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翩翩佳公子”常玉版畫展在廈門寶龍藝術中心展出,此次展覽是繼上海寶龍美術館首展后,廈門寶龍藝術中心聯合藏家、常玉研究學者,重新策展,分列三大主題展區,將常玉的色彩風格、創作風格在展陳上進行延續,以期為大眾打造一場清新文藝、復古浪漫的普及性展覽,呈現一個真實、浪漫不羈的常玉藝術人生。展覽將持續至7月26日。 2017年適逢常玉逝世50周年,臺北歷史博物館推出“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不僅展出49幅修復的館藏常玉油畫作品,同時推出館藏限量常玉作品版畫。此次廈門寶龍藝術中心展出的40幅常玉作品版畫,均為藏家自臺北歷史博物館館藏限量常玉作品版畫收藏而來,難得一見。 展出的代表版畫佳作包含:已列入重要古物、常玉難得細膩描繪菊花的經典代表作《菊(盆菊與蝶)》版畫;以紅色和金黃雙色組成菊花花瓣,是常玉的菊花作品中用色最獨特的、僅臺北歷史博物館擁有兩件“雙色菊花”之一的《菊花(瓶菊)》版畫;另一幅也僅有臺北歷史博物館擁有的《梅(鳥與盆景)》版畫;目前所見常玉油畫作品中唯一一件畫竹的作品、尺寸巨大的《竹》版畫;常玉所繪橫躺裸女中的經典之作《人體(曲腿裸女)》版畫,常玉“裸女人體”系列作品之一(1965年創作的一幅《曲腿裸女》)曾在2019年10月創下1.98億港元的拍賣成交紀錄。 作為中國第一代旅法藝術家, 常玉的藝術表面看來是受到20世紀巴黎藝壇之熏陶,其內在的精神氣質,卻是中國文人素養的延伸。他一生從未迷信于權威,與同時代的畢加索、馬蒂斯、賈科梅蒂、曼·雷、杜尚等藝術家平等交往;亦常在交游中尋找藝術靈感和源泉,即使遭遇生活的艱辛仍矢志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