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彭林家
發表于: 2020-4-30 21:31:29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5-6 11:47 編輯


     邱墨59(qiumowujiu),學名邱忠文,彝族,1966年10月生,中共黨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0度詩人》核心成員。1986年開始發表作品,詩歌《冬至小涼山》等1380多首(篇)作品發表在《云南民族報》(報紙)、《春誠晚報》(報紙)、《新華文學》(文學期刊)、《中國詩界》(詩到)、《中國流派》(詩刊)、《中國詩歌網》(網站)、《中國夢文學網》(網站)等報刊、雜志和文學網絡媒體,著有詩集《心的方向》,人物傳記《烏海煜锃金――鄉煤之星王元華的傳奇人生》、《腳印——中國旅游精英阿哇的精彩人生》、《奮斗的足跡――中國十大卓越企業家彭家英的傳奇人生》等,主編出版有《奮起》、《奮進》、《奮斗》、《奮發》、《拼博》等多部勵志類圖書和《阿摸惹古家譜》、《彝族千家姓》等多部文獻類圖書。有詩歌入選《中國百年新詩經》《中國好詩》《中國新銳華語詩歌經典》等圖書,有詩歌作品在全國詩文大賽、國際詩酒文化大賽等大型活動中獲金獎、銀獎等20多個獎項。圖書人物傳記《奮起》一書于2007年11月榮獲共青團中央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圖書類)優秀文化作品獎。2017年,在中國新詩百年全球華語詩人詩作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潛力詩人”稱號。

                 遠望的眷知
邱墨59《心的方向》節選與民族原型的探幽
                                             
                                                 彭林家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是除漢民族主體以外的民族,古稱夷狄,東夷北狄也。1949年以后,黨和國家實行各民族平等政策和權利,1950年通過民族識別,全國分56個民族,除漢族以外,其余55個民族均為少數民族。先秦時期,華夏族(漢族舊稱)與各少數民族的先民,同時開發了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中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標志著中國帝制時代歷史的開始。其中,有一部分華夏民族,在周邊外國邊疆地區建立政權,或者入主中原,成為統治民族。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西部的羌、東北的東胡(鮮卑、烏桓)、夫余等。許多民族都流有羌族的血液,雜有來自西、北的印歐因子。 炎黃子孫的起源,多來自于中國上古時期的華夏族、古老的羌族。那么,就彝族而言,以鼎彝之“彝”作為統一的名稱,現今人口數大約為870萬多人。位居中國第六彝族,主要分布在西南的滇、川、黔、桂四省區的高原,與沿海丘陵之間,聚集在楚雄、紅河、涼山、畢節、六盤水和安順等地。涼山彝族自治州為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語言為彝語,與羌語(分北部和南部方言)一樣,語言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羌語支;分為北部、東部、南部、東南部、西部、中部6種方言,43個土語。其中,包括5個方言底下的分支——次方言,25個地區的地方語言——土語,即土話、方言。新中國成立前,由于地區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許多不同的他稱和自稱。他稱曰:夷、黑彝、白彝、紅彝、甘彝、花腰、密岔等。自稱曰)、納蘇聶蘇密撒)、臘蘇)、濮拉潑尼濮等貴州的彝族自稱糯蘇聶等                                                      
                           ——題記

