'it. / c
好,贊你挺你,歲月整得我,開心為捧場,
The 'age had made lament redundant. / 'd
快活為做戲,唉——唉聲嘆氣,更多此一舉;
So here's the question -- who can answer it --
好,贊你挺你我虛偽,還是我呢,勇冒天下大不韙,
Was 'he a brave man or a hypocrite? / d
好,贊你挺你我為啥,咋答,誰能答?
161624airptid2q62qt6ee.jpg.thumb.jpg (15.31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0-15 14:49 上傳
二. 譯 注 / 譯 后 感
a'. 首先,特別鳴謝:本作主要參考文獻 a 本作主要參考文獻 b 本作主要參考文獻 c 本作主要參考文獻 d
a.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物極必反,量變促質變,大褒至極喻大貶;小詩語感看似無奈,然則詼諧睿智,墨點人類要害——鄉愿鄰里, 趨炎附勢,隨聲附和,指鹿為馬,見風使舵 ... ...,林林總總,可心會,難語達;古今中外,歷朝、歷代、歷社會,歷時代之人之初,均性本善。然歲月荏苒,時間流逝,年齡/歲數增長,雖均性相近,但均習相遠。... ...,部分個體人生先天純真本性,均難免各種后天因素積久習染——溢美陳詞,逢場作戲,順情討巧,人間城府,殃及人際,跨國界,跨社會,跨時代,堪稱人性內置所在;為啥為啥?人類永遠永遠,物質資源有限,精神需求無限?詩人心領神會:即便既已筆觸人類硬核,豈止區區一己,歷朝、歷代、歷社會,歷時代之先賢至圣,亦難正面回答
b. 此處詞義:而/并且/還 ... ...,非其他
c. 此處詞義:指代 joy(3+3)
d. 此處詞義:泛指單復數各人稱
'd. 此處詞義:年齡/時間段,長時間/期;一段年齡/漫長時間,非其他
e. 翻譯至少該是工筆,不是寫意,更不是素描,同時,翻譯應該不是演義,不是改寫,更不是所謂“再創造”;翻譯應是:始終、一切,以原文做規范、做楷模,做樣板、做靶標,不褒不貶、不偏不倚、精準到位,再塑造、再鑄造,無毛刺、無砂眼、無裝飾,無添加,多維、模擬、仿真,再現原文主題內涵、主題表現藝術(修辭)、主題外延張力最大化;中外互譯,的確也像解讀所謂哈姆雷特,不可主觀隨意:參考信息可有百個、千個,而最終采信、確認、依據信息只有一個——那個唯一原始文本,那個唯一真實哈姆雷特;中外互譯,不是中外演繹、中外戲說;中外互譯須恪守忠信、順達、雅合三者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無分主次,相對獨立,互為鼎力,不容短板;在理解原作階段,恪守不符原作語種語法不采信,不符原作語種語法、目標語言再達、再雅不采納;在譯成目標語種階段,則不拘泥目標語種語法;翻譯永遠是請示,不是詮釋,永遠為作者、讀者、自己,在人格、才識、品位三項負全責;中外互譯,歸根結底,人文互譯;古今中外,所有詞典,辭書,僅用于說明解釋、學習研究人類語言,不匯集收錄、制約規劃人類語言,他們只是語言小島,不是語言大海;一個單詞、一個文字,無論中外,其真正含義、生命活力,不僅在專家學者辭書、詞典、時尚強大線上機翻,不僅在詞法、句法、語法,更多體現在實地、實踐、第一時間、第一地點中語言、語句、語境、篇章字里行間;中外互譯,該是筆者言者原始文本語本互譯,無需只字傳聞軼事,主觀臆想,沉浸植入,裝裱配飾;翻譯要完美原意,須同觀原作視野,置身原作境地,須力避視作品喻體為本體理解其主題;翻譯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傳遞,原意傳遞要完美,其載體修辭,修辭差異切換、對接,不可或缺
d. 自古詩無達詁寓意絕非唯心玄稱詩難盡解,該是《詩經》尚未盡人盡解,相對當今中外互譯,其廣義引申該是天下詩作該更深入精準解讀、表達之警示,之激勵;如同《靜夜思/七步詩/哈姆雷特》等等文學作品各自主題,世上不會可有一千個,本小詩同樣,其主題僅有一個;本作譯文尚有無奈數筆,期待更多詩友譯友,為宣誓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國翻譯,中國漢語,無出其右,深入探討,積極參與
162549kkkqddyr00ky3k88.jpg.thumb.jpg (17.04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0-15 14:49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