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當代短詩鑒賞》第一季· 最初的光芒 :情歌· 倉央嘉措
第一季:最初的光芒 情歌 倉央嘉措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賞析】 三百多年前的六世禁用詞語喇嘛倉央嘉措,作為一方帝王敢于沖破政教 合一的樊籠躬身步入尋常百姓家,大膽追求自由戀愛的舉動,可謂驚世 駭俗。歿于二十四歲留下的一部藏文木刻版的《倉央嘉措情詩》流傳至 今。據說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新的譯作層出不 窮,而散播于民間的情詩多達二百多首,其趨勢有增無減。他的粉絲在 當下中國幾千萬都擋不住,更有數不清的人們以吟誦他的詩、演唱他的 歌為榮,這在中華歷史上絕無僅有。 從他的詩可以看出,他的心透明得像冰山,一下子拉近了我們之間 的距離,他仿佛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一起哭一起笑。 我贊嘆一種新的認識注入我們的靈魂,盡管來得晚些。(左岸)
《中國當代短詩鑒賞》(青海人民出版社)主編:左岸
《中國當代短詩鑒賞》主編:左岸
詩歌是個好東西
(出版前言)
左岸
由我主編的《中國當代短詩鑒賞》一書在歷經近一年的海選中、在眾多詩人的支持舉薦下,終于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出版這本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精心選擇優秀短詩匯成集子。從嚴格意義上說詩歌有自己的特征,精短洗練是它的外部基本特點,然而就目前來看,它已經變形了,詩人們寫一首詩動輒四五十詩行,甚至更多,廢話連篇,有抒不完的情,如其說是詩倒不如說是分行的散文更為確切。
謝冕曾對詩的定義明確地指出過:“詩是一種特殊的文體,這種文體所具有的外在形態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濃縮、凝聚和大跨度的跳躍。這一切,可以簡括地表述為一個字:短”。北島在不同場合一再強調:“我確實只喜歡短詩,因為在
我看來這才是現代抒情詩的“載體”,即在最小的空間展現詩歌的豐富性。現代抒情詩根本沒有過時,它的潛力有待人們發現。當今“抒情”幾乎已經成了貶抑詞,那完全是誤解”。江一郎對短詩的認識則更為細化,他認為:“我想到了短詩的結構。我的理解是短詩應該是立體形的。立體不是復雜,但絕對擯棄那種平面化的貧乏。正如所謂的三維建筑所帶來的視象效果,短詩也不因為“短”,就缺乏大氣,它同樣有著巨大的空間和容量。優秀的短詩總是那樣,它拓寬了讀者的想象,并能引領人們到達一個希尼所說的神奇的房間”。我們回頭看看,中外已有不少詩人們就是以短詩而蜚聲文壇的,龐德、博納富瓦、葉胡達?阿米亥、哈里?馬丁松、羅伯特?勃萊、加里?斯奈德、葉芝、里爾克、羅伯特?勃萊、洛爾迦、狄金森、西梅內斯、阿爾貝蒂等,中國的北島、顧城、海子等,都在不同的空間里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短詩雖短難寫。但恰恰考驗詩人們的心態和對審美的認知。其實,說白了,詩人一生追求洋洋灑灑的寫作,真不如煉字煉句,出精品,拿出煉金術那樣的勇氣,像特朗斯特羅姆一年只寫三首詩,一生也不過二百多首詩而已。
選本依照:“天下只有好詩,沒有好的風格。”的詩學觀念進行篩選,不管是深層意象寫作還是口語寫作,只要符合好詩的標準,統統囊入其中,所以它具有更多的廣泛性或代表性。
選本采取對每首入選作品都進行了精短點評,算是一種導讀方式,事實證明,這種形式很受歡迎,也是我們編選的初衷。
盡管準照作品的質量來選錄,但也難免掛一漏萬,編者的視線肯定存在局限,因為畢竟是一本四百多頁的選集,不可能包羅萬象,轉而想到這個世界是由不完美組成的,心里就放松了許多。
在這里我想說“現代”一詞,除了時間概念之外,它還有人們當下普遍關心的、熱議的社會乃至世界所發生的或將發生的事情,對各個領域的名人(包括政治領袖)偶像的崇拜程度或對未來的大小向往。
寫到最后,我腦海突然閃出一句話:詩歌是個好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