           文字是倉頡的形象代言,隱喻著陰陽交替的五行脈絡,一個個,組合的情感潛規則,語言是一種民族潛意識的顯象排列,如漢語方言公認的有七種,如官話、吳、湘、閩、贛、粵、客家等方言。詩歌則是顯意識的隱象情感,如顧城的《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黑白的拐點思維,對話在詩人邱墨59的筆下,如《瀘沽湖的早晨》:“撿拾散落在時光中的故事/磕拜庇佑少女長大成人的格母神”。地理背景上。“瀘沽湖”俗稱左所海,古名勒得海、魯枯湖,為川滇交界共轄。湖東為四川省鹽源縣瀘lú沽gū湖鎮(原左所區),湖西為云南省寧蒗làng縣永寧鄉。藝術上,詩里“撿拾”、“散落”的動詞,妙合“時光”、“故事”的名詞,構成歷時性的意象。共時性上,“磕拜”是用頭碰在硬東西上,表示敬意的禮節,意味著對祖德的感恩,祖炁承襲的共相。如“庇佑”是保佑,神明則是“格母神”。民族原型上,獅子山是格母女神的化身,也即是摩梭女兒國最高保護神。世代居住在瀘沽湖畔的納西族的一支摩梭人,被譽為“東方女兒國”。在摩梭轉山節中,農歷7月25日,摩梭人便身著盛裝,或騎馬或步行,去朝拜瀘沽湖畔的獅子山上,燒香磕頭,懸掛彩色經幅,敬獻供品,祈求女神福佑。其間有規模盛大的賽馬、摔跤、對歌等活動和野餐,青年男女借機結交阿夏。摩梭語曰:阿是情人,阿夏是男女互稱情人,意為親密的情侶。阿夏婚分為兩種:一是走婚——異居婚。男不娶、女不嫁,各自住在自己的母親家生活,財產上沒有必然聯系,只是男方暮來晨往,僅在女方家過夜。所生子女一律由女方撫養,其生父與子女不在一個家庭,經常往來,但無法定的撫養子女的義務。二是定婚——同居婚。男女雙方各居一家,男到女家,或女到男家,以情為主,自愿結合,離散自由,雙方一旦終止關系,女方閉門不納,男方不再登門,阿夏關系即可解除,各自回自己原來的家,子女問題由雙方協商解決。
        “阿夏”婚法家庭為母系大家庭,血統以母系計算,財產按母系繼承。男不娶妻、女不出嫁,無翁婿、婆媳、妯娌、姑嫂等關系,家庭權力分工形式,為舅掌禮儀母掌財,家庭和睦,人口一般在20人左右。男女雙方一生可以結交多個阿夏,但不可同時結交兩個。阿夏關系保持的時間因人而異,年輕時不大穩定,中年以后日趨固定而終身;但無論保持多久,男女雙方都各居母家。現代摩梭人實行一夫一妻制婚姻。
      
       心理創作的源頭上,作者出生在偏遠的寧蒗彝族自治縣,是一個集“山、少、偏、窮、特”為一體的深度貧困縣。位于橫斷山脈中段的滇川交界處,俗稱“小涼山”,全縣國土面積6025平方公里,總人口27.5萬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3.2%;由于是“一步跨千年”,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殊縣份。那么,詩人混居在彝、漢、藏、摩梭、普米、傈sù僳等12個世居民族里,聯盟的情感驅趕著詩情,時而將各民族潛意識,生發筆端,如《一只背籮》:“身上剩下的僅是,那根背負用的麻繩/全身軟綿綿的麻繩/一臉疲憊的麻繩”。籮luó是用竹子編的底方上圓的器具,如籮筐。那么。“背籮”的取象,一般是山區少數民族的使用工具,像歐陽常林的《小背簍》里: “小背簍,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一種苗族、壯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傳統建筑,立刻晃悠在眼前。這種蘸著貧困與希望的筆墨,滲透一行行的文字,如“剩下”“背負”、“疲憊”的壓榨情懷,一滴滴殷紅的血,一個個晶瑩的淚水,豐腴了“麻繩”的村莊與渴望的眼睛,也流淌成父輩滄桑的內心河流。由此的鋪墊,掂量出背籮在生活中的分量,一撮撮,拱出藝術性情的地面,反襯著人性骨子里的深處淤血。如《骨子里的彝族主義》:“我折疊著這塊毛茸茸、陳舊、暖和和的羊毛墊氈/也折疊著人生的空洞、石縫里的小草、世界的無奈/和一個彝人獨自走城市無人的街上與阿譜厄薩的對話”。窺視淤泥的荷香,涌來骨脈的溪流。中醫里,骨髓是元精之腎的泥丸,是細胞DNA通過血脈的復制,形成骨子里的遺傳基因。那么,彝族的DNA來源眾說紛紜,主要有北來說、南來說、東來說和云南土著說等。就學術界的北來說,彝族先民主要源自古西部的羌人。古羌人是上古時期,對西部許多不同族群的統稱,商朝時,殷人稱其為“羌方”。生活在現今隴山(六盤山南段)山脈以西的地區,即為寧夏西南部、甘肅省東部。南段稱隴山,延至陜西省西端寶雞以北。
      
         無疑,源于古羌的羌族,自稱“爾瑪”或“爾咩”,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古羌與羌族的相同之處,以遷徙農牧業為主,涿zhuō水草而居。因而,《骨子里的彝族主義》的核心意識,流淌著牧業、水草、云朵的原始雛形,如“羊毛墊氈”的意象,浮現一幕氈制的圓頂篷帳,從而讓隱形的情感,凸起著蒙古包元素共鳴,也即是古羌人的外來文化。詩意里,“折疊”的重疊,疊影著左右聯動思維的幻象,加深著“空洞”、“小草”、“獨自”的彳亍和徘徊的搖晃情感。修辭上,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的反復,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達到強調“阿譜厄薩”吉祥安逸的目的。由是,寄寓的凸影,表達內容基于結構安排的需要,讓我們走進漫步幽深的藝術棧道,手撫滄桑的閣樓、碉樓和隧洞,靜靜地走進那千年的風雨視野。《扛到最后,就有希望》:“人就這樣一代一代扛下去,/扛到哪里, 未來就延續到哪里,/這可是個不變的真理。”主題中的“扛”是用肩膀承擔的壓力,或兩手舉東西的泛指,蘊涵著一種民族精神的呼喚。比如,云南省武定、祿勸的北部,小涼山和紅河南岸某些土司地區。在20世紀上半葉以前,建立在這種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政治制度是土司制,體現為從高至低的五個等級:茲莫(彝語:權利,漢語:土司)、諾合(群體、黑彝)、曲諾(白色、白彝)、阿加(門里門外的手足、安家娃子)、呷xiā西(主子鍋莊旁邊的手足、鍋莊娃子)。黑彝的等級森嚴,白彝的道德教化,染起骨子里的彝族人,飄蕩在忍性、韌性之間,失去了任性的自由度。
     
        你讀,《凹落河村》:“每只公雞,都會打鳴/每一天,都會重現。” “凹1āo”者,周圍高,中間低,與“凸”相對的物相。地名上,凹wā同“洼”。表現光線原理里,凹透鏡,別稱:負球透鏡。形狀:中間薄,邊緣厚,呈凹形‘成像:成正立縮小虛像。用途:矯正近視眼;原理:對光的發散作用。由此,凹凸不平的精神審美,滲透在心理挪移的遷移,如喔喔喔的“公雞”責能為“打鳴”,惹來母雞果果噠的對唱。物質原型上,家雞源出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約4000年,而雞是類似重明鳥的變形。堯帝時,遠方的友邦上貢一種能辟邪的重明鳥,可是,貢使不是年年都來,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嚇退妖魔鬼怪。比如,古人元旦刻桃木為神像,立在大門前,還要插幾根公雞毛,象征“天雞吃鬼”。后來桃符演變成春聯后,在《荊楚歲時記》里,從南北朝時開始,對元旦剪雞的風俗,以后就逐步改為剪窗花、剪雞貼在窗上作裝飾,也即成為后世剪紙藝術的源頭。詩里“重視”在我國古代美名曰:“五德之禽”,源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頭戴冠者文也,足傅(fù輔助)距(拒、抵抗)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物)相(招)呼(同類)者仁也,守時不失者信也。”文、武、勇、仁、信,五種德行俱備,所以,人們在過年時剪雞,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這種風俗在神話演變中,《山海經》里說,東海中有一座大山,名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株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只金雞,日出報曉,它一啼,天下的雞就跟著叫起來了,效仿五德。后來,古人衍生出對“天雞”的神話,即為道德教化。如正月初一的“五辛盤”,含有蔥、韭菜、香菜、春菜等不同的寓意。“辛”諧音“新”,表示改正迎新。顯然,詩人筆下,豐盈著原始潛意識的意象,所謂正月初七以前說畜日,初七那天說人日。你看,《沃土地》:“霓虹燈下,我看見自己/就像壘在牛圈最底下的/那根木棱子,腐朽多年”。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覆蓋地表植物群落的總稱)等,多種自然要素在內的自然綜合體。《沃土地》對于賴以生存的彝族地區,清代中葉以前,當地的土地、山林等盡歸土司所有,群眾隸屬于各土司。新中國成立前夕,土司的官田逐漸轉到百姓手中,而貧苦農民自開的私田越來越多。具體而言,總農戶數和勞動工具,地主階級約占當地的5%左右,占有的牛、馬、驢、騾等大牲畜較多,各種農具齊全;貧雇農戶約為60-80%,大牲畜很少,農具也殘缺不全。的是,在這樣“霓虹燈下”的背景下,一個“壘”字的砌末,藉由物體的邊角“木棱子”,代言著“腐朽”的生產資料,傾述著底層彝族人的艱辛。那么,這種臣服和被臣服,壓迫與反壓迫的心田,種植剝削的歡樂,莫過于將情感質樸、 高亢和節奏自由,寄托于《沃土地的山歌》:“抓男人,撓女人,逗母貓,同藤蔓纏綿著大樹/同公豬依戀著母豬”。摩梭人,在進行田間勞作、上山放牧、趕集過節時,都是男女結交阿注的好機會。比如:秋天打場時,男女各自站成一排,揮動連枷打稻谷,而且合著連枷的節拍唱歌。這時,男子也為自己物色意中人,如果他看中了哪個女子,就會放下連枷,突然跑上前去搶走女子的毛巾、頭帕或者腰帶。如果女的不要回自己的東西,就說明他們兩個可以結交阿注了。顯然,結構短小,曲調爽朗的山歌,是人們在田野勞動,或抒發情感時,即興演唱的歌曲,主要集中在高原、內地、山鄉、漁村及少數民族地區。如彝語支的民族火把節,北斗星斗柄上,指在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藝術縫隙里,“抓”“撓”“逗”的情趣,比喻著“藤蔓”與“大樹”、“公豬”與“母豬”的陰陽互動,了解農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勞樸素的品質,從而將內心的崩潰,釋放著植物的支撐。
            譬如,《凹落河》:“那些耕種的包谷洋芋,青菜白菜/把一座座篾折笆房擁抱得緊緊的”。取象上,“洋芋”“白菜”“篾折笆”等物質的生存依托,一個“緊緊”的詞匯,體現彎曲的土地,縮影在《一幅山畫》:“贊美的欲望沒有了。面對的山,/成為空山,沒有生命的小風景” 縱然環境看不見亮色,摧殘下的凄苦命運,逆制了“欲望”的萌生,心中依然有堅定的信仰,聆聽山外籟音的民歌,也即是沒有分別心的“空山”,由此,暢飲心釀的蘇理瑪酒
,醉來一壺甜蜜的月色,“都有眾多事件發生。我的腦袋不停/轉動,擠滿對未來的胡思亂想。”是啊,堆砌的情感,驅趕著故土的取舍,舍得一身剮,也要把低俗變高雅,表現為《回鄉偶書》:“生命中不舍的東西/不在山外的世界”。藝術通感上,作者借唐代詩人賀知章的題目,說出了紅塵之外的冥冥之志,“不舍”是有為的自我,視為“鄉音無改鬢毛衰”,無為的本我里,即為“笑問客從何處來”。美學等量于《相約一號鍋》:“無我,不是真正的無我”。前面一個“無我”是狹義的自我欲望狀態,后面的則是廣義的本我真如無私之心,如同一個鍋莊娃子的成長的心境,構成了藝術的雙重審美。
          
    美學是道德的回歸詩教著我性我情的我愛那么哲理上的人之相若是一個詩人從小我的靈魂長到大我的太陽那一個的文明標志明亮地升起時代的眷知反噬著一個不僅僅依靠著情感身份和語言的標簽博取同情關注的外來意向了悟的內情詩歌的本體之道便是詩情的怨言轉化為詩性的仁愛美學含量即為詩魄等于詩魂大象者詩道也創作中當我們詩人靜靜地理喻著恩寵知遇和相知的美學理念知其音美其聲在儒教理學的教化上就是專心了知著本善致志對人性的大愛是謂無冥冥之志者則無昭昭之明的靈魂回向如是而已把文字養在心里如云南麗江古城那塊石碑上面雕刻的字痕:“天雨流芳”。納西語讀書去吧”。品讀的嚼味一覺一悟一陰一陽,《淮南子·天文訓》:“陽生于陰陰生于陽。”其先天智力之陰與后天讀書之陽互生互用恰如先天納甲圖人性貧窮背后的信仰原始納甲的意象先有十天干后有十個天干兩兩相合成為五行富裕著五德謂之順向思維的人性達德矣相反傳統文化認為先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再各分陰陽然后分配到十個天干上也就是逆向思維的人性反思故而詩人帶著自傳性的抒情詩以幼年生活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封建社會的腐敗和道德的虛偽驅使讀者的感染不經意走進了農民那種憂郁和傷感是謂對一種對基層貧民窟的倍受精神虐害與深切同情雖然都是解放前夕的時代背景表現在心法流程上一外一內從眉目傳情的元情到肝魂入性的元性魂魄同居營造著整體詩歌的陰陽交替其創作印象在手法上一行行染起邊敘述邊象征的文字互動再現了農村落后前夜的光明照耀那么這種忍心動性的禪念丹道和仁德精神在逆境中不放棄美好的追求滋生理想的人性挖掘無聲無息地泄露詩魂仿佛在回眸一笑的瞬間是我看不見你的0度位置只能遠遠看見靈魂之上的藍天飄著云彩的靈光一目目木木火火一家之夢一體之我醒啦睜開眼睛的今天抑或沉浸在火把節里讓思緒在時空里任意穿梭爾后舉起筆桿的瞭望近處遠處那一條彎曲的火龍幽然地順著心的方向明鏡耀眼著古老山寨里的尋情一程程情開著無為的尋夢……   
         2020年4月29-30日吉林莫名樓閣


               1.瀘沽湖的早晨
                                               文/邱墨
晨曦中
瀘沽湖仿佛情竇初開的少女
嬌滴滴的
婀娜多姿,風情萬種
妖艷無限,溫柔別致

在風景房陽臺上
面對著她坐下
情思仿佛天上飄蕩的云
悠悠的
飛過深深的啊夏幽谷
飛過高高的格母神山
飛向想象的過去
飛向遙遠的未來

在她婆娑裙邊
迎著微風三三兩兩地走去
撿拾散落在時光中的故事
磕拜庇佑少女長大成人的格母神
陽光暖暖的
波光粼粼的
湖浪悠悠的
和繞著喇嘛墩轉圈的人們一樣
期盼著創造山背后那些奇跡
期盼著撩撥湖底里平靜已久的情懷
……
             2.一只背籮
一只陳舊的背籮,像一個被遺忘的老人
獨自坐在屋后的場地上,一聲不響
思量著屬于自己的洋芋地、紅泥巴和
從未親近過走天上飛過的飛機
思量著他偏好的,清晨微風的緩慢
和羊糞味的歲月彌漫在空氣中的那種緘默

一只陳舊的背籮,一年年
裝載過很多東西,苞谷、洋芋
還有松茸菌
現在的他,空空蕩蕩,竹籘枝楞
身上剩下的僅是,那根背負用的麻繩
全身軟綿綿的麻繩
一臉疲憊的麻繩

在過去的日子,他是如此的深愛金色的秋天
現在秋天在時光的隧道里,日子已經老了
溫暖和悲涼,都是一瞬間的事
那些年年歲歲的記憶定格
畫面都掛在前面那棵梨子樹上
像從前他總是要收獲一樣
他收獲了一生的收成

              3.骨子里的彝族主義
我贊美樸素的生活
就像我贊美羊毛墊氈的質地
鋪滿溫柔、雋永。無邊無際的沉靜,和童年的記憶

我躺在羊毛墊氈上遐想,就像躺在土墻房的火塘邊
相互融匯,相互交織,相互豐沛
靈魂,走過了燈紅酒綠的喧囂

我折疊著這塊毛茸茸、陳舊、暖和和的羊毛墊氈
也折疊著人生的空洞、石縫里的小草、世界的無奈
和一個彝人獨自走城市無人的街上與阿譜厄薩的對話
不談論工資,不談論政治,
只談論骨子里的彝族主義

            4.扛到最后,就有希望
單位破產了,失業了,生活沒有著落了,
我們得扛著。
感冒了,高血糖了,高血壓了,
高血脂了,肝硬化了,白血病了,
我們,都得扛著。
有些東西,抱不動了,就得扛著,
誰扛到最后,誰就有希望。
我們的父母不在世上了,
他們沒扛完的事情, 我們得繼續扛著,
就像若干年后我們沒扛完的, 由下一代來扛。
人就這樣一代一代扛下去,
扛到哪里, 未來就延續到哪里,
這可是個不變的真理。

                    5.凹落河村
在凹落河村
上午的太陽光從西山頂,順著坡走下來
下午的太陽光從東山腳,順著坡爬上去
花貓會投懷送抱,灰狗對主人搖頭擺尾。
不遮風難擋雨的篾褶笆房里
人們圍在火塘邊講故事,聽故事。
牛羊漫山的坡頭
有唱山歌的牧人。

多好玩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自己熱愛的事
每只公雞,都會打鳴
每一天,都會重現。

            6.沃土地
只要停下來
就能看見一些烏鴉站在牛背上
或伸長脖子東瞻西望
或用咀給牛啄虱子
牛群悠悠向前,向前

只要喊出聲
她們就會一起扭過頭來
家門口的媽媽
從來都是這樣:她們聚神
隔著炊煙,直至將你看清

故鄉沃土地
它在滇西北
的山旮旯里
很多時候,坐著夜班車奔向春城的
我直不起身

霓虹燈下,我看見自己
就像壘在牛圈最底下的
那根木棱子,腐朽多年

                  7.沃土地的山歌
沃土地的山歌,音樂渾厚、沉郁
充滿酒氣、煙味……
鉆青刺叢,過凹落河,爬打凹山,與白云飄蕩蒼穹
與雨水奔騰大海
沃土地的山歌,唱腔沙啞、野性
富有騷氣、尿味
抓男人,撓女人,逗母貓,同藤蔓纏綿著大樹
同公豬依戀著母豬
沃土地的山歌,沉落,張揚
似長江流進東海
像瀾滄江注入南海
總在人類的血脈里流淌
總往一個方向奔走
沃土地的山歌,蒼茫,憂郁
一如晨起的霧,高掛的冬陽
一次次揉碎山村的夢境
仿佛帶寒的春風,總是掀起生命的高潮

             8.凹落河
如果我不在這里念叨
就不會有人提起
這個被我譯作萬了紅的山村

村子中間無聲地流淌著凹落河
河邊兩岸。山上樹木掩映
山腳下雜草叢生
那些耕種的包谷洋芋,青菜白菜
把一座座篾折笆房擁抱得緊緊的

風情萬種的凹落河村
是一部百讀不厭的史詩

                    9.一幅山畫
贊美的欲望沒有了。面對的山,
成為空山,沒有生命的小風景;
一棵榆樹,一棵刺棘,幾只麻雀,
成就永恒。讓我沉默。這是多么
趣味性的趣味——實際上,我很羞愧。
如果讓我來處理這樣的場景,
我會安排一群麂子,幾只獐子,幾只羚羊
讓時間回溯千年,那時我是獵戶,也許不是,
只是樵夫,膽戰心驚地走在茂盛林間,
希望平安回家——哦!就是這樣也太戲劇化。
意味深長的是,我不喜悅,只是面對著它們,
靜靜欣賞。就像暫時的唯美主義者
——我知道,我并不是真正需要這些。
我需要什么——在2015年夏天,
面對一幅畫,想從它那里得到安靜的愿望,
太奢侈。我無法這樣。我更愿意
面對電腦屏幕:一個更為廣大的世界
總是在我面前驀然展開——每時每刻
都有眾多事件發生。我的腦袋不停
轉動,擠滿對未來的胡思亂想。

              10.回鄉偶書
很想
很想再次看到
看到當年嚇倒求學少年的那只馬熊
因為它
害得膽小怕事的他遲到
讓老師責罰站在門口聽課
甚至懷疑說假話

五旬的漢子
真的,真的
想念,用口缸煮米飯喂他的奶奶
還有從山坡上滾下去死掉的水母牛

掏鳥窩的伙伴們
有了自己的孫子女
孩子們笑問叔叔找誰
我知道
村口那棵核桃樹
開了幾次花結了幾次果

一天
回到山里
才知道
生命中不舍的東西
不在山外的世界

            
                        11.相約一號鍋
說說你,說說我
時間在不停地流轉
飛過滇池,飛向故鄉
捋攄曾經的人和事

高談昨天,低論今天
彝人文化,彝族思維
煮洋芋,蕎粑粑,羊肉砣砣
還有明天可能出現的第二個太陽

這個城市
總是有一些不想要的東西
在某個角落
大義,危言
面具隱藏的虛詞,真的傷了誰?

像這無病呻吟的詩篇
那些倒海排山的句子
能承載多少生命的悲苦與喜悅
它們不過像早春的索瑪花,爛漫
萌生到恣意的過程或許很美

人在城市行走
大部分時間是被推著走的自我
無我,不是真正的無我
唯有慨嘆一場又一場的游戲
月亮,才能相約紅塵的一號鍋



    作者簡介:彭林家, 哲學家,著名評論家,聾龍天生,畢業于東北師大中文系。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詩作家聯盟評論委員會主任,中國詩歌在線吉林、國際頻道詩評編審,國家一級學術團體、中國蕭軍研究會主辦的《當代原創文學作品集錦》副主編,中國微型詩、0度詩刊等顧問,中國針刀醫學副秘書長,全球漢詩總會聯絡主任,北京倉央嘉措國際詩歌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新詩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詩人, 2017、2018年中國詩壇實力詩人。為全國各地的作家、教授、小說家寫序、寫評論1000多篇。出版的著作有《裂開青云的紅冰》等,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刊》《詞刊》《散文》《散文詩》《人民日報》《印尼日報》《中華詩詞》《寰球詩聲》《詩詞世界》《陜西詩詞》《江西詩詞》《江西文史》《江西詩歌年選》《中國詩詞年選》《中國詩歌年選》《中國百年新詩經》《中國散文詩年選》《中國新銳華語詩歌經典》《世界華文散文詩年選》《世界華文文學研究》《語言與文化研究》等100多種國內外報刊,任多家媒體的顧問、主編和編委。曾獲全國詩詞、辭賦、詩歌、散文、散文詩、小說評論征文及其他文體一二三等獎。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2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ubMQhSXd
發表于: 2020-4-30 21:31:30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20-5-1 22:25:16 | 只看該作者

真能寫,腦細胞臺活躍!
回復 支持 2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20-5-1 23:34:58 | 只看該作者

彭林家老師,不愧為中國文學評論大家、名家,每一篇出自他手的評論文章都都可謂精品,閃爍著其淵博學識與智慧,字里行間均透著他對其所從事的文學評論客觀認真的學術態度,同時表現了他對文學新人的愛護和培養之情。這篇《遠望的眷知》就是其中佳作之一,文章對彝族詩人邱墨59《心的方向》的評論可謂鞭辟入里,僅就文章的語言而言就很流暢,字字璣珠。
回復 支持 3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20-5-2 06:23:11 | 只看該作者

“”聯盟的情感驅趕著詩情,時而將各民族潛意識,生發筆端“”說得真好!!!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20-5-2 06:25:59 | 只看該作者

修辭上,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的反復,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達到強調“阿譜厄薩”吉祥安逸的目的。由是,寄寓的凸影,表達內容基于結構安排的需要,讓我們走進漫步幽深的藝術棧道,手撫滄桑的閣樓、碉樓和隧洞,靜靜地走進那千年的風雨視野。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20-5-2 06:30:36 | 只看該作者

修辭上,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的反復,為凸顯某種感情或某種行為,連續兩次以上使用同一詞語,達到強調“阿譜厄薩”吉祥安逸的目的。由是,寄寓的凸影,表達內容基于結構安排的需要,讓我們走進漫步幽深的藝術棧道,手撫滄桑的閣樓、碉樓和隧洞,靜靜地走進那千年的風雨視野。看,這些解讀,好生了得!!!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維色阿甲
發表于: 2020-5-2 08:12:33 | 只看該作者

寫得非常棒,我一口氣讀完了詩歌和評論!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20-5-2 08:16:09 | 只看該作者

怒江第1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于: 2020-5-2 08:18:03 | 只看該作者

《心的方向》照耀在古老山寨里的尋情尋夢……            
回復 支持 1 反對 0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精品推薦

精品推薦

主題:75 | 回復:226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