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徐悲鴻對畫馬情有獨鐘。他筆下的馬,神駿氣昂,奮發感人,千古叫絕。但許多人未必知道,徐悲鴻畫雞,也是一絕。

徐悲鴻 徐悲鴻筆下的雞,造型極為寫實,尤其冠與爪之刻畫,筆法精細嚴謹,尾巴以濃墨大筆掃出,冠紅如火,尾黑如漆,在粗與細,紅與黑的對比中呈現出一種和諧。

《風雨雞鳴》 以雞鳴來喚醒中國人 徐悲鴻作畫,不論畫馬、畫雞或其它動物,都有所寄托,有所寓意。他筆下的雞,多是昂首挺立、怒發沖冠的公雞。公雞正是英勇、頑強的象征。徐悲鴻正是想通過畫雞來贊頌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同時也表達對和平的祈求。

徐悲鴻在創作中 《風雨雞鳴》是徐悲鴻的名作,畫左上題“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丁丑始春,悲鴻懷人之作,桂林”(題詩出自《詩經·鄭風》風雨篇第三段)。創作這幅畫時,正值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徐悲鴻正是要借用“風雨雞鳴”的詩意,抒發了自己的愛國情懷。

《風雨雞鳴》 紙本設色 縱132厘米 橫76.6厘米 畫的背景為昏暗的漫漫長空,用淡淡的墨色,渲染出風雨交加的場面,這可見作者胸中憂憤之深,他正渴望著黎明的到來;一只冠紅似火的大雄雞,不畏艱險,立于峻峭的巨石之上,挺胸仰望天空長鳴,寓意著喚醒沉睡的中國人,激勵仁人志士們為民族解放奮斗不息;嶙峋的山石旁,是一叢象征民族氣節的墨竹,表現出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 《雞羊圖》 “雞羊相伴”賀友人

《雞羊圖》 《雞羊圖》由徐悲鴻1936年9月創作于廣西。畫面上,一只黑色的雞與一只白色的羊相顧對視,左上方題有“敦吾仁兄惠教悲鴻”。畫作的受贈人易敦吾早年任梧州醫院院長,是廣西衛生界的名家,與徐悲鴻過從甚密,而其兄長易欽吾與徐悲鴻更有同窗之誼。 徐悲鴻雞畫欣賞



